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中心理念教学改革模式探索与实践
——传媒类课程行动研究

2022-03-19沈孟湄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金字塔原则师生

沈孟湄

(池州学院 安徽·池州 247000)

近年“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正式纳入教育政策,全面进入我国教育界的视野。教育部2018年9月17日发文《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1],提出“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2019年9月29日《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出台[2],指出“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先进理念,加快形成以学校为主体,教育部门为主导,行业部门、学术组织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质量保障制度体系”,国家教育政策导向明确,能够有效引领高校教师加快脚步,积极投入“以学生为中心”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行列。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强调转化传统的教学思维[3],由老三中心(即教师中心、知识中心和课堂中心)转化为新三中心(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具体而言,“以学生为中心”有别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主要内涵就是将学生视为具有能动性的学习者,而不是承装知识的容器,被动接受知识的填鸭。在此一教学思维下,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习[4],教师担任学习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发展学习技能和学习者意识,日常教学致力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借以培育出独立自主、能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的学生。值得注意的是,要有效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除了透过教师将学生培养成主动的学习者,学校的教学单位也要致力于在课堂和校园内创设一种能提高学习效果的环境,建构总体氛围,营造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文化,才能积极敦促教师投入教学改革的实践行动,并且让学生知晓、融入新三中心的学习行动,通过校园总体学习文化的涵养,扬弃旧有的被动学习习气,成为具备主动学习意识和行为的学习者。

1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实践原则

1.1 教师角色和专业能力的转化

雷斯尼克认为[5],21世纪的学校课堂需要改革,以便让学生更为主动和独立,让教师成为咨询者而不是演讲者。当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时,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习,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角色必须转化,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帮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决定权。同时,教师的专业能力也从“知识供给”向“知识管理”过渡。在教师角色和专业能力的双转化过程中,应依循“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把握以下原则[4]:

原则1:教师少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如:帮学生组织学习的内容、帮学生举例、帮学生解决难题、帮学生制作图表、帮学生总结讨论等。教师顶多给予提示或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处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探索寻找解决方法。

原则2:教师少讲,学生多发现。凡是学生能自己学的教师一律不教,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自学。

原则3:教师致力于做更多的设计工作,以活动和任务安排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其中,并考虑学生的能力安排实做练习。

原则4:教师多做示范,承担起熟练学习者的角色,为学生示范如何处理学习任务。

原则5: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相互学习、共同学习的机会。

原则6:教师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要能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的舒适区带往主动学习的发展区,但不是送进惧怕学习的恐怖区[3]。

原则7:教师做更多的反馈工作。除了评分外,教师应积极开发其他的学习评价机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从学习的历程中获得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

1.2 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

把学习的责任明确地交到学生手里。责任感是透过认识和承担培养出来的,教师必须让学生认知自我所须肩负的学习责任范畴和内容,在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责任心的过程中,教师应掌握以下原则[4]:

原则1:明确学生学习的责任范围,让学生知道自己应对什么负责。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学习条件、制定学习政策和做法,使学生了解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原则2:让学生体验自己所做的决定引发的后果,使学生从中体悟必须对自我的学习行为负责。

原则3:教师在引导学生形成责任感时,必须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榜样。

1.3 推动教学改革的行动原则

韦默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书中提醒[4],教师推动教学改革不能凭主观的念头或设想盲目行动,必须掌握以下原则,提高教学改革的成功率:

原则1:正确的思维方法。教师需要一套能体现完整系统的教育哲学方法作为行动纲领,透过成熟的思维和教学价值观引领教学行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正是教学改革的卓越思维路径。

原则2:系统性地改革。这是一种科学规划管理的程序,教学改革按某种程序计划、准备和实施,而非凭直觉或套路。

原则3:渐进地进行改革。避免躁进阻滞改革的进程。

原则4:没有改革方案是完美无缺的,须替教学改革做好修补的准备。

原则5:对于成功的合理预期。应避免过高的自我期盼值,使落差影响心志,对教学改革产生退却或怀疑,削弱追求提升教学质量的热忱。

2 传媒类课程行动研究

笔者以本科专业传媒类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行动研究方法取径,展开教学改革模式探索与实践。首先建构教学模式理论框架,作为教学改革行动的思维方法,这是参照韦默所提成功的教学改革原则—思维方法[4],把“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贯穿到课程实践中,尝试借由课程行动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2.1 行动研究的反思理性

