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孩子播下一粒美好的种子

2022-03-18

考试与招生 2022年2期
关键词:袁隆平院士种子

龙 涛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走了。

袁先生生前常说一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他用一生践行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改变着这个世界,为人类向着更美好的方向砥砺前行。

缅怀这位共和国功臣的新闻报道持续不断,一篇先生写的《妈妈,稻子熟了》让人难以忘怀。这是袁先生在80岁生日晚会上的致辞,文笔质朴,感人至深。也让我们从中看到,袁妈妈当年在儿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怎样的种子,成就了他成为民族脊梁的一生。

从文字中,我们知道袁妈妈是出生于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特摘录几个片段:

“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个又一个的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

“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着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搏击的胆识?”

“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颗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透过这些感人文字,我们看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看到一位睿智的妈妈在儿子幼年播下的种子,在岁月中发芽、成长,用一粒种子改变着世界,稻香飘四海,福泽报四方。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时常会采访一些中小学生,一次我问他们:“你们有什么梦想吗?”

“考上好高中,考上好大学。”

“然后呢?”

“找到好工作,挣好多的钱。”

有的孩子甚至用手臂环抱出他认为多的含义,示意给我。

“挣了好多的钱干什么呢?”

“买上好房子,然后……”

孩子们不大好意思说出然后找一个好爱人,继续他们的轮回。

讲这样一个小故事,不是说这些孩子的梦想不够漂亮,不够高尚。

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发现有一些孩子智力体力都不错,就是学习驱动力不足。于是,我总想和家长们聊聊这个话题,那就是如何为我们的孩子埋下一粒更好的种子,让他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孜孜不倦地追求他的梦想,而不仅仅是挣好多好多的钱。

一个高二女生最近上课总是懒懒散散,时常拿出小镜子凝视自己半晌。班主任发现后,课下找她谈话。女生说:“老师,我不想这样辛苦地学习。你们总是说读书改变命运,我不需要改变,我爸爸妈妈就我这么一个女儿,我们家最近拆迁得了一大笔钱,我不用起早贪黑地考什么好大学一样有房有车有存款,我觉得这样过一辈子就挺好。我妈妈也说,一个女孩子没必要那么辛苦,好好享受青春,等长大了找个好人家嫁了,就挺好。”

还有一个初中女生,从形象到学习都不错,但上了初三后学习成绩迅速滑坡。班主任找她了解情况,鼓励她好好学习,迎接中考。女生也给老师“上了一课”:“老师,人没必要都走学习这条路,太辛苦了。您看我妈妈和她周围的朋友虽然文化不高,但一样生活得很幸福。”

女孩的妈妈做网上销售,也做一些代购。在女孩眼中,妈妈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坐在家里卖货就能赚钱,多好的生活呀。这也不需要有多少文化,自己这个文化水平足够了,没必要再去苦读那么多年,还浪费青春。

有人说:“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世界的手。”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也曾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由此可见,母亲意义之伟大,母亲教育之伟大。

袁隆平院士的妈妈在摇篮边就给他讲起了哲学家尼采,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就用英语给了他良好的启蒙。在他的孩童时期,母亲就带着孩子们接触大自然,认识土地对人类的馈赠,让他明白土地是生命之源。当看到很多人到寺庙祭拜神农氏时,就给他讲神农氏创耕耘、植五谷、训禽兽、尝百草、疗民疾的故事,使他认识到神农氏是人们敬仰的先贤。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一粒家国情怀的美好种子。

袁隆平院士的父母都出生名门、生活优渥,但袁妈妈并没有让孩子们坐享其成,而是用智慧启迪、用心血培养着孩子们,让他们尽可能接受最好的教育,鼓励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而不仅仅是享受富裕的生活。这样的母爱是多大的格局呀!正因如此,才成就了被国人称为“当代神农”的一代国士。

当然,为孩子埋下美好的种子,不仅仅是妈妈的责任,爸爸们同样也可以做得很好。

梁思礼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导弹控制系统研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是梁启超的小儿子。

有人问梁思礼:“您从父亲那儿继承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他回答:“爱国!父亲生前曾说过,‘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

1949年,梁思礼从美国学成归来建设祖国。当时他的一位同学留在美国,两人搞同样的工作,但他的工资只有同学的百分之一。有人问他的感受,他说:“我研究导弹是保卫我的祖国,我感到自豪。”从梁思礼身上我们看到,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

梁家的家风影响着后代的成长,于是有了满门才俊、三位院士的美誉。梁启超特别关注子女们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从小就让孩子们读《论语》《孟子》,希望子女都具有“不惑”“不忧”“不惧”的君子德行,这就是教育家梁启超为孩子们播下的种子。

当然,身为父母的我们,与袁妈妈、梁爸爸有着巨大的差距。也许我们没有他们的学识、眼界和格局,但我们同样有身为父母的责任。我们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给予孩子人之初的美好,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埋下一粒美好的种子,并适时浇水灌溉施肥除草,为他们的成长引路,为他们鼓劲加油。

袁隆平院士在八十高龄时,留给世人的这篇《妈妈,稻子熟了》,让我们看到令人感动的母子情深。梁思礼院士是参与“神五飞天工程”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让他感到自豪的是,他圆了父亲梁启超的科技梦,中国人的飞天梦!

袁家和梁家的家教家风,对子女的这种大爱,带着智慧与光芒,必会成为后人努力追寻的榜样!愿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播下生命中美好的种子,愿有更多生命收获最美好的人生!

猜你喜欢

袁隆平院士种子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院士速递
向袁隆平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