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路径
——以从化“山水城·广从芯”规划为例

2022-03-21

智能城市 2022年2期
关键词:站点用地生态

朱 璐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伴随全球环境恶化及生态危机愈发激烈,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健康发展需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与社会有机融合的模式,“生态城市”因势而生并成为城市发展主流。应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需开辟创新路径

1.1 明确生态承载力,科学制定城市发展目标

从区域合作角度开展整体优势资源分配,促进城乡统筹。秉持生态优先原则,因地制宜指定城市发展目标,提升城市与生态的整体效益,建立二者间的平衡及良性互动[1]。根据城市所处地域特色寻求适合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1.2 理论结合实际,全面推进创新技术应用

通过全方面、多层次的技术创新,将生态理念应用至规划实践,推广清洁生态技术和低耗低污染材料,促进绿色交通发展。利用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平台,持续收集人们生活需求和对规划建设的意见与建议。

1.3 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体制创新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发展新兴环保产业,倡导企业集约节能[2]。引导企业生产绿色化,迁出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

1.4 完善管理机制,构建政社互动体制

多部门合作的联席机构、完善的生态补偿与政策机制、资金保障体系及公众参与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3]。在建设及实施阶段,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宣扬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利用行政职能部门官网、微信小程序等多媒体渠道提供便捷的公众参与路径,避免政府单向规划的弊端,形成良好的循环推进机制[1]。

2 从化建设生态城市为发展必然趋势

2.1 从化发展背景及趋势

从化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生态农业突出。为响应全国城镇化建设要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核心区目标,“山水城·广从芯”规划建设是从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城市必然选择。

(1)山水格局。

从化中心区属于谷地地貌,东西两侧分别为山地屏障及流溪河水域,最高峰为大金山、海拔750 m,山脉走势基本为东西走向,与城市功能区形成良好渗透。流溪河为贯穿中心区的重要生态走廊,河道蜿蜒曲折,形态多样;全区水网密布,与城市连通,形成良好的景观渗透并提高城市洪涝疏解能力。

(2)交通优势。

地铁14号线通车运营并于从化设五个站点,南北向贯穿从化中心区,成为广州市中心城区及从化区之间的重要联系通道。

(3)行政支撑。

2015年8月,广州市领导提出在从化地铁沿线开展成片储备和控规修编、完善公建配套的工作指示,从化区委区政府及相关规划行政职能部门开展地铁14号线从化段沿线及站点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和控规编制工作,有序推进各站点片区规划建设。

2.2 从化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化功能定位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生态文明城市”,分析目前发展趋势,产业园区为从化经济发展支柱,创业和宜居尚未实现;城市建设带来生态破坏,未达到生态文明城市定位的标准。

随着产业发展迅速,流溪河水质明显下降,山体开发带来城市洪涝等问题。地铁的建设带来物流人流等资源的同时,可能导致城市的无序蔓延,侵占自然环境和田园空间。

3 从化“山水城·广从芯”规划策略

3.1 生态保护

(1)生态承载人口容量预测。

确定最小生态能力用地大小,包括水域、绿地、基本农田等,判断城市未来最大建设用地大小。确定生态承载力容量,通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衡量土地的生态承载力,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越高、用地开发强度越低、用地使用越生态宜人。

(2)生态底线控制。

提取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自然山体、基本生态控制线、总规三区等限制性因素,叠加后划分为生态红线范围、生态控制线范围、可建设范围。生态红线范围属于开发建设禁止区域,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禁止建设大型城市和旅游设施,主要进行生态保育和环境提升、允许对生态影响低的活动或农业科研等功能植入,可建设范围内允许优先进行城市建设活动。

(3)用地适宜性评价。

以麦克哈格适宜性评价理论为指导,遵循生态优先原则,根据指标间的层次关系,确立相符的指标评价体系,将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影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生态安全因素三个方面,进一步归纳为坡度、坡向、高程、河流、生态植被、交通6个因子,形成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将权重数据根据建设用地适宜性等级体系进行分类,得出多因子叠加的城市建设用地综合适宜性评价值,分别为适宜建设用地、较适宜建设用地、有条件限制建设用地、不适宜建设用地,叠加考虑土规及生态控制要素对用地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

生态控制要素叠加图及用地适宜性综合区划图如图1所示。

图1 生态控制要素叠加图及用地适宜性综合区划图

3.2 城市格局

(1)山水城相融。

结合城市两侧的山脉、水脉整体规划,形成山水骨架为基础的山水格局体系。

(2)组团城市结构。

充分利用地铁站点的交通优势,在站点周边集中进行高强度开发。基于地形地貌、风环境等分析,站点与站点之间规划留出生态廊道,形成由山脉向流溪河延伸渗透的指状绿地系统,构建以站点为中心的三组团、五核心的整体结构。

在线缆上取最低点和固定点两个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分析。在跨接线缆的最低点位置,P与T近似为水平方向,两者方向相反,且与G达到平衡状态。因此处的平衡状态可维持不变,故其受力对线缆的疲劳寿命影响可以忽略。

(3)交通纽带实现站城协同。

依托地铁站点优势自南向北形成“2+2+1”枢纽体系,将从化交通命脉G105国道等级提升至快速路,双核交通协同促进城市组团式发展,强化从化中心区与广州市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提升城市竞争力。