行动研究的方法取径在解决特定情境中的研究问题[6],方法论假设复杂的实际问题需要特定的解决办法,因为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发展出来,而在情境中的工作者具有关键位置,这些解决方法不能任意地使用到其他的情境中,但是可以被其他情境中的工作者视为工作假设,放在自己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检验。“反思理性”是行动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行动者在研究探索的历程中,一方面将知识整合在行动中,同时也反思自我行动所揭示和开展出来的实践理论,这些实践理论的开展又导致行动者产生行动的意念以及相应的行动,因此在行动研究中,行动和反思是一种循环的历程,行动的意念产生行动,行动产生行动中的反思,行动和反思在这种相生互伴的循环中,累积、整合、归纳生成实践理论,然后再进入行动的意念。传媒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究属于一线教学情境,行动者是一线在岗教师,肩负着提升教学质量的责任,透过行动研究可以为解决自身教学问题而展开教学任务与改革。

2.2 教学改革模式理论框架是思维工具

本研究在探索“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行动时,主要掌握三个维度:教法、学法和师生互动(参照图1教学改革设计理论框架),并运用两个金字塔观点给予教学改革理论支撑。教学改革模式理论框架是指导《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行动方案的思维工具,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实践原则中的教学改革的行动原则,主要的理论思路是将两个金字塔理论视角和教法、学法、师生互动三个教学维度彼此间建立联结互动,作为教学改革行动研究的理论指导。

图1:教学改革模式理论框架

(1)教法:是一个促教的过程,如何计划和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

(2)学法:是一个促学的过程,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在高层次思考上进行学习?

(3)师生互动:斯蒂芬和哈伯德指出[7],教师对学生的熟悉度和了解学生的个性是影响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的因素。师生课内外经常性互动是强化学生动机、激发学生投入学习的最重要因素[8]。传统教学以知识传递为主,以学生为中心必须转化为以学习者为主体。教师应在本身的学科知识外,增进师生互动技巧,建构良性的师生互动方式,才能理解学生已有的先备知识与概念,进而有效地推动适性教学与主动学习。

(4)布鲁姆认知分类金字塔[9]:布鲁姆及其同事提出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法,主要的目的为促进课程中教育目标、教学活动与评量的一致性。为应新世纪时代的需要,布鲁姆的学生安德森(Anderson)与克拉斯沃尔(Krathwohl)等人在2001年提出了布鲁姆认知分类修正版,将教育目标的分类区分成知识向度(knowledge dimension)和认知历程向度(cognitive process dimension),知识向度在协助教师区分教什么(what to teach),认知历程向度旨在促进学生保留(retention)和迁移(transfer)所习得的知识。认知历程向度主要分成六个层级,由较低层级的记忆、理解、应用和分析,以至于较高层级的评价和创造,其中记忆和学习保留有密切关联,其余五者和学习迁移较有关。这些分类观点主要基于建构主义者学习(constructivist learning),即有意义的学习。因此,本研究参照布鲁姆认知历程向度中的六个层级,这些层级主要涉及“学习”──有意义的学习,可以作为“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实践中“学法”的课程设计参照。本研究依据此运用布鲁姆认知分类金字塔,从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到最上层的创造,演示循序渐进的“学法”,主张高阶学习要以低阶学习为基础,低阶学习要向高阶学习发展。这个模型反映的是人类认知与学习发展的阶段性。有助于评价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认知发展,协助教师掌握、评价及调整教学过程,将学法由低阶学习的低层次思考引导至高阶学习的高层次思考,符应课程教学改革原则中的“渐进地进行改革、替教学改革做好修补的准备、对于成功的合理预期”。课程行动研究主要落实两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学习方法,包括:课前作业、创建情境。

(5)学习金字塔[8]:学习金字塔观点认为,使用不同的教法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在教法上提供主动学习的方法指引,包括参与讨论、教别人或者学了马上应用、亲身体验、动手做等教法设计,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记住较多的学习内容。因此学习金字塔的观点有助于启发教法,促教进而促学(主动学习)。本研究参照学习金字塔观点,课程行动研究主要落实的教法包括: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学习小老师教法。

2.3 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实践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根据布鲁姆认知分类金字塔: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与创造的六类学习能力,以及参照学习金字塔假设,其中听讲、阅读、视听、演示均属于传统教法,学习主动性偏弱,因此课程行动方案强化小组讨论(讨论)、学了就用(实践)、学了之后教他人(学后教他人)的课程环节,形成促教促学的教学过程。

2.3.1 教法:参照学习金字塔内涵,采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学习小老师教法

课程选用具时新性的新闻案例,避免与现实脱节,运用案例来解说和补足新闻学知识点及概念体系,透过讨论来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理解理论内涵并联结到实务面。(1)案例分析的促教方式是落实学习金字塔的“讨论”环节,透过师生、生生间的讨论互动来促教。(2)透过增加学习金字塔的“学后教他人”环节,由教师选出作业表现优良学生,轮流担任学习小老师角色,每节课安排20-30分钟,让学习小老师讲授先前课程已学习的内容,并进行互动讨论,带动班级主动学习风气。这是“教师角色和专业能力的双转化”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教学改革实践原则的体现,教师少讲,学生多发现,教师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相互学习、共同学习的机会。

