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敦儒的咏物词创作
2022-03-18陈毓娟许净瞳
陈毓娟,许净瞳
(陕西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顾名思义,咏物即吟咏外物,咏物之作即是以物为表现对象的文学作品,它是我国古代各体文学中的一种重要题材类型。”[1]10据路成文《宋代咏物词史论》统计可知,朱敦儒“所著《樵歌》存词246首,其中咏物词27首”[1]126。 本文将从朱敦儒咏物词的创作背景、 写作手法和情志内涵三个方面来探讨其咏物词的创作。
一、 朱敦儒咏物词的创作背景
(一)时代背景
宋代词人朱敦儒在南渡之前曾自称:“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诗万首,酒千觞。 几曾著眼看侯王。”[2]133可惜好景不长,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十一月,金兵分东、 西两路大举南下,随着金兵铁蹄的不断逼近,士大夫们的欢歌醉梦戛然而止,纷纷仓皇南逃。 “靖康之变”粉碎了他的风流名士梦,朱敦儒因没有一官半职而只得与普通百姓一起流离逃亡,其昔日的“疏狂”与此时的漂泊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可见其咏物词的创作与时代背景有着紧密的关系。
(二)词坛背景
咏物词的发展与词体的兴盛同步,据路成文在《宋代咏物词史论》中的统计分析可知,唐五代是咏物词发展的第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咏物词共有140首。 北宋前期至中后期共存咏物词401首,南渡时期咏物词共存726首,可以看出咏物词的创作从唐五代开始到南渡时期处于一种递增阶段。 朱敦儒属南渡词人群,咏物词发展到南渡时期不论是从创作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看都已初具规模。 在朱敦儒之前出现了苏、 周两位咏物词大家,苏轼存词362首,咏物词近50首,是北宋词人中创作咏物词最多的一位。 周邦彦存词186首,其中咏物词24首,占全部创作的13%。 除此之外,晏幾道、 黄裳、 黄庭坚、 贺铸等知名词人也创作了不少咏物词。 由此看来,朱敦儒的咏物词创作受到了当时文化氛围和文人创作心理倾向的影响。 尤其是在靖康之难发生以后,李清照、 刘焘、 张元幹等词人纷纷以咏物词来托物言志,表达国破家亡的悲痛与南下逃亡的凄惨。 朱敦儒也不例外,他也借咏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意志。
(三)主观背景
这里的主观背景即是指朱敦儒咏物词的创作态度。 据笔者统计,朱敦儒在南渡之前所作咏物词6首,在南渡过程中所作咏物词14首,在南渡之后隐居嘉禾期间所作咏物词7首。 朱敦儒的咏物词别有寓托,借咏物以抒怀,所以这部分咏物词具有深刻的情志内涵。 如在南渡期间,词人所作《念奴娇·梅次赵仙源韵》借咏梅来抒发自己南渡之时的凄惨遭遇与矛盾、 痛苦的心理。 还有一部分咏物词的创作则是因物生感,感物而咏。 如《念奴娇·插天翠柳》一词对月有感,《鹊桥仙·溪水清浅》一词见梅而咏,这些咏物词在立意构思、 遣词造境方面都十分用心。 可见,朱敦儒咏物词数量虽少但佳作频出,可见与其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是有直接关系的。
二、 朱敦儒咏物词的写作手法
(一)咏物、 抒情一体化
唐五代北宋前期咏物词的创作动机大抵不出拈题赋物、 睹物生感和感物而咏这几种类型,在北宋前期咏物词中,只有少数作品属有意而为,别有寓托。 苏轼的咏物词以“物”作为主体自我情志的载体,通过咏物来传达自我的情感意志,使咏物词具有了体物和言志抒怀的双重主题。 朱敦儒在咏物词的创作上紧随其后,将咏物与抒情一体化,通过吟咏外物来抒写自己所遭遇的苦难。 如《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 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 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2]310
