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海买提·毛拉与伊犁木卡姆
2022-03-18孙会宾
孙会宾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艺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一、引言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上民族的迁徙或者是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等原因,在新疆不同地域的维吾尔聚集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木卡姆艺术,然而作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之一的伊犁木卡姆,虽然学界普遍认为:伊犁木卡姆是在南疆喀什十二木卡姆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但那些来自南疆各地的民间艺人是如何将自己家乡的乐舞文化带到了伊犁,研究中多语焉不详。尽管部分学者对此问题做了一定的研究且主要形成如下观点:一说是喀什噶尔的民间艺人穆海买提·毛拉于1883年、另一说是1870年将喀什十二木卡姆带到了伊犁。由于汉文中有关穆海买提·毛拉的系统研究成果较少,因此,本文通过梳理学者们有关伊犁木卡姆研究的部分成果,在结合艺人当时所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近三年来的田野调查,着重探讨穆海买提·毛拉其人其事以及他与伊犁木卡姆的特殊关系。
二、青年时代的穆海买提·毛拉:家传、师承十二木卡姆
在学者有限的研究文献中有关穆海买提·毛拉的出生年月没有明确的记载,因而已无法考证,我们只能根据一些民间的口述材料做一些初步的推断。大部分口述材料认为:默罕默德·毛拉出生于1843年左右的喀什,如果民间的这一说法准确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大致判断,穆海买提·毛拉所处的年代正好是清室逐渐走向衰微且内外交困之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清政府此时已无力西顾,外部列强乘虚而入继而打破了我国西北边疆的安宁,也正是在这一时期,1820年南疆爆发了张格尔叛乱,这些政权在境内外势力的支持下,致使广大各族人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生产生活也遭到了极大破坏,据此不难想象青年时代的穆海买提·毛拉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动荡年代。值得庆幸的是:由于他的父亲本身就是一位当地出色的民间艺人,因此这一切对他早年的木卡姆兴趣爱好培养以及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夏米皮丁·吾买尔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木卡姆艺术的研究学者,对穆海买提·毛拉早年学习木卡姆的过程曾有过这样的叙述:“他依然参加了当地著名乐师赫里木·色里木的音乐演奏组织,在此期间他努力地学习了艾捷克、萨塔尔的演奏技术,并熟练地掌握了许多木卡姆旋律。”[1]在经历了家传学习木卡姆的同时,父亲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应该向更多优秀的木卡姆艺人学习,因为这样才能真正地成为出色的木卡姆艺人,正是因为父亲的大力支持下,穆海买提·毛拉以通过参加木卡姆班社的方式向当地著名的木卡姆艺人赫里木·色里木开始学习木卡姆,在学习木卡姆的同时他还熟练掌握了艾捷克、萨塔尔的演奏技巧。事实上,在维吾尔民间,民间艺人的成长往往离不开班社这样的组织,在班社里,首先艺人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切磋技艺以此提高演奏水平,其次,他们往往有着共同的艺术追求,有时为共同完成一首作品,在乐曲的演绎中逐步达成默契,从而丰富自己的奏唱经验。