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秦氏三兄弟》《茶馆》中京旗文化与现代史思想的认知转换
2022-03-18杨晓河
杨晓河
(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0700)
长久以来,老舍最擅长描写北京文化和不擅长表达深刻的思想认知,成为对他创作的两大基本评价。一方面,纵观老舍关于中国底层社会生活状态的书写和对各种民族文化病症的反思,论者一致认为老舍最熟悉也最善于书写城市底层市民。而深耕老舍研究的关纪新先生指出,老舍对中国民族文化反思的基础出自对北京文化的熟悉,这种熟悉实际上源于老舍对京旗文化的熟稔。京旗文化是老舍认识和反思中国社会的文化基石。另一方面,有关老舍的思想深度的评价则褒贬不一,比较持中的是钱理群的评价:“虽说老舍还没达到思想家的深度,但他是一个真诚的作家,如果把他提供的思考放到文化史和思想史的层面去衡量,还是有相当的价值,你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他那一代知识分子所想的问题。”(2)金启孮:《京旗的满族》,《满族研究》1988年第3期。关于老舍缺乏思想深度的评论,呈现文化与思想的悖论。一个对文化分析如此透析的人,为何还缺乏思想?在当代文学思想史视域下,重审这个问题,需要明晰的是老舍笔下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老舍大脑里的思想到底是什么思想?在当代文学创作中他又进行了怎样的认知转换?
一、京旗文化的底子:从《秦氏三兄弟》与《茶馆》的差异看老舍本心
老舍对中国文化认知的核心源泉来自于京旗文化。何谓京旗?金启孮说:“京旗,指的是北京的八旗,京旗所指的范围,除了城中八旗外,应包括外三营在内,因为外三营是从北京城内八旗分出去的。”(3)傅光明、郑实:《老舍之死口述实录》,上海:复旦出版社,2009年,第308页。崇彝“把京旗和外三营给分开了。认为只有北京城内城所住的八旗,才是京旗。并且把守卫皇宫的护军八旗也刨了出去。”(4)转引自金启孮:《京旗的满族》,《满族研究》1988年第3期。金启孮自己也使用了崇彝的概念(实代表清末以来北京八旗人的概念),将两者综合起来,京旗文化实际上是以北京八旗为核心形成的一个既有满族特征又体现满汉等多民族融合的京城文化(与皇城文化与京郊文化有紧密联系又有一些区别)。在《秦氏三兄弟》里,只有利用“茶馆”空间塑造的老北京世态人生众像的第一幕第二节,具有大家熟悉的老舍的老北京文化味,这恰好是正宗的京旗文化味。当老舍把剧本朗诵给曹禺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同仁后,曹禺他们都觉得全剧只有“茶馆”部分出彩,值得丰富为一部大作。但时人没有多问:《秦氏三兄弟》写作初衷到底基于什么思想认知?这些思想又到底包含了什么诉求?《秦氏三兄弟》的核心故事是关于秦氏三兄弟在中国不同凡响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选择的问题。当老舍给其他同仁朗诵的时候,这些思想被大家漠视。庆幸的是,老舍把整个剧写完了且没有发表,和《正红旗下》等不少老舍的未完稿不同,这个稿子是完整的;因为没有发表,没有遭到公开批判,所以也就没有多个版本的非本心的修改,反而更有利于呈现老舍在当时的本心认知。《茶馆》里充分体现京旗文化的部分远比《秦氏三兄弟》多,但是最出彩的依然是第一幕。《秦氏三兄弟》第一幕第二节孕育扩展成为《茶馆》以后,老舍本来要讲述的故事,很多被掩埋,很多被修改;又由于需要搬上戏台,受到焦菊隐等导演和演员基于时代话语的改编建议,改动了不少内容,从思想上说,打上了很多具有时代局限性的话语烙印的同时,也受到多人思想的影响。简言之,《秦氏三兄弟》比《茶馆》体现出老舍更深刻和更本真的思想。
