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医学遗传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2-03-18马彩云胡明洁黄银久吴华彰汤必奎张静王媛媛吴守伟王春景刘长青
马彩云,胡明洁,黄银久,吴华彰,汤必奎,张静,王媛媛,吴守伟,王春景,刘长青
(蚌埠医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指出,要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课堂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践建设,加强亲和力的思政教育引领,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做好引路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满足学生期待和发展需要.其余课程种好田,守好渠,使课堂教书和思政育人形成合力,同向同行,从而为专业课程教师更好落实思政教育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指明前进的道路.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关系密切,协同互补,要加强二者有机融合,从课程教学中解冻思政元素,承担好德育育人职责,全过程育人.在大学生的所有课程教学中,专业课程占据了大概80%,因此,专业课教师是否善于挖掘思政元素点,将思政育人融入到专业课的教与学的活动中,是落实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关键[1].实际上,部分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教与学的活动中,并没有把握好育人职责这个关键元素,没有坚持好教书和育人同等重要的教育理念,在立体化的思政教育育人体系中,有“孤岛化分割”的这种现象的存在[2-3].这就迫切需要高校加强课程育人,将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渗透融合,调动专业授课教师们的主动性,将思政情怀赋予课程教学的始末,以培养祖国需要的后备人才主力军.
1 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建设意义重大,是落实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高校教师作为引路者和领路者,不单是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入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使其绽放在伟大的祖国母亲需要的地方.专业课教师讲授的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承担着德育责任,其实施与否直接影响着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它改善育人的单一性,利于实现立体化的“三全育人”格局.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体现,是立德树人任务落实的关键环节.专业课教师的职责,不单单是教书,更要教好学生如何做人.苏圣儒先生指出,教师的言传身教主要在课堂,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学生会模仿老师,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至关重要,它无形地影响着学生[4].刘冰先生认为,作为教育者,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把握好教书和育人两个环节,实现全过程育人[5].李凤认为,推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课程教学中挖掘蕴含的思政元素,解冻隐含的思政资源,把课程思政工作融入教学全过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学生立德树魂,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观念,谋划思政教育的同心圆[6].
2 课程思政融入《医学遗传学》专业课程的重要意义
医学遗传学学科,极大地促进了21 世纪的医学科学的发展.学习这门课程,使医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疾病发生的遗传机制、传递规律及疾病防治的遗传学新技术、新方法.课程中涵盖众多临床教学案例,可通过隐形渗透方式,探索其思政要点,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进程.医学遗传学有机地整合了各专业和临床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临床医学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使学生具备从事专业学习以及开展医学研究的相应能力,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临床上常见遗传病进行诊断、治疗,开展遗传病预防及遗传咨询工作.
将思想政治内容深深植根于《医学遗传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医学遗传学》课程的众多知识点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学生通过显隐性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掌握扎实的专业课程知识,另一方面,其爱国、爱党、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品德修养得以彰显和加强,以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3 授课教师致力于《医学遗传学》专业课程思政实践建设重要性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高校教育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坚持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渗透融合.作为与在校大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教师群体,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主力军[7-8].通过隐形渗透的方式,挖掘思政元素点,将思政的种子撒播在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中,使专业课教师致力于对大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和社会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疗领域的人才需求极为迫切.加强对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培养有本领、有理想、有担当的国家医疗领域的后备主力军至关重要,看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看重他们的品行道德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这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推动国家健康事业持续繁荣必经之路.医学院校开设的专业有护理学、麻醉学、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和医学检验技术等,毕业的学生们大部分将会从事临床及相关行业的工作,他们的服务对象是患者及其家属,因此塑造医学人才优良的政治素养与高尚的医德医风显得尤为关键.
《医学遗传学》作为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坚持课程性质与定位的前提下,解冻知识点中的隐性思政元素,将思政情怀赋予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学生掌握以专业知识为纽带,并从专业知识中探索与其相关联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本领.培养医学后备人才,提升其业务技能和道德情操.
4 课程思政教育植入《医学遗传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建设
蚌埠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学团队授课老师积极深挖各知识点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紧扣《医学遗传学》教学的4个重要环节,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开展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把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9-10].
4.1 注重对学生的言传身教
传统观念认为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教师也必需担负起育人的职责.在《医学遗传学》课堂讲授中,授课教师应挖掘思政元素点展开教学,进一步在教材、教案、讲稿、备课笔记、课件以及教法中体现.同时,作为道德的引路者和生活中的导师,专业课教师的品行、世界观、人生阅历和社会认知等都会无形地影响学生,甚至还会被学生模仿.因此,专业教师要发挥隐性育人和显性育人的协同作用,言传身教,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助推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2 悉心探究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并巧妙设计教学
《医学遗传学》课程的很多知识点的教学均可赋予思政情怀.讲述单基因遗传病内容时,让学生知道,在从事临床工作时,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宝贵资源.一个完整的遗传病系谱,对于医学的发展意义极其重大,利于人们更好地探究单基因遗传病的致病机理.通过这一知识点的阐述,提高学生奋斗的意愿,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讲授群体遗传学相关知识点时,提醒同学们在对群体进行调查时,要态度严谨,结合遗传平衡检验进行分析,否则可能影响结果的判定,得出错误的结论.
讲述遗传学科科研小故事时,可以向同学们讲授“人类基因组计划”,强调团队精诚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中国高效高质量地参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伟大的事业,功勋卓著.号召学生们踏实掌握好专业知识,同时提升人文素养.
讲述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核型分析技术这一知识点时,应先介绍严峻的不孕不育的现状以及复杂多样的人类遗传性疾病,然后再重点阐述该技术能快速地诊断出相关疾病,并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暗示同学们要踏实掌握好专业技能,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为人类健康谋福祉.
讲述模拟遗传咨询这一知识点时,为咨询者守密是一种职业道德,作为咨询师,要尊重患者的隐私.力争做一个好医生,注意跟患者的沟通,避免不当言辞的出现,掌握交流的技巧.依此引导和鼓励学生们应该认真学习本门课程,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自身科学素养和人文关怀.
4.3 采取多样化教育教学手段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和利用网络资源优势,积极的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资源建设.通过辅助课堂教学的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课外多样化学习,如借助于电脑或手机客户端等形式.还可以通过规范化地引导和引领,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医学遗传学》的教学效果.
4.4 科学地进行课程评价(同行评价与自评)
主讲教师对所教授的课程开展科学性的自评、同行评价以及教学后的反思,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对授课教师进行课程评价的同时,也要把《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的广度与深度,作为考核标准的重要指标.
4.5 亟待解决的问题
深入挖掘课程优秀案例隐含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理念落实到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和课堂,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同一个案例,从多个方面挖掘思政元素点展开教学,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做到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的交叉渗透和融合.
以《医学遗传学》为研究对象,强化专业课教师将课程思政理念落实到课程教学,从如何构建内驱和联动育人机制以及加大思政育人教学的支持力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寻求有效措施,将专业课和德育内容有机融合,切实发挥好专业课教师引路人和领路人的作用,绽放其光彩、彰显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