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州党报乡村振兴报道的责任担当与创新探索
2022-03-18周田
周 田
(怀化日报社,湖南 怀化 418008)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继精准扶贫政策后解决“三农”问题的国家战略,也是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实践。如何发挥党报优势,切实践行社会责任,助推乡村振兴,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政策解读:乡村振兴报道的切入点
乡村振兴对亿万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乡村振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究竟怎么做?资金从何而来?实施主体又是谁?回答这些亟须回答的问题,解释这些必须解释的难题,是新闻传媒的历史担当。“媒体作为舆论引导的重要力量,应当主动作为,提供正确的政策解读,提升农民的思想认识。”[1]日本新闻学者新井直之曾经说过,“今后的报纸解说的重要性将日益增加。如果说报业的第一阶段是‘政论报纸’的时代,第二阶段是‘报道报纸’阶段,那么今后即将到来的阶段就可能是‘解说报纸’的阶段。”[2]这一预见如今已被证实,新闻报道不仅进入了解说时代,而且进入了调查时代、编辑时代以及厚报时代。对于政策解读,党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优势体现在党报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上,体现在政策解读的准确性和可信性上。
(一) 政策解读要全面系统,不可顾此失彼
政策大都是配套的,完整的,既表现为纵向的连续性,又表现为横向的关联性。连续性是指相同内容的政策,后出台的是对前出台的一种修正补充和完善。关联性是指内容不同,但相关的现行政策互为关照和相互说明。乡村振兴内容包括产业、生态、乡风、治理和生活五个方面,相互之间各有侧重、又互为依托,相辅相成、不可偏废。2017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社论《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提出:“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这是对乡村振兴各项内容指标的解读,又是对各项内容关系的高度概括。市州党报在解读时不能止于这一内容的本身,还需解读各项内容在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各项政策法规,如土地政策、环保法规、招投标制度等。不能满足于泛泛而谈,必须结合本土实际,具有针对性。就乡村美丽而言,山区村落依山而建、自然成趣;平原村落成行成列整齐方正。不同乡村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美感,不能平均用力,必须抓住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一项一项地解读,一步一步地解疑,不留问题死角,不留工作遗憾。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有四项:提升粮食等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改善乡村治理。对此,党报应认真研究,及时策划全面系统的解读,不可顾此失彼。系统解读,能够让受众明白乡村振兴是国家行为,是农村经济、人居环境和社会治理的全面提升,其目的是产业旺、村庄美、村民富。系统解读能让农民明白,他们既是共享的主体,也是振兴实施的主体,从而主动将个人的发展融入乡村的发展中,心无杂念、放心大胆地投身于乡村振兴工作中。
(二) 政策解读要精准到位,不可模棱两可
习近平总书记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3]。这句话不仅高度概括了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又直截了当地强调了乡村振兴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乡村这一地位的形成既基于2000 多年的农耕文化积淀,又是社会转型的迫切需求。要讲清楚这一道理,党报必须从历史的深度和现实的高度两个层面,向受众解读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因。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目前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为突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4]。社论不仅正视了中国城乡差距的客观存在,而且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城乡并重的态度和消除差距实现城乡融合的决心和信心。社会发展的目的归根结底是满足社会所有人的基本要求,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因为只有少数人幸福的社会是不可能持久的。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过:“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求的情况,让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5]民族复兴,绝不能丢掉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同步发展正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成员共享社会福利的中国实践。人民日报从民族复兴的需要,解读了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市州党报在转载这篇社论的同时亦可从历史的角度解读乡村现状,分析其形成的主客观原因。众所周知,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农村留守的是老人和小孩,导致了乡村产业的衰落。