《秦氏三兄弟》第一幕第二节和《茶馆》第一幕的主要内容差异,杨旻月已经做过对比(5)参见杨旻月:《〈茶馆〉创作始末——兼及不同文学本与演出本的比较》,石家庄: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3-16页。,但还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可以做进一步考察。从文化方面,两部剧的很多差异是由京旗文化本身导致的,不能一味归到老舍身上。从思想层面,《秦氏三兄弟》展示了老舍对中国现代性进程的历史认知——现代性问题的思想反思;《茶馆》却是老舍传统题材的再一次呈现,即旧时代的底层人民为何注定活不下去——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问题。《秦氏三兄弟》中“茶馆”部分之所以被曹禺等推崇,并孕育出《茶馆》,根本上是因为它展示了纯正的老北京文化。老舍没有明说,但关纪新等研究者都很明确地指出,辛亥革命前的老北京文化,实际上内核就是京旗文化。京旗文化的表面是满汉文化融合形成的京城文化,但底子却是八旗子弟进京后万变不离其民族特性的旗人文化。这可以从《秦氏三兄弟》第一幕第二节和《茶馆》第一幕的几点差异窥探出来。
其一,京城群架与黄胖子劝架。旗人尚武,也常约架。据金启孮描述,旗人约架分两种:一种是单挑,即两人斗殴,打赢的负责把打输的扛回家门口;二是群架,即双方先各派几人对打,后不断增派人手,打手一般会放话道:“我要你下半截。”两种约架的共通点都是赢家不要人命,但也不允许对方站着离开,而输家只要不认怂,便也值得钦佩。约架的地点也有两种,单挑或者不愿让人劝架的群架一般会指定城外偏僻人少的地点,而在酒楼茶馆旁边的群架则可能有人说和,这也是避免出大事。旗人打架不虚张声势,“要下半截”意思是要敌方下肢至残,但也不屑以偷袭或谋杀等心狠手辣的卑劣手段取胜,因为约架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服气,哪怕能挨打也可让人钦佩。(6)参见金启孮:“京旗满族的性格和思想”一节,《京旗的满族(续)》,《满族研究》1988年第4期,第58-62页。京旗文化里约架理由可能很小,争一只鸽子完全可能打群架,但能说和者需要在街面上有相当的地位。《秦氏三兄弟》里面,劝架的黄胖子由秦老三搀扶着进茶馆后院说和。秦仲义来把老三拉回家时,老三说:“我是来学学怎么说和事情,学学街面上的规矩!”(7)老舍:《秦氏三兄弟》,《老舍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189页。但是《茶馆》删去秦老三,让眼睛不好的黄胖子没有了搀扶,让一个江湖地位足以劝架的人物居然没带手下就畏畏缩缩来到茶馆,这个自称“官厅儿管不了的事,我管!官厅儿能管的事呀,我不敢多嘴”(8)老舍:《茶馆》,《老舍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276页。的人,变成进店就打哈哈的人。这个改变在京旗文化中实则有些不通情理。
其二,马老拳师约束门下弟子。由于旗人尚武,生下来就是兵,约群架也有一定之规。他们不是一拥而上,而是先上三两人作对厮杀,然后不停增加人手,所以上手必须有真功夫,也使得参加约架者大多都是练家子。晚清在京城教拳的拳师很多,出名的武术家如太极杨露禅、八卦董海川、大刀王五等,此外在天津也有霍元甲等全国闻名的武术大家。旗人本身擅长摔跤,是制服技;但武术却是杀人技。摔跤制服人,但可以不伤人命;而练武术之人,下手就死伤难料,所以则必须先修武德。于是,《秦氏三兄弟》里,马老拳师约束前来参加群架的门下弟子,弟子马上规规矩矩。而《茶馆》为了凸显帝国主义的势力强大,把劝架者改为吃洋饭的。这一改却呈现出几重矛盾。第一,在晚清,混街面的这些旗人非常厌恶洋人,洋人来劝架未必管用,何况吃洋饭的。第二,被劝架的常四爷也是旗人,他被关了一年以后放出来,就参加了义和拳,然后和洋人打了一仗。其实一年前洋人和中国人的矛盾已经深沉了,常四爷更不会买吃洋饭的人的账。旗人也不会害怕一个能够找上宛平城县长的吃洋饭的人,因为当时毕竟还是满族的天下,下层旗人也毕竟还是有铁杆庄稼的驻京旗兵。事实上,在八国联军侵华事件中,很多旗兵都勇敢地和洋人作战,老舍父亲就死于此场战役。第三,老舍自己作为一个旗人,从小崇尚武术,喜欢拳师,在《断魂枪》等小说中褒扬过这类拳师,会武术而收敛,因为理解这个时代已经是洋枪洋炮的时代。所以,马老拳师的低调和秦老三喜欢练武以及茶馆约架,共同构成了京旗文化尚武的特色。但是,吃洋饭的马五爷来露个脸就下场了——为何他要劝架,为何他劝架大家都听?理由牵强,他的出场与下场令整场戏剧调度和作者思想都相当违和。