2.3.2 学法:本课程教学的目标在促进学习的迁移,因此参照布鲁姆认知分类

金字塔内涵,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意义的学习方法包括:课前作业、创建情境。(1)“课前作业”是在课程当日根据当天已学的内容布置作业,学生须在下次课前完成,以符应布鲁姆认知分类金字塔“高阶学习要以低阶学习为基础,低阶学习要向高阶学习发展”──课堂学习在“记忆”“理解”阶段后,提升至“应用”层次(课前作业),将学生学习逐步由低层次思考拉升至高层次思考。布鲁姆认知分类金字塔中的“应用”指在给定的情景中执行或使用某一程序,落实在课程中学法部分的“课前作业”主要包括:导语练习、采访写作基础练习。(2)“创建情境”则是在课程中模拟采访写作的实践情境,让学生投入学习任务,仿佛身历其境,透过此种情境体验式学习,能够让学生熟悉课程所教的任务情境,并从学习中累积实务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课堂记者会。在促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花心思设计多种采写相关活动和任务安排学习,引导学生进入布鲁姆认知分类金字塔分析、评价和创造的高阶思考学习层次,如:小组新闻专题企划(分析)、设置判断式的新闻谜题(评价)、采访并写出原创新闻作品(创造)。

2.3.3 师生互动:建构即时、高临场感的互动方式

传统教学上课的时间、地点、授课形态固定,师生互动以课堂上的面对面人际传播为主,借由语言、文字、行为、态度或肢体动作等进行有效的沟通。网络与行动装置发达后,扩增师生互动时间与空间的弹性,不再范限于上课时间和教室内,同步互动的影音功能也增加网络互动的临场感。加涅等学者在《教学设计原理》指出[5],通过聊天室、主题讨论及其他合作技术,在线学习可以促进社会关系。《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采在线教学,教学设计特别设置强化师生互动的环节,由教师建立QQ课程群组,与学生保持在线联系渠道,师生均能透过账号互动,可以电话或文字、语音即时联系,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个别联络老师,询问学习上的问题。课程特别规定学期间每位学生必须至少一次以QQ电话个别与老师交谈或提问,纳入平时成绩中。这些师生互动环节让学生体验类似网络采访的互动情境,同时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即时就教法、学法的运作适度调整或修补。此外,即时、高临场感的互动方式能够拉近传受双方的距离,使学生进入“如沐春风”的师生互动情境,感受到“春风化雨”的教育情怀,进而由想学、喜欢学、专心学、持续学,开展主动的深度学习行动。

2.3.4 关于测评:针对教学活动进行测评,掌握学习问题,调整教学活动

新闻采写课程以程序性知识为主,是关于如何做到新闻采访和写作的知识,因此不论是平日或期末测评方式,测评主要是嵌入学习中,包括个体和小组,以撰写新闻稿为主,涵盖新闻导语写作和完整的一则新闻写作。从测评中检测学生是否学会新闻写作技能,如:学会辨识新闻价值、新闻功能、新闻类别、不同的新闻写作结构(纯净新闻稿和人物特稿、专题报道、解释性报道或调查报道),以及培养阅读新闻的习惯。

符应教师角色和专业能力的转化原则7“教师做更多的反馈工作。除了评分外,教师应积极开发其他的学习评价机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从学习的历程中获得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1)学生互评:安排一次课程活动,由学生互相批改新闻写作作业。这样做让学生有机会彼此参照学习的优势与短板,同时也锻炼课程学习的内容-审稿与改稿能力。(2)学生对教学提出学习感想与建议:期末考查试卷安排有关课程学习心得和课程建议的答题。教师能够采集到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学习问题,调整与改善教学改革行动,使“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教学行动更臻完美。

3 结语

本文属初探性研究,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和原则进行传媒类课程教学改革个案研究,此为行动研究而产生的实践与方法,必须考虑个案课程的专业特点,并符合学生实际。传媒类课程具高度实践性,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各种不确定性的记者人才,执行新闻采写任务。但是修课的学生多数缺乏生活历练、社会体验与实践经验,他们甚至没有每日阅读新闻的习惯,从来没有接触过记者工作,对新闻行业生态极为陌生。教师评估课程与学生特性后,透过行动研究“解决自身教学问题”的方法途径,尝试建构教学改革模式理论框架,指引教学改革行动,并跳脱单一的讲授法,融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且愿意主动学习,并参与课程教学过程,而非只是在课程中听讲。教师透过师生互动的机会、课堂表现和作业内容,检视学生是否会说、会教、会做。最后需要指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实践正在路上,我国有关高等教育实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宏观层次的理论研究,亟待累积“起而行”的教学实践知识,课程个案行动研究正是立于此初衷且将续行探索。

猜你喜欢

金字塔原则师生
“金字塔”
A Study of the Pit-Aided Construction of Egyptian Pyramids
海上有座“金字塔”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神秘金字塔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