因此班社组织不仅为民间艺人学习交流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是传承木卡姆艺术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前所述,穆海买提·毛拉早年的学习经历既有家族传承学习的背景又有师传的经历,这当然也为他后来传承木卡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依据学者艾买提江·艾合买迪的研究我们还得知毛拉还有着向木卡姆世家学习的一些经历。“第四代传人--台外古力·阿洪(1843--1931)是吐尔地·阿洪(1881-1956)的父亲,台外古力·阿洪当年在南疆的木卡姆和音乐界享有盛名,他白天去参加大大小小的婚礼、麦西热甫和宴会,晚上在家办私人授艺班,给一批批音乐爱好者传授木卡姆音乐,从而造就培养了一批批奏乐能手和木卡姆艺人。其中著名的有喀什人艾力木·阿洪和色里木·阿洪两兄弟、穆海买提·毛拉,这些人既是他的合作者又是他的学徒。”[2]从上述学者的研究亦可得知,穆海买提·毛拉与吐尔地·阿洪的父亲即是师徒关系又是合作者的关系,也就是说穆海买提·毛拉与吐尔地·阿洪的父亲都是喀什木卡姆的第四代传人。因此,通过上述学者的研究基本理清了毛拉与吐尔地·阿洪家族的师承关系,也正是在吐尔地·阿洪家族等名师的影响下,穆海买提·毛拉的木卡姆奏唱逐步走向了成熟,更重要的是,这也为他日后传播木卡姆提供了便利。
如果说此时的毛拉学习木卡姆已经处在了一个比较困苦的环境下,那么后来情况也已变得更加糟糕了。窥探我西北边疆已久的境外势力浩罕国军官阿古柏,在英帝国的支持下于1865年1月侵入喀什噶尔并于1867年建立了所谓的“哲德沙尔政权”后,开始对我新疆大部分地区进行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残酷统治。那么,阿古柏统治下的南疆各族人民的生活现状到底是怎样的?我们可以从当时来到新疆地区探险家的描述中可见一斑:“阿古柏在南疆实行了严格的沙里亚(伊斯兰教法)统治,与六城地区相对宽松的宗教和风俗氛围格格不入,他还禁止维吾尔人民的买西热普(meshrep,自发性的歌舞表演)活动,遏制了人民的情感表达渠道。……无论城市或乡村,一到夜间都是一片死寂,从来没有听到音乐声、歌声或是欢快的笑声,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3]。不难看出,阿古柏统治下的南疆地区,已经剥夺了当地各族人民最基本的文化生活权利,他的这一举措不但极大地摧残着民间艺术,而且还对广大民间艺人的生存造成了一定威胁,在笔者看来,这也许是穆海买提·毛拉等众多艺人后来被迫远走他乡的一个最直接原因吧。
三、穆海买提·毛拉来到伊犁的时间
正当南疆的各族人民遭受阿古柏残酷统治的同时,1871年4月,在原属中国的哈萨克阿勒班部落不愿忍受沙俄的殖民统治反抗失败后回到了祖国,对我国西北边陲早已虎视眈眈的沙俄便以此为借口公然出兵迅速抢占伊犁,接着他们也对伊犁各族人民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殖民统治。沙俄侵占伊犁后大批俄国商人接踵而至,他们榨取伊犁民脂民膏,使得当地的民族手工业、商业受到了严重打压,接着沙俄还极力摧残我伊犁各族人民的精神意志,强迫当地人种植鸦片,致使伊犁地区人口大量减少,生产生活也遭到了极大破坏。因此,此时的伊犁各族人民生活也是十分悲惨的。
至于穆海买提·毛拉是何时来到伊犁的,目前学界亦未达成共识,不过比较有影响的基本有以下两种观点,其一是李国香先生认为:“1870年,穆罕默德·毛拉去了伊犁,一住四十年”[4]。如果按照上述1870年穆海买提·毛拉来到伊犁的话,并于1910年去世,笔者以为是不大可能的,因为,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伊犁木卡姆的传承人肉孜·弹布尔(1898—1956)是穆海买提·毛拉的得意门生,关于这个问题,1951年在乌鲁木齐与万桐书先生等参加过十二木卡姆录音的西安音乐家刘峰依据当年对肉孜·弹布尔学习木卡姆经历的访谈中提到了穆海买提·毛拉。“肉孜·弹布尔今年五十二岁,他父亲是喀什人,但他却一直是在苏联(当时仍称俄国)阿拉木图长大,一九一八年从苏联移居回伊犁,他的家里虽然是经营小生意,但肉孜却一直喜爱着音乐,他从十二岁便开始学习弹布尔,十六岁便进行专门学习,并从穆海买提·毛拉那里学会了十二木卡姆。”[5]上面材料明确指出了毛拉与肉孜的师承关系,且肉孜·弹布尔于1918年从阿拉木图(雅尔肯特)回到伊犁霍城县清水河镇,并且肉孜·弹布尔十六岁时才开始向毛拉系统地学习十二木卡姆,如果毛拉1910年就去世的话,那么他们之间就没有了明确的师承关系。就此问题笔者又于2014年夏季专门做了实地的调查,寻找到了肉孜·弹布尔唯一的儿子卡德尔·肉孜,他虽然已年近八十,但仍然能回忆起父亲的一些琐事。从他那里得知:他小的时候父亲经常带着他参加各种活动与聚会,也经常听到父亲在公开场合讲,自己是从穆海买提·毛拉那里系统地学习了喀什的十二木卡姆。结合上述两种口述材料,我们可以初步推断穆海买提·毛拉是不大可能在1870年来到伊犁的。