其三,普通太监变成了庞总管。《秦氏三兄弟》里,买媳妇的皮太监仅仅在名义上是个总管,作者专门加了旁注:“只是不大不小太监,他说是大总管。”(9)老舍:《秦氏三兄弟》,《老舍全集》第11卷,第185页。皮太监想买一房媳妇,被人贩子刘麻子狠狠宰了一刀。刘麻子用十两银子买来的民女康顺子,转手卖了皮太监两百两。对比松二爷买洋表,刘麻子会做生意,对旗人松二爷比对皮太监还显得公道。因为在京旗文化中,生意人做生意主要依附旗人,旗人赊账又是非常正常的。老舍在《正红旗下》也写到赊账的细节。另一方面,圈外人误会太监的职位拥有权势,但旗人未必会如此觉得;在旗人看来,太监不过是宫里侍奉人的,地位并不会高,他们真正的厉害之处在于身处宫中,所以,消息比外界灵通——《秦氏三兄弟》里皮太监出场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故作玄虚地把谭嗣同将被问斩的消息透露给了茶馆中的民众。皮太监来茶馆看媳妇,顺便在底层民众中找找存在感,完全可以理解。也正因为他地位并不高,所以还被刘麻子这样的人贩子宰了一刀,也是可以理解的。在《茶馆》里,买媳妇的人变成了庞总管。庞总管由小牛儿搀扶着,进门就代表封建势力和象征资本主义势力的秦二爷上演了一出政治角力,声称“咱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吧!”(10)老舍:《茶馆》,《老舍全集》第11卷,第273页。然后各路人马都膜拜敬畏,刘麻子更是敬畏得“不敢靠近,怕打搅了庞太监、秦仲义的谈话”(11)老舍:《茶馆》,《老舍全集》第11卷,第274页。。这样一个厉害人物,刘麻子也有胆宰两百两银子?同时,这么有势力又花了大价钱的庞总管居然亲自到小茶馆来看新买的媳妇,情节就显得有些违和了。
其四,王利发形象的转变。京旗文化的底子在于,驻京旗人在京城有非常强烈的主人公意识。满族人数虽然不多,但自认是京城的主人,也是天下之主。在晚清时期,旗人照样不允许经商。街面上的普通生意人,主要依附旗人做生意。所以,《秦氏三兄弟》中茶馆掌柜王利发对旗人就非常热情,不肯轻易得罪常来喝茶的旗人常四爷等;对来茶馆乞讨的穷人母女则非常冷淡,嫌其打扰生意。但在《茶馆》里,已经上升为主人公的王利发不但八面玲珑,而且宅心仁厚。他最敬畏的是租赁给他商铺的秦二爷,对顾客就是上帝的旗人,他也只是当作老主顾,没有特别的亲热,更没有太强烈的不敢开罪之意。晚清时节在这种小生意人眼中,资本家是否在旗人面前有这种优越性,还很难说。王利发由一个在老舍小说中常出现的市侩生意人变成了一个仁厚忠实的小资产者,从而减轻了他依附旗人主顾的京旗文化下的生意经关系。
就京旗文化来说,《茶馆》比《秦氏三兄弟》多了不少违和之处。老舍不可能不清楚这些违背京旗文化实情的地方。所以,《茶馆》有多少不属于老舍本心的写作,实未可知。老舍真正的思想是什么,从文学思想史角度,还原老舍真实想法不仅为了认识老舍,也为了认识当时多元化的社会思想。
二、回眸现代:《秦氏三兄弟》关于中国社会现代性进程的思想史认知
当老舍把花大力气写好的《秦氏三兄弟》给曹禺等人朗诵后,作为戏剧家的曹禺敏锐意识到第一幕第二节写“茶馆”的地方是出彩的。可见懂行的接受者能敏锐意识到浸润着京旗文化特色的这部分内容最具艺术魅力,却可能并不关心老舍的思想走到什么位置了。海德格尔说思想好比“林中路”,思想家们不过是在路上做了一个个路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国期间已经成名的大作家们的思想继续往前走到了什么位置,非常难说。这些作家中的大部分在新中国成立后未再推出有价值的作品,少数推出的作品也避免展现自己的思想,因为他们纷纷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还处于需要整改的阶段。但是老舍不仅推出作品,而且攀上了以《茶馆》为代表的第二个生涯创作高峰,可见其思想路径和其他作家并不相同。反之,这种思想路径也并不见得为当时其他很多作家们所认可。站在文学思想史角度,理解和还原老舍的真实思想,比评判其思想是否深刻及是否错误更为关键。
