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构建

2022-03-18林溪

教育与职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证书评估体系

林溪

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之际,国务院于2019年1月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实施1+X证书制度并启动相关试点工作。随着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逐步推进,复合型职业技能人才考核标准日益完善,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要求。为对接人才培养要求、全面评估教学质量,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10月发布《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评价方案》),指出作为评价教学效能高低的发展性评价工具,教育增值评价是破除“五唯论”痼疾、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抓手。深入到高职教育领域,构建增值评价体系已成为院校合理评估教学增值效果、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有鉴于此,高职院校需要与政府部门、合作企业以及第三方评价组织相互配合,协同参与教学评估,构建契合1+X证书制度的增值评价体系。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构建的内涵意蕴

1+X证书制度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为宗旨,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国家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号召的核心举措。该制度以职业院校教育目标为基础,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开展证书培训改革。其中,1+X证书制度中的“1”是指学历证书,可通过传播理论与技能等学习知识反映出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水平;X是指技能等级证书,以国家及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为原则,开设若干专业领域的技术水平证书,可助力学生拓展视野、丰富专业技能内涵与外延。随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的进一步细化,1+X证书制度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教育增值评价是优化教育评价制度、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强化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增值评价是以评判教育教学效果为目的,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不仅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决策,更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核心支柱。显然,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对学生学业成绩达标情况进行评价,还可以对学生综合发展水平变化进行测评,既是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也是多主体协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合作评价体系。

对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基于1+X证书制度构建院校增值评价体系,既契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的根本任务,也切合高质量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1+X证书制度下的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从人性发展理论出发,是注重基础、强调目标、关注过程、考核结果的综合性增量评测,可反映出相关教育环节是否具备实用性。1+X证书制度下,构建有效的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是审视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师教育效能的核心依据。该体系以契合时代发展的价值观为首要原则,从学生发展理论角度出发,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教学进程以及教学成果进行价值评价。具体而言,在教学目标评价模块,以导向性原则为基础,以学生多元化发展为重心,依据教学任务目标设定评价指标,对学生综合成长价值水平进行评价;在教学进程评价模块,以学生基础水平为基准点,通过评价教学水平的增值程度,对教学进程中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在教学成果评价模块,遵循定性、定量原则,通过评估学生学业成绩、道德品质以及个性发展等价值水平,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的多维解码

(一)评价主体多元性

明确增值评价体系的参与主体是科学评价教育教学质量、合理判断教学价值水平的先决条件。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的评价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院校、企业与第三方评估组织。借助多元评价主体,高职院校可以打造教育教学价值评价共同体,多方协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政府层面通过下移工作职权,承担增值评价体系顶层督查职能。作为教育行政组织管理部门,政府具备督查和规范教学等评价职责。第一,依托于1+X证书制度,政府部门在完善职业教育教学顶层设计的同时,以国家发展趋势与技能人才需求为核心原则,下移职业等级证书范畴设立职能。第二,政府以分权理念、“放管服”改革为基础,出台政策性文件,并将评价工作转交于社会评估组织,对第三方培训评估组织的教学价值评价指标进行指导与督查。第三,政府通过考核评估组织的规范性、真实性水平,从而筛选出专业性队伍并赋予其证书开发与价值评价职能。第四,以自身引领作用为主,政府管理部门依据相关遴选与监督管理办法,对培训评估组织进行监督。

院校层面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承担增值评价体系综合考核职能。在1+X证书制度下,随着政府分权理念的逐步深化,高职院校将成为增值评价体系的核心评价主体。第一,高职院校通过综合评估市场人才饱和度,分析1+X证书及专业市场需求情况,以人才可持续发展与学生就业率为导向,实时调整教学课程项目内容并进行相应考核。第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高职院校引入新兴教学理论与方法,不断优化教育教学内容,以主流社会价值观为重点更新教学价值考核标准。第三,高职院校基于1+X证书标准,在具体教学进程中融入专业建设要求,依据教学增值考核指标开展教学活动并进行评估,更有针对性地培养职业技能人才。

企业层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承担增值评价体系实训评估职能。企业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切实参与实践教学环节,成为高职教育教学价值的首要评价主体。第一,企业以社会需求角度为切入点,依托1+X证书制度,遵循人岗适配原则,为高职院校技能教学提供标准界定、实训支持与价值评估指导。第二,在1+X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基础上,企业通过建立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优化产学研教学成果,参与教学价值评价环节。第三,企业从自身行业性质角度入手,通过产学结合打造与革新现代化生产技术手段,优先孵化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以此为基础对职业教学价值进行评估。第四,企业通过分析社会就业需求,针对性开展校企合作,以学生技能水平、职业素养、综合能力为考核指标,从实训应用维度出发评判职业教育教学价值。

