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供给侧视阈下中职学校“双创”教育生态教学模式的研究

2022-03-18■王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创中职学校

■王 强

(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徐州 221116)

教育供给侧就是要求学校要面向社会、面向发展,走出校门口的学员就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当前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繁荣的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了重要生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人才创业,是当前中职学校重要任务和职责。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很多中职学校推陈出新,努力变革,通过转变课程教学体系,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放在首位,不断丰富学生理论知识,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进行创新创业打下知识基础,并将教育资源向一线教师进行倾斜,增强“双师型”师资力量,提升学生发展上限。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中职教育体系发展时间尚短,很多服务保障还有待提高,并且改革开放后,我国飞速发展,社会经济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可以预料这种变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还将持续。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变化,而学校由于本身教育属性限制,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要求中职学校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将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采取科学教育方式,完善“双创”教育管理和运行机制,打造高效的中职教育生态教学模式。

一、中职学校“双创”教育生态系统内涵解析

中职教育生态教学模式是一个大的范畴,不仅仅是指课堂上的教学,还包括了良好的师资保障、适宜的评价体系和优秀的激励方法等,是立体化的教育,每一项的短缺都必然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成果。因此,构建符合教育侧供给原则的中职“双创”生态教学模式,不仅需要科学地认识“教育侧供给”、认识“双创”,还要认真了解当前中职学校教育生态基本内涵。

(一)“双创”教育生态内涵

创新和创业是一种积极拥抱社会的心态,是勇敢面对未知、挑战自我的自信。一个科学有序的创业环境受教育、政策、文化、经济、金融等各方面的影响,因此中职学校培养“双创”人才也必须引入这些因素,构成一种生态化的教学模式。这种生态教学模式是开放型模式,既是当前社会大的创业环境下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相对独立的教育服务体系。前者体现在创业教育的目的和教材来源于大社会环境,教育内容跟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后者体现在中职教育以培养专项技能为主的属性上。

(二)生态系统下的中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分类

创新创业在社会上就是不断填补现有空白,创造新的发展方向。

1.意识形态创新

认知在创新创业中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只有认知到位才能指引行为。而认知形成于对世界的看法,是一种意识形态。培养学生做学会观察的人,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世界认知,创业应该是一种有序的行为,而不是盲目实施。同时,学校要开展创意比拼等活动,定期开展头脑风暴,让学生思维始终处于开放、包容、创新的状态。

2.实践操作创新

基于现有经验创造出新的方法,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社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新旧事物反复交换中逐渐前进的,是整体化趋势。不能为了创新而摒弃现有的传统经验,要知道创新是一种厚积薄发,是一种量变引发的质变。教师应该采取多元化教育方式,教育学生与时俱进理念和社会发展前沿技术,为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二、“双创”教育生态教学模式建设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开篇第一句就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各地区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出台相关文件政策,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但是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还没有充分融合,学生对于创业教育学习重要性认识还有待提高。教师自身的创业经历不足,对学生缺乏有效的指导,校企合作中,企业作为参与主体积极性不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缺乏深入指导等。以下从课程、师资、评价、激励四个方面进行细致探讨和研究。

(一)教育供给侧改革视阈下中职学校“双创”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

1.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构建的首要前提就是设立课程目标,有了具体目标,才能将课程中的各类要素有机结合。中职学校课程目标服从于整个“双创”教育体系总体目标,是总目标下的具体方向。同时,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化差异,在职业教育方面需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基于此,课程目标也分为共性目标和个性目标,共性目标具体是帮助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科学指导学生未来规划。个性目标是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指导学生专业成长,将兴趣转化为专业发展,为未来成为经营者和创业者创造条件。

2.课程构建原则

课程构建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专业课程与“双创”课程相结合,中职学校“双创”教育面向所有学生,但是学生由于兴趣、性格等差异,选择不同的专业进行学习,这就需要将“双创”教育课程普适化,让所有学生都能结合本专业学习了解创业知识和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并相互融合,激发创业热情的同时促进专业发展;二是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在学校课堂中学习到的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只有不断进行实践操作,这些知识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成果。

3.课程体系建设

中职学校“双创”教育课程是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元素,必须进行科学合理设计,并结合当前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模型“实质构成”和“形式构成”,开发“双平台+双模块”课程模式。平台是指中职教育的专业教育平台和通识类教育平台,模块是将“双创”教育模块化,将其分为基础模块和提升模块。

通识类教育平台+“双创”基础模块:在学生初入学一年内,在基础教育过程中结合课程需要,初步培养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形式上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通识类教育知识面覆盖广,可以结合很多实际有用的案例进行讲解,并且学生在初入学期间,对“双创”教育了解为空白,结合基本知识框架可以初步构建学生创业创新的认知能力。专业教育平台+“双创”提升模块。学生经过通识类教育平台+“双创”基础模块的培养,已经对其有了初步认知,在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双创”教育以提升为主,内容上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学生入学的第二年开始逐步实施,利用产教融合、社会实践等活动,将专业化的创新创业知识技能传输给学生。

“双创”教育的课程安排方面,第一年设置创业基础和创业指导评测,在普及知识的同时,按学生兴趣进行分类指导。第二年以普及创新创业主流知识为主,例如法律、市场、金融、税务等方面知识,为创新创业打下基础。最后阶段主要以实践操作为主,通过案例活动、技能大赛等增长见识和经验,将知识真正地转化为自己的成果。

这种“双平台+双模块”的教育模式打破了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之间衔接的问题,这种课程设计和实施机制保障了课程生命力和吸引力,体现了“双创”教育的实践性操作性质,实现了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总体目标,推动了中职创业教育创建生态系统工作的有序发展。