首先,置于老舍自身思想谱系中去理解《秦氏三兄弟》的主题思想表达。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这样一来,在问题的引领下,通过读课文,学生快速找到相应的句子,明白了这个词语的意思,也知道了“假”就是“借”的意思。
从篇幅而言,《秦氏三兄弟》比《茶馆》厚重一些。该话剧以百日维新、民国初年南北谈判、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分裂、1948年“反饥饿反迫害”示威游行运动为题材(12)老舍此处的游行示威活动时间值得推敲。文中写的是“反饥饿反迫害”(参见老舍:《秦氏三兄弟》,《老舍全集》第11卷,第245页),但实际上“反饥饿反迫害”的学生游行示威活动主要发生在1947年,而国民党实行国大选举和实施宪政,是1947年国民党四中全会上正式部署,1948年7月才基本告一段落。而北平参议会则从1928年存在到1948年。参见肖守贸:《党意与民意:北平市参议会研究(1928—1948)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朱宗政、陶文钊:《中华民国史》第12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0-53页。,透视出老舍如何认识从晚清到新中国成立之间的这段近现代史。四个历史节点的选择与思辨,全面透露了老舍的现代史思想认知:以康梁为首的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意味着君主立宪制路线的失败;袁世凯不来南方意味着辛亥革命果实被其所窃取;1927年大革命失败意味着国共合作失败;1948年游行意味着国民党政府治理中国的失败。从政治思想角度看,作品直接呈现的现象是古老中华选择的这些现代性政治路径都失败了,内在的根本问题显然是“中国到底该往何处去”?
结合老舍自身的思想谱系,从创作《老张的哲学》开始,老舍一直在思考的就是“中国社会的文化病”。《老张的哲学》反思老张这种民间劣绅,《赵子曰》反思不学无术的大学生,《二马》开始从文化比较中全面反思中国文化官本位、不重经济、不求上进、墨守成规、浑噩度日等各种问题。这些小说的幽默性让老舍获得“笑王”的称号。他反思国民性和中国文化守旧性的思想深刻之处,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猫城记》全面地将老舍的民族文化批判思想呈现出来,却得不到认可,老舍就放弃了这种民族文化批判思想的直接表达。论者大都从《猫城记》讽刺手法的不够委婉、批判性过于彻底和悲观等文学艺术特色层面对其进行评论,却忽略了这其实是没有收住自己情绪的老舍将思想直接显露了出来,所以《猫城记》有非常值得重视的思想真实性与全面性。后来的《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作品,实际上不过是把《猫城记》里的思想,截取了一个部分然后隐微地展开成为大作。
《秦氏三兄弟》和老舍在民国期间创作的这些作品一样,反思对象都是晚清到民国的社会生活及其背后的政治文化思想,其作品的相似性体现出老舍内在思想脉络的统一性。第一,在顶层设计层面,都反思了当时社会黑暗专制、吏治腐败的政治现象。老舍之前很少直接写上层社会,但《猫城记》《残雾》对上层官僚的描述在《秦氏三兄弟》里得到更深广的拓展,甚至指名点姓了袁世凯和蒋介石。第二,从民间社会层面,都反映社会文化的经济贫困落后、思想愚昧保守、人性麻木冰冷。秦氏兄弟之间争利、曾墨侠出卖朋友、底层农民活不下去等故事,都在之前的作品里找得到出处。第三,思想风格的悲观化。