评估组织层面通过规范评定工作,承担增值评价体系宏观评判职能。评估组织可在1+X证书制度下,规范化设计技能等级评价内容,借助教考分离、联合培养理念承担职业教育教学价值评判职能。一方面,评估组织依据教考分离理念,对职业教育教学价值进行评价。1+X证书制度下,“教考分离”代表在职业教育教学环节中由院校承担教学职责,由评估组织负责考核。在此背景下,评估组织依托专业化考核能力,对评定工作进行规范,并据此开展价值评价活动。另一方面,评估组织凭借联合培养理念,对高职教育教学价值进行评判。基于1+X证书制度,评估组织与企业、高职院校等主体通力合作,以行业标准、岗位要求与技能考核水平为基础,对教学增值水平进行评价。

(二)评价内容立体性

明确增值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是合理设定评价指标、精准确立增值水平的重要基础。基于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依据立体性评价内容,高职院校可以缔造教学价值评价生态体,全面纵深推进人才培养改革。

从横向内容来看,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彰显应用技能的深入度。与注重理论知识的“双证书”制度相比,1+X证书制度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切实掌握职业技能,并将其深入应用于实践环节。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是以职业技能等级为标准,以完成与拓展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为前提,以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为宗旨的叠加式增值考核。综合而言,由于1+X证书制度的落实推进,增值评价体系更侧重于评价学生实践技能、职业匹配等领域的教学内容,通过评判学生职业技能应用的深入情况,凸显教学增值效果。一方面,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学生实践技能应用能力,考察教学增值水平。借助1+X证书制度,高等职业院校将技能应用水平融入课程教育评价内容中,在充分拓展增值评价体系评价维度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增值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学生职业匹配情况,考察教学增值水平。依托1+X证书制度,高等职业院校以产业发展趋势为导向,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水平标准制定教学评价内容,前瞻性、针对性地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

从纵向内容来看,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强调专业知识的基础性。1+X证书制度以学历教育为核心,旨在培养具备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基于1+X证书制度,高职业院校学生通过考取学历教育与等级证书进行专业知识堆积,在巩固专业基础的同时强化核心技能,以关键技术的深入拓展塑造综合职业素养。有鉴于此,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通常从学生个人发展角度出发,以学生基础性技能增值效果为基点,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综合能力提升水平进行评估。概言之,立足“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多聚焦于评价学生基础技能、核心技能等层级的教学内容,通过评估学生综合能力判断教学增值效果。第一,评估学生基础技能水平,从长期发展角度出发,以学生就业竞争力与综合发展目标为切入点开展教学评估。第二,评估学生核心技能水平,以专业领域核心技能掌握深度为标准,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进行教学增值评价。

(三)评价方法客观性

在1+X证书制度下,由于高职教育评价主体与内容相继发生变化,其评价方式也由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转变为发展性的增值评价模式。基于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以过程导向理念为原则,呈现出灵活性、客观性特征,具体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分数差值分析法、多层线性分析法、线性回归分析法。借助客观性的评价方法,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可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充分契合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要求。

就分数差值分析法而言,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凸显学生成绩的动态变化。立足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主要通过分数差值分析法,以标准化测试与自陈式量表获取学生成长数据,并据此对知识性与非知识性学习增值情况进行分析评判。一方面,高职院校以标准化测试为基础获取学生学业成绩,通过高信度的数据分析反映出学生知识性学习的增值水平。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以自陈式量表为重心获取学生评价成绩,借助高效度的自我评估彰显出学生非知识性学习的增值水平。借助分数差值分析法,高职院校可以横向比较不同学校间、年级间的学生群体差异情况,纵向比较不同阶段的学生个体成长轨迹,进而深入探究教学增值水平。

就多层线性分析法而言,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体现指标的多元层级结构。多层线性分析法以评价指标体系量化为基准,设计出层层嵌套的回归模型,对教育效能的综合价值与效果进行评价。结合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主要通过多层线性分析法,以完全模型与完全无条件模型研究多层级因素的影响作用,进一步分析教育教学效能。一方面,高职院校运用完全模型探讨层级预测变量间的结构关系,分析宏观情境对教育教学增值效果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采用完全无条件模型分析单因素影响,研究单一因变量对教育教学增值水平的作用机理。依托多层线性分析法,高职院校可准确评价教育增值作用,并据此制订针对性课程方案以提升教学水平。

就线性回归分析法而言,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因素作用。线性回归分析法以变量间的线性统计为核心,全面衡量学生或学校层面的综合影响因素。基于1+X证书制度,增值评价体系线性回归分析法主要通过最小二乘法与梯度下降法打造学生数据集,并据此拟合特征向量线性关系以评价教学增值水平。第一,高职院校借助最小二乘法研究数据集内部变量关系,对教学增值水平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第二,高职院校运用梯度下降法研究数据集跨层变量关系,对教学增值效果进行量化回归分析。依托线性回归分析法,高职院校可在学生层面评估学业成绩、认知水平变化,在学校层面评估教学条件、地区差异影响。

