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2022-03-21余秀云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余秀云

摘要:在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给人的印象是“单方向灌输”书本上的知识,教师只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道路是十分不利的,现如今,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要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因为学生需要明白自己学习的价值是什么,明白科学知识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只有通过对未知领域不断地进行深度学习,学生才能明白和理解学习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科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深度学习应运而生。与国外的教学模式相比,我国国内的师生对深度学习的理解更具实践性。现如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有专家认为深度学习不仅是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如何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思维、情感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

一、科学学科与日常生活的桥梁

对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很多同学都不会把它和科学联想到一起,但是对于小学科学这一门学科来说,这确实是有一定的联系性的,科学教师要在课堂上教学时可以创设情景,提供材料,让学生根据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新问题,从而进行有创意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最终形成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

例如,教师在上“液体的热胀冷缩”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拿出一瓶学生熟悉的饮料,一瓶玻璃杯的牛奶,一瓶白醋和酱油。然后教师会对学生提出一个场景假设:假设教师去超市买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但是瓶子里的液体却没有加满,学生们被这个奇怪的现象给勾起了好奇心,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观察,猜测,研究,设计,实验,循序渐进,逐渐帮学生构建“液体在加热后体积增大,在冷却后体积减小”的知识结构。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观察和观察生活,了解科学是为生命服务的,并在未来的人生中运用相关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提高做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

再比如,教师在教授“我们所知道的磁铁”时,教师可以将一只纸蝶从一个看不见的盒子里取出,再将其扔向空中,并将其抛向空中。虽然,双手不接触蝴蝶,却可以操控其飞行的轨迹。当出现这种异于常识的情况时,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在这个时候,让学生们开始学习磁石的知识,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巩固探究效果,扩大科学课堂探究的空间,要想更好的探索效果,必须在探究之后进行反思。通过实验,学生完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实验问题的全过程。然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验证和深化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一个学生在实验后进行讨论、反思等过程,如实验后在教师的领导下,总结学生实验探索的成果,与学生共同反思,以达到更大的探索效果。

二、科学学科与科学技术的桥梁

当今世界变化之快,复杂程度之高,远非我们所能想象。而小学科学学科中所学的内容与世界息息相关,教材涵盖了物质、生命、地球与宇宙、技术与工程等各个方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意科技的发展。比如,在上“电磁铁的磁力”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透过让同学们看电磁起重机的工作场景,引发同学们的思考:电磁起重机一次可以把几吨的金属都拉起来,那么电磁起重机的磁力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自己制作的电磁铁和它的磁力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有哪些因素会对磁场的强度产生影响?我能不能让自己的磁铁磁力更强?

以上实例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拓宽他们的眼界,更能使他们了解科技能改变社会,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学习的未知的知識来解决问题,通过了解问题的从而想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对知识的认识和构建其相关的知识框架,这从根本上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科学学科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桥梁

鲁迅曾经说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此可见,德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小学科学学科中,深度学习可以起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桥梁作用。就拿“书的历史”来举例,教师可以从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入手,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教师可以继续追问:为什么造纸技术会这么受欢迎,那么在纸还没有发明以前,古代的书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录影看到书的发展历程,体会到书的材质变化,从而引起学生对书材料变化的思考。教师也可以让同学们在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书写,让学生体验到不同材料的独特之处,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经验去做一本书。之后,教师可以向同学们介绍造纸术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到纸的优势,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更多的问题:像纸张这样的材质有缺陷吗?将来的书籍应该使用哪些材质?使学生能够综合所学到的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精神素质。

例如,在“校园生物分布图”的教学中,可以让同学们相互进行沟通:在校园内能发现哪些植物和动物?有几个?你在哪儿发现的?这些问题对于学生们而言并不困难,但是他们常常忽视了学校中的生物仅仅在这一时期内所见到的——应当将注意力集中于整个学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了解对于问题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短期,而应是一项长期的研究。在完成校园内的生物分布图时,同学们可以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运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所学的知识,绘制出一幅生物分布图。通过报告、分析、讨论、拓展等活动,使得学生对于自己校园内的生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对生物资源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构建了生物资源知识结构的框架,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危机;同时,利用资料与资料的比较,可以得出相关的结论,也可以促进同学间的协作与分享。

结束语

深度学习是一种“真”的学习,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充分、灵活地使用自己的知识去了解世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健全和发展,从而成为新一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度学习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是师生所共同体验的知识旅程。

参考文献:

[1]韩伶.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浅谈中小学思政课内容设计与教学创新[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2).

[2]赵云靖.《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读后感——再论"什么是有价值的学习?"[J].写作:中,2018(3):1.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