乡村振兴,发展乡村产业,建设美丽村庄,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事实上就是对国家以往农村粗放型管理的一种纠正。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对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的原因解读,既达到了精准到位的解读要求,又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受众需要。“受众对报纸传递的信息,具有选择接受的权利和自由。大众传播的受众,既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整体,又是一个具有个性的独立体。他们会有选择地接受媒体所提供的信息。”[6]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取决于受众的身份、职业、知识层次和阅历等。就乡村振兴而言,农民关注的主要是怎么干,干什么,为什么干?一旦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原因和重大意义,就会意识到自己干的事,既是经济工作也是政治工作,承担着经济发展和政治保障的双重任务,从而焕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和必胜的信心。“解释!解释!解释!不要让读者去猜。”[7]这句话已经成为每一名记者知晓并努力践行的信条。
(三) 政策解读要生动有趣,不可枯燥无味
政策解读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民相对而言文化层次不高,理解能力有限。党报解读时,如果不想办法,按照文件的语言照本宣科,其解读效果可想而知。现实要求我们政策解读要从方式方法上下功夫。
其一,语言要通俗易懂。解读时尽量用农民语言表述,用农民熟悉的事情举例。
其二,形式应直观形象。政策是抽象的,把抽象的政策具象化,使之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图形、图画、图例等。如美丽乡村建设,各村应该根据各村的特点,像城市新楼盘开发销售一样,先绘制出效果图,农民看了一目了然。
其三,要善用贴切生动的比喻。比喻能把抽象的东西变成形象的,把不熟悉的变成熟悉的,把难以理解的变成通俗易懂的。建设美丽乡村,也并非要将原来的全部推倒重建,村道变街道,村民变居民,而是要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扬长避短,保护村庄山水草木的原生态。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村庄还是那个村庄,但乡村的味道更浓了,环境变美了,村里的人更精神了。
二、深度报道:乡村振兴报道的发力点
信息贵在新,信息传播贵在快。过去的快慢以日以时计算,当今的快慢,以分以秒计算。简洁快速的信息传播是新媒体的强项,报纸作为传统媒体,在这方面无法与其比肩量力。但报纸有报纸的优势,报纸的优势是以典型报道、系列报道和问题报道等为代表的深度报道。
彭菊华指出,“当今新闻媒体赖以参与新闻竞争的三大重型武器——典型报道、深度报道、批评报道,悉归于主题思想型报道”[8]深度报道、典型报道、批评报道是报纸的重型武器,已成为新闻界的共识。深度报道要求对新闻事实的表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就深度来说,它不仅仅报道了新闻事实,还报道了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其价值;就广度来说,不仅报道了新闻事实本身,还报道了与其相关的历史和现实的各种背景材料。市州党报的深度报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 典型报道:树立标杆,引导乡村振兴的舆论流向
时代呼唤典型,时势造就典型。乡村振兴作为全党全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正在全面实施迅速推进,先进人物、成功事例、宝贵经验等必然会不断涌现。这是党报发现典型、报道典型、放大典型引导力的最佳时机。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南木桥村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276 名党员参与连村联创,形成了抱团克难的产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化品种,推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集体经济的整体提质,打造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喜人景象。怀化日报及时抓住这一典型,以《麻阳楠木桥村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加速度》为题,总结了该村振兴的三条经验:“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产业富村,着力营造创业热土”“坚持人民至上,着力建设幸福美丽新村”[9]。报道刊出以后,在全市乃至全省产生了巨大影响。2021年6月28日召开的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麻阳苗族自治县楠木桥村党总支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典型报道,就是立杆树标,供人参考、供人学习、供人效仿。典型报道刊发时,如能配发编者按,或短评,更能揭示典型的典型之处,引起受众的注意,帮助受众理解典型报道的内涵。典型报道刊发后,还应趁热打铁,组织刊发读后感,让典型的标杆作用和报道的舆论导向功能,共同促成人人学典型,人人干实事的良好风气,助推乡村振兴的快速发展。典型是相对的,体现在典型的时代性、行业性、区域性和层次性等,典型是多样的,如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经验、典型语言等;典型的特征为党报乡村振兴的典型报道提供了更多的取材机会。毛泽东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指出,“综合宜少,典型宜多”[10]。