三、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组建评价共同体,体现主体协同性

高职院校不仅担负着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的培育职责,还具有技能传播、文化传承、道德塑造等功能。显然,这与1+X证书制度追求高质量技能应用水平、掌握基础专业知识的初衷一致。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依托1+X证书制度,以《评价方案》要求为基准组建评价、问责以及保障共同体,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

第一,成立评价领导共同体。要立足评价主体的多元性特征,基于1+X证书制度,成立涵盖政府部门、院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评估机构的增值效果评价领导组织。借助评价领导组织,相关评价主体可强化自身质量意识,进而推动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其中,政府应基于社会发展价值观,通过强化统筹管理职能提升教学价值引领功能;高职院校教师应立足自身的教育属性,借助合理的评价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增值评价效能;学生与家长应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及时反馈存在的困惑,以完善增值评价指标;评估机构应发挥自身的专业性评判优势,辅助高职院校对教学增值效果进行评测并予以指导,增强增值评价的客观性与可信度。

第二,组建评价问责共同体。问责机制是确保相关策略妥善落地的重要保障之一,具有明确职责范围、制定惩处措施等特质。因此,制定适宜的问责机制是确保各评价主体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评价效能的关键举措,对构建高职院校增值评价体系至关重要。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应以育人目标为中线标准,以自身把控领域为问责范围,联合地方政府、企业等多元主体,组建评价问责共同体。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应以学生入学时的综合表现能力为初始点,通过成立教学问责共同体对教师授课环节进行监督与管理,充分把控学生学习进度;地方政府应以国家战略规划为导向,借助问责共同体对目标设定环节进行监督与管理,切实优化教学标准;企业应以市场发展趋势与自身人才需求情况为核心,依托问责共同体对实训操作环节进行监管,全面掌控学生实践应用水平。

第三,建立评价保障共同体。保障体系是突出评价效能、调和评价氛围、优化评价标准的关键支撑,可通过相关规章制度驱动高职院校、企业以及第三方评价机构等评价主体,打造多主体协同参与格局。政府层面应深入审视1+X证书制度,充分发挥自身领导作用,与其他评价主体共同建立评价保障共同体,为构建“增值评价”体系夯实基础;应立足评价目标,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及完善参与制度等措施,激发各评价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应以保障各评价主体权益诉求为基础,大力改进评价制度,有效协调各方利益。院校层面需要以1+X证书制度为基点,协同政府、企业、第三方评估机构等评价主体,以优化动态持续评价机制为先决条件,不断完善增值评价体系建设。企业层面需要从就业能力掌握与岗位任职能力情况出发,以保障机制为驱动力深化实训教学,从用人单位角度对学生增值水平进行评价。评价机构层面需要凭借自身的专业性分析优势,以学生综合成长情况为增值指标,借助定性与定量化评价手段,对教师授课、学生学习、院校氛围等环节进行综合评估。

(二)重塑评价价值观,突出理念科学性

适宜的评价价值观是充分发挥评价效能、推进人岗契合、实现人才全面振兴的重要前提,可决定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程度。有鉴于此,高职院校可立足1+X证书制度场域,基于契合时代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从发展与创新维度出发,重塑增值评价的价值观。

第一,以发展理念为原则进行增值评价。高职院校需要从学生、教师及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以服务学生、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为根基,依据发展理念对1+X证书教学的增值水平进行评价。一方面,借助学生本位思想,以学生阶段性综合能力增值情况为基础对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评价,破解唯文凭、唯升学、唯分数、唯论文、唯帽子论的“五唯”痼疾,院校可基于1+X证书制度,结合师生家长认可度与院校企业贡献度,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与市场人才需求及时代发展趋势形成共振,增强增值评价的科学性。另一方面,重视学生实际操作,以学生模拟操作水平增值情况为标准对其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从操作注意事项、正确流程、实际应变等角度考核学生学习质量,并且依据考核过程中收集的反馈信息对教学内容进行查缺补漏,增强增值评价的全面性。

第二,以创新理念为原则开展增值评价。2021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创新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动力。为响应国家号召,高职院校要将创新理念作为开展增值评价的重要原则。首先,应依据创新与发展协同共生的逻辑关系,以1+X证书制度为时代内核,将科技创新纳入职业教育教学与评价范畴。其次,应积极开拓院校与科创平台的对接渠道,以1+X证书制度为依据,将自身在科技创新、产教融合等领域的贡献度作为教育增值水平的衡量标准。最后,应高度重视增值评价结果,构建集监督、评价、诊断、改革于一体的生态闭环系统,依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树立符合创新价值观、具备科学性的评价理念。