《秦氏三兄弟》中,老大秦伯仁致力于民族革命,三次革命均遭遇失败,直到子孙双亡;老二秦仲义自杀、老三秦叔礼被撞死都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这和《猫城记》等作品幽默外表下老舍根深蒂固的思想绝望感一脉相承。第四,思想深处的民粹主义。老舍作品中对社会能起正面革新作用的人物很少,基本是少数有理想和良知的知识分子与民间极少有血性的敢反抗者,《秦氏三兄弟》里的秦伯仁与田铁根即是继承了《猫城记》的小蝎、《离婚》里丁二爷的人物类型。王本朝认为这实则是一种民粹主义思想(13)参见王本朝:《论老舍文学创作的民粹思想倾向》,《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而关纪新则进一步分析了老舍笔下底层的敢反抗者“有着特定历史下的满人形象背景”(14)关纪新:《老舍评传(增补本)》,第202页。。因此,《秦氏三兄弟》的思想是植根于老舍自身的思想谱系中的,但其思想表达要比之前更加理论化、系统化、集中化。
其次,在同时期社会思想对比中理解《秦氏三兄弟》的时代性。
《秦氏三兄弟》写于1956年。其时正要求写工农兵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生活。《龙须沟》代表了老舍在这方面的成功尝试。然而,已经会写作这些新题材的老舍,在《秦氏三兄弟》里又一次回到了自己曾经的写作思想传统。虽然这部作品和老舍在民国期间的创作也有很多明显的不同,但是与当时的时代性话语差异更加明显。这些差异性正好体现了老舍主动改造自我思想后的个体思想认知,绝不简单是时代的传声筒。
《秦氏三兄弟》不合于同时代思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主人公的设定不同。《秦氏三兄弟》选择了参与到现代史大事件的知识分子为主人公。这和普通市民生活题材差异甚远,但却体现出老舍力图认知现代史的巨大努力。从《无名高地有了名》等作品可以看出,老舍始终还是不擅长写作工农兵题材;而《龙须沟》则显示出老舍写普通市民生活的驾轻就熟。但生活中的老舍有着极强的知识分子意识,《秦氏三兄弟》所展示的是老舍对知识分子在现代政治史上的价值意义的探索思考。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中,参与其中的名人很多是具有思想家属性的。例如维新运动中的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都是晚清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1912年,孙中山“一面派出以蔡元培为专使,魏宸组、刘冠雄、钮永建、宋教仁、曾绍文、黄恺元、王正廷、汪精卫等为欢迎员的代表团北上迎袁南下”(15)李新、李宗一主编:《民国史第二卷(1912—1916)上》,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2页。。对于袁世凯随后制造北京兵变、借故不去南方就职的阴谋,政治家兼思想家的蔡元培、宋教仁都早有判断。“蔡元培对袁世凯早有所认识,曾指出武昌起义后‘彼之出山,意在破坏革命军,而借此以自帝’,宪政思想家宋教仁于北京兵变后,也识破‘此中隐情,定是手段’。”(16)李新、李宗一主编:《民国史第二卷(1912—1916)上》,第5页。老舍写作《秦氏三兄弟》时,应该是反复拜读过这些既有思想又有政治实践经验的思想家的著作。站在新中国已经成立的历史背景下,再一次思考知识分子走过的路径。这种思想反思具有时代性,也有老舍的主动性。和很多还在犹豫彷徨的作家不一样,老舍思想的主动性让他在探索“中国要往何处去”这样的问题时,借助戏剧体裁片段化的可能性,在一部四幕剧的篇幅内完成宏大的思想表达。即便这些表达因为思想概念化而节省了很多篇幅,这部作品也比《茶馆》厚了将近1/3。第二,对中国政治现代性进程反思方式的不同。与通过描述战士素朴的英雄主义和指挥者的英明领导来歌颂革命的成功不同,老舍反思的都是历史上的几次革命失败,对这几次为了国家民族振兴富强的失败的民主革命活动,老舍都是由衷赞扬又由衷惋惜。