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对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2022-03-18刘焕申申香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建设发展

刘焕申,申香芳

(聊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聊城 252059)

小康社会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践行这一思想使中国在20世纪末进入了小康社会。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这一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励精图治,真抓实干,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目标、科学内涵和伟大实践。

一、创立(形成)了小康社会建设新的指导思想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小康之家”的概念,并进一步提出中国20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达到小康的状态。[1](P237)关于小康的内涵,他说:“我们搞的现代化不是西方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小康社会的现代化。”[2](P816)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 000美元的小康水平,虽然“不能同西方比”,[2](P785)但由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国民收入完全用之于整个社会,相当大一部分直接分配给人民。”“那我们的日子比他们要好过得多,比他们两千美元的还要好过。”[1](P259)邓小平认为,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八亿人口能够达到小康水平,这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3](P322-323)关于达到最低人均800美元小康目标的时间表,邓小平强调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踟蹰不前,要争取二十年翻两番,“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八百至一千美元,进入小康社会。”[4](P681)根据邓小平这一设想,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分“两步走”,到20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设想。1984年4月18日,邓小平进一步明确提出:“第一个目标就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二个目标就是要在三十年至五十年内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3](P494)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关于如何实现小康发展目标,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988年9月,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要求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以科技促发展。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要求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并再次强调:经济如要发展的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两大引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实现了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第一步发展战略提前实现。按不变价格计算,我国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增长了1.36倍,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1995年,原定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目标提前五年完成。199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完成“翻两番”的目标,我国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提升到19.8%,规模位居世界第一,220余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大国和世界工厂,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从“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小康大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

在邓小平提出的小康水平已经实现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化发展,解决化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进道路上的风险考验,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守正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5](P20)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指导思想、行动纲领和基本遵循。

二、发展了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当时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发展经济,最主要的社会矛盾是尽快提高生产力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调动人民群众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以往长期忽视经济建设,不重视人民生活,专注于阶级斗争的政策和做法。因此,邓小平借用国人所熟悉并向往的、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和内涵的“小康”“小康之家”的理念,表述了20世纪末中国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并用世界通用的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量化“小康”这一相对笼统的概念,确立了800~1 000美元的具体标准。邓小平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1](P164)并指出“底子薄”和“人口多,耕地少”是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看到”和“必须考虑”的“两个重要特点”。[1](P163-164)这些特点使邓小平在设计小康目标时主要和更多强调的是经济层面,“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3](P226)2012年,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顺应我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6](P3)在社会发展目标上丰富和深化了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思想。

第一,首次把十六大、十七大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一步表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差,蕴含了党对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目标的高度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时不我待、全面发展、加快发展的高度自觉。

第二,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目标。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个翻一番”和“两个同步”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体化、指标化、数量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实践。

第三,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四化”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7](P16)到2020年,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7](P13)新“四化”目标丰富了小康社会的内涵,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

第四,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第五,提出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断扩大人民民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夯实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进一步提升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民生保障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生活。

三、丰富了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的科学内涵

如前所述,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首先和主要是从发展生产力、消除贫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层面着眼,属于经济范畴。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出二十年改变面貌,不是胡思乱想、海阔天空的变化,只是达到一个小康社会的变化,这是有把握的。”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收入分配是合理的,赤贫的现象可以消灭。到那时,国民收入百分之一分配到科学教育事业,情况就会大不同于现在。”[2](P837-838)之所以主要从经济层面界定小康社会,一方面,因为经济是其他领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物质保证,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太穷、太落后,人民生活水平太低,温饱都不能得到保障。所以,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最实际利益和要求出发,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温饱问题是形势所需、人民所求,是当务之急,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邓小平并没有仅仅从经济角度来界定小康社会。他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特别强调“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P208)1983年,邓小平描绘出他在苏州了解到的达到小康目标时的社会状况: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二十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8](P24-25)这六条标准实际上提出并显示了邓小平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清晰、全面、协调发展的丰富内涵。

在对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丰富内涵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的“三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总体布局。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形成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5](P50)所以,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文明是有机统一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标志着党在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化和发展,有利于将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及全过程。

四、丰富发展了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

围绕如何实现小康,怎样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邓小平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国问题的关键在党”等重要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健康发展,推动中国实现了从饥饿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的重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扣牢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关键期、决胜期、历史交汇期和承上启下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提出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四个全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打好三大攻坚战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坚实的思想保证,丰富发展了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

第一,习近平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丰富发展了邓小平改革思想。邓小平认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实现小康的根本途径。四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社会的活力和激情,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当前,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诸如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等民生问题,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阶层固化利益固化问题,腐败易发多发高发问题,地区、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问题等,这些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际出发,指出以上问题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要破解这些“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9](P10)只有通过统筹推进、协同配合的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加以解决。

第二,习近平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丰富发展了邓小平法治思想。法治建设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中的应有之意。1979年6月,他在会见日本友人时指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1](P189)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人民群众对幸福安康生活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期望值之大都前所未有。只有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才能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做出总体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迈出坚实步伐。”[10](P142)

第三,习近平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丰富发展了邓小平党的建设思想。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成败的关键在人,关键在党。“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8](P380)1989年6月16日,邓小平在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时再次强调,“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8](P314)为此,邓小平强调要在思想教育、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等方面入手,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传统,狠抓从严治党的落实。针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习近平在2014年10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了从严治党“八点要求”。同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在从严治党前面加了“全面”两个字,首次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概念,正式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使管党治党有了更坚实、更具体、更富有实效的科学依据和根本遵循,开启了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新篇章。

第四,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脱贫、乡村振兴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布局的具体举措,丰富发展了邓小平共同富裕、“三农”建设思想。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多次阐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大体现。1992年初,邓小平更是进一步提出了以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并特别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8](P123)党和国家为此持续发力,加强政策扶持和人财物力投入,成就斐然,不仅为本国人民带来福祉,而且为世界人口脱贫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1981—1990年,中国减贫人口数为1.52亿人,占全世界脱贫人口总数的83%;1990—2010年,进一步减贫5.26亿人,占全球脱贫人口总数的75.7%。习近平继承和坚持邓小平这一思想,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11](P5)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自治州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要求扶贫攻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原则。坚持这一战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全国贫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9 899万人减少至2019年底的551万人,连续七年年均减少1 0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10.2%降至2019年底0.6%。党的十九大要求坚决打赢精准脱贫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三大攻坚战”。2018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2020年前必须实现全国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同全国一道共同迈入小康社会,一个人也不能少,一个家庭也不能少,一个地区也不能少,“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12]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向全世界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13]从此,中国进入了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新阶段。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农业经营体制、农村经济结构、农民增加收入等“三农”问题进行了持续关注和不懈探索,推动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发展,大力支持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大幅提升农民个人和家庭收入,极大改善了农村和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保障了农村小康水平的如期实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进一步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将其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2018—2021年的历次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努力通过强化财政投入、撬动金融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大力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力争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