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融合背景下“5+1”教学模式探索
2022-03-21赵瑛
网络技术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加之 COVID-19的爆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种种原因促使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受到更广泛的关注,成为教育领域发展的迫切需要与趋势。
疫情防控期间,我国用在线教育基本解决“在家待学”这一难题,但疫情防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当前教育亟须探索“线上线下教学一体化”融合发展机制,构建线上线下教学一体化,将是今后教育面临的新态势。在此背景下,笔者带领我校小学语文团队经过对学校疫情时期“钉钉”线上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总结。
一、构建了小学语文线上线下“5+1”教学模式
(一)导:三步预习,以导促学
在广义的疫情常态化视角下,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的“课上导入”转变为5+1课堂的“三步预习”。“三步预习”即“读、注、查”三个预习环节,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课堂,学生在上课之前都要通过“读、注、查”三步预习法进行有层次的预习。其中,“读”即通读课文,这是对全文的一个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认会生字,解决基本的疑难生僻字词;“注”即进行批注,学生在预习时采用圈点勾画法,画出好词好句,圈出不懂的地方,旁批对文章某个问题的理解,提出自己的思考,形成对课文的进一步认知;“查”即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或补充阅读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走进作者,走进时代,跨越时空,与文章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建立语文文本的体系,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意义。三步预习法让课前的“导”有章可循,落到实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预习自学能力,也让课堂教学更高效,更具指向性。
(二)学:双线并行,学有成效
“5+1”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学习包括“线上授课三类型”和“线下学习三环节”两大方面。其中,“线上授课三类型”即在疫情或特殊时期的线上学习中利用钉钉进行直播、视频会议和微课语音等三种授课形式,解决学生居家学习的现实问题。三种方式各有长处:直播授课,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更具有亲切感和实效性。视频会议有仿真课堂的效果,老师能见到每一位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也能通过视频见到熟悉的老师和同学们,减少距离感,缓解居家隔离时的孤寂,避免产生心理问题。微课语音指的是选择优质的微课资源给予学生,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后,老师用语音进行重难点剖析,二者结合,高质量地推进语文教学。
而“线下学习三环节”则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部分分为“预习检测”“理清层次”“品析积累”三个环节,万变不离其宗。第一步,检测学生预习情况,整体把握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知。第二步,理清层次,这是学习文本的必要前提,打通课文学习的主脉络,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更有层次和逻辑。第三步,品析积累,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的世界里品析,感悟,培养语感的同时,学习作者语言的精妙之处,做到读写结合,学以致用。此外,“线上授课三类型”与“线下学习三环节”也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融合,采用双线并行的教学方式,最大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探:异质分组,驱动探究
自主探究能力是检测学生学习能力是否形成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5+1”教学模式重视线上与线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将学习小组进行“异质分组”,即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估,对各小组成员进行平行分组,保证各组之间实力均衡,组内成员学习能力呈梯度上升。在具体的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通过设置驱动型任务促使小组成员进行重难点知识探究,并将探究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再面向全班汇报分享,最后由教师进行点拨评价。线上小组探究,属于新鲜事物,学生比较感兴趣,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在任务驱动下,在小组群里组织本组同学研讨,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激发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突破重点和难点。
(四)诊:三维诊断,学有所获
课堂诊断是指在课堂上对学生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检测,进一步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后存在的问题,同时来评定教学目标是否完成的一个环节。“5+1”教学模式探索适用于线上线下双线共用的诊断模式,设计了以“难点检测”“读写练笔”和“思维导圖”为主方向的三维分层诊断。三维分层诊断从巩固基础知识、培养语用意识、形成语文思维等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有梯度的学业水平诊断,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三维分层诊断可灵活运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通过预习诊断摸清学生的学习困难点,课中通过即时诊断观察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生长点,课后通过总结诊断了解学生是否到达能力生成点。三维诊断,使教师能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能力提高的程度,目标达到的程度,从而有的放矢地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予以帮助。
(五)帮:学困帮扶,共促成长
“5+1”教学模式中的“帮”即学困帮扶。线上教学采用“视频帮扶”“希沃胶囊”“小组互助”等三种形式对学困生进行帮扶指导。“视频帮扶”即教师通过与学生连接视频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答疑解惑,消除知识盲点,达到堂堂清。“希沃胶囊”即在线上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反馈即时录制重难点解析小视频传给学生,这一手段最大的好处是易保存,可备学生反复查看反复学习,特别适合学困生。“小组互助”则根据儿童的学习心理,同伴互助的作用有可能大于老师和家长,调动小组成员的力量,实现小组内部的生生互助,这也是小老师制在线上学习的灵活应用。线下教学实施“青苗工程”来进行学困帮扶,即通过教师课上关注学困生,课下利用课余时间一对一专项辅导,讲解难点,分析错题原因,消除知识漏洞。同时为学困生设置小导师进行随时随地的帮扶,使学困帮扶落到实处,完美地诠释了“一个都不能少”的育人理念,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让每个生命都精彩。
