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凉城秋色下的自我救赎
2022-03-21刘国锋
秋色渐浓,秋意渐晚,多少与秋相关的词句都带着一股凉意,而北国的秋少了一分南方的艳色多了一分淡然。半生飘摇的郁达夫带着满腔愁绪见到了与他灵魂相连的这片土地,初秋的北平与多年前阔别时一般矗立无恙,这也勾起了他的相思之意。他怀念那乡音,那故都凉意下伴随着的静美,这座城的故人终于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救赎。
一、郁达夫悲秋之情背后的时代与个人因素
一别十余年,郁达夫再次踏上了归乡之旅。他内心的情愫是复杂难明的,自身的遭遇与国家的动荡人民的苦难让他心中不由得蒙上了一层阴霾。秋的萧瑟往往会升起悲凉之情,在那个时代下的人大都经历着内心的挣扎,他们陷入对家国命运的迷茫对自身前进方向的迷茫。郁达夫在三岁时经历了丧父之伤,这也是他不幸的开端,家庭失去了父亲的支撑变得愈发摇摇欲坠,他的母亲一边为了生计一边也要养育他们兄弟几人。郁达夫在回忆这段岁月的时候,不免带着许多悲凉,他甚至结合自己一身的苦难说出自己降世便是“悲剧的诞生”。童年的记忆在许多人眼中都是最快乐的孩提时代,但对于郁达夫来说却只有空洞与日复一日的孤独。他童年的缺失让他渐渐变得孤僻与敏感,到17岁时郁达夫与兄长一同赴日本留学,他本以为能见到新世界,但这个海外的世界却更使他痛苦。在那个中国衰弱国际地位低微的时代,远赴异国他乡的他受到的歧视与屈辱可想而知。鲁迅先生当年也曾在日本求学过,本来是为学医而来的他在见到了许多麻木不仁的国人后,才明白只有从精神上使他们觉醒方能救中国。可以说留洋的经历影响着许多当时年轻人的选择,而郁达夫也不例外,他的个性在这段经历的影响下变得愈发明显。本就敏感的他,受尽了磨难终于饱含故土的感情而归却看到满目疮痍的国家,他的内心无疑是更加痛苦且孤独的。故而他将心中的悲意以秋为具象表达而出,“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他心中的秋应该是那么清冷的,将秋的萧瑟冷清融入自身的情感。
悲秋之情古来有之,为秋而悲不如说是为己、为国而悲。杜甫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道尽了一生流离的辛酸,他始终担忧着国家的命运热爱着脚下的土地。这种沉郁顿挫的风格对郁达夫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所以他的感情是复杂的这也是他创作《故都的秋》中所表达的思考。
二、故都秋色下的灵魂救赎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次寻根之旅,为何全篇所提皆是北国之秋,但文章的标题却是故都之秋只因这是他内心的寄托在多年的漂泊下他再次回到了这片故土,他是喜悦又忐忑的。北平对于他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一个地名,而更像是一种刻在心间印记。是漂泊他乡的游子终于得寻归途的安宁。这份情感将他初来北平时动荡不安的心逐渐抚平,北国的秋是与南国不同的风景,没有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只是一场带着凉意秋雨下细细的品茶,那么的淡然又那么的熟悉,抚平了他初来北平之时动荡不安的心。
北国的秋是属于郁达夫的秋,在郁达夫的眼中,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如其分。北国的秋明明是带着凉意的,秋蝉已成衰蝉,这样的景是萧索的,但不是悲哀的“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郁达夫——《故都的秋》)蝉鸣虽微弱但依然连绵不绝,在为北国寂静的秋鸣唱。一切的一切都让他感到由衷的安宁,全文皆在写北国秋意之凉但在这背后他更想表达的是秋之美。他个人的情感是悲凉的,但故都之秋给予他的却不只是悲凉,在他字里行间都充斥着对故都此情此景的熟悉与安宁。随着描写的加深他超脱悲凉的感情也愈发强烈。他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在故都的秋景之色下展现了出来,最终使他脱离了那份悲哀。