在今天看来,大家耳熟能详的政治思想评价,在老舍当时却是难能可贵的。如何评价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现代民主革命中的贡献,又如何总结他们失败的教训?老舍提出此种问题,就已经把政治历史问题思想化和学理化,不是简单的应和文章。老舍作品暗含的主题显然也是辩证和具有知识分子气息的:一方面,革命活动的成功不是靠思想启蒙和游行,而是靠武装斗争;另一方面,中国现代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与晚清以降知识分子引入的现代民族民主思想的传播有着深刻的联系。老舍不直写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革命路线,而是从对知识分子的失败总结来反向思考,他显然也认同“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基本结论,也认可了在革命实践中知识分子的局限性(无力感)。
再次,从戏剧创作初衷理解《秦氏三兄弟》的思想定位。
但老舍对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和推动力的认知似乎和时代精神并不完全一致。在他看来,中国走向现代化就是走向民主、科学和富强。这和“五四”最初知识分子引入“德先生”和“赛先生”非常相似。不过关于“富强”,老舍有着与“五四”知识分子不同的看法。无论是陈独秀、胡适,还是鲁迅、郭沫若,对社会的思想认知首先是以政治思想为首,但是老舍却一直非常看重经济。从《二马》里李子荣对英国人都会做生意的赞赏,到《秦氏三兄弟》里对秦仲义的实业强国的中性描写,老舍对经济兴国的思想认同相当统一。一方面,老舍清楚商人唯利是图的本质,英国人如此,秦仲义为代表的资本家更甚,他甚至强行吞并亲兄弟财产;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中国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老百姓的穷,要使国强民富,必须振兴商业实业。所以,《秦氏三兄弟》中,老大秦伯仁走的是政治和教育路线,欲求的根本是民主;而老二秦仲义走的是开展实业路线,欲求的是富裕。这都是老舍思想关注的要点。同时,对于现代化的推动力,老舍始终重视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民国期间老舍创作的多部作品中有敢做敢为的祁瑞宣等知识分子形象,而《秦氏三兄弟》里知识分子代表是老大秦伯仁。和时代思想判定知识分子有种软弱性不同,老舍笔下这些榜样性的知识分子都非常有气节,不畏死地坚持大义。《秦氏三兄弟》反映的现代性进程是欲求中国现代民主民族革命的成功,秦伯仁和儿子、孙子都始终参与革命。而对作为底层代表的田铁根,老舍对其的定位显然是受到知识分子指导的革命者。同样受革命启蒙和指导的还有其他很多学生,秦伯仁对学生做了因材施教的具体引导,在鼓励适合革命的学生去革命的同时,他也劝阻一些学生不去革命:“文明你呀,应当作研究工作,你天生的应当作个学者。革命要紧,研究科学也要紧!咱们缺乏民主,也缺乏科学!”(18)老舍:《秦氏三兄弟》,《老舍全集》第11卷,第225页。而关于什么是革命,老舍借伯仁的口说:“在我的老朋友之中很有几位最初真有革命精神,可是后来变了,只管争权夺利,忘了民间的苦痛,也就忘了革命”(19)老舍:《秦氏三兄弟》,《老舍全集》第11卷,第225页。。老舍这些认知与当时主流话语显然有差异,这些差异性的地方应该是老舍思想本真之处。
三、《茶馆》在《秦氏三兄弟》基础上的内容改编引起的思想改变
《茶馆》从《秦氏三兄弟》中孕育出来,内容经过很大的改编,成为一个崭新的作品。这也意味着内容所反映的思想发生了不少重要改变,按照戏剧的几个基本要素,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探讨。
