APP下载

新乡日报社:在广阔基层锤炼新闻“四力”

2022-03-21刘军旗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3期
关键词:新乡日报社四力

刘军旗

(作者单位:新乡日报社)

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是新闻战线的一堂必修课、精修课、常修课。河南新乡日报社积极响应、认真落实中宣部要求,把“新春走基层”活动作为迎接党的二十大主题宣传的重要开篇,投入精干力量,完善激励机制,在内容生产上求精品,在议题设置上求新,在全媒传播上求实效,“镇版之作”竞相而来,“刷屏之效”影响广泛,进一步增强了新闻队伍的“四力”,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一、行走在基层,关注的是民生

2021年,对于新乡而言,极不寻常、极不平凡,也极其艰辛。七月,特大洪涝灾害突破历史极值,全市155个乡镇、263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21亿元。第三季度,经济增速低至-0.1%,低于全省1.6个百分点,稳增长压力陡增。年末,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侵袭中原7地市,“护内”“外防”“驰援”,新乡开启三线“作战”。

走到基层,深入一线,聚焦受灾群众的所乐所盼,反映各行各业坚守奋斗的感人故事,展示一个坚韧的新乡、一个勇开开局的新乡,正是开展“新春走基层”宣传报道活动的题中之义。新乡日报社党委会、编委会召开联席会议,要求报、网、端所有采编力量,以深厚的基层意识、创优争先的精品意识,俯下身、沉下心、察民情、问民需,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传下去,把万千群众的心声带上来,把新时代出彩新乡的好故事讲得好,以实际行动、更优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从2022年1月17日开始,新乡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兵分多路,顶严寒、冒风雪,走进太行深山、黄河滩区,来到工厂车间、田间地头,采写了大量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新闻。

(一)“微视角”传递坚守的力量。在疫情防控中,新乡外防压力巨大,基层党员干部舍小家冲锋在前、守阵地忘我奉献,值得关注关爱、大书特书。春节前夕,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深入农村社区、车站及出入市口,来到医院、集中隔离点等,把镜头对准坚守的身影、温暖的一幕、精彩的瞬间。《党徽在寒风中闪耀》《祖孙三代一线抗疫》《隔离点的坚守》等稿件,文风朴实,充满感情,写出了基层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的责任担当;《村支书成了“临时父母”》《一份特殊的“生日套餐”》《让远方亲人看到你的笑脸》,聚焦特写,文笔细腻,传递了特殊时刻的温暖温情。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平原晚报》每天刊出8个版,聚焦到新型农民、返乡创业者、大学生、社区干部、项目建设者等普通群众,把大伙儿牵肠挂肚的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小事讲述得生动活泼。

《新乡日报》版面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全景式”展示灾后新变化。虎年春节是受灾群众过的第一个年,他们欣喜的是什么、期盼的是什么,成为走基层记者关注的重点。多路记者赶赴卫辉市、延津县、新乡县等农村,采写了数十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稿件。《“城市书房”点亮心灵的诗与远方》报道了新年开放的45座书房,让群众在浓浓年味儿中品位书香味儿;《李永贵:建设美丽冯庄带头人》以群众的笑脸、村里新建的污水处理站切入,讲述了基层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克服灾情影响打造美丽乡村的故事。1月30日,以新春特刊的形式,选取10个基层典型代表人物,全景式聚焦灾后恢复重建的新变化、新气象。

(二)“融媒化”传播出彩好声音。“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的触角就要伸到哪里”。“新春走基层”活动展示了新乡日报社的全媒体力量,传播了奋进新乡、出彩新乡的最强音。前方记者、后方编辑协同“作战”,“十八般武艺”样样通,拍摄图片、短视频,运用直播、制作海报,推出了一个个新鲜的融媒产品。冒着寒风在凤泉湖建设现场采访时,女记者赵云既是图片摄影者,又是视频主持人,画面高速传至后方,一则短视频很快出炉。作为全媒型记者,张延历时三天跟拍匠人老赵,一人完成拍摄、采写、制作等,推出的《陶匠老赵的中华狮梦》短视频火爆全网。推送的封丘铁骑护送孕妇就医的短视频,被央视、《人民日报》等转发后,全网点击量达到500多万。关注北京冬奥会,挖掘本地特色,冰雪盛会上的新乡姑娘、新乡大学生、新乡氢能源等元素,通过短视频、海报传至千家万户,增强了市民的自豪感。“新春走基层”活动以来,新乡日报社推送短视频已有120余条,做到了既有“大流量”,更有“正能量”。

二、观照的是大局,推动的是发展

2022年,大事多、喜事多、要事多。党报记者走好基层、讲好故事,要把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和民之盼者,有机贯通结合起来,做到胸中有大局、眼中有大势、手上出大作,才能更好更有效地服务和保障地方高质量发展。

