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欧班列对开行城市的经济带动效应研究

2022-03-19程虎杰袁强

中国商论 2022年5期
关键词:灰色关联度产业融合

程虎杰 袁强

摘 要:本文分析中欧班列经济带动效应,有助于开行城市改进运营策略,充分利用中欧班列运力资源,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从贸易和产业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中欧班列对开行城市经济带动效应的基础上,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以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城市为例,量化分析中欧班列对开行城市经济带动效应并提出深化产业融合等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开行城市中欧班列经济带动效应差距较大。整体而言,中欧班列对开行城市进出口和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强。

关键词:中欧班列;经济带动效应;灰色关联度;集结中心;产业融合

本文索引:程虎杰,袁 强.<变量 2>[J].中国商论,2022(05):-028.

中图分类号:F5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2)03(a)--04

中欧班列发展成效显著,开行规模持续增加,货源种类日益丰富。2020年,全年开行量达12406列,是2016年开行量的7.6倍,截至2021年1月,中欧班列可通达21个国家的92个城市,国内累计开行超过百列的城市已达29个,累计运输货值已超过千亿美元。中欧班列的开通不仅增加了开行城市国际贸易运输方式的选择,还成为开行城市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带动地区经济发展[1]。尤其对郑州、重庆、成都、西安等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城市,随着开行规模的高速增长,中欧班列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深入分析中欧班列对开行城市的经济带动效应,能够为开行城市改进运营策略,充分利用中欧班列运力资源,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也能为铁路部门高效配置中欧班列运力资源提供依据。

中欧班列经济带动效应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多,龚勤林等(2019)实证分析表明,中欧班列开通对长江经济带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许英明等(2020)从缩短经济距离、减少经济分割、提高经济密度方面,阐述了中欧班列对中欧贸易体系的影响[3]。陈玲玲等(2020)通过贸易引力模型计算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引力系数,并对引力系数进行双重差分回归分析,发现中欧班列显著提高了中欧间的贸易吸引力[4]。方行明等(2020)评估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贸易开放度的影响程度,发现中欧班列开通显著提高了城市贸易开放度[5]。刘丽娜(2020)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得出中欧班列运行有利于促进开行城市企业出口[6]。综上所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中欧班列开通对地区外贸发展的影响,对中欧班列经济带动效应的综合分析较少。在详细阐述开行城市中欧班列经济带动效应的基础上,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以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城市为例,量化分析中欧班列对不同开行城市的经济带动效应,并提出优化对策。

1 中欧班列对开行城市经济带动效应

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互联互通的重要举措,构建了连接欧亚经济圈的国际贸易物流大通道,深化了我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对开行城市贸易和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带动效应[7]。

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打通了中欧陆上贸易通道,拓展了国际物流服务网络,缩短了国际贸易时空距离,降低了国际贸易成本,对开行地区贸易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中欧班列不易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具有时效性优势和较好的服务稳定性,大部分中欧班列直达欧洲的时间仅为传统海铁联運时间的三分之一,可显著降低国际贸易成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较短的运输时间可提高市场响应速度,使生产者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产品的销售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快速做出调整,实现更加精准地生产,减少由于市场信息不及时或市场响应速度慢而产生的产品积压,降低存货成本。另一方面,较短的运输时间可使商品提前变现,使企业较早获得价值回报,降低资金占用成本,缓解企业融资压力[8]。中欧班列带来的贸易成本优势,有利于开行城市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较多的份额,推动企业扩大出口规模,也有利于开行城市进口企业降低产品销售价格,让利于消费者,刺激进口消费需求。

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从提升物流服务水平、降低成本等方面凸显了开行城市的区位优势,促进开行地区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发展。各开行城市为保证中欧班列平稳高效地运行,拓展物流服务网络,提高物流服务效率,使得开行城市与外围地区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成品及时高效地流通,可确保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此外,中欧班列可降低贸易成本,扩大国际市场需求,有利于开行城市吸引国内外投资和企业落户,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推动进出口加工、跨境电商等产业集聚。集聚区内的企业不仅可以共享基础设施、信息等资源,还可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加快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实现要素集约化的利用,有效降低企业在零配件生产、产品组装、物流配送等环节的成本。同时,产业集聚带来的人才流动及技术外溢,有利于企业知识创造和产品升级,保证出口产品质量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2 开行城市中欧班列经济带动效应量化分析

2.1 指标选取

根据前文对中欧班列经济带动效应的分析,遵从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全面性、可获得性等原则,选取开行城市中欧班列开行量()、进口额()、出口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 ()、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8个指标,构建了开行城市中欧班列经济带动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2.2 模型构建