他偏爱北国之秋的清静与悲凉,源于他与故都之秋的互相接纳,在遭遇迫害之时北平接纳了他,而他心中对秋意的寄托也正與之相合。他看到这座城市冷意下的生机,悲凉下的美,将它们体现在字里行间中。秋天的寂寥似乎总是给人以哀伤,它没有春的花团锦簇,没有夏的热烈多情,它是万物凋零的序章。人们在感受秋色时,升起的悲凉之感往往是自身情感的带入,但若是只看到这片哀伤之景就往往会忽视这背后生命与自然的悲壮之美。郁达夫他将自己的情感尽数融于秋景之中,他描绘出的是一幅带着冷意衰微的清秋之景,但他对每一个景的感悟都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他是带着赞美之情写下这些景物的。他想通过万物自然的生存来唤醒人们内心不曾消逝的希望,这样一种凋亡与新生的内心思索与情感变化,将《故都的秋》中悲凉之情的抒发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每一个场景,都在淡淡凉意下带着自己的感悟。
秋的意境该是什么样的,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郁达夫——《故都的秋》)。南国的秋是多雨且朦胧的,它带着一丝虚幻少了一份纯真。从字眼中便可以看出,他希望的秋是多风而少雨的,雨的滋润削弱了风的使命,雨打落叶是将落叶掩埋,而风吹落叶是将它带向天地之间。所以南国潮湿的风少了那一份气魄,那样的秋不符合他的心境,在漂泊的旅途中自己的生活是凄冷的,所以秋的意味不该是一丝的清凉而是万里的北风。他不是怀着游山玩水的心态来领略秋之味的“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郁达夫——《故都的秋》)。若将秋比作名花,那未免太过妖艳,比作美酒又过分沉沦。只有故都的秋是萧瑟且清醒的,在这萧瑟下又潜藏一丝生机是那么的自然静美。在他的描绘下,每一幅图画中都能够让我们品味出悲凉之美所带给人们的震撼。自然写意的写下晨院赏秋的世间百态,即使在破屋下泡上一碗热茶看到的天又与皇城何异呢?青天训鸽的振翅之声,屋檐下洒落的一丝阳光在凉意浸透的北平不也带来一丝温暖吗?他偏爱蓝白的牵牛花,冷色调的蓝白是他眼中胜于炽烈的热红,这样配秋才显得不那么突兀。同时,融入自身思绪的笔调让无论是青天还是蓝白都带着清冷深远之感,来表明他的心中一直都带着的悲凉。但这其中描写的手法却抛却了内心的郁气,只是以一种淡淡的冷意,表面上是以哀景衬哀情,细细品味,却悲而不深,哀而不伤,凉城秋色背后蕴含的是作者在清醒中对清静之美的一种见解。
郁达夫在选择景物之时,显得都那么的随性自然尤其是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东西。槐花是秋的颜色,万物凋零下谁会记得它曾盛开过。早晨踏过“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是静静的降临在地上证明自己存在过,它不像其它花那样绽放出鲜艳的颜色也没有浓烈的香气,只有一丝淡淡的清香。他说这”像花却又不是花的落蕊”,这样的孤独这样的冷清,被扫完之后就只剩下几道淡淡的痕迹。独自徘徊下的郁达夫是这一切的见证者这与孤单的他是这么的相衬,而当他写下这些的时候也不只为表达了自己哀伤的心境,他觉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存在。即使微不足道但白鸽依然在向着青天而飞,槐花的痕迹下存有淡淡的香气。还有那蝉鸣,已过了盛夏时节的衰蝉依然在鸣唱,即使那秋蝉之声已在秋色下渐渐微末,但依然是无处不在的,是不曾停息的。蝉的生命没有那么的漫长,往往会在秋日中走向终结,它的鸣声是最后留下自己存在的证明。因此,秋蝉的鸣叫声更像是对于生命的一种哀叹,听者心中感慨万千,人的生命比起蝉来说是漫长的,但与天地相比又是十分短暂的,回顾郁达夫的一生历经挫折与磨难,他写蝉鸣更像是为自己的遭遇而鸣。他感叹人的生命是否也是如此,终是在消亡前不断地争渡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又一次次的抗争,这是否也是生命的赞歌。生命是短暂且哀伤的,但不只是绝望的,秋对于蝉就像当时风雨飘摇的社会对于他,自己的悲是为国运飘摇而悲,秋意是寒凉的但蝉依然没有放弃鸣唱,自己也没有完全绝望。这便是作者想让读者所体会到的悲凉之美,他通过故都秋色下的百态看到了悲凉下的希望,也找到了自己的救赎。
三、故都之恋是家国之情
在通篇《故都的秋》中主旋律始终围绕着对故土的眷恋,进而衍生出对家国的热爱。秋在郁达夫心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是最符合自己内心挣扎的季节,他对一切的秋色都有着不同的喜好,但最向往的却还是北平的秋。故都的秋是冷寂且萧瑟的,郁达夫的心境在一开始也是萧瑟且已是心灰意冷的,但在来到了故都之后,一切都慢慢变得不一样了。初秋的雨为郁达夫笼罩上悲凉之意,就在不久前刚发生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件,在蒋介石的绥靖政策下,日本几乎是毫无阻拦的占领了东北全境。