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惊蛰与雷电:民俗传统、技术实践及其当代转化

2022-03-19夏东宇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蛙鸣春雷民俗

夏东宇

惊蛰,上古时多称作“启蛰”。相传,汉代为避汉景帝刘启之讳而改称惊蛰,唐宋时期,因“启”字避讳已无必要,“启蛰”名称又被重新使用。但相沿成习,惊蛰的名字便一直沿用至今。何谓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义:“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中国古人以为,滚滚春雷惊醒了冬眠的虫兽,故将节气之名定为惊蛰。惊蛰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此一时段气温回暖、大地解冻、春雷始鸣、雨水增多,在万物复苏的同时,农民也忙碌起来,“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春耕活动由南至北渐次展开。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桃花绽放、热闹春景将至;二候仓庚鸣,黄鹂知春暖,鸣悦耳之音以报春;三候鹰化为鸠,鹰躲起来孵育小鹰,鸠开始鸣叫求偶,为常见之禽。

在大多数民众的印象中,可能惊蛰响雷,是这个节气“标配”的典型自然现象。晋代名士陶渊明亦有诗云:“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春雨降临、雷声乍响,蛰伏的虫兽纷纷惊醒,草木抽芽,天地迎来春季盎然之景。诗人在这里把春雷与蛰虫这两种意象结构在一起。但从科学角度来说,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有早有迟、各不相同,比如云南南部一月底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多出现在四月下旬。总体而言,惊蛰始闻雷的说法与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比较吻合。气象学将一年中发生第一声惊雷的日子称作初雷日,有资料表明,二十四节气虽然可能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但是我国平均初雷日期在惊蛰节气的,则大多位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

即便如此,与雷相关的惊蛰节气民俗,在全国很多地区都有流传。例如客家人就有惊蛰日祭祀雷神的习俗。民间传说,雷神是一只手持铁锤巨大的神鸟,从天际传来的隆隆雷声,是它撞击铁锤的声响。惊蛰之日,雷神制造的巨响能够唤醒大地万物,也在昭示着人们春耕之期的临近。旧时,农民俗信,惊蛰之日响雷則丰收有望,为吉兆;反之则可能会遭遇饥荒之年。古人对自然怀有朴素的认知情感,认为雷由雷神主宰,为了能够听到惊蛰之雷、求得丰收年景,很多农家都会在惊蛰日贴雷神画像、供奉祭品,或前往庙内烧香祭拜,久而久之,便有了惊蛰祭雷神的民俗传统。同时,雷神逐渐被人们奉为惊蛰的“节气神”。这种古朴的俗信,表达了中国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农人们对于五谷丰登的美好期待。

在科学技术水平有限的古代社会,惊蛰雷还被农民视作是预测气象变化趋势、农业丰歉状况的重要参照物。民间社会普遍认为,惊蛰前闻雷,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降雨往往偏多。例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未到惊蛰雷先叫,四十九日暗天打”等农谚,都认为雷响惊蛰前,则多阴雨天气。

同样是春天的“音符”,农人喜惊蛰闻雷,但忌闻蛙鸣。清末民初,湖南部分地区流传着“惊蛰打虾蟆”的习俗,即人们使用工具制作响动,使虾蟆受到惊吓而逃走或不敢鸣叫。这是一种传统农事民俗。光绪《耒阳县志》记载:“惊蛰喜寒,不闻蛙鸣则秧种不坏。谚云:惊蛰寒,秧打团。”也就是说,蛙鸣作为物候指标,农民可据此对秧种的长势好坏进行预测。惊蛰时气候如果偏寒的话,就有利于农业生产,而一旦蛙鸣,则意味着气温偏暖,农民就要重复浸种、育秧。故此,才有了“惊蛰打虾蟆”的民俗禁忌,其表达的核心文化内涵也是希望能够保护秧苗,期盼获得农业丰收。

古人俗信,惊蛰之后,冬眠的虫兽纷纷苏醒,开始活跃起来,而这正是春雷乍响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蛙鸣其实也在情理之中。除虾蟆外,很多害虫在这一时节也惊醒起来,为防止害虫侵扰庄稼、人畜,便诞生了许多驱虫的仪式和风俗。我国很多地区都流传着惊蛰炒虫的习俗,农户在这一天爆炒粮食以寓意消灭害虫,比如陕西人炒黄豆、广西瑶家炒玉米、江苏瓜洲炒糯米、福建客家人炒麦子等,尽管所“炒”之物不同,但目的都是在提醒人们要及时灭虫除害。

