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药物化学》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实践探究
2022-03-18黄美子田忠平李锋涛陈未
黄美子,田忠平,李锋涛,陈未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普及,行业技术体系的不断提升与创新,企业对药学类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线上教育逐步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标,这对高职院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线上平台的建立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捷径,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自学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高校教学基本格局的改变,激发了“线上线下”教育新形态,国家鼓励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强化自身的信息化技术运用水平,建设线上教学资源,及时根据行业发展更新教学内容,打造教学资源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1]。如何实施和保障教学改革,还需进一步探索。
以《药物化学》课程为例,以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章节为教学任务,通过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刨析问题根源,主要在教学过程中探讨线上线下两种模式的融合实践,避免两者的机械式叠加,以期为类似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指导性建议,具有借鉴意义。
1 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现状分析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综合性专业基础课,也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科目之一。本课程主要研究化学药物的结构组成、制备方法、理化性质、构效关系、体内代谢及新药研究等[2],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药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授课对象为大学二年级学生,以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为前期课程,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后期开展药理基础、 化学分析技术等课程,以使学生掌握化学应用技术。根据以往高职学生《药物化学》成绩来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高职院校也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及现代学生学习特点,目前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 课程内容复杂,学习难度大
大二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化学知识,但是《药物化学》课程内容复杂,包含繁琐的化学结构修饰、多样的化学反应、复杂的药理作用等,多数学生对该课的学习以死记硬背为主,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低、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创新能力差等问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达标,更别谈其技术能力,根本无法满足高职院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1.2 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模式各自运行
线下教学过程枯燥,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讲解的药物不甚了解,学习效果差。线上学习虽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但缺乏对学生的直接监督,部分学生对自己管控能力弱,上课注意力、实际学习态度更难被掌控,这些会导致学生学习散漫以及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3]。在实际教学中,虽然两种教学模式都有进行应用,但在实践中发现两种模式相对独立,未达到紧密结合,两者优势未能突出,实际教学效果并未达到1+1≥2,另外部分模块成为“独立”摆设,未真正发挥混合教学的目的。
1.3 师生未真正接受线上教育模式
教师和学生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已有多年的教学经验,觉得传统的PPT、纸质试卷就能满足教学需求,不愿意多花时间学习和应用线上平台。部分学生本身学习兴趣就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上不认真听课,线上教学中是被网络上其他丰富多彩的视频新闻吸引。
1.4 教学过程未能得到全面评价
学生成绩主要根据课堂出勤率、 平时成绩及期末笔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实际教学中,班级学生总数量多,日常统计工作量大,教师很难做到和所有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与沟通,导致平时成绩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有时无法发现个人在教学设计中的问题,不能及时改进,导致教学创新改革推进慢。
2 线上线下融合的《药物化学》教学实践研究
笔者分析《药物化学》教学现状,强调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重要性,下文重点解析了两种模式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突破各自运营的状态,剖析双方的短板和优势,实现两种模式的共存共融。
2.1 加强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互补
目前职教云、大学慕课、云班课等线上平台在资源建设、网络建设、线上模块等方面已逐步完善,成为教育教学的强大助手。在教学模式改革更新的背景下,合理化应用信息化技术是高校教师应该掌握的技能,教师可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形式,熟练掌握线上平台的使用技能[4]。
线下资源主要是指实物模型、书本材料、实验设备等;线上资源主要指网络媒体、模拟软件、教师自建的资源库等,师生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利用线上资源开展教学,在重要内容上,比如阿司匹林的鉴别可有效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讲解和实操,提高教学效果。总而言之,教师必须注重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合理搭配,杜绝机械叠加的操作,保障学生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师积极开展公开课、 培训讲座,将优秀的教育模式传递给传递下去。
