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思考

2022-03-19于露露

经济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绩效评价

摘 要:社会主义的发展助推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不断提升,对社会公共服务也提出的更高要求,而行政事业单位承载了公共服务的主要职能。为了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水平和社会职能,提高财政资金的有效运用,需要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为了保证预算执行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水平。文章通过对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现状的分析,将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进行结合,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行政事业單位 预算管理 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2-086-02

党的十九大指出,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建设中,要加强预算制度的建设,坚持公开化、透明化、科学化,内部环境不断优化,资金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提高人民的信任度。通过科学的预算管理、完善的绩效评价,能够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越来越多,经济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近几年来,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有很多方面的改善,但是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入,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仔细分析研究,进而提出解决方案。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流程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预算资金使用的主要部门,承载着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国家和社会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我国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例如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等。

(一)预算管理流程

政府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评价贯穿其中。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对资源的分配、控制、评价过程。

预算管理分为预算编制及批复、预算执行与分析、预算追加调整、决算管理等。由一级预算部门编制本级部门预算、审核汇总下级单位部门预算,报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核后下达预算控制数;一级预算部门按照财政局的预算控制数,提交预算草案,财政部门对草案审核后,报政府和人大批准后,形成政府预算,并批给一级部门,一级部门根据批复下达所属单位预算。预算执行过程中,超出预算指标的需要进行预算调整。在预决算流程中,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核算数据和预算批复数据进行决算准备,将预决算情况作为绩效评价的基础信息。

(二)绩效评价流程

绩效评价的反馈机制具有前瞻性和导向性,绩效评价是对政府财务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是一种事后评价和监督。

绩效评价流程一般为,确定绩效管理对象,制定绩效目标,监控执行情况,开展绩效自评或评价,评价结果应用。

二、预算管理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2014年行政事业单位财税体制改革启动,2015年开始实施新预算法,2018年《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发布,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这也对全面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特点是公开透明、全面规范,这也是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

(一)预算管理的意义

1.全面预算管理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和财政收支管理水平与平时的业务开展息息相关,通过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制定计划、为业务提供保障、对管理进行调控、对绩效进行评价等。通过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日常经济活动就有管理规范,依照预算要求进行收支,可以做到合法合规,综合管理水平提高、整体运行质量改善、发挥部门职能,推动高效发展。

2.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环境的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环境的建立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预算管理的风险控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行政事业单位制定的预算必须遵照执行,通过预算管理进行资金全面收支。预算的法律效力保障了预算管理的科学有效执行,有效地防范了风险,同时促进了内控环境的建立。

3.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评价是对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预算编制应科学规范,审批程序应严谨客观,有助于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推动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保证财政资金能够发挥水平促进社会发展,加快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建立。

(二)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思想认识不足,没有严格的监督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只重视业务发展,而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将其视为简单的财务会计工作,对于国家最新的财政政策及预算管理的政策认识不足,系统的理解和学习不够,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有些单位领导对预算管理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思想认识上就没有引起对预算管理的高度重视。同时,预算监督机制不健全,没有设立相应的监督岗位或者由不相容岗位兼任,导致预算管理缺少有效监督。

2.预算编制没有联系实际进行科学规划。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不同,在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也不同。大部分预算单位在财政局通知进行预算编制后才开始计划明年的预算,时间仓促,并不能保证周全考虑,往往会遗漏了重要的预算编制,项目预算也不能进行可研性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往往也比较被动,没有发动员工主动参与提出意见。同时,财务编制人员往往对业务不了解,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与业务无法匹配,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合理。

3.预算执行过程中没有按计划执行,表现随意。在预算额度下达后,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进行预算计划细分,导致收支出现先紧后松的情况。财务部门在日常预算收支的过程中也没及时向领导反映预算情况,导致年度预算资金存量超标,有的行政单位为了应付考核,年底会出现集中支付的情况。

4.没有对预决算进行有效分析对比。行政事业单位年终进行预决算时流于形式,对于预决算的工作重视程度不高,预决算表格的数据对比和分析不够深入,对于存在问题的收支分析浮于表面,没有深挖其中的原因,导致预决算失去了对预算管理的指导作用,导致预算和管理的脱节,决算结果并不能有效指导下一年的预算制定。

