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有效教学”的《养殖水环境化学》理论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2022-03-18邹万生黄海洪石彭灵黄春红李淑红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1期
关键词:水产化学养殖

邹万生,黄海洪,石彭灵,黄春红,李淑红

(湖南文理学院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常德 415000)

《养殖水环境化学》是水产养殖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1],该课程具有跨基础化学、环境化学、水产养殖学和水生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特点,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也是绝大部分农林水产类高校水产养殖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2,3]。对学生来说,要掌握该门课的主要内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并不容易[4,5],尤其是该门课的理论教学,让众多师生焦头烂额[6]。面对枯燥乏味的《养殖水环境化学》理论教学,很多高校和教学团队一直不断对该课程的理论教学进行改革、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7,8]。湖南文理学院水产养殖学专业《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团队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该门课的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尝试和实践,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1 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1)教材困境。尽管《养殖水环境化学》在水产养殖专业所有课程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却没有太多合适教材可供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色教学的有效性。

(2)师资困境。《养殖水环境化学》是一门应用性特别强的课程,如果没有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在理论授课时无法与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很难实现该课程的“有效教学”。因此,《养殖水环境化学》理论授课需要很强的师资团队,且教师都需要有水产养殖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

从调查结果来看,11 所高校《养殖水环境化学》理论授课团队一般由3 位教师组成,一位课程负责人,两位课程共建人;该门课程授课的大部分高校教师有高教系列职称(如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等),而没有工程技术领域职称(如高级工程师、水产工程师或环评工程师等);教学团队中只有1 人为“双师双能型”的高校占比高达36.36%,授课教师全为“双师双能型”教师高校占比仅为18.18%,有3 所高校的理论授课团队没有一位“双师双能型”教师。

(3)教学方法困境。教学方法是实现《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有效教学”的手段,教学方法选用得当,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对于《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大多数采用课堂PPT 讲述和课后布置作业的形式进行,授课教师基本上按照选定教材按部就班讲课,有些甚至直接利用教材主编发布在网上的PPT,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上缺乏自主创新,导致学生听课乏味、注意力不集中。我校前些年也基本上利用多媒体PPT 课件讲授理论知识,但授课效率低,期末考试时即使试卷难度系数较低,仍有部分学生卷面成绩不及格。这些说明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很大。

2 理论教学改革举措与经验

(1)自编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我校处于环洞庭湖区域,属于典型的淡水鱼盛产区,因而《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淡水环境为主。雷衍之主编的《养殖水环境化学》不仅包括淡水也涉及海水。为此,本教学团队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校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雷衍之主编的《养殖水环境化学》作为主要参考教材,通过删增、优化和合并,编写了适用性更强的养殖水环境化学教材,并将团队人员的科研成果和最新出版的相关文献内容充实到教材当中,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对该门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梳理,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述,如水体溶解氧、水体中营养元素、水中污染物的毒性效应等。教学中融入教师的科研成果,结合基本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对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兴趣盎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2)充实和优化师资结构。

《养殖水环境化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的专业基础课,授课教师要结合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来讲授理论知识,纯粹的理论知识听起来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趣,教学达不到效果。2015年以前我校《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授课教师只有两人,且都是非“双师双能型”教师,课程的师资团队建设不完善,教学效果不理想。2016年开始,我们对《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充实和优化师资是重点,具体采取了如下措施:①从有水产养殖、渔业资源和环境化学教育背景的教师中遴选教师加入该课程教学团队,目前该课程教学团队有5 人,35 岁以下年轻教师2 人,36-45 岁中年教师2 人,45 岁以上教师1 人,团队教师全是博士学位,同时请一名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指导团队教学活动。②将遴选出的教师进行“以老带新”式授课培训,团队每位教师稳定联系1-2 个水产养殖企业或基地,以校企合作方式参与生产及管理,以丰富自己在水产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本团队5 人全为学校认定的“双师双能型”教师。③从部分实习企业和基地聘请具有高级职称的一线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兼职教师,安排他们讲授与生产实践比较紧密的部分内容。从近五年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逐年提升。

(3)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养殖水环境化学》不仅理论性强,同时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在理论课堂上播放一些自己录制的生产视频、集成原声和图表等来辅助理论教学,并发布教学视频材料链接,让学生可以去自学相关内容。在理论教学中,为了改革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考试背”的教学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安排四分之一的课时由学生自己制作和讲述PPT,学生3-4 人一组,各组以任意知识点自主拟题,查找文献资料、图片并制作成PPT 课件,每组派1 人上台讲述,全班学生提问和讨论。教师根据PPT 的制作质量、知识点的讲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打分,以此作为部分平时成绩的依据。这种教学模式既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我们以问题为导向,即先讲述或播放生产实际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如夏季闷热的清晨“翻塘”死鱼现象,根据现象让学生讨论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溶解氧浓度过低,再以此为主线引入书本理论知识,解释夏季闷热的清晨环境下会缺氧死鱼的原理,最后根据原理提出解决生产一线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这种问题或现象导入式教学,旁征博引将学生的听课思路和注意力引向书本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书本理论知识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问题导向法不仅使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兴趣提升,而且更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点并学以致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4)改进理论考试考核方法。

考试(考核)是理论教学的重要一环,带有教学导向性,学生最关心的也是最后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具体内容。我们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对考试题型和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首先,期末总评分数由卷面分和平时成绩构成,原来是按照卷面分和平时分百分比为70%:30%进行设置,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中安排四分之一的课时让学生自己制作和讲述PPT,并计入平时成绩。因此我们将试卷分和平时成绩按照50%:50%进行了设置,提升了平时成绩分在期末总评中的占比,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试卷的考试题型和内容也与以前有很大区别,以前的题型包括选择、填空、名词解释和论述等,考核内容基本上都是书本上通过记忆就能过关的知识。此次改革对试卷题型进行了简化,以判断题和材料题为主,大部分试题都是结合生产一线存在的问题或现象命题,学生要根据材料内容判断所考的知识点,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脱离生产实际,训练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通过对师资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和改革,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将枯燥乏味、深邃难懂的理论知识融入生产实际中,使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有了更多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猜你喜欢

水产化学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加油!水产人!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