灰色关联分析法作为灰色系统理论中一种常用的数量分析方法,通过计算系统内两因素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可说明两者之间的内在相关性[9]。本文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求解中欧班列开行量与各经济指标之间的关联度来表示中欧班列对各经济方面的带动强度,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以中欧班列开行量作为参考数列,各经济指标作为比较数列。

(2)通过均值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其中,表示中欧班列开行量在第j个时间节点处的值,表示第i个经济指标在时间节点j处的值, n为时间节点总数,,为均值化处理后的值。

(3)确定灰色关联系数。

其中,表示中欧班列开行量与第i个经济指标在时间节点j的关联系数,为分辨系数,通常取0.5。

(4)计算灰色关联度。

其中,灰色关联度表示中欧班列开行量与第i个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反映中欧班列对该指标所对应经济方面带动作用的强弱。

最后,取中欧班列开行量与各经济指标灰色关联度的均值来表示中欧班列对开行城市的经济带动效应。

其中,表示经济指标的总数量。

2.3 数据来源及计算结果

2016年正式启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后,郑州、重庆、成都、西安和乌鲁木齐五大城市中欧班列开行规模较大,开行数量总和占中欧班列全年开行总数的70%以上,2020年又被确定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城市,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本文以上述五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灰色关联度量化分析2016—2020年中欧班列对不同开行城市的经济带动效应,原始数据来源于各地的統计公报,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2.4 结果分析

中欧班列对不同开行城市经济带动效应差距较大。由表1可得,中欧班列对成都、西安、乌鲁木齐、重庆和郑州的带动效应分别为0.6612、0.6542、0.6496、0.6142、0.5972。成都首创集拼集运等模式,着力提高中欧班列运行效率,并抢抓时机实施“蓉欧+”战略,建设国际性的生产要素配送中心、信息资源交流中心等,打造国内一流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和百亿级的“一带一路”供应链金融中心,显著推动外向型产业发展,其进出口总额已由2016年的2723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7154.2亿元。西安充分发挥处于我国地理版图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拓展物流服务网络,提高集疏运服务效率,其开行的中欧班列长安号已经成为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开行规模最大、运输时效最短、智能化程度最高、线路辐射最广、服务功能最全、综合成本最低。中欧班列长安号重塑了西安外向型产业发展优势,吸引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推动跨境电商等产业集聚。乌鲁木齐作为西向中欧班列必经之地,发挥出离境口岸较近的地理区位优势,已吸引多家知名物流企业和百亿级外向型产业落地。乌鲁木齐自身产业基础薄弱,产业规模较小,中欧班列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经济带动效应较明显。重庆作为中欧班列首发城市,笔电等产业与中欧班列良性互动发展,笔电等产业为中欧班列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保障,中欧班列推动笔电产业扩大国际市场。相较其他城市,重庆产业发展规模较大,中欧班列对其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有限。郑州与西安地理区位相近,集货区域重复,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发展,削弱了中欧班列(郑州)的市场竞争力,使得中欧班列(郑州)在集货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开行频率较低,集货等待时间较长,对国际贸易成本降低幅度有限,对本地经济带动作用较弱。综上所述,中欧班列对开行城市经济带动效应强弱受中欧班列运营质量、开行城市地理区位、产业基础、发展战略多种因素影响。

(1)贸易方面,中欧班列对成都、重庆和郑州出口的带动作用较强,对西安和乌鲁木齐进口的带动作用较强。成都、重庆和郑州三个城市贸易顺差较大,出口规模远超进口规模,且已形成较大的外向型制造业集聚区,结合去程班列带来的贸易成本优势,使得中欧班列对其出口带动作用更易发挥。相较而言,西安和乌鲁木齐外向型制造业基础薄弱,本地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规模较小,中欧班列对出口的带动作用有限,但两地积极发展回程班列,打造交易平台,发展跨境电商等产业,进口规模增幅较大。此外,除郑州外,中欧班列对开行城市进口的带动作用强于对地区消费的带动作用。与开行城市较大的消费市场相比,中欧班列进口货源占比较小,对居民整体消费影响程度有限。相较其他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城市,郑州已于2015年起,依托中欧班列(郑州)率先实施“运贸一体化”战略,直采直运直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质商品,已建成“郑欧商城”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展销中心,显著促进居民消费。

(2)产业方面,整体而言,中欧班列对开行城市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强于第一、第二产业。中欧班列与第三产业融合程度较深,一方面,开行城市为获取较多的货源,维持中欧班列较稳定的开行频率,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国际国内物流服务网络,提高集疏运服务效率,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行,增加了进出口规模,为贸易和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有利于开行城市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交易中心,推进跨境电商等产业集聚。相比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的投资扩大再生产影响因素较多,不仅包括中欧班列运行质量、市场需求、成本优势,还包括上下游产业之间的衔接关系、供应链之间的稳定性等。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行作为地区第二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带动作用有限。第一产业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损耗,随着冷链集装箱设备的应用,可通过中欧班列将优质农产品运至境外城市,打造国际生鲜物流直供体系,促进农产品出口,中欧班列对开行城市第一产业的带动作用逐步显现,例如成都温江地区通过中欧班列运输的花卉年出口额已超千万美元。

