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意义探讨
2022-03-21唐雪珂
张 敏,许 丹,唐雪珂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CT磁共振室 山东 聊城 252000)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多种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脑膜炎或脑炎,疾病可导致患者机体出现昏迷、瘫痪、抽搐、感觉异常、吞咽困难及大小便异常等症状,这对患者机体健康非常不利[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属于临床常见病,其是生物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脊髓实质、脑实质、血管急慢性炎症、被膜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意识障碍等;同时可能还伴有不同程度的部位神经损伤与语言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3]。因此采取对中枢神经系统早期有效的检查手段,制定诊疗方案对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后期预后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以往临床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主要通过脑脊液检查,但是此种检查方法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损伤,且操作复杂,还可能引发其他伤害,所以在临床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4]。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CT与磁共振诊断技术不断进步,CT具有无创、操作过程简单等优势性,但图像分辨率较低。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成像分辨率高、疾病检出率高等特征[5],但此诊断方案医疗费用较高。因此,本文就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应用CT与磁共振诊断,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分析CT与磁共振的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23~80岁,平均年龄(45.69±2.43)岁;疾病类型:结核性脑膜炎11例,病毒性脑炎9例,化脓性脑膜炎12例,脑囊虫8例,隐球酵母脑膜炎5例。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24~81岁,平均年龄(45.72±2.45)岁;疾病类型:结核性脑膜炎10例,病毒性脑炎11例,化脓性脑膜炎10例,脑囊虫9例,隐球酵母脑膜炎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研究对象经检查后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研究对象年龄均在20岁以上;研究对象及家属知情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有精神、意识障碍者;听力、语言表达有障碍者;依从性差,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CT诊断:选择GE Discovery CT750 HD层螺旋CT作为头颅平扫+增强扫描,设定相关参数,层厚为5 mm,层距1.25 mm,矩阵521×512,增强以3~4 mL/s流率注射100 mL非离子型对比剂300 mgI/mL,注射结束后60 s开展扫描。
观察组采用磁共振诊断:选择GE Signa HDe 1.5T或GE Signa Pioneer3.0T MR扫描,先开展常规横扫面平扫,T2WI、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视野为24 cm×24 cm,矩阵为256×256,扫描层厚为5 mm,层距为0.5 mm,增强扫描:通过前臂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0.1 mmol/kg,在横轴面、冠状面与矢状面进行检查。
所有患者检查均由2名医师进行操作,并对结果进行判定,最终结果与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结果进行比对。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分析不同诊断方法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检出率情况,并统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检查类型。
CT诊断标准:脑实质内有局限性低密度区,脑池内一次高密度病灶,伴有出血与钙化情况,出现占位效应[6]。
磁共振诊断:T1WI呈低信号,T2WI、T2WI-FLAIR呈高信号,病灶内伴有出血、钙化,增强后病灶内出现环形、斑片状等异常强化,局部增厚、软脑膜、硬脑膜异常强化[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疾病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疾病检出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组间疾病检出率比较[n(%)]
2.2 两组疾病类型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在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脑囊虫、隐球酵母脑膜炎中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组间疾病类型检出率比较[%(n/m)]
3 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属于临床常见病,其是生物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脊髓实质、脑实质、血管急慢性炎症、被膜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发热、颈强直、呕吐等,同时还会对神经不同部位产生损伤,进而引发患者脑结构发生变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具有多元化、多样性特点,而且治疗难度较高[8-10]。因此,需要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尽快做出相应的诊断措施。以往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病史、脑脊液检查;脑脊液病原学检查为金标准[11-12],但此诊断方法属于有创操作,而且医疗费用高,操作过程较为复杂,无法普及应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持续性进步与发展,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检出率较高,深获临床医师与患者认可与接受[1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不典型,其早期的发病症状往往被患者忽视,未能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导致延误治疗进程,最终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如化脓性致病菌侵入患者脑部组织后,会导致脑膜性质改变,进而引发化脓性脑膜炎,损伤患者脑部神经,留下较多后遗症[14-16]。
CT可有效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病情状况及病灶情况全部显示出来,将颅脑不同横断面解剖关系、脑组织结构清晰显示出来,具有医疗费用低、快速检测及操作简单等优势性[17]。但CT诊断也存在一定弊端,而且较小的病灶在患者颅骨内重叠反复,影像相互影响,不利于医师对疾病进行精确诊断[18]。此外,CT技术采用放射线,对患者机体健康不利。
磁共振诊断对软组织分辨率也有较高的诊断率,无颅骨伪影影响,利于对正常脑实质、病变进行区分与辨别,也可检出较小的病灶,多方面清晰显示病变情况与解剖部位,降低误诊率[19-20]。MRI技术的分辨率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MRI技术在颅内感染的诊断中,其优势主要具有以下几点:①对于周围性水肿、炎性病变本身林德鉴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通过增强扫描,在诊断脑膜感染时效果显著;通过加强扫描可以发现,患者的MRI诊断表现为不规则性及多发性T1与T2异常信号病灶,在增强后可以表现高信号强化征象出现于病灶及其周围组织。增殖性或肉芽肿性炎症的特点是MRI检查是T1和T2延长较少,如果患者伴有钙盐沉积及纤维成分,低信号可见于长T1或长T2信号背景下。脑囊虫病患者MRI特点为长T1与长T2异常信号常见于多发性圆球状及囊状病灶,逗点状短T1与T2信号现象也可在部分患者中出现。而发生渗出性、纤维蛋白性、化脓性炎症可以发现T1或长T2信号变长。临床中结核性脑病患者主要为慢性发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但是通过MRI检查可发现脑膜强化与脑实质点状钙化现象[2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疾病检出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观察组在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脑囊虫、隐球酵母脑膜炎中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分析,MRI检查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的优势,且无颅骨伪影影响,有利于对正常脑实质和病变进行准确区分、辨别,相对于CT检查能够更加清晰显示微小病变,同时也可以弥补CT检查中的漏诊现象。
综上所述,CT与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中诊断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中CT的操作简单,费用低;磁共振诊断优势性更强,疾病检出率更高。临床对于检查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提高临床检查准确率,进一步确诊制定有效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