(二)教育供给侧改革视阈下中职学校“双创”教育的师资体系建设

有句教育名言:教会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意思是教师必须学识丰富,才能教会学生,反过来也表明了教师这一角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双创”教育方面,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中职教育创新创业方面按照现有学生数量看,师资数量严重缺乏,“双创”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同时,教师对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技能不够深入,这方面的综合素质较低,很多教师是理论课转型而来的,对实践操作理解不够深厚,影响“双创”教育效果。

1.“引进来、走出去”培养高水准师资队伍

首先通过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引进一批创业创新教育专家,为中职教育注入新鲜血液,专家引领带活学校整个教师团队,并接触先进的教学理念,吸收先进的经验知识,积极探索适合学校“双创”教育发展的道路。同时,制定严格招聘制度和聘任程序,引进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充实学校师资队伍。其次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参观,学习好学校、好企业的先进做法,确保教师能够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打造一批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师团队,实现高质量、高水准和高效率的教学模式。

2.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数量在持续上升,但是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了要多措并举提高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和素质。

一是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开展思政课,推进“三全育人”,大力宣传推介“双创”教育中的教师榜样和楷模,弘扬新时代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并制定师德师风制度,严格执行落实,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一律严格处罚;二是开展教师组织提升计划,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式,将“双创”教育教师固定岗+流动岗相结合,促进校企双向交流,提高教师社会实践经验和企业工作经历,增强业务素养。中职学校加大与企业交流力度,构建交流协作共同体,使得企业员工与教师双向交流成为常态。

3.开展多元化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培训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直接有效手段,业务精湛、经验充足、专业强大的教师团队,是建设“双创”教育生态系统的有力支撑。一是优化培训格局,构建以中职学校为主、企业实习为辅的培训模式,健全学校-企业、校内-校外、学校-学校联合培训机制;二是大力举办创新创业知识宣传等大型讲座,聚焦职业教师能力培养,提升一批专业能力不足、实践经验欠缺的中职教师;三是以比赛、实训促提升,组织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积极参加各类项目比赛活动,通过同台竞技,增强实践教学能力。

(三)教育供给侧改革视阈下中职学校“双创”教育的评价体系建设

中职学校“双创”教育体系是当前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包含学校教育和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内容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教育标准开展,社会、学校、企业等多方面参与,因此,要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1.社会层面

社会是中职学校创新创业的阵地平台,社会层面的评价主要从政府决策、社会声誉、企业成果等方面进行。政府决策方面,政府要通过政策制度来保障中职学校自身教育水平,对有潜力的学校倾斜资源、优惠政策,扶优、扶大、扶强。并按照相关规定,结合中职教育发展情况,制定职业等级标准,实施职业等级考试,颁发相应证书。同时,还要加强监管,防止出现滥发证、假荣誉等情况。社会声誉是反映教育成果的直接体现,是基于社会角度对中职学校教学成果实用性的认可和评价。学校要主动联合行业协会,开展社会问卷调查,研判创新创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影响。企业方面,学校要推进校企合作模式,对实习锻炼学生依据企业考核标准定期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现状,针对性进行教学改革。

2.学校层面

学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者和执行者,必须建立公平公正的学校评价体系。学生在校主要活动表现为课堂学习、生活体验、实践活动等,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是针对以上三种。在课堂上,学校要建立一生一档,追踪每学期学生学习变化,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判,重点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进行考察,并将评价长期化,对已毕业就业学生要定期沟通,统计创业转化率。生活方面,要从宿舍管理、社团活动着手,评价学生自理、自觉、自律等能力,分析学生心理素质和风险承受能力。实践活动方面,项目组教师要认真分配工作任务,每项任务都制定严格的阶段标准,最后根据学生成果进行客观评价。

(四)教育供给侧改革视阈下中职学校“双创”教育的激励体系建设

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激励体系还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激励目标不明确、激励对象不确定、激励方式不合理等,导致“双创”教育在好制度、好课程、好师资的背景下,没有充分释放潜能,没有实现质的跨越提升。从心理学角度看,个人激励受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影响,两者缺一不可。

1.外部激励

首先是政府层面通过顶层设计,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包括财政支持、税收减免、金融服务、土地优惠等,同时指导学校设立创业孵化基地和创客空间等平台,推进中职校“双创”教育发展。引导社会和企业方面与学校同频共振、同步发展,发挥政府“托底者”角色作用。其次是产教融合,在新时代下,社会经济快速向创新型方面迈进,中职教育以社会实践为舞台,通过产教融合,共享社会资源、企业效率、优质人力资源、经济效益等,在这个过程中合作双赢,进而为实现个人价值起到激励促进作用。最后是社会支持和认可,创新创业是一项艰难的道路,受到资金、政策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但是如果学生项目被社会公众所认可和支持,那么创投资金和各类扶持政策会极大增加学生信心和能力,为后续创新创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2.内部激励

一是激励创新创业教师。要全面完善教师任教、职务评聘、绩效考核标准。科学制定学分和专业划分,对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占用资源公平公正分配,实现互补互助作用,操作上要聘任专业人员现场指导,满足学生需要。同时,对现有师资力量进行优化调整,确保一线教师都是质量高、业务精的骨干。此外,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在绩效方面对做出重大教育成果的教师进行倾斜,奖励荣誉方面评优评先,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二是激励学生。学生是学习主体,是教育的对象,是双创教育成与败的最终标准。首先开展心理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正确认识创业的积极意义,从内心认可创新创业的正向作用;其次要设立学生创业支持基金,缓解学生后顾之忧;最后打造标杆式项目,对成功典型的案例积极宣传报道,树立良好榜样,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积极性,营造广泛参与、全面联动的浓厚氛围。

猜你喜欢

双创中职学校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学校推介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