3 开行城市发挥中欧班列经济带动效应提升对策

3.1 提高中欧班列运行效率

运行效率是中欧班列经济带动效应发挥的基础,提高运行效率有利于降低贸易成本,进一步凸显区位优势。一是开行城市协同推进集结开行模式。相较“点对点”的直达开行模式,“枢纽对枢纽”的集结开行模式能够整合运力资源,维持较稳定的开行频率,缩短集货等待时间,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增加国外议价能力,降低运输成本。二是简化通关流程。推行“关铁通”、舱单归并等模式,支持企业自主选择、自主通关模式,鼓励企业采用通关一体化模式,实行24小时预约通关,并配备非侵入式查验设备,提高机检查验比例,降低货物开箱查验率,缩短口岸滞留时间。三是持续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海关、铁路、中欧班列运营公司、货代等相关主体间的信息共享,解决电子数据交换不畅等问题,加强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时监控集装箱状态,提升智能化水平,并根据货源情况及时调整运力资源配置。

3.2 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物流服務水平是中欧班列经济带动效应发挥的保障,提升物流服务水平不仅有利于开行城市维持中欧班列较稳定的开行频率,还有利于确保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性。一是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铁路口岸、物流园区、海外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自动巡检等技术的应用,解决开行城市海关监管区作业面积小、集装箱堆场建设不足等问题,并为“班列+园区”模式发展提供支撑。二是拓展国际国内物流服务网络。加密与其集货范围内货源地节点之间的常态化铁路班列,持续开行中欧班列新线路,加强与青岛、连云港等沿海港口和中远海运集团等企业之间的合作,无缝对接全球航运系统。三是提高物流服务效率。中欧班列运营公司应根据市场需求开行公共班列、定制班列、冷链班列多种类型,推广公铁联运、空铁联运、铁水联运等模式,打造全程一体化物流服务链条,为客户提供精细化的服务。

3.3 深化中欧班列与产业融合

深化产业融合发展是中欧班列经济带动效应发挥的重要方面,也是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一是加快与国际贸易融合发展。加强与商超、电商企业合作,实施“运贸一体化”战略,推进“中欧班列+跨境电商”等模式的发展,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推动开行城市成为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商品集散中心。二是加快与外向型制造业融合发展。依托自贸区、保税区等优势资源,加快建设进出口加工集聚区,政策方面倾向扶持,加快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三是加快与金融业融合发展,稳步探索“班列+金融”业务,推进铁路提单融资等模式,提升国际贸易结算的便利化水平,降低企业融资压力,并创新未来收益质押、应收运费融资等金融产品,解决物流基础融资需求大、回收周期长等问题。

4 结语

随着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进程稳步推进,中欧班列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愈加明显。本文从贸易和产业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中欧班列对开行城市的经济带动效应,并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量化分析了2016—2020年中欧班列对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城市的经济带动效应。不同开行城市受产业基础、物流发展水平、中欧班列发展战略、经济体量多种因素影响,中欧班列经济带动效应差距较大。整体而言,中欧班列可显著促进开行城市进出口和第三产业发展。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开行城市可从提高中欧班列运行效率、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深化中欧班列与产业融合个方面着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许英明.“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中欧班列综合效益发挥路径探讨[J].前沿,2015(11):45-48.

龚勤林,余川江,罗宸.中欧班列开通对长江经济带出口贸易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3(5):671-684.

许英明,李鑫.中欧班列对中欧经济地理的影响及展望[J].当代世界,2020(6):68-73.

陈玲玲,翟会颖,张媛媛,等.中欧班列对中欧贸易的影响: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和双重差分模型[J].商业经济研究,2020(19): 139-142.

方行明,鲁玉秀,魏静.中欧班列开通对中国城市贸易开放度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建设的视角[J].国际经贸探索,2020,36 (2):39-55.

刘丽娜.“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班列开通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基于交通可达性的异质性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0(24):117-120.

张祥建,李永盛,赵晓雷.中欧班列对内陆地区贸易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J].财经研究,2019,45(11):97-111.

李亚军,邹晓兰,郑红星.中欧班列对东北三省外贸促进对策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8,40(11):23-27.

徐良婧.港口物流经济带动效应国际比较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1996501186269

猜你喜欢

灰色关联度产业融合
森林碳汇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研究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旅游经济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基于AHP灰色关联分析的企业电子商务信用评价研究
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