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
2022-03-18李伟静
李伟静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学工部,河南 郑州 450046)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1].可见,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是高校的重要任务.
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要立足新形势,综合考虑新就业形态冲击下高校办学育人需要做出的变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践行大学育人的社会责任.
1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与就业教育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主要指大学生在毕业后规定时间内获得与其专业及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岗位,具有较高的职业满意度,且能够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对国家、地方及社会经济生活做出应有贡献.具体包括:第一,规定时间内实现充分就业;第二,个人能力符合岗位要求;第三,职业满意度较高;第四,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满足国家和经济社会需要[2].
高校就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其根本任务是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3].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目标的实现,除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进一步强化就业政策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2 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及折射出的就业教育问题
2.1 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
2.1.1 慢就业现象凸显
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909万人,被称为“最难毕业季”.相对于难就业,大学生慢就业问题更加引人关注.根据智联招聘平台2021年3月统计的就业数据,截至2021年初,仍有41.6万2020届毕业生处在求职状态.
一定程度上,大学生的就业偏好(如就业单位性质偏好、就业地域偏好等)影响了其求职速度.根据58同城2021年发布的《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有着就业求稳心态的2021届毕业生占总调查人数的71%,这种现象反映了大学生就业单位性质偏好;从就业地域偏好上看,BOSS直聘研究院2021年发布的《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显示,就读于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高校毕业生,60%希望留在高校所在地就业.这无疑增加了岗位匹配的难度,影响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2.1.2 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与毕业生能力错配
据2020年发布的《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研究报告》,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与大学生能力和期望错配现象.
当前的就业市场,选聘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是很多企业的招聘偏好.2021年,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面向5 762名全国各级在校大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从结果看,76.29%的受访大学生在面对“就业中令人困扰的事情”的问题时,选择了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
2.1.3 初次就业满意度不高
就业满意度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有研究表明,职业选择动机强度、职业选择果断性等对就业满意度有显著影响[4].然而,当前不少初次就业的大学生由于大学期间未能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加之对自身能力不够了解,无法形成明确的求职动机及求职目标,被动就业.很难发挥自身优势,无法获得竞争性薪酬,职业满意度不高.
2.1.4 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不足
自党的十八大我国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5].
然而,BOSS直聘研究院在2021年发布的《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中提出,单位就业当前仍然是很多高校毕业生的首选,占总调查人数的56.9%,而选择自主创业的低于5%.此外,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求稳心态更强烈,对新职业、新业态的尝试意愿不强.
2.2 折射出的就业教育问题
2.2.1 缺乏个性化就业指导
个性化就业指导指的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职业价值取向引领.慢就业现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出现的新现象,一部分学生选择“慢就业”源于高校缺少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恰当引导[6].面对大学生个性化的就业需求,多数高校依然采用传统“大锅饭”式就业教育,不能快速有效了解其就业偏好,难以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形成系统化、体现个性化,从而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影响其高质量就业.
2.2.2 就业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大学不仅是传播文化知识的殿堂,更是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实践预演基地[7].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在我国部分高校中存在缺乏探索、停留于表面、与就业现实脱节的问题.国内就业指导研究起步较晚,就业能力培养方面的理论体系和践行方法尚不系统,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存在方式单一的问题,更多侧重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容易脱离学生的就业实际.
2.2.3 忽视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的培养
高校就业教育的主体、对象、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离开人的就业教育是不存在的.高校就业教育是以人为中心,满足人的需要而开展的活动[8].高校当前的就业教育工作,对学生就业主体意识的培养相对欠缺,使大学生缺乏应有的职业认知,职前准备不足在就业教育中,大学生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要让其充分发挥主动性,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强化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
2.2.4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缺失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需要对其创新创业能力进行重点培养,笔者认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当前,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思路是采用案例教学和演绎式教学的方式,帮助大学生了解基本的商业规律,提升其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而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鲜少提及,更缺少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2.2.5 就业教育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2021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在接受采访时说,经过多年扩招,我国具有大学学历的人已超2.18亿.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始终面临着选择与挑战,并且这些选择与挑战无法在临毕业最后几个月内化解,而应融入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就业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与其能否全局实施有很大的关系.高校的就业教育应贯穿大学生学习过程始终,其系统性、全面性的实施会影响最终效果.
3 高质量就业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教育实施思路
3.1 个性指导,引领正确职业价值观
3.1.1 顺应学生发展规律,加强个性化教育
高校应遵循有层次、有侧重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依照大学期间每个学年的学业要求、培养任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向不同年级、不同特点的学生开展个性化就业教育.大一学生有着较强的可塑性,应用MBTI职业兴趣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等相关测评系统或工具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我,树立职业意识,在充分了解当前就业形势与社会需求的情况下,寻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方向与职业目标.通过对目标的分析,拆分成若干个小目标,规划到不同的阶段,以目标为导向.大二学生进一步接触专业课学习,对个人能力和专业就业方向会有更深层的理解.此阶段的职业规划重点应放在评估职业匹配度上,充分运用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的人职匹配理论,帮助学生认清自身优劣势,勾勒更加清晰的职业规划,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然后根据职业要求,锻炼自身能力.大三年级,就业教育的重点应转变为指导学生为就业提前着手准备,为选择就业的学生做求职培训,包括制作简历、培训面试应试技巧,为决定升学的学生指导学习方法,分享经验.到了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教育应注重锻炼学生抗压能力,提升挫折商,培养职场品质,如责任心等;同时,给不同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助力学生成功就业或升学.