3.3 基础建设

生态城市的构建需要低能耗、低破坏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规划过程中,需要结合多门学科及城市发展需求开展交通体系、市政设施等综合考虑及专项规划,征求交通局、水务局、生态环境局、林业园林局等职能部门意见,完善生态保护措施。

(1)构建海绵城市。

结合《从化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9—2030年)》相关内容,从化区海绵城市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设定为81%,2030年建成区的80%以上面积达到目标要求。规划基于现状地势及河涌水系进行洪涝评估预测,划分不同等级洪涝区域,借助植被缓冲带、雨水花园、生态滞留池等疏解暴雨时的山体洪水。重点区域减少灰色基础设施建设、多用绿色基础设施,各站点周边年径流总量控制未为64%~70%,对应降雨量为23.8~26.2 mm,依靠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低冲击设施实现。

(2)设置绿色建筑。

遵循节约资源、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和绿色环保的原则,通过绿色建筑节能、现有建筑节能、建筑用能系统运行节能、可再生能源应用等途径,加强建筑节能管理,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节能利用效率。在规划设计中,采用多种建筑节能技术,如高保温隔热性能建筑外墙等,为绿色建筑方案由区域管控向实施落地的转化提供指引和实证。

(3)规划绿色交通。

围绕地铁站打造“小街区、密路网”的路网模式,街区尺度控制为200 m内,增加道路循环,增强地块可达性和道路选择。参考慢行城市理念,降低道路通行速度,提升道路步行质量,减少能源消耗;提倡公交出行,以地铁14号线为骨架线串联组团,各组团之间以公交专用道作为快速联系通道,在组团内重点区域设置“公交微循环”小巴士;设置“窄马路、宽人行”的道路断面,结合人流密集区或景点设置通勤慢行道、休闲景观道以及自行车停放点,创造行人和自行车友好的交通系统。

3.4 产业转型

(1)错位发展,职能互补。

根据广州市总体规划,广州市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现代商贸、金融保险、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从化依托生态环境优势,重点发展绿色产业、生态旅游、健康疗养等产业。

(2)特色产业,双带联动。

打造“双带”特色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进行升级的、涵盖鳌头-明珠工业园-生命健康城-太平经济开发区的“科技产业创新带”;沿流溪河和新广从快速路、串联温泉镇及流溪河森林公园等旅游点的“生态旅游服务带”。

“流溪七景”20 km景观之旅如图2所示。

图2 “流溪七景”20 km景观之旅

(3)依托枢纽,一站一特色。

针对五个地铁站点自身发展条件和定位,规划“2个特色城区+3个特色小镇”的模式作为驱动链条。如太平站借助软件学院和现状产业发展优势,打造产学研一体的创智小镇。

3.5 开发控制

(1)塑造望山见水的景观廊道。

规划看山体地标,弹性导引从化街口-凤凰山、从化街口-平头顶/棋盘山两条二级视廊。控制流溪河两侧及山前地带建筑布局与开敞空间,以大金山、马仔山、木壳岭等为制高点,选取龟咀古渡、文峰塔、殷家庄古村落等为视点,将视点与制高点打通视线通廊,构建视觉景观体系。

(2)结合景观及视廊控制建筑高度。

充分利用河流廊道,控制流溪河滨河建筑间距和建筑高度差,在滨河地区建设垂直河岸的绿色开敞空间,加强城市的通风渗透。建筑高度以站点为天际线的高度中心,强化轴线与场地特性;沿新广从快速路提升建筑高度,隔离后排空间与快速路;建筑高度向山体及水体逐渐降低,保证视廊通透。

(3)呈现由站点向外围圈层式递减的开发强度。

以轨道站点为引领,确定各组团开发强度控制,重点地段形成簇群式高强度开发地带。围绕地铁站构建站点上盖及周边一体化开发,部分站点设置商业及商务设施用地;外围在保留绿地的基础上,依据规划人口设置居住用地及相应的公服设施。

(4)管控地铁沿线城市风貌分区。

站点周边800 m半径(约15 min步行路程)以内区域,建立集交通、商务、商业、文化、教育、居住为一体的城市功能区,进行TOD都市风貌管控,以石材为主、玻璃为辅,采用白、灰、蓝的浅色系作为主色,与绿色植被相互融合。站点800 m半径以外,依托丰富的“山水林城”并存的自然禀赋,塑造依山、滨水的风貌特色,形成以保护从化山水格局及其生态环境的生态休闲、流溪滨水等城市风貌区,以保留传统村落肌理为主的城市风貌区,以构建产业科研、宜居养生等功能为主的城市风貌区。其中,生态休闲、流溪滨水、传统村落等城市风貌区建筑以灰色调为主,多采用石、木、竹、砖瓦等当地建筑材料。

4 结语

生态城市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新方向,相关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辩证地优化理论体系及实践路径,使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更好地为高质量新型城镇化提供强大动力及重要保障,促进城乡在经济、生态、文化方面的协调,实现城乡生态一体化发展。

猜你喜欢

站点用地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示范站点评比活动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怕被人认出
生态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
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