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历史人物教学中进行生涯教育渗透的研究
2022-03-18闫德娥
闫德娥
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很多“人物”是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的典型素材。笔者尝试在高中历史人物教学中通过情景模拟、分析活动轨迹等,凸显历史人物的“闪光点”和“榜样力量”,用历史人物的远大人生目标、高尚精神品质、伟大历史担当、人生重要抉择等感染学生,引导他们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客观理性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促进了学生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坚定积极的人生态度、明晰人生的成长目标。
一、重现历史情景,凸显人物轨迹,激发人生思考
许多学生存在“发展无方向、生涯无规划、专业无意识”的问题,对自己的人生基本没有什么规划,对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感觉茫然。即使是高考填报志愿,要么听从家长安排,要么花钱找机构填报,个人的意愿、兴趣和爱好无从体现。很多学生的态度是学什么都行,报哪个专业都可以,甚至对自己的人生走向都从未思考过。因此,加强生涯教育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明晰未来的发展方向,增强人生规划的能力,更能够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积极开发和拓展课程资源,合理创设情境,从历史人物教学入手,积极创设历史情景,深挖历史人物的高光时刻,以人感人、以事育人、以情动人、以理润人,充分展现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和深远影响。
例如在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中,可以利用陈独秀的人生经历创设情景,辅以视频、图片、创作的作品或现代学者的研究等多种手段,再现当时的情景。学生会有一种角色归属感,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到历史人物这个角色中,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去感悟人物的选择,感受历史发展的轨迹。
以陈独秀为例进行解释。
第一部分是身份转变、与时俱进。通过材料展示陈独秀的身份从一个传统的封建文人,到资产阶级维新派,到资产阶级革命派,再到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最后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通过梳理人物年表,感知人物变化,既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也加深了学生对人物的了解。
第二部分是时代产物、关键抉择。通过提供恰当的时代背景材料,再现历史情景,来探究是什么原因促使陈独秀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领导人和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材料的展示方式、方法可以多样化,在这些情景的再现中,学生会深刻感知陈独秀在关键时刻做出人生重大抉择,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作家、编辑、学生运动的领导者、党的领袖,无论陈独秀是哪个角色,从事哪种职业,都体现了他对当时中国现状的思考,为拯救中国而做出的努力。
第三部分是历史贡献,彪炳千秋。利用唯物史观来评价人物,如何看待陈独秀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所做的贡献,我们从中有哪些感悟?
然而,在第四部分中,晚年的陈独秀不仅晚景凄凉,还脱离了中国共产党。同时,还可以展示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3位代表的人生走向。他们曾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批传播者和践行者,是最进步的青年,最终却走上了不同道路。有的人将革命进行到底,如毛泽东;有的人为党的事业牺牲了自己,如何叔衡;有的人却退党叛国,如周佛海。13个人曾抱有共同的梦想,坚守到最后却只剩下毛泽东和董必武。是什么导致了他们最后如此不同的结局呢?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大量史料的展示,再现了时代背景下“立体”的陈独秀。时空观、史料解释、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悄然落地,同时也利用人物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事件紧密结合起来,这也是对新课改的尝试。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在引领学生感悟陈独秀的家国情怀和职业追求,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人生选择。特别是第四部分的处理,由个体人物命运到群体人生抉择,13位中共一大代表的人生经历和命运走向—所谓“大浪淘沙”,意味着只有那些信仰坚定、一心为民的人,才是真正的革命者。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反思人生应该如何选择,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信仰,坚定信念,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进而增强学生跟党走的决心,努力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精选典型素材,挖掘人物智慧,引导理性认知
很多学生对历史高考选做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题情有独钟,如何利用这一资源,构建高效课堂,既提高学生的高考分数,又从中汲取人物智慧,帮助高三学生理性认识自己,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高三复习备考时,笔者依托练习题,根据题中人物的典型事迹,进行有意识的生涯教育渗透。如某题材料呈现的是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笔者追加了两问:第(3)问,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第(4)问,在这些成就中有哪些与你的学科组合紧密相关,你是否愿意从事这些行业?
试题本身的立意是重视引导考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考生的“四个自信”。注重筑牢考生爱国主义信念,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引导考生坚持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报效国家,立志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在此立意下,笔者第(3)问的设置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这是高考冲刺的必备能力。第(4)问与考生的当下紧密相关,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考生对自己的学科组合就业方向是否了解,对自己是否了解,是否做到了“认识你自己”。教师在实现学科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把高考与人生规划结合起来,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业发展和生涯规划意识与能力;同时对缓解当下生涯教育的困境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明晰历史趋势,考量人物价值,确立卓越追求
高考综合改革既要求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也要求凸显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由于开课频次、教师专业素养和课程资源等原因,不少地区和学校(尤其是县级中学和农村学校)的生涯规划指导偏离初衷,被窄化为选科指导,选科指导又被窄化为追求未来高考利益最大化的技巧性辅导。仅凭学校开设几节生涯规划课程已无法满足社会、家庭和学生的需求,探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将成为高中学校教育教学的新热点。”所以笔者认为,就历史学科而言,历史人物教学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最佳方式。2019年全国Ⅰ卷第47题对刘源张的考查,通过历史伟人或时代楷模的经典事例,启迪考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考生认识到良好的品德修养是心灵成长与价值养成的过程,从而努力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同时,通过历史上众多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乐观向上的集体或个人事迹的再现,激励考生争做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时代先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的新时代奋斗者。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过历史人物的引领,激发学生活力,树立远大目标和奋斗方向。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有效的规划,使学生树立可持续的学习观点,从而受益终生。
新高考改革方案带来的多元选择是综合性的,不是简单的学业匹配或者职业匹配,而是基于整个人的综合考量。因此,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需要与学科教学相融合,需要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这种渗透既对高中历史人物教学进行有效的探索,又符合当今时代的需求,落实高考评价体系和育人机制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