首先,从故事改变来看,《茶馆》的核心故事变成了王利发和“茶馆”的衰亡,而《秦氏三兄弟》的核心故事是革命的历史演进。这到底更为凸显还是更为隐藏老舍在1956—1957年“小阳春”时期的真思想?比《秦氏三兄弟》成文稍早的《西望长安》,或者稍晚的《红大院》,都是紧扣时代主题写当时生活的戏剧。《西望长安》是反向针砭,《红大院》是正面歌颂,都应和了当时的革命思想。但老舍是否也仅是部分认可这些时代思想呢?关于《茶馆》的革命主题,老舍自己解释过:“有人认为此剧的故事性不强,并且建议:用康顺子的遭遇和康大力的参与革命为主,去发展剧情,可能比我写的更像戏剧。我感谢这种建议,可是不能采用,因为那么一来,我的葬送三个时代的目的就难达到了。”(20)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剧本》1958年第5期,第93页。这句话透露出故事安排背后的两个关键立意:一是不愿意将农民革命主题作为主要主题;二是《茶馆》的根本主题是葬送三个时代。对比《秦氏三兄弟》,我们可以发现,“葬送三个时代”也是《秦氏三兄弟》表面上最核心的主题。从中可见两部作品千差万别之外最根本的思想一致性,但如何呈现三个时代的葬送?两部作品不同:《秦氏三兄弟》有《茶馆》里有的一切有关统治阶层导致政治紊乱与民生凋敝的原因叙事,但《茶馆》却没有了核心性的故事出路探索——在一个政治混乱民生凋敝的时代,哪些人在如何探索时代的出路?不以康大力的革命为主要剧情,意味着老舍不采纳当时流行的革命叙事表达;取消了《秦氏三兄弟》知识分子革命探索的历程书写,显然又是老舍关于整个中国近现代史进程的思想史认知被人否定后的折中行为。可见《茶馆》隐藏了老舍对中国现代性进程认知的很多想法,情绪上对旧时代的葬送也变成对旧时代的送葬,但并不代表他没有认识到工农革命思想是中国现代性思想的一部分,也并不否认革命是中国现代社会变革出路的既定史实。
其次,从情节来看,《秦氏三兄弟》里极力精简裁剪的关于兵匪混乱、买卖人口、巡警敲诈等各种反映老百姓民不聊生的情节,在《茶馆》里变成同类情节的反复言说。这些情节本是作为王利发和其“茶馆”这个主线故事的背景存在的,但在《茶馆》中却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主体,王利发在某种意义上又变成看客和叙事者。于是,主题由对民间疾苦的描述变成对民间矛盾的揭露,而且矛盾双方的冲突明明已经非常清晰,偏偏作品还在进行矛盾冲突情节的反复演绎。凤媛对这种密集描写看得非常清楚:“人物转换和矛盾凸显的节奏之快,确实能够烘托出整个军阀混战时期兵荒马乱的气氛,但这种将矛盾压缩、集中化地处理,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对茶馆日常生活世界的侵扰,使得它失去了原本应有的节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政治黑洞,它吸尽了茶馆本该呈现的个人化的生活情态,呈现出的是压在市井小民身上的重重苦难。”(21)凤媛:《茶馆重塑与老舍1949年后的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9期,第142-143页。凤媛还指出,王利发在茶馆被霸占后,“在没有选择任何‘变通’的情形下直接选择了自杀这种过激行为,似乎也显得有些突然,和王利发一向的处世原则有距离。”“老舍对王利发自杀的这种处理,无非是想借王利发被逼上绝路来控诉旧社会的黑暗。”(22)凤媛:《茶馆重塑与老舍1949年后的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9期,第143页。从思想改编角度来看,这种悖论之处是否反过来证明,《茶馆》的思想表达并不是老舍经过深思熟虑的思想表达,或者说不见得如《秦氏三兄弟》是思想的本真表达。