(一)上连天线,下接地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地方做得如何?新乡日报走基层记者深入研读国家政策,走访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刊发了《不吃现成饭 敢创新模式》《一码惠企 助企成长》等稿件,报道全省首个、全国领先的大数据综合服务监管平台、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被人民日报党媒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转载转发。记者赵改荣冒着严寒、顶着雪花,深入辉县太行山,写出的《桩基四百根 抢工迎新春》稿件,短短千字文,带入感十足,现场感强烈,被评为报社走基层优稿。

(二)打通两端,精准阐释。政务信息往往与企业需求不对等,这就需要记者打通供给端和需求端,做好宣传阐释工作。《跑好新年第一棒 奋力夺取双胜利》《红旗区“三个优先”破解城中村改造难》等稿件,既传递了党和政府强力推进“开门红”的政策声音,让企业吃下“定心丸”,又挖掘了地方创新工作方式破解民生难题的鲜活做法,给人以启迪启发。

(三)强化评论,表达观点。新乡古称牧野,因牧野大战而得名。在“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新乡日报强化《牧野谭》短评栏目的创作工作,一篇篇带着思想观点的短评,生动活泼,不乏辛辣味。春节期间,记者深入企业问需问计,在节后上班第一天全媒体推出了《虎年勇奔跑 同“新”向未来》新春社论,文章站位大局大势,落位马路办、马上办、攻坚办,观点鲜明,立意深刻,气势恢宏,有力地传递了党委政府狠抓落实、夺取开门红的态度决心,为虎年起好步、开好局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表扬,被多家机关单位、企业作为新年开篇“第一课”学习。

三、锤炼了采编队伍,深化了媒体融合

“新春走基层”活动开展以来,新乡日报坚持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报网端屏互动,已综合推出200余篇各类稿件,其中20余篇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转载或刊用,百万级爆款作品达10个,三次登上新华社现场云浏览量“周霸榜榜首”,被新乡市委网信办授予成立“新乡正能量工作室”。通过共同努力、不懈探索,有三点启示:

(一)人才是基础。无论是区域发展的激烈竞争,还是媒体融合的竞相发力,根本上还是人才队伍的比拼。一流的采编队伍,方能产生一流的新闻内容。新乡日报社集中日报、晚报、新媒体中心三支采编力量,打破过去各成体系的闭环,基于开放式、项目化,组建全媒体走基层报道团队,形成心往基层聚、人往基层去、劲往基层使的新格局。该团队在社编委会统一领导下,由分管副总编辑直管,调度日常新闻采写、报道工作。走基层报道团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学习上级精神,分析当前宣传重点,踩准时间节点,做到走基层报道有方案、有台账,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二)谋划是关键。走基层、到一线,不能打乱仗。版面安排要精致,栏目设置要新颖,贵在提前介入,做好谋划策划。新乡日报社在传统媒体重要版面、新兴媒体重要位置,统一开设“新春走基层”总栏目,下设系列子栏目,栏目题花灵活多样,相映作品内容。《戴着口罩抓发展 奋力夺取开门红》栏目展现了各地各部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冲刺一季度开门红的担当作为;《抢跑2022》栏目展示基层党员干部抢抓机遇、拼力奔跑的奋斗姿态;《推荐一个好典型》栏目,从选题上看,均来自基层一线的生动实践、鲜活做法和感人故事,典型性强;从作品上看,每篇控制在600-800字之间,短小活泼,文风朴实,可读性强。

(三)机制是保障。科学、合理、高效的绩效考评机制,能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性。在“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报社党委要求人、财、物向采编一线倾斜,优先保障新闻采编工作。完善了“总编辑+考评员+审读员”制度,提升走基层稿件的量化分值,一篇优稿比过去增加6到10分,还能被评为月度好新闻。1月份已产生14项报纸和新媒体好稿件、好版面、好图片,极大增强了采编队伍争相走基层、多出精品的劲头。

当今时代,百年大变局催生了新技术、新业态、新语境,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同时发生深刻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始终不能“变”的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根植大地、扎根人民的群众观。只有扎扎实实走到基层、身在基层、情系基层,不断增强新闻“四力”,才能创作出更多更优质的新闻作品,才能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猜你喜欢

新乡日报社四力
以廉洁文化“四力”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关于日报社新媒体平台发展的思考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践行“四力”锻造新闻精品
增强“四力”靠什么
中小学校园欺凌法律规制研究——以新乡为例
立法为新乡教育事业“保驾护航”
检察版(四)
为新乡教育均衡发展上一道“法律保险”
新乡学院特有树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