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性视域下国内高校异地办学热的冷思考
2022-03-18潘红霞
■潘红霞
(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管委会,浙江 杭州 310018)
20世纪80年代,随着“大众化教育”理念不断推进,国内高等教育掀起一股改革的浪潮,进入了快速道。在此期间,为满足不断增长的高校办学规模扩张的需要,解决办学条件有限的问题,高校与社会资源充分整合,催生了异地办学这一全新办学模式。教育部对何为异地办学给出过明确意见,指出高校跨地市州设立具有完整人才培养功能的异地校区(分校),属于高校异地办学。
异地办学是在多重环境、多重关系和多重资源下选择的产物,所以它必然存在着多种关系,无论哪一种关系的失衡都会导致异地办学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耦合本义是物理学术语,是指两个或多个事物依赖于对方的一个度。之所以把“耦合”这种物理概念引入异地办学这一范畴中,是因为异地办学关键是协调好各种关系:协调高校与地方的关系,协调资源的合理配置,协调办学主体间的互利共赢等。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耦合”多是指一种动态的关系。异地办学正是需要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去处理各种关系的相互作用,以及在这样的相互作用下,探究异地办学的价值意义、弊端不足以及未来的趋势。本研究在分析异地办学每个阶段特征的基础上大致勾画出其发展态势,并结合当下异地办学存在的痛点及难点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为异地办学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国内高校异地办学发展历程探析
高校异地办学并非是一枝独秀,它是依托多重耦合交织的关系关联发展。首先是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异地办学发展的基础。不难发现,国家政府每一次政策的颁布,都会推动教育和办学方式的变革和发展。其次是经济发展,异地办学经费是基本保障。最后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政策支持且发展需要的前提下,高校为了扩大规模自然寻求异地办学这一办学模式。以我国高等教育重大政策出台发布以及国内高校异地办学重大事件为线索对国内高校异地办学发展历程做了梳理,大致可以分为起步、突围、发展、收紧四个阶段。
(一)1984—1998年:“点状开花”,异地办学进入起步探索阶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一股改革发展的热潮正在沿海一些开放城市掀起,无论从高校的自身发展还是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来看,都迫切对高校办学提出新的期待和需求。1984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诞生,开创了国内高校异地办学的先河,具有标志性意义。紧随其后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校区陆续成立。这三所高校率先拉开了国内高校异地办学的大幕,国内高校异地办学开始起步、点状开花。国家政府也非常重视这一全新的办学模式,相继出台各项政策和决定。1985年国家出台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指出,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办学,培养多种规格人才,走出符合我国和各地区实际的发展教育的路子。1984年至1998年这一阶段,国内高校陆续开启异地办学之路。
(二)1999—2008年:“面上突破”,异地办学进入突围兴起阶段
1999年是高校跨出异地办学具有历史重要意义的一年,从宏观国内外形势来看,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国内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为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急需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从中微观层面来看,国内高等教育出现供需脱节的情况,一度出现“人才荒”“技工荒”,高级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老百姓希望接受高等教育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愿望亦日益迫切,这也促使我国政府出台了高校扩招的政策。扩招这一政策无疑给国内高校异地办学打了一支“强心剂”,高等教育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为满足扩招需要,高校想尽一切办法突围,进行办学体制的改革,以此来扩大办学空间,提高招生规模。在此背景下,许多地方纷纷建设大学城,吸引高校落户建设新校区,如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落户珠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落户深圳,异地办学风生水起。
(三)2009—2016年:“孔雀东南飞”,异地办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09年,高校扩招走过十年。一方面随着高校扩招带来的高等教育事业长足发展,许多高校出现了资源不足、校园空间局促等问题;另一方面从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来看,以互联网及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兴行业方兴未艾,它们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能和潜能的同时,高端创新技术人才供应不充分的问题却愈加明显。在这一背景下,地方政府和高校可谓一拍即合,为满足各自发展的诉求,异地办学进入快速通道,如雨后春笋般茁壮生长,数量规模出现井喷。这一阶段异地办学的流向呈现出全国各地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汇聚的趋势,大多流向经济较发达但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充分的城市,如深圳、青岛、苏州、烟台、珠海、威海等,“孔雀东南飞”成了这一阶段高校异地办学的生动写照,全国高校资源出现新的不平衡态势。
(四)2017—至今:“政策收紧”,异地办学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面对异地办学热潮的兴起,2017年教育部发布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审慎决策建设新校区,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城市、跨省建设新校区,特别是具有本科教学功能的新校区。至此,异地办学进入政策收紧阶段。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度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申请设置本科学校的,须不存在跨地市办学的问题。政策进一步明确了本科学校不能跨地市办学。2019年,教育部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780号(教育类180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明确指出,对异地校区办学模式一直持审慎态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新的异地校区。一系列政策文件出台,无疑给火热的异地办学降了降温。以武汉大学、深圳市人民政府双方合作举办武汉大学深圳校区为例,2020年5月,深圳市教育局正式回应称,按上级部门要求,引进武汉大学建设深圳校区项目不得不终止。很显然,政策收紧是主要原因,备受关注的武汉大学深圳校区项目最终被终止就是这一政策收紧的直接后果,高校异地办学步入理性发展阶段。
二、异地办学是多种耦合关系诉求下的产物,存在诸多问题
异地办学热潮的涌现有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是多重诉求聚合产生的集中反应,“异地校区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多元主体间的利益不一致等问题”[1],高校、地方政府、学生、家长都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也都有着各自的现实诉求和想法。而这种耦合关系的此消彼长,正是促进异地办学不断调整发展策略的重要原因。从近几年高校异地办学实践成果来看,不可避免产生了一些问题,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和困难。异地办学也在不断地探讨和摸索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亟待破局。
(一)异地办学普遍目标定位不够精准,影响其学科专业定位和发展