2.2 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完成线上线下学习任务
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主观上,以引导为主,例如融入课程思政点,正面影响学生学习态度,主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客观上以学习成绩为刺激因素,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合理分配成绩占比,强制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相应的成绩,并采取阶段性考核,对学生起到警示的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查漏补缺。
学生根据教师的安排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标记。在对本章节线上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线下课堂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在课堂上指出学习困难的地方,教师及时解惑,并针对普遍存在的难点重点做出讲解,提高教学效率。
2.3 强化线上线下模式有效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本研究依托线上教学平台——智慧职教,以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章节为项目任务,初步探讨《药物化学》知识线上线下的融合教学实践。对课前、课中、课后的关键环节进行剖析,针对其中的难点提出解决路径。
2.3.1 课前主要任务是设计预习板块
预习是每个知识点的启蒙,笔者认为预习内容的选择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揣摩、选择难度与强度适中的内容,一方面引导学生了解本章节内容,另一方面预习内容要有一定的延伸,值得学生思考、 讨论与协作,学生兴趣提高了,学习态度亦将转好。例如在本次教学项目中,教师在线上平台发布关于阿司匹林发展史的视频资料,让同学们课前先了解解热镇痛药的发展史,同时抛出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查阅资料,列举出解热镇痛药的种类且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归类,并完成预习题。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分析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学情分析,及时调整后续的教学过程。
另外教师在预习任务中必须交代学生的学习目标,即布置本节必须掌握的、了解认知的任务,本章节中要求学生掌握解热镇痛药的分类、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的名称、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阿司匹林的合成过程;了解贝诺酯的性质,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过程。让学生有目的、有效率地对知识点进行分类与学习,合理分配个人的学习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3.2 课中是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实践的重点环节
教师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内容不减少、教学标准不降低,保障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运作。
(1)注重教学环节的衔接。
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衔接课前预习环节,在正式开始上课时,对预习内容进行解答与分析,例如在本节教学任务中,抽取两位同学的预习工作进行检查,即关于解热镇痛药的种类及分类情况,教师总结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课堂交流互动,引导学生有效率、有目的地进行学习。
(2)发挥线上平台模块功能。
线上平台模块包括签到、投票、头脑风暴等。例如签到模块,节约了教师点名的时间,后台直接进行数据统计、记录,学生出席情况一目了然[5]。在授课过程中,设计头脑风暴等环节,加强学生、 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例如本项目中,设计探讨阿司匹林的水解过程,强调药品的储存条件,教导学生从专业的角度正确保存药品,保障药品在使用环节的安全;也可设计提出“服用阿司匹林时的注意点,如何区分阿司匹林和水杨酸”的问题,学生以查阅、讨论的方式,深刻认知阿司匹林的结构、性质与储存条件,实现翻转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网络资源的筛选与共享。
互联网上的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丰富,可供教师选择并合理应用于教学,多媒体资源更能抓住学生的眼球,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本项目中展示阿司匹林古代的宣传广告图片,学生对此好奇,注意力立刻集中,教师抓住这个兴趣点,对该知识点进行讲授。
(4)注重过程考核设置。
过程考核主要为习题、提问的形式,可及时检阅学生听课情况、知识点掌握情况。习题以线上平台设置为主,课堂上教师直接运用习题模块,快速检测学生答题正确率,避开了传统批改作业的过程,教师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及授课计划。对于实践操作内容,要求学生上传过程照片,教师可对实践过程进行检阅,辅以问答、习题的形式对学生的实践过程与结果进行检查,便于过程评价。
2.3.3 重视课后延伸,夯实教学效果
一方面,课后是学生巩固知识的环节,主要为线上平台习题检测的形式,在此过程中学生遇到难点可在线上进行提问,教师及时作答、参与讨论,提高效率。
另一方面,课后是学生能力提升的环节,教师设计能力提升板块,针对性提出拓展知识内容、行业能力要求等,例如展示解热镇痛药最新研究成果、行业新动向等,为学生以后考执业药师、实习工作铺路。
2.4 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实践评价体系,保障教学效果
利用线上评价板块设置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等,也可进行远程的现场连线,邀请企业行业专家进行现场点评,或者行业专家通过线上平台,利用他们的闲暇时间参与学生的成果评价、问题答疑、能力提升辅导等,初步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6]。
根据评价结果,学生可清楚认知自己的学习效果,时刻警醒自己。教师根据多方评价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总的来说,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应用还需要教师不断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背景等都会造成影响。教师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线上平台,实现两种模式的共存共融,提高教学实践效果。另外对于《药物化学》课程实验课程存在场地、设备限制的问题,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模式还需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结合教师、学校、社会的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