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巷红韵”里的居民心曲

2022-03-21丁云朱丹红

现代苏州 2022年5期
关键词:金阊便民便民服务

丁云 朱丹红

一条科普范儿的双虹路,从默默无闻到火爆“出圈”;一间便民小屋,让便民服务不再“打游击”;一座海棠廉心亭,从闲置破败到焕然一新……居民身边的种种变化,都是金阊街道全力推进的“小巷红韵”微阵地建设带来的。

2021年以来,金阊街道全面贯彻《姑苏区、保护区“千朵海棠·花开姑苏”党建服务体系建设一年冲刺计划》,结合古城保护、净美街巷等全区重点工作,开展“微更新、微改造”,因地制宜打造了街巷文化阵地、便民服务点位、休闲议事空间等可观可感的“小巷紅韵”微阵地92处,覆盖金阊全域街巷、大院、老新村,实现从点上开花到全面成景的矩阵布局。

特色街巷特色改造,双虹路绽放科普魅力

最近一段时间,双虹路上时常聚集着不少附近彩香实验中学的学生,或摆弄一下墙面上的科普传声筒,或驻足路边科普栏前阅读,原本鲜少被人注意的双虹路热闹了起来。

2021年,双虹社区党委聚焦辖区居民普遍反映的双虹路两旁墙体长年失修破败的问题,结合双虹路临近中学,是学生们上下学途中的重要通道这一实际,依托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科普大篷车”对双虹路进行了科普特色街巷改造升级。改造后的双虹路不仅消除了墙体开裂、违章搭建等安全隐患,还增设了趣味十足的科普小装置、内容丰富的科普阅读角,散发着积极向上的科学气质,从一条原本普普通通的小路变身为学生们喜来乐往的“科普路”。

依托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2021年,金阊街道陆续对辖区多条街巷进行违建拆除、墙体复原、管线入地、照明安装等硬件升级改造,以往令居民们烦心不已的街巷“老化病”得到彻底解决。同时,结合金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记忆丰富鲜活这一禀赋优势,街道在街巷升级中因巷制宜融入诗词墙、照片走廊等苏式生活元素,先后打造了记忆马大箓、风情敦仁里、光影肃封里等特色街巷,一改以往百街一面、千巷一貌,变身一条条街巷特色鲜明、富含金阊底蕴的“品牌街巷”。

民生载体服务民生,便民屋提升幸福浓度

2022年年初,苏城气温接近零摄氏度,但金阊街道滨河社区的便民小屋里暖意融融,在这里开展便民服务的师傅们忙得不可开交。滨河社区党委书记陆雅静介绍说:“以往社区做便民服务,都是在露天广场、空地,夏热冬冷,年纪大一些的居民来参加,站着等的时间一长腿脚就受不了了。开辟这样一个小屋,无论春夏秋冬,便民服务都可以开展得很舒适顺畅,不受天气限制,老年居民来了也能坐下来等。”便民服务暂时歇业的时间段里,小屋还会化身“多功能小屋”,报纸、象棋、老花镜、饮用水等一应俱全,雨伞、气筒、手电等登记即可租借。

除了老新村,这一年来,金阊街道的街巷旁、大院里都出现了便民小屋的身影,理发、磨刀、维修家电等居民日常需求集中的便民服务不再受场地限制、天气困扰,借伞等民生“微服务”也化解了居民生活中的“小尴尬”“小不便”,有了载体支撑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居民更加切实地体会到“家门口”的幸福感。

存量资源活化利用,休闲亭彰显为民情怀

春节期间,时常可见三五位银发老人午后坐在毛家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的海棠廉心亭里悠闲地晒太阳、聊家常。“这个新亭子,冬天坐在里厢晒晒太阳吃吃茶,不要太灵哦。”在附近居住了20多年的居民庄三妹开心地说。

这座海棠廉心亭是毛家桥社区党委于2021年11月改造升级的,亭子原本顶棚漏雨、柱子开裂、地面坑洼,亭内停满经年未动的僵尸电动自行车,有安全隐患。经此改造,面貌焕然一新,柱子加固、顶棚换新,增添了苏式花窗装饰以及毛家桥社区的特色廉文化元素,亭子的颜值和实用性双双拉满。

仅2021年,金阊街道辖区新增像海棠廉心亭这样的居民休闲亭15处,转变成居民休闲、娱乐、阅读、议事的公共空间,有效盘活社区闲置资源的同时,满足了古城居民日益增长的空间需求。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一年来,金阊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以居民需求为工作“指针”,以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为工作切入口,通过星罗棋布、合理有序的“小巷红韵”为社区换颜值、为治理增效能、为发展添活力,“百多海棠·花开金阊”的生动图景沁润了每一位金阊居民的心扉,换来了每一位金阊居民的幸福笑脸。

3120501908213

猜你喜欢

金阊便民便民服务
叶落知秋
小镇的夜
一减再减 一网通办——南京市应急管理持续推进便民服务“宁满意”
便民公告栏
便民服务
苏州市金阊实验中学
琼岛道班的便民点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建立便民服务长效机制
便民服务是根本
便民电话缘何不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