(六)延: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5+1”教学模式中的“1”即“一组拓展延伸活动”,这是对线上线下五步教学法的补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开展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丰盈学生的生命,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
拓展延伸活动立足于语文素养于能力的提升,以古诗教学和分级阅读为两条主线,按照以旧带新的方式,将学习新古诗,复习旧古诗,串起来形成古诗学习体系,输出的过程,低段年级学习以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为主,中段年级则注重了和美术的融合,采取诗配画的方式进行学习,高段年级主要进行知识迁移和诗文创作学习,最终实现人人拥有一本个性化古诗集。
分级阅读活动则各年级根据教材“快乐读书吧”的引领,精心为学生选择并推荐与教材配套的系列阅读书目,以月为单位,设计阅读方案,从听、读、说、画、写、演六个角度开展听书、读文、讲述、写绘、创编、表演等六个方面开展多种形式丰富有趣的阅读活动,并根据不同学段的课程标准,设置分层级的能力提升标准,打破时空局限,借助线上线下资源的多种活动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绘画、表演、朗诵、写作等多方面的素养。同时,此活动的开展,家长也积极踊跃地参与,增进了亲子情感,增进了家庭和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探索了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发展的机制
(一)教学方式运行常态化
经过疫情期间的大范围实践,在线教育的学习形式已经深入人心,在后疫情时代,将会有更多的人习惯并且喜欢上这样的学习方式。线上教学不只是疫情下的应急之举,线上与线下教学融合并存将成为教育新形态,两种方式的运行将常态化。
(二)教学模式使用常态化
我们以学生为中心,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线上线下精准精确高效的学习模式,使学生不论是居家学习还是课堂学习,都会自如应对,自动按照模式去自主学习,使这种教学模式的使用常态化。
(三)教学模式环节相融合
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我们的学习都按照“导——学——探——诊——帮”这五步开展,但五个环节中间,“导——探——诊”这三个环节是融合的,“读、注、查”三个预习环节,“任务驱动、难点探究、分享评价”三个探究环节,“难点检测、读写练笔、思维导图”三维诊断环节,做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便于学生适应和掌握五步法,提升学习效率,行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课程资源应用相融合
线上教学我们大多使用的是钉钉授课,选择的是清华附小的微课;线下教学,我们更多使用的是希沃白板的信息技术。但在线上教学时,我们也采用希沃白板的录制胶囊功能录制难点解析微课进行学困帮扶;线下教学,我们也会从钉钉作业题库中选取优质检测题作为课堂的补充,提升学习成绩,事半功倍。在资源利用上追求课程资源享有的最优,全方位提升教学的质量。
三、形成了线上线下生态高效的多元评价机制
(一)知识习得评价
低年级拟通过乐考形式将学生的知识习得情况进行主题游戏闯关式评价,将各学科需检测的学习内容以主题式游戏情节串联起来,让学生在游戏闯关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中高年级则通过“钉钉”等软件平台开展即时性和阶段性知识测评,并利用软件平台对学生测评结果进行阶段性观察分析,并及时总结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科学、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活动过程评价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年级——校级”三级语文学习与展示活动,将语文学习中的基础知识与拓展应用融入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提升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获得语文学习的趣味体验,从而实现语文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三)活动成果评价
活动成果评价对主题活动目标的达成至关重要,对增强学生自信心以及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十分重要。活动成果展示,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式,静态的展示如“古诗集”展,比比谁积累的古诗最多,谁的古诗集最有内涵,谁的古诗集制作最精美。动态的如:家庭戏剧大赛、讲故事比赛、诗词大会等等,全方位的展示学生的语文活动的学习成果。
四、此项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构建线上线下教学融合背景下发展的模式
这种线上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内涵,实现了疫情前后教与学的有效衔接,完成了线上线下教学常态化的有机融合,使得教师授课有章可寻,有式可依,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提供了有效探索。
(二)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
课前的自主预习和课中的主动自学以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构建,使得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掌控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对话者、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支持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信息化教学的实践者,把教育的主动权交回给学生,培养了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思索,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倾听与表达的能力,让孩子们具备自我规划的意识,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和发展。
(三)达成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的融合
在开展线上线下五步教学实践的同时,以“听、读、说、画、演、写”六种形式,开展了串讲古诗和分级阅读活动,创新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实现教学之间的有效互动,做到了课内和课外的有機融合,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建立线上线下相融合的“5+1”常态化教学模式,学生能将这种学习模式熟记于心,不论是疫情来临时的居家学习还是平常的在校学习,都可以自如应对,按照环节自主学习。同时,无论是在线上和线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都将“听、读、说、画、演、写”六种课堂延伸活动贯穿其中,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潜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学生自觉主动高效地进行语文学习,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语文综合素养。
赵瑛,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教师。
386350058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