5.钢护筒制作控制关键点主要有:焊缝质量控制,线形控制,变形控制,底口、顶口及焊缝处加强处理,吊点设置等。
(二) 系列报道:展示成就,述说乡村振兴的农民故事
从历史的视角看,我国是一个以农为本、以农立国的国家。精准扶贫能够短时期内彻底清除绝对贫困,主要靠的是国家力量。精准扶贫为现在的乡村振兴,积累了丰富经验,打下了坚实基础,留下了良好参照。国家的直接介入和投入,国家的统一组织与实施,使得乡村振兴已经步入正常运转轨道,三年多的实践已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报道振兴成绩,讲好农民故事,书写美丽乡村,鼓舞人心,提振士气,系列报道是最合适最恰当的新闻表述形式。系列报道外在形态与连续报道相同,都是由若干独立的新闻组合而成,但组合的关系不同。系列报道篇与篇是并存的,是记者面面观的结果,刊出的先后可以调整。连续报道篇与篇是依次递进的,是记者步步跟进的结果,先后位置不可变动。二者因形态一样,内容深刻,反响强烈的共性,在业界往往被视为同一新闻样式。策划是系列报道成败的关键,报道对象确定之后,从哪几个方面切入?表达什么主题?达到什么效果?背景资料谁准备?如何运用等都需策划到位,形成文本。怀化日报古冲村系列报道,分别以《柑橘连起产业链、农旅融合富相亲》《环境整治积分制、积出乡村新颜值》 《红白喜事立规矩,移风易俗树新风》 《党员+能人带富小山村》为题,从产业发展、环境洁净、乡风文明、党支部引领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展示了古冲村振兴的成果,令人鼓舞。记者手记“产业托起乡村振兴”[11]“激活村民内在动力”[12]“把移风易俗进行到底”[13]“乡村振兴需要更多的领头雁”[14],点明了报道主旨,引人深思。
(三) 问题报道:修正失误,引导乡村振兴健康发展
问题报道以报道问题为己任,是媒体尤其是党报履行舆论监督职责最有力度而又要慎用的重型武器。
1.问题报道的基本特征
问题报道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改革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概括起来其内涵有二:其一,指出了差错并被人质疑,甚至还要讨个说法的新闻报道本身;其二,新闻报道的一种。
刘宝全在《问题新闻初探》中指出:“问题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中所反映的最具有普遍性问题的综合性评析报道。”[15]靖鸣在《试论问题新闻及其特征》中指出:“问题报道是探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报道。”[16]崔如意在《关于如何做好问题报道的思考》中指出:“问题报道就是抓问题的报道。”[17]三家的解释各有侧重,刘氏侧重问题报道的形式,是综合性评析;靖氏侧重报道的目的,解决问题;崔先生侧重报道内容,抓问题。综合三家观点,问题报道是直面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性质并探究其产生的原因,进而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综合性评析报道,其报道的问题或现象不仅是新近发生的,而且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
2.问题报道,重在发现问题
问题报道因问题产生而产生,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性的局限性。人性的局限性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或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或鼠目寸光,只看当下;或私心太强,贪污受贿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少不了产业立项、规划布局、工程建设等。重产能而不顾环保,重进度而忽视质量,重建设而忽视传统优秀文化的保护等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时有出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避免造成更大损失,是大家的期望,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党报开展问题报道是历史的责任,党报记者的职业敏感决定了他们在采访报道中养成了多角度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或从历史的经验对照中发现问题,或从长远发展理念的考量中发现漏洞,或从人民利益至上的高度上看出异常现象。发现问题还需验证问题,验证问题的真假、验证问题的大小和严重程度。验证问题需要开展调查:到问题的发生地找问题的当事人、责任人和知情人,询问问题产生的原因;采访当地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从而决定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处理问题可以写成问题报道,通过新闻舆论监督解决问题,或将问题汇报给相关部门直接解决。
3.问题报道,旨在解决问题
4.问题报道,成败关键在把握
问题报道,党报要用但须慎用,原因是其正面功能与负面影响并存。它可以使人迷途知返、悬崖勒马,它可以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和危机,它可以正本清源、还事实于真相。但其负面效应也不可不防,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一是报道的问题虽然属实,但刊发时机不对,政府暂时不能解决,刊发了只能给政府帮倒忙,会导致社会舆论的一度失控;二是问题调查不精准,被报道的相关人员还会上门来理论,让问题报道成了有问题的报道。问题报道具有正负两重性功能,党报从上至下都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从选题到定稿刊发,必须全程严格把握。选题的可行性,调查的宽窄度,问题的大小,涉及人员多少,刊发后正负面影响比等,都必须认真核对、科学研判和精准把握。刊发的时间与刊发版面与位置,亦需慎重考虑,反复斟酌,不可随意。实践证明,认真把握是问题报道成功的关键。问题报道,党报不可不发,发则慎发,发必成功。
三、民生表达:乡村振兴报道的突破点
(一) 乡村民生,媒体视而不见的客观存在