再次,从人物塑造来看,《秦氏三兄弟》中核心人物是知识分子,这在老舍之前的作品中并不鲜见。如前所述,《茶馆》里主人公王利发是一个茶馆老板,是一个八面玲珑的小生意人。这种人物在老舍之前的作品里却并不常见,因为他不同于老舍描写最多的底层贫困人物,相类似的也许应该是《骆驼祥子》里刘四这种稍有产业的生意人。在《秦氏三兄弟》中被塑造为市侩而缺乏同情心的王利发,在《茶馆》里变换形象,显然是为了使其更可爱而增加观众对其自杀的同情。同样的对人物塑造的变化还反映在秦仲义身上。《秦氏三兄弟》里始终自私、以赚钱为唯一目的的秦仲义,在《茶馆》里成了具有坚定实业救国信念的民族资本家。但这是否是老舍本意?老舍对民族资本家和小资本者的认知曾经似乎并不如此,最关键的还是源于老舍讨厌生意人无利不起早的日常做派背后缺少情义、斤斤计较的性格特点,而老舍偏偏是一个特别重视情谊,对人有同情心,总是散金换人情的忠厚又直爽的外场人。(23)老舍待人接物的这种品质,在重庆北碚时期体现得尤其清楚。一方面当时经济更为拮据,另一方面,朋友们聚集更近。而老舍无论朋友长幼身份,均极其认真接待,总是主动付钱照顾朋友,极好朋友。吴组缃等都写过相应的回忆录回忆老舍的这种性格特征。参见吴组缃:《老舍的为人》,《十月》1982年第5期;关纪新:《老舍评传(增补本)》,第331-338页。当然,生意人形形色色,也有乐善好施的,因此,《茶馆》里资本家和生意人的性格塑造的变化也是可以理解的。《茶馆》的另一种人物塑造的变化在于,其他背景人物陷入一种身份循环:有刘麻子,就有小刘麻子;有二德子,就有小二德子……这种塑造方式和田铁根从农民变成士兵、从士兵变成工人、从工人变成工运领袖的人物塑造所反映的历史发展思想显然也不一样,到底哪个才是老舍的本真思想呢?结合老舍自身的经历和作品,也许老舍并不喜欢这种身份循环论:老舍自己出身贫寒,也向来熟悉和底层人打交道。但老舍的自我认知是典型的既有气节又有为国为民的责任担当的知识分子,其自杀足证其知识分子气节。老舍的母亲给了他个性,但是他的知识分子属性则来自于知识修养。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而是在改变世界的文化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个体的身份循环。传统的认知中工人就是工人,农民就是农民,而现代知识促使人由传统意义的农民变成现代意义的工人或者知识分子。老舍从《赵子曰》中痛心大学生的不争气——不求变,到《二马》中赞扬马威积极图变。可见老舍思想真正的认知不是身份变化,而是知识改变观。这也许是《秦氏三兄弟》写知识分子不那么彻底悲观的理由。知识改变世界,改变民族和个人的命运,这是老舍坚持知识分子身份的思想缘由。
综合而论,老舍自我身份认知有两重,一重是谙熟京旗文化的旗人后裔,另一重是留过学的现代知识分子。他的文化认知也有两种,一种是饱含其生命回忆温度的京旗文化,其优劣之处都糅合在一起,老舍对之既有反思又有热爱,旗人尚武的精神、待人处事时重礼重情轻利益的精神等,都是老舍身体力行的。另一种是正在被建构的新中国文化,老舍主动参与了建构,对之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反思。从《秦氏三兄弟》到《茶馆》的写作转换,背后是他对京旗文化和现代史思想的认知转换。背后折射的是老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7年左右文学思想的重要转换,即与其他很多作家主动从思想认知转换到淡化思想不同,老舍反而从文化认知进一步转向思想认知。这种与众不同的主动转换应该与老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接近北京政治圈核心、拥有参政思维有关系——这让他有主动参与建构当时上层提倡的当代文化的责任意识和思想高度。《茶馆》又一次将他拉回到旧文化的现实主义描述中。熟悉京旗文化让老舍在写作《茶馆》时驾轻就熟,也让《茶馆》在文化描述上成为老舍的代表之作。只是从文学思想史的角度看,《秦氏三兄弟》才展示了老舍思想上与当时政治思想的呼应与分歧,呈现了老舍思想认知的本真角度与时代烙印。他以现代知识分子的方式认真思考当代政治问题,又以来自政治核心圈影响下的敏感选择了该有的沉默和审慎。《秦氏三兄弟》的不发表,凸显了老舍全面的智慧,并非他自认的思想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