三、绩效评价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评价的意义

绩效评价主要针对的是财政支出,通过对财政支出的科学有效分析,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源配置效率,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效的约束。对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不够重视,单位领导往往只注重财政收入,忽略财政支出,导致支出没有发挥真正作用。虽然上级部门制定了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框架,但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遵照执行,也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工作人员没有系统地学习与培训,对绩效评价体系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对预算资金的使用造成了阻碍。

2.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流于形式,没有设置明确的绩效目标。有的目标缺乏实际内容,绩效责任不明确。绩效指标设定专业性不高、范围不广,指标设置不合理、设置过于简单,

3.绩效评价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应用,没有绩效价结果应用的制度政策。结果应用过程中缺乏依据;绩效评价结果不能及时公开,导致无法有效监督,降低了行政事业单位公信力。绩效评价流于形式,既没有深入分析、也没有深刻探讨,忽略了绩效评价反映的经验和教训。

四、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

(一)将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有机统一

二者表现形式不同,但是目的一致,互相关联、互相促进,都是行政事业单位提高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二者的有效融合、有机统一、相互协调,才能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履职能力,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预算管理的报备、制定、审批、下达等环节,应充分与绩效目标相结合,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及时进行预算的公开、绩效目标的调整,打造公开透明、有效约束的预算管理及绩效评价体系。

(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思想认识及制度建设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是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主体,应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牢牢树立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意识,强化责任落实,提高其权威性。在日常的管理中,除了履行好公共服务职能外,还应将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作为日常管理的重点来抓。在单位或者部分下属部门,加强这方面的宣传贯彻,让全员知晓、全员参与,保证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层层压实。

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要根据实际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价细则,做到科学合理、尽量将指标进行细分量化,同时,保证标准的前后一致性,方便比较分析。在制度落实的过程中,要建立责任约束机制,明确单位或部门人员的职责,对预算管理及绩效评价的责任要清晰明确,及时跟踪反馈并进行制度体系修正。

(三)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和绩效评价方式

1.根据绩效目标科学合理编制预算。预算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进行预算编制,在编制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上年的决算结果及绩效评价结果,结合自身的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首先,对于单位的基本运行保障经费要进行仔细研究,尤其是“三公”经费的使用,要做到合法合规,缩减不必要的预算。其次,就是要根据单位或部分的项目情况编制项目预算,对于项目的变更要及时提交绩效目标变更申请,对于超出实际情况的预算,要及时申请预算核减,将财政资金能够用在最需要的方面。在预算编制时,要以绩效目标为导向,经过充分的讨论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目标,根据绩效目标提出预算申请。

2.注重对过程的把控,提高执行力。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实际上是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中,所以对于过程的管理十分必要。在整个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对预算执行的情况科学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财政部门及时沟通,加强预算额度的调整。同时,过程当中要建立预警机制,一旦与绩效目标发生偏差,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3.加强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不能让绩效评价流于形式,要对绩效评价结果定期进行公布,并且对于没有达到绩效目标的单位或部门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通过有效措施,提升各职能部分的预算执行能力,提高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将绩效评价结果纳入单位部门年终评优中,提高绩效评价的考核权重,并作为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最后,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預算安排联系起来,提高绩效评价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是财政资金的主要使用成员,提高其预算管理的水平、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对于促进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加强税收收入的合理分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才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运行,应该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对财政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在实践中不断优化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确保内部管理的科学性,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完成国家给予的任务指标,以更高的工作效率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使国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1] 么永洪.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优化[J].中国民商,2021(01):53,76.

[2] 吴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04):21-22.

[3] 苏家峰.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及其绩效评价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21(03):126-127.

[4] 胡雯婷.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应用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05):35-36.

(作者单位:大连市高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大连市教育事业发展中心) 辽宁大连 116021)

[作者简介:于露露(1983—),女,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硕士研究生,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学,财务管理。]

(责编:若佳)

1445501705253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绩效评价
翻转课堂下学习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考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