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课的基本原则和教学方式
2022-03-19蒲永霞
蒲永霞
绘本,又称图画书,是图画和文字与学生读物的衍生物。在早期教育中,绘本阅读对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内心真情流露和价值观来说具有主导作用,科学合理地进行绘本阅读可以开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创造能力。绘本作为优秀的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绘本阅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为了进一步解决现阶段绘本阅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次研究以此教学方式的执行原则作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绘本阅读课的教学方式,包括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结合学生兴趣选择绘本等,旨在借此进一步为后续绘本阅读课教学质量优化提供帮助。
绘本这一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开始流行,“绘本”直译就是“有图画的书”,是指用手绘图画讲故事的读物。以图片为主体,文字为辅助,甚至没有文字的阅读材料。它展示了学生视野中的审美世界,并能与学生产生积极而有意义的互动。充满节奏、幽默、拟人、夸张,也符合儿童语言的年龄特点。绘本最重要的是强调文学性和艺术性。绘本不仅要看文字,还要看图画和故事。当然,绘本不能立刻实现教师对学生的所有期望,但是繪本中的高质量图文对学生认知能力具有不可比拟的潜在影响。如果有快乐的阅读基础,那么一本好的绘本故事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阅读对学习自理能力、逻辑思维、语言交流能力的作用,是家长教学难以比拟的。因此,在国内做与此相关的研究时,还是习惯用“图画书”这一方法。绘本的本质是以图画为主的图文关系创作的,以图画为主来传达故事情节,生动、形象且通俗易懂,很符合儿童早期的阅读特点和习惯。大部分幼儿在幼儿园阶段已经接触了绘本阅读,儿童绘本有多种多样的体裁以及多种表现形式,大多颜色丰富。对此,在教学中应该重新梳理绘本阅读课的教学方式,并本着自主、开放、互动、发展的基本原则,调整绘本阅读课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图片,提升学生对书中内容的理解。
一、绘本阅读课的基本原则
(一)注重整体性,培养学生的语言核心素养
培利·诺德曼在其《阅读儿童文学》一书中提道,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现阶段,教师在具体的绘本教学中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是将绘本中的图画简单描述后将文字直白地教授给学生,或者通过对话的形式展开教学,埋没了绘本阅读的优点,将它的美感和精妙抛之脑后。绘本内容具有整体性。绘本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的,二者相辅相成,图文合奏。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学生将对文字和图画分别进行理解,再形成整体感知。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通过图文环游的阅读方法,构建对绘本学习的整体性框架,再探索绘本中的精髓。个别教师无视绘本中的图画,只注重让学生反复跟读,还有的教师担心学生不好理解长达十几页的绘本内容,将绘本完整的故事分为几个章节进行讲解。
(二)注重循序性,肯定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深思”的学习理念,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提出的。这就说明读书欲速则不达,要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步深入或提高,并且要反复阅读,认真思考。在早期教育中,很多教师或者父母都忽略阅读教学,但实际上这方面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这针对强化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早期教育中,教师或者家长应该将阅读也作为教学的中心,根据阅读的特点,实施精准化教学,构建对应的阅读课堂,对孩子阅读训练。教师或家长应在精选绘本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阅读,共同体会经典绘本的精彩故事。教师的教学素养将直接决定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修养,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改变固有的教学方法,构建新式课堂。同时,在开展朗读教学前教师也需要做好对应的备课工作,例如,教师在教学《小小的船》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就需要提前制作教案,并反复地进行朗读,保证每一个字词发音都准确,推动后期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简而言之,只有学生有话要说,有字要读,朗读的内容才会不断丰富,真情实感才会显露出来。如果语文教师能为学生朗读内容提供建议,学生朗读的内容将不再空洞单调,而是活灵活现。同时,绘本故事的三种关系:上下图关系、上下文关系以及图文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对绘本的特点,坚持以循序渐进的原则展开教学。一些教师在绘本阅读课时通常只给学生梳理人物、时间、地点、开端、发展、结局等要素,很少有教师能从绘本故事的三种关系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还有个别教师为了将故事重点突出讲解,就将学生的视线引到书中的某一段文字或者某一张图中,这都是不可取的,也是绘本阅读教学一个很大的缺陷。