《宋史·朱敦儒传》载: “朱敦儒,字希真,河南人。 父勃,绍圣谏官。”[3]4663朱敦儒之父朱勃在绍圣年间担任谏官,由于家境富裕,他早年过着逍遥富贵的生活。 靖康之难,金兵逼近,在仓皇南逃的途中,词人就好像离群失所的孤雁一样饱受摧残与折磨。 “南飞的孤雁与他抛家傍路的现状形成了异质同构的心灵共振。”[4]34于是孤雁成了凄苦情怀的触媒,作品成了揣摩现实苦难的载体。 词的上阕以“旅雁”起兴,风雨袭来雁群纷纷南飞,以“饥渴”展现了大雁在南飞途中饥渴交加、 独宿寒汀的情景。 而处在靖康之难中的普通百姓要比大雁凄惨得多,国破家亡、 战火连天使他们不得不南下。 下阕起笔以雁之忧惧被人射杀来暗指南逃途中的危险,最后词人借雁之口发出哀叹,“云海茫茫”,天地之大,何处又是我的归处?此词句句写雁,却也浓缩了南渡时期所有逃难者的身影,是那个时代苦难的象征。
(二)想象奇特、 构思新颖
据《樵歌》收录的词作来看,朱敦儒咏物词多想象奇特、 构思新颖,普通平凡的事物在词人眼中好似具有了生命力一般,总能以奇语出之。 如《念奴娇·插天翠柳》上阕:
插天翠柳,被何人、 推上一轮明月?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 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 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2]39
这是一首咏月词,上阕以景开篇,“插天翠柳”三句实为月上柳梢头之意,但词人却想象月亮是被人推至青天之上,挂在高耸入云的柳枝梢头。 词人用夸张的手法将生活中常见的景象以颇具艺术性的言语出之,构思巧妙,引人注意。 张端义《贵耳集》载: “朱希真南渡以词得名。 月词有‘插天翠柳,被何人、 推上一轮明月’之句,自是豪放。 梅词如不食烟火人语。 ‘横枝消瘦一如无,但空里疏花数点。 ’语意奇绝。”[5]看来前人早已注意到朱敦儒词作新奇的这一特点。 冰冷的月光照在“藤床”上就好像水一样,在这样清冷的环境之中“我”的思绪也渐渐越飘越远,飘入了“瑶台琼阙”之上。 词人用自己的神思妙想构建了一幅瑶台仙月图。 朱敦儒的想象异常奇特,其词具有一种浪漫主义色彩。
(三)词画一体
在我国古代诸多艺术形式中,诗歌、 书法、 绘画的关系非常密切。 朱敦儒在当时获“词俊”之名,他不仅擅长诗文辞赋,也工于金石书画。 朱敦儒的画作在画史中的记载虽少但也留下了痕迹,元袁桷《清容居士集》载: “岩壑朱鸿胪翰墨绘事,乾淳诸老咸尊许之。 余屡见其书《洛神赋》《飞湍图》,当未易入书画家评品,信知前贤?戏,不得以艺名目。”[6]可知朱敦儒在当时有《飞湍图》《家山图》两幅画作流传于世。 在咏物词的创作中,他不自觉地将绘画之法融入词中,注重词画相通,如《鹊桥仙·溪水清浅》:
溪清水浅,月胧烟澹,玉破梅梢未遍。 横枝依约影如无,但风里、 疏花数点。 乘风欲去,凌波难住,谁见红愁粉怨。 夜深青女湿微霜,暗香散、 广寒宫殿。[2]105
这是一首咏梅词。 上阕“溪清水浅”三句描写梅花盛开之环境,还未完全绽放的梅花笼罩在月光之下,仿佛开在烟雾中一样。 “横枝”二句犹如一幅写意画,描摹出梅花绽放在朦朦月色中的样子,因为月色暗淡,所以梅花看起来就好像凭空绽放一样。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评: “咏物诗最难工,而梅尤不易……朱希真词‘横枝依约影如无,但风里、 疏花数点’……皆得此花之神。”[7]1287朱词中像这样词画一体的咏物词还有很多,如《绛都春·寒阴渐晓》上阕:
寒阴渐晓。 报驿使探春,南枝开早。 粉蕊弄香,芳脸凝酥琼枝小。 雪天分外精神好。 向白玉堂前应到。 化工不管,朱门闭也,暗传音耗。[2]373
此词咏梅,词人使用拟人手法将梅花比拟成含羞带笑、 清新脱俗的女子,“粉蕊弄香,芳脸凝酥琼枝小”等词句生动地将梅花的清丽与芳香之姿展现出来。 朱敦儒擅长绘画,笔者猜测此词就是作者将难画之景以词书之,读其词便可在心中构想出一幅暗香疏影的咏梅图。 总之,朱敦儒对绘画的酷嗜,“使他在自觉不自觉中以‘如画’的意识重新审视眼前景物,最终通过一定的创作性而转化为词中的画意画境”[8]。
三、 朱敦儒咏物词的情志内涵
(一)疏狂浪漫之情
朱敦儒早年间的活动踪迹不出西都洛阳,其父在朝为官为他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使他得以遍览名山胜景,也为他与友人的诗酒唱和提供了可能。 在靖康之难发生以前,朱敦儒一直过着诗酒唱和的洒脱生活,所以这一时期他的咏物词作多是抒发一种疏狂浪漫之情。 如《桃源忆故人·飘萧我是孤飞雁》:
飘萧我是孤飞雁。 不共红尘结怨。 几度蓬莱清浅。 侧翅曾傍看。 有时飞入西真院。 许趁风光流转。 玉芯绿花开遍。 可惜无人见。[2]231