民生就地域而言,有城乡之别。城市民生指城市的市民民生,乡里民生指农民民生。大众传媒不管是报刊还是广播电视的民生新闻节目,对民生的关注是无微不至的,对民生的表达是淋漓尽致的。遗憾的是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这里的民生,全是城市居民的民生,乡村农民的民生几乎为零。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漠视乡村农民民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导致这一现状形成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采访成本高,二是认识偏差。农民生活的农村,相对偏远,交通不便,采访成本远远高于城市。即使是农民工进城务工,干的都是苦活、脏活、重活、险活,环境差,记者也不愿靠近采访。党报将民生新闻拒之门外,是因党报自下而上都认为民生题材太小,信息太少,格调不高,价值不大,与党报定位不匹配。这与党报的宗旨是背离的,害怕民生新闻降低了党报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二) 民生表达,乡村振兴报道内容的突破
乡村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所。农民是乡村的主人,自然也是乡村振兴的主体。
党报引导农民,调动农民积极地投身乡村振兴中,为建设富强美丽的家园献计献策、出力出汗,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农民的民生关注与表达开始。关注才可以接近,接近才可以沟通,沟通才有可能融合。所谓“民生”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12年》,“民生纯情,勤则不匮”,意即百姓生存之道在于勤劳,勤劳才能丰衣足食。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是指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与间接相关的事情;狭义的民生主要从社会层面着眼,是农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农民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具体包括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五个方面。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由此可见,民生一词从古至今,都指百姓的生存生活大计。民生题材不可说不大,格调不可谓不高,理应成为党报乡村振兴报道关注的重要对象和表达的重要内容,理应成为党报打造亿万农民喜欢的民生新闻的良机,从而树立“亿万农民认同的民生新闻,才是最好的民生新闻”的理念[19]。民生新闻一旦在市州党报有了一席之地,报纸油墨的香味中就增加了田野的清新和泥土的气息,不仅可以改善党报严肃有余的刻板面孔,还可以为党报的公信力、权威性增加生动而质朴、具体而坚实的注脚。上文提到的古冲村系列报道有这样的表述:“村民周代前身患肺癌多年,医药费占据家庭开支一大半。猕猴桃基地建成后,他带领全家人在基地务工,连续三个月,每月工资收入超过8000元,全年人均收入2 万元,如今成为天晟农业古冲基地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安排”[20]。这段文字,记者要表达的是产业发展,解决了村民周代前的生活困难。但客观上具体地展示了乡村振兴带来的民生变化,也体现了“怀化日报”关注民生的理念与情怀。湖北日报记者吴志远说得好,“公信力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具体实在的,是通过我们笔下每一篇文章充分体现的。责任也绝不是抽象的,而是在我们每天走出家门,四处采访,写新闻的脚步中不断得到升华。”[21]
(三) 个性表达,乡村振兴报道的手法创新
媒介化的今天,传播的受众本位已成共识,传者应该充分考虑受众的接收,党报也不例外。乡村振兴投资主体是国家,但地点在农村,实施主体是农民,受益主体也是农民。这一客观现实决定了党报乡村振兴报道内容的主体也一定是农民。加强农村民生报道,农民的形象、农民的民生与农民的言谈举止,必定能让党报乡村振兴报道内容和风格焕然一新。但农村天地广阔,农民千千万万,民生状态各异,稍不注意,报道就会陷入以偏概全和表面真实本质虚假的泥坑。要使报道弥久常新,民生表达真实准确,党报记者采访必须从城市到乡村,从会场到现场。
其一,等位切入,本色报道。乡村振兴在乡村,党报办公在城市。报道乡村振兴关注农民民生,记者应该从城市下沉到乡村,以平民的身份近距离采访农民,用朴实的语言面对面地对等交流,以谦恭的姿态耐心倾听被采访者心声,了解他们的生存生活现状和利益诉求,了解他们对乡村振兴的看法和建议。听到的不如看到的,听到的信息是间接的、过滤的,也是不完整的;看到的信息是直接的、完整的,也是原生态的。从会场移驾现场,既可目睹鲜活的新闻事实,又可看到新闻事实产生的环境,还可从新闻事实的气息中寻求新闻产生的原因,从而使乡村的民生报道真实具体,朴实感人,从而使党报的乡村振兴报道,从内容到风格都让人感到别具一格。“有女莫嫁古冲村,嫁来也是受罪多,山上只有茅草窝,山下只有泥水喝”[22]。民谣表达的是古冲村昔日的贫穷落后。记者如不深入村里采访,是得不到这一鲜活而又很有说服力的材料的,也不可能成为报道的语言亮点。
其二,打破常规,个性表达。首先,报道的取材要不落俗套,另辟蹊径。典型报道要注意报道非典型因素,如典型人物的平民层面,典型经验的地域特征等。前者使典型人物的形象真实可信,具体丰满,值得学习,又并非高不可攀;后者使经验的普遍性与区域性并存,可学不可搬,因为地域特点是移不动的。个性表达在报道形式上机动灵活,管用就好。乡村振兴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进展迅速,有的进展缓慢,有的起色不大。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效果最好方法最简便的就是图片报道。图片对比直观形象,视觉冲击力强,直逼受众的眼睛和大脑。
深入乡村,眼里才会有农民,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只有感动自己的民生表达,才会产生感动别人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