《儿童文学教程》一书是很多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推荐的“绘本”最佳入门必备书。书中王全根教授肯定了绘本的重要作用,对低年级儿童的语言、思维、想象力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做好示范工作,特别是要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也要尊重学生在此发挥的想象力、观察力、判断力。比如,绘本《亲爱的小鱼》,每页的文字有限、简单,读完文字很难了解到故事叙述情节、小猫的情绪变换,但是细看图片,不难发掘小猫快乐、发呆的表情,从中体会到小猫对小鱼的诸多情感。绘本中的图画呈现隐藏着巨大的信息,图画也是故事本身。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种具有叙事功能的图画,他们更容易了解,能将儿童的注意力全部带到绘本。
(三)注重适宜性,带领学生参与加强阅读体验感
因材施教一直是教学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但从本质上分析,此种教学理念的本质上,是带领学生找到适宜个人学习的方法,从而在此方法支持下提升个人学习效率及效果。为了促使学生在绘本阅读中能在适宜性原则支持下,进一步加强个人的阅读体验感,教师应充分做好以下工作内容,针对绘本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确认其契合教学需求,确保学生能在体验式阅读中,真正理解绘本内容。在具体的适宜性原则应用中,教师首先需为学生准备教具。在教具准备前,教师面向自我提出问题:为何采用此教具?教育应用后能在绘本阅读中为学生带去何种作用?如果采用其他教育,那么所起到的教学效果是否能得以优化?
多个问题的加持和催化下,学生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能体验的情境真实感必然会不断提升。例如,在进行《小蛇散布》这一绘本阅读的低年龄段学生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引入适宜性教学原则,为了促使学生能在绘本阅读期间,更加深刻地感受小动物在小蛇身上一个一个排队走过的视觉感和体验感,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个情境,让一个学生提前趴在玩具轮胎上,视为绘本故事中的“小蛇桥”,随后要求其他参与互动的学生将手作为一个一个小动物,排队爬过去。但由于学生在互动中身体挤成一团,并未真正体验到绘本故事中一个接一个的感受。对此,教师应该针对教学工具的类型进行思考,如何选择更适宜的教学工具。如“采用平衡木代替轮胎是否会提升学生绘本阅读故事的体验感?”对更新后的教具应用发现,学生切身感受到一个接一个的秩序感,显著提升绘本教学的教育价值及意义。
二、绘本阅读课的教学方式
(一)学生自主阅读很关键
教师在绘本阅读的教学中,多采用借助多媒体课件或者带领朗读故事的方式,自己主导教学节奏。无论是播放幻灯片的速度还是讲故事的节奏,都能影响到学生的感受,影响课堂气氛,这样做学生仅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思考,没法深入理解绘本的意义。因此,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人手一本绘本,让学生自主阅读,用适合自己的速度和时间进行阅读,这样可以保证学生观察到绘本中的细节。但是对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与学识基础决定了其自主学习能力,自主阅读很容易让其被其他事情影响,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阅读信心,让学生在充分自读的情况下,再给予更多引导,与学生共读一本书。
(二)结合学生兴趣选择绘本
绘本阅读课的本质就是要求教师课堂教学要充满趣味性,提高学生对绘本的阅读兴趣。除了之前提到的要选择适合学段特点的图书,还要考虑到不能选择画面、情节较为简单的绘本,考虑到学生的喜好。教师可以调查一下自己班级的学生喜欢什么题材的绘本,有针对性地选择绘本。绘本是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教师要适当选择对学生生活有所帮助的主题绘本,寓教于乐。
(三)多采用技术手段教学