3.1.2 引导学生转变观念, 促进就业岗位多元化
大学生就业是关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涉及人才资源配置的重要问题.大学毕业生应结合所学,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促进基础行业发展的质量升级,为民族振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添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性作用,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根据形势发展积极调整就业预期,积极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深入基层,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积极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竞聘公共服务岗位或基层岗位,如三支一扶岗位、大学生“村官”和城市社区的各类援助和服务岗位,在基层和农村的实践中锻炼能力.
3.2 需求把握,强化就业实践性教学
实践教学是就业教育中的关键一环,高校应高度重视.首先,明确就业教育的目标,应当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其次,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及方法,将先进的技术与工艺、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等促进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元素融入就业实践教学,构建能力驱动、任务导向的全新教学模式,实现学用结合.再次,构建实践教学环境,不仅要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更要校内、校外加强合作,构建课堂、实训基地和企业三重实践体系,常态化开展创业技能大赛、实验实训、企业见习基地、社区服务、创业空间等活动.最后,积极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进入企业实践锻炼,学习先进技术和最新工艺,进一步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3.3 意识树立,提高学生就业主动性
高校在就业教育过程中尤其应当重视树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第一,融入学生自主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在就业教育中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提升责任意识;第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合理规划自身职业发展方向及发展路径,提升就业成功率及就业满意度,强化职业意识;第三,鼓励学生主动了解社会需求及行业市场,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创业意识.
3.4 能力提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3.4.1 引入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
批判性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大学生批判性态度的培养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问题较早引起了国外大学教育的重视,此外,其组织形式在培养过程中也表现出多样性,拥有较多的经验积累.对比之下,国内高校对批判性思维教育的重视开始较晚,相关研究较少,组织形式单一,经验欠缺.依据董毓的调查,2003—2016年,在我国2000多所高校中仅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数量较少,且只有汕头大学的本科生必修课程中含批判性思维培养[9].为此,我国高校在就业教育改革中,应把提高学生思维力、开发学生思辨力融入教学各环节.
3.4.2 优化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式
在高校就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中融入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课程深度及趣味性,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参与度是批判性思维培养过程中应当把握的重点,教师引导和激励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逻辑推敲,收集和阅读论文和资料,积极思考,通过小组讨论、问答教学,促进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对话,逐层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并指导学生自主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与此同时,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要求教师具有更全面的逻辑推理能力等综合素质.谷振诣、刘壮虎曾提出,相较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更加令人担忧[10].所以,在就业教育中引入批判性思维,就需要高校建立专职的就业教育队伍,并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持和系统培训,提升专任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其教授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从而在主体层面上,提升就业教育的水平.
3.5 全局把握,建立“三全一长”就业教育工作体系
3.5.1 以功能为维度的全方位机制
首先,改进教学体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衡量标准,所以高校的培养方向和教学侧重点应当依照当下的社会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其次,完善激励体系.将大学生就业工作与教师绩效评估、职称评审和职务晋升等挂钩,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建立规范制度,提升教师工作动力与效率.再次,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优化的评价体系能够促进和完善就业教育,高校要在每年度学生就业工作告一段落后,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估,并及时调整评估体系.
3.5.2 以时间为维度的全程化机制
第一,职业摸索期.在基础专业课之外开设相关专业领域讲座,令学生初步了解专业发展前景.第二,职业定向期.鼓励学生参与专业内活动,提升专业素质与能力,使其进一步了解自身专业,对相关社会需求、个人职业目标和方向有更为清晰的认识.第三,职业准备期.帮助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训练实用职业技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第四,职业适应期.引导大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沉淀并转化为自身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软实力”,包括责任心、合作等,为将来工作中的挑战做好思想准备.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及就业观.
3.5.3 以空间为维度的全员化机制
就业教育要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需要高校、家庭、企业、政府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实现全员化育人.首先,校内组建就业教育团队,由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牵头,团队成员包括就业指导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职辅导员、院系书记等,共同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规划的服务工作,优化服务质量.其次,校外发挥家庭基础作用,引导家长重视职业价值观养成,帮助子女做好自身职业规划.再次,鼓励企业提供更多实习岗位,在为大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的同时,自身也能够挖掘出所需要的人才,减少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实现双赢.最后,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促进校企精准合作,向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用人单位就业机会,提升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3.5.4 以服务为维度的长效化机制
大学生就业教育应当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促进毕业生就业为目的,建立长效化机制.高校应提供多平台、多渠道的就业服务体系,利用校园公示、广播等方式,借助如QQ、微信、抖音等网络渠道及时发布就业信息,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学生就业主管部门要集中资源,汇编往年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对各专业的就业去向和形势进行分析,同时,加强对市场需求信息的调研,形成报表,分享给高年级的学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