身为革命斗士的郁达夫在得到这个消息时已经难以抑制地为国家的存亡而担忧,中华千年的文明古都——北平(今北京),更是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在创作时,作为文化精粹的北平,不可能也不应该没有宏伟壮丽的事物值得他去写,但郁达夫选取的却都是平凡且自然的景物描写。因为在国运衰败、民不聊生、故都萧条情况下已让他不再有品味昔日荣光的思绪了,故都的冷意是现实的残酷他又怎能强装欢颜呢?正因他对故都的一往情深,在他到达北平之后更触景伤情。他将满腔愁绪以秋塑之,欲说还休,只道“天凉好个秋”。但情感是压抑不住的,在万物归秋时他却也捕捉到了生机的存在,这一切又让他唤起了希望,蝉虽衰但常鸣,飞鸟虽微末却心向青天。他深爱着故都,深爱着这片土地也深爱这举世浮沉下的“清”,炮火喧天中的“静”,这衰败下但仍未消亡抗争之心。这城虽冷,但是家国之故都,这秋虽凉,但却是故都之秋;城虽衰败却是故国之都;民虽衰弱却是故园之同胞。这片土地是养育我的热土,是我们繁衍生息的家园,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传承。北平不是他的故乡,但对于他来说这片圣地就是故乡所在。他在当时的时代下成长,个人经历的磨难:童年的缺失,留学的屈辱。国家遭受的苦难:英法联军的洗掠,八国联军的火烧。这些屈辱让他将国家命运与自身命运结合在一起,他无比渴望国家的强盛,也无比希望能守护祖国的河山不受侵犯。在个人感情上他是常怀悲意的,因为他经受的磨难太多太多,但对国家他却从来未曾放弃希望。哪怕已经到了如此危难的时刻,在来到北平这座凉城见秋后依然让他寻找到自己的意义,找到自己的救赎。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在郁达夫身上便是最好的体现,“吾国虽衰,仍为吾之挚爱,吾秋虽悲,魂常在”。最后抛却悲凉与落寞之情的他,以一种震撼的感情呼唤:“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 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头。”愿为祖国献出生命的他,最终成为英魂化作一缕秋风永远与自己深爱的故土相伴。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不知郁达夫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是何等的感怀。想起“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那般,他愿祖国与山河无恙,守候这份记忆。平常的画面也带着一种审美的眼光去观察去记录。带给所有人强烈的印象,在他的眼中,故都的秋一切都是内蕴美好的由晦转明,由浅到深的去歌颂与赞美。郁达夫的伤悲恰是那个时代下无数爱国志士心中的伤悲,故都的秋每一景每一物都化作了他的思念,那带着秋意的雨下在他的心头,那蝉的长鸣、那化作世间清香的槐花、那向着青天而飞的白鸽共同汇成了属于他最深的记忆。实现了他在凉城秋日下的自我救赎,也铸成了赤子的拳拳爱国心。
从童年开始的磨难到留洋的所见所闻,这些共同构成了他精神世界的忧郁与敏感。但骨子里的他却一直是一个爱国文人,他以伤秋之景写心中的迷茫与挣扎,用自己对微小事物的思考来表达祖国与前途都已风雨飘摇但依然存有希望。在《故都的秋》中,北国的景物为何不同,因为他是那么的真实具有深味,是他哀情的最好写照。他的热爱渐渐的从这些景物中觉醒了,书写了北国秋日的种种景物,深味是读者解读文章的钥匙,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要从国家与个人背景层面来解读,描写角度的选取也有着属于郁达夫的深意。郁达夫的诸多表达,正是在特定的时代与个人情感下的抒发,是那个时代给予他心灵留下的隐痛与阴影。这寂凉之秋是他心境的写照,但在秋的落寞下也有情的炽烈,这情便是爱国情天下情。文到最后却难以抑制地说出以生命换得故都安宁山河无恙,这便是他对国家最深的热爱,也同时升华了这篇文章的主题。
参考文献:
[1]李焕云.《故都的秋》悲凉之味试析[J].语文课内外,2020(5):8.
[2]伍鑫.《故都的秋》文眼探讨[J].语文教学之友,2019,38(11):26-28.
[3]贾皋.伤国之音哀而痛——《故都的秋》[J].课外语文(下),2014(12):183-183.
[4]王倩.郁达夫《故都的秋》解读[J].学语文,2019(6):76-77.DOI
[5]张兰.故都秋味几多重——以“味论”解读《故都的秋》[J].中学语文教学,2021(6):58-61.
刘国锋,山东省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