除炒虫外,还有惊蛰熏虫、驱虫的习俗。惊蛰日,山东一带的农民会点燃清香、艾草等物,熏屋宇四角,以其味驱赶蚊虫蛇鼠。有时,会在院子里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烧死害虫。农妇做早饭前,要拿起灶下的拨火棍子敲击锅台,发出“棒棒棒”的响声,俗说“震虫子”。民间俗信,虫子听见敲锅台,震得它就不敢爬锅台了,也就不会掉进锅里了。是日,若是晴天,农妇还会把衣裳拿到院子里一件一件的抖搂,然后再晾到丝绳上,谓惊蛰抖衣裳,一年不招虱子、跳蚤。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春场》里便载有:“初闻雷则抖衣,曰蚤虱不生。”此外,《千金月令》也记有一种驱虫妙方,即“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

惊蛰雷震醒的冬眠动物,不只是这些“小虫”,还有“大虫”,即老虎。广东、福建等地旧时有惊蛰祭白虎、打小人的习俗。当地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惊蛰时会出来觅食伤人,撞到白虎会遭遇邪恶小人,引来百般不顺,于是百姓们便在惊蛰祭白虎。当然,祭祀的白虎不是真正的老虎,而是用竹木、纸张扎制的身黄黑斑、面色狰狞、呲嘴獠牙的老虎。人们会“喂”以新鲜的猪血,使其吃饱后不再伤人,再用生猪肉在老虎嘴上涂抹,使其不再搬弄是非。同时,人们还会拿拖鞋敲打象征小人的衣物或画像,以示不被小人伤害。

伴随着社会转型,很多与惊蛰雷相关的传统民俗信仰,不同程度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视野。但与此同时,惊蛰节气的科学内涵却愈发得到人们重视,并且转化发展成为当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惊蛰节气春雷密集的时节特征,与电力安全及其运行保障更多地结合到了一起。近年来,国家电网通常在惊蛰前后安排、布置和加强春季防雷避雷工作,以提升系统抗干扰能力。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检测变电站的防雷设备和设施运行状况,对变电站的线路、避雷器等防雷设施开展带电测试,及时更换测试结果异常的避雷器;深入开展继电保护及其他自动装置接地检查,确保二次设备防雷措施到位;全面测试变电设备接地电阻,对严重锈蚀和接地电阻不满足运行的设备,视情况处理或更换;普测变电站的接地网电阻,提高系统稳定性,等等。同时,惊蛰节气,春耕工作已在全国范围渐次展开,与之相伴的是,春灌用电量需求将逐渐增大,此阶段,电网企业多会着手用电保障应急准备、农业排灌负荷预测、合理安排运行方式等工作,以保障春耕生产能够稳定、稳步推进。

从惊蛰节气的历史演进、当代技术转化及其实践可知,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人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智慧结晶,不仅是安排农事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的方向标,更是当代社会发展进步可以持续汲取营养的优秀文化遗产。惊蛰节气,特别是蕴含其中的雷电民俗传统,突出反映着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特性。我们的古人将惊蛰、雷电、农业、生活联系在一起,把个体、人类社会与自然万物看作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统一体,衍生出许多实用、有趣的农事和生活民俗,表达着对粮食丰收、生活安乐的美好愿望。作为奠基于科学的节气文化和技术知识,惊蛰防雷的传统认知,更是与国家电力安全、农业排灌技术等结合在一起,树立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

总之,古老的惊蛰与雷电民俗及其技术实践,绝不仅仅是历史的“遗留物”,而是在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文化取向和思维方式,以及电力、建筑等诸多现代行业的工作模式,更生动诠释和见证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和绵延不绝,持续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多种创造力和可能性。

[作者单位: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

2056501186395

猜你喜欢

蛙鸣春雷民俗
惜物
花事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惊蛰吃什么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你好,蛙鸣筒
消失的蛙鸣声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荷塘蛙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