绘本阅读不应该只要求学生为语言而阅读,更应让学生为书中的图画而阅读、为书中迷人的故事而阅读。传统的阅读课堂中,教师扮演的多是朗讀角色。这样的平面化教学方式,没办法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故事的中心思想,绘本的优势难以得到体现。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可以将现有的丰富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中,无论是音频、视频,还是动画。例如,在进行绘本故事《收集东收集西》阅读教学时,当学生阅读到故事“乌鸦喜欢金光闪闪的物品”时遇到困难,由于绘本属于一项静态画面呈现的阅读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无法想象,乌鸦具体看到何种事物而如此欣喜。此时,教师就可借助电子白板中的动态动能,将绘本故事中提到的“金光闪闪”物品制作出来,带领学生领略绘本故事中的情节和画面,加深阅读印象。此外,部分教师在绘本阅读教学时,往往需要标注重点阅读的段落,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精神集中时间比较短,很容易受其他新鲜事物影响,而忽略要重点阅读的位置。此时,教师就可借助电子白板技术手段,在绘本上为学生标注需重点阅读的部分。又如,在进行《幸运的一天》绘本故事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可在“小猪通过自己的智慧战胜了狐狸”部分,让学生为小猪的成功给予奖励。学生可利用电子白板,为聪明的小猪送出一朵代表奖励的小红花,不仅利于学生动手操作,还可培养学生形成如同绘本故事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此外,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利用VR技术,真正塑造真实的故事场景。这些都能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看清故事脉络,对故事的情感表达有更直观、更深刻的体会。
(四)采用主题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在更新换代。当前的教学原则就是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快乐。绘本阅读的教学不是单一的环节,与其他语文教学部分也要建立联系,相互配合。教师可以把它放在整体的教学框架中,对绘本阅读课堂进行设计。教师在根据语文课本内容确定了阅读课堂的主题后,可以在这一主题要求下,选择绘本内容作为课堂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解,在讲解中可以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以《苏菲生气了》的绘本阅读教学为例,课堂教学流程可以按此进行。首先,根据这个绘本故事的主旨,以及教学的整体要求确定主题。这篇的主题可以是“妈妈在生气时怎么办”。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正确认识人的情绪,并学会如何缓解妈妈的负面情绪。其次,在这之后,教师可以围绕“在生气时怎么办”设计教学活动。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最后,举办故事分享会,让学生分享在生活中遇到的与主题相近的小问题,讨论遇到同类事情应怎样解决。这样的绘本阅读教学,能更好地发挥教学和教育的作用。
(五)丰富课堂绘本阅读形式
针对部分低年龄段学生进行绘本教学时,想要进一步提升教学成效,充分针对课堂阅读形式加以丰富,利用多元化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和理解阅读很有必要。教学期间,为了加强学生与绘本内容的互动性,教师可以借助多种阅读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绘本故事情节的积极性。在阅读每一本经典图画书时,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阅读图画书故事,直到他们熟悉为止。小学教学资源是培育幼儿文化和精神的胜地,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支撑。阅读绘本项目的增设,使学生喜欢绘本中的互动性和愉悦感,有助于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因此,面对阅读绘本方法,应该关心能让人产生愉悦的、精神的探讨。例如,在进行《石头汤》绘本故事阅读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动手画食材”环节,并将所绘制的“食材”投入“锅”中,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绘本情节的推动逻辑。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应围绕绘本的特征,让学生在完成阅读后,进行个人思维发散性的创作与学习。比如,在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根据绘本内容,进行个性化的“绘本内容延伸”创作,结合绘本主题,充分将绘本故事中所表现的家人温情提炼出来,加深学生对绘本主旨理解的深度,促使学生将绘本主题与日常生活加以关联,在家庭中充当“幸福调剂”,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
三、结语
阅读是一种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获得审美的重要途径。绘本阅读更是阅读者主动理解、吸收和评价的一种阅读方式。笔者分享的这些绘本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希望对教师提高阅读教学趣味性有所帮助,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收获知识,明白道理,实现成长与进步。
(左毓红)
256950078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