异地办学在学科专业设置上通常与母体学校雷同,未能结合新校区整体发展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只是做了整体或者部分的迁移和输出,一定程度上造成重复建设,这也使得异地校区很难形成独立的核心竞争力,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缺乏特色和竞争力,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二)异地办学普遍缺乏稳定充足的办学经费,影响其持续健康发展
高校和地方政府在联姻的时候往往兴高采烈,渡过“蜜月”期后热情渐渐褪去,多元主体治理,归属权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等弊端逐渐显现,地方政府在给予相关政策和经费支持时难以形成制度化的长期稳固模式,相关政策和经费支持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有的甚至出现信任危机,造成扶持政策不稳定、持续投入不足、合作关系惨遭破裂的情况。而此时的异地校区同样面临发展的困局,是退回母体学校还是继续前行成了“两难”问题,陷入发展两难和尴尬的境地。
(三)异地办学普遍缺乏高水平稳定的师资人才队伍,影响其办学质量的提高
“空投式”“访问式”的师资队伍教学方式让异地办学质量和水平难以保证。同时,异地校区往往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会大量招聘新教师;另一方面一些师资紧张的课程大都会采用大班集中授课的形式,教学互动明显减少,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一到下课时间教师纷纷赶回母体学校所在地,异地校区“空城”现象频发,反之母体学校优质师资也面临着被稀释的困境。
(四)异地办学普遍存在校园文化底蕴不足,影响其大学人文精神传承和创新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特色。异地校区在校园文化方面由于是新建校区,存在一定的“文化沙漠”“文化孤岛”现象,表现出与母体学校文化衔接传承不畅,人文精神底蕴不足,校园文体活动氛围缺乏。
(五)异地办学普遍存在资源重复建设,影响其优质资源合理配置
在资源配置上,面临着异地和母体校区如何进行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动辄千万元的高端实验室,新校区再建新的高端实验室会面临资源重复建设及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不建的话又存在着不能满足新校区教学和实验的需求。还有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科研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等,异地校区学生同样面临不能充分享受的问题。
三、从耦合关系调适层面试论高校异地办学发展策略
(一)加强高校异地办学版图的顶层设计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谋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为重点,不宜盲目扩大规模,也不宜再对现有高校布局做大规模调整,而是应把着力点放在高质量内涵建设及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上,这也是时代的呼唤。对于那些盲目扩张、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的异地办学高校,要坚决予以制止及监管。现阶段,本着整体优化、质量提升的原则,一方面对各高校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特色、办学规模等做进一步的梳理和明确,对异地办学的高校要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和论证,明确其必要性、可行性及可持续性;另一方面,积极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要求高等教育加快构建与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等战略布局相适应的新格局。高等教育要自觉承担起这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引擎作用,积极对接服务国家战略任务。面对越来越多的高校“东南飞”,需要在国家政策层面予以引导和规划,鼓励高校“西北飞”,把“振兴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这项国家战略任务作为高校办学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双重作用,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注重解决好区域高校发展不平衡问题,构建更加合理、均衡的高等教育新格局。
(二)夯实高校异地办学法治化建设
高校开展异地办学需要有法律的依据,按照严格的程序和标准,依法依规进行审批管理。教育主管部门虽然对高校异地办学采取不鼓励、不支持的基本政策,但并未明确异地办学审批程序和评价考核标准,也并未明确其退出通道和机制,客观上也导致异地办学在审批、管理和运行中缺乏明确的法律制度规范保障;母体学校、异地学校、当地政府、企业多元主体之间权责不够明晰,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异地办学各种乱象。应当规范高校的异地办学行为,完善异地办学的申请、受理、论证、审核、评估等各环节,同时对于已经开展异地办学的高校,如果运行效果不理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也应抓紧建立退出机制。
(三)创新高校异地办学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如何根据异地办学的实际情况,探索并依法建立高校治理机制体系,明晰各方主体责任,积极改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避免“短视行为”是当前高校开展异地办学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新时代高等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也面临着升级迭代,要逐渐从单一的管理模式,走向多元共治的现代治理模式。通过多元共治来提升治理管理能力,为异地办学这一全新的办学模式提供坚实的保障。积极改善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理顺各类关系,协调好内部的各种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推稳步发展[2]。高校异地办学管理机制创新应在异地办学这块试验田里大胆改革创新。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数字化、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为多个校区之间实现互联互通、整体智治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和基础。
(四)聚焦高校异地办学目标定位及教育质量的提升
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异地办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既要对“母体”优势学科和专业进行保留和继承,异地校区更要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目标定位,也要有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和特色性,形成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在国内异地办学大军中,2016年9月,浙江大学进一步拓展异地办学,创办浙江大学海宁校区(国际联合学院),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经过几年的努力,浙江大学异地办学校区已形成了一套异地校区的管理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国内高水平中外异地合作办学的标杆,它的成功得益于主动服务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目标定位以及专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异地办学不是简单的母体学校的延伸,而是综合了母体学校和当地政府不同资源,在多元文化制度影响下的一种全新的办学机构”[3]。异地办学既要对母体学校优势进行保留和继承,又要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目标定位,更要有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只有形成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特色,才能在高校发展版图中有立足之地。同时,异地办学校区必然受外部资源环境和其他耦合性关系影响,这就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调和关系,在动态关系调适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