(三)革新评价动力源,彰显方法多元性

灵活的评价方法是切实推进评价进程、映射教学增值变化、实现因材施教的基本要义,可反映1+X证书制度教学效果的阶段性水平与适配性程度。因此,高职院校应基于1+X证书制度,以契合目标导向的教学评价活动为根基,通过建立数据库、开发模型与设计工具等,革新增值评价动力源。

第一,建立增值评价数据库。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可通过建立增值评价数据库,全面掌控学生在各个教育环节的进步情况。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可借助校园网平台开展问卷调查、访谈、小程序测试等自评活动,统计收集学生学习、生活、交友等各项能力成长情况,并据此构建学生发展量表。依据学生发展量表,高职院校可对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发展增值水平进行评价,建立成长记录数据库,从宏观角度直观体现出教学效果的增值水平。此外,建立的成长数据库还应囊括毕业阶段,以个人就业评述为基础,对学生职业延伸性与后续发展情况进行增值评价。

第二,开发增值评价模型。传统评价方法多以量化考试分数为主,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增值情况进行评估。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1+X证书制度下的增值评价方式是以综合能力评估为核心,对学生整体增值情况进行判断。有鉴于此,政府部门及专业评价机构可在原有成绩评价工具基础上开发任职能力评测模型,以企业岗位任职需求为基点,对学生增值水平进行评估。进一步而言,高职院校以及企业合作单位应以1+X证书制度为背景,以行业、产业、专业以及岗位特色为基础制定针对性增值评价模型,同时开展增值评价试点工作。

第三,设计增值评价工具。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技术的日益精进,评价工具也随之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可依据多元评价工具,从精确性和有效性两方面出发,设计出适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趋势、满足人才需求的增值评价工具。一方面,从精确性角度出发,以分数差值、回归分析以及多层线性统计等数据分析方法为主导,以数据信息的精确性收集与分析为内核,依托现有评价工具,设计适应1+X证书制度的增值评价工具。另一方面,从有效性角度出发,摒弃同质化、抽象化以及经验化的测评倾向,以动态数据的有效性观察与追踪为中枢,借助现代指标统计方法,设计体现1+X证书制度特点的增值评价工具。

(四)探索评价框架图,凸显内容全面性

全面的评价内容是优化评价流程、制定教学决策、科学评判教学水平的先决条件,可提升评价效果的覆盖范围以及时代契合性。因此,高职院校可结合1+X证书制度的特点,以覆盖教学增益全程的职业教学目标为导向,从能力型、社会型与经济型评价内容出发,探索“增值评价”框架图。

第一,探索能力型评价内容。基于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从以往的考核知识掌握情况转变为评估学生能力型指标的成长程度,把教学评价的基点定为学生的“输入”增值水平。“输入”能力型内容是学生对于实践任务认知程度的具体展现形式,反映出学生对于职业岗位、职责要求以及技能操作等职业能力的初步认知水平。高职院校应基于1+X证书制度,以逻辑推理水平、问题应对情况、书面交流表现等职业能力为主要评价内容,综合考查学生的职业要求效度。进一步而言,高职院校应摒弃传统标准答案式评价模式,以标准化测试、各项技能测试为基础,从特定工作的职业要求出发,科学测评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

第二,探索社会型评价内容。立足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从传统的考查理论记忆水平转变为评估学生社会型指标的运用能力,把教学评价的核心定为学生的“过程”增值水平。“过程”社会型内容是学生对社会适应水平的主要映射形式,反映出学生对于职业素养、心理承受水平以及心态变化情况等社会能力的综合掌握情况。高职院校需要借助1+X证书制度,以情感、压力、态度及心理预期等社会感性指标为基础评价内容,综合评估学生的社会适应情况。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应脱离固有的知识技能类评价模式,以自陈式量表、自我报告为中心,从社会实践的心理变化情况出发,合理评估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三,探索经济型评价内容。依托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从以往的评估学生在校学习表现转变为追踪学生经济性指标的发展水平,把教学评价的支撑定为学生的“输出”增值水平。“输出”经济型内容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最终成果展现,反映出学生职位晋升、收入水平、福利待遇等经济指标的发展状况。高职院校需要结合1+X证书制度的实施情况,以毕业生就业情况、工作满意程度、薪资收入水平等职业发展为核心评价内容,分阶段评估学生的职业增值成果。具体来看,高职院校需要跳出仅以教育阶段为考核节点的固有思维,从学生终身成长角度出发,以调查问卷、自我总结为核心全面收集毕业生发展数据,综合评估教学增值水平。

猜你喜欢

证书评估体系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收录证书
评估依据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