这是一首咏雁词,但与上述《卜算子·旅雁向南飞》一词所表达的感情却迥然相异。 这首词以孤雁自比,但却赋予了其逍遥自在、 无拘无碍的性情,完全不像南渡后那只孤立无援、 独宿风雨的雁子。 这时词人自比的雁也是那只特立独行、 自由自在的大雁,这正与词人“几曾著眼看侯王”的个性相符。 《宋史·朱敦儒传》载: “敦儒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 靖康中,召至京师,将处以学官,敦儒辞曰: ‘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 ’固辞还山。”[3]4663词人虽未在朝为官,但却盛名在外,即使帝王请求其出仕他也断然拒绝,可以看出朱敦儒生性自由不愿为俗事所牵绊,词人甘愿做一只自由的大雁,从中可见词人的疏狂浪漫之情。
(二)忧郁哀伤之思
“可以说,飘零之感,家国之思和恢复中原的愿望,像一根用血染成的红线,自南渡之日起到朱敦儒生命的终结,或巨或细、 或显或隐地一直贯穿在他整个后半生的词作之中。”[9]《念奴娇·梅次赵仙源韵》一词就借咏梅表达了词人对于家国的忧思情怀:
见梅惊笑,问经年何处,收香藏白。 似语如愁,却问我、 何苦红尘久客。 观里栽桃,仙家种杏,到处成疏隔。 千林无伴,淡然独傲霜雪。 且与管领春回,孤标争肯接、 雄蜂雌蝶。 岂是无情,知受了、 多少凄凉风月。 寄驿人遥,和羹心在,忍使芳尘歇。 东风寂寞,可怜谁为攀折。[2]35
这首咏梅词作于绍兴四年(1134)春,此时朱敦儒由两广应诏赴临安,途经临川,与赵长卿和而作此词。 此词一变其疏狂浪漫之风,通过咏梅来诉说自己所遭受的痛苦与委屈。 开篇“见梅惊笑”三句似乎在娓娓诉说自己与梅花过往的故事,“我”与梅花是旧时相识,所以在此见到“她”让“我”又惊又喜,不禁问道: 这些年你都藏在了哪里?梅花见到词人这个老朋友也发出疑问: 为何你现在困于俗世,不似往日清高之态?“观里栽桃”三句化用刘禹锡《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10],表面上看是以桃、 杏衬梅花之先春而发,但用刘禹锡之典却又有强化“红尘久客”之无可奈何的意思。 歇拍二句以梅花“淡然独傲霜雪”的高洁品行来象征自己的高洁人格。 下阕词人以“ 且与管领春回”宕开一笔,倾诉梅花在严寒凄冷的情况下独自开放,表明不管遭受了怎样的打击与摧残梅花依旧如故盛开。 风雨无情但梅花依旧坚挺,以其傲岸不屈的品质来表示自己初心未改。 末了几句以梅花盛开却无人欣赏、 无人攀摘来暗示自己所处的不利境遇,蕴含了对此次应诏前去的担忧。 全词以“梅”着笔却处处暗喻词人在南渡后所遭遇的不幸经历,抒发了对前途的迷惘以及国破家亡后忧郁哀伤的心情。
(三)隐逸避世之音
绍兴十六年(1146),秦桧等人陷害李光等主战派,朱敦儒因“与李光交通”被罢官,绍兴十九年(1149)致仕。[4]38在致仕后他就隐居嘉禾,据朱茂时《咸春堂遗稿》载:“城南放鹤洲,相传为唐相裴休别业,名曰‘裴岛’,然考新旧唐书俱不言……或曰南渡初礼部郎中朱敦儒营之以为墅洲,名其所题,虽不见地志,观《樵歌》一编,多在吾乡所作此说近是。”[7]3528可知这期间他在嘉禾城南鸳鸯湖畔放鹤洲建造了一栋别墅,从此过上了恬淡潇洒的隐居生活。 从“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2]189“晚来风定垂钓闲,上下是新月”[2]242等词句可以看出他在嘉禾时期的词作内容不外乎吟风弄月、 赏花品酒、 泛舟垂钓等,词人似乎忘记了凡尘俗世,所以这一时期的咏物词带有一种隐逸避世之音。 如《朝中措·胸中尘土久无奇》:
胸中尘土久无奇。 今夕借清辉。 歌纵群英诸彦,舞狂蕙带荷衣。 鸳鸯湖上,波平岸远,酒酽鱼肥。 好是中秋圆月,分明天下人知。[2]178
此词下阕咏物叙事,词人于中秋佳节在鸳鸯湖上欣赏明月,虽然朱敦儒此时远离故乡但幸好有美酒与酽鱼来慰藉他的心灵。 从“胸中尘土久无奇”一句观之,他已然放下了功名利禄与世俗杂念,嘉禾的山水景物亦给他一种家的感觉,可谓“此心安处是吾乡”。 嘉禾县有着清新秀逸的江南风景,词人于此赏荷、 观鱼、 垂钓,完全陶醉在秀美的景致之中,对其怡然自得的隐逸生活颇为珍惜。
综上所述,朱敦儒的咏物词因其独有的创作特征、 丰富的情志内涵与自成一格的观物方式和创作姿态而迥出常流。 朱敦儒作为南北宋之交的词人在词史上享有一定的定位。 此外,朱敦儒的咏物词艺术成就颇高,对后世咏物词的创作亦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