学界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穆海买提·毛拉是1883年来到了伊犁,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以万桐书与周吉两位先生为代表。万桐书通过在1951年对肉孜·弹布尔的访谈认为,“约1883年穆海买提·毛拉从喀什把木卡姆传到北疆伊宁,达斯坦经加工后,曲调干练、紧凑、演唱风格比较开朗活泼,但穹拉克曼曲调由于复杂,大部分没能流传下来”[6]。周吉先生也认为:“穆哈买提·毛拉于1883年把十二木卡姆从喀什带到了北部的伊犁,使其有了更广泛的传播,但除木凯迪曼”(散板序唱)之外,“弯拉克曼”部分的乐曲全部失轶”[7]。上述材料中两位学者均认为,穆海买提·毛拉于1883年来到了伊犁。除此之外,万桐书先生还注意到了喀什木卡姆传到伊犁后结构所发生的变化,他还对伊犁木卡姆中的达斯坦奏唱特点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同时他们也对木卡姆中的琼乃格曼(大曲)的缺失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在笔者看来,这些都应该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否则我们无法理解一位职业的民间艺人怎么会把喀什木卡姆的最灵魂部分---琼乃格曼部分失传或者由于太复杂而让它随意删减了呢?显然这是另一个学术问题。但无论怎样,穆海买提·毛拉于1883年前后来到伊犁是极有可能的。究其原因,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由于当时清朝政府已从沙俄手中收回了伊犁,另据不完全统计,1881年秋天开始,沙俄开始陆续强迫大约有六、七万多塔兰奇(伊犁维吾尔人)和东干人被移居到了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等地了。另据伊犁当地地名志专家王克之考证:“如今伊犁的伊宁县有一地名叫阿勒推(六间房),一个村庄只剩下了六户人家,据说就是沙俄在撤离伊犁前疯狂掠夺当地人口,对我伊犁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有力证据,”[8]当然这一举动直到左宗棠收复伊犁才得到遏制。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伊犁,由于人口的大量减少,也已造成了边境空虚,因此摆在清政府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尽快恢复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然而此时的清政府已无力再举行乾隆年间那样浩大的移民工程(回屯)了,取而代之的只能是跨地区的自由迁徙。在笔者看来,穆海买提·毛拉正是在此时,怀着对伊犁的美好憧憬,同时也为躲避南疆的战乱与其他的维吾尔人一起远离故土而来到伊犁的,只不过1883年的伊犁早已经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关于这一时期的一些情况,恰恰被当时来到伊犁的法国探险家邦瓦洛特所记录:“邦瓦洛特一行离开宁远城,沿着伊犁河北岸向东进发,一直走到喀什河与伊犁河交汇处的麻扎村(可能是今伊宁县的墩麻扎镇),沿途频繁遇到被废弃的村庄。房屋大部分坍塌,湮没在柳树、杨树和葡萄藤中,庭院内外杂草丛生,灌溉渠干涸,田地闲置无人耕种,这些村庄早已变成废墟。”[9]从邦瓦洛特的描述中不难看出此时伊犁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仍然没有得到恢复,大量的土地荒芜而无人耕种,人民流离失所,呈现出一幅幅破败不堪的乡村景象。试想想,在如此条件下穆海买提·毛拉来到伊犁不必说要传播木卡姆,可能连基本的生存都会受到很大地影响,很显然,现实生活中的伊犁已经不是穆海买提·毛拉理想中的心灵避难所,他所面临的窘境的确也被后来所发生的一切所证实。
四、来到伊犁后的穆海买提·毛拉:一生致力于演奏与传授木卡姆艺术
既然穆海买提·毛拉于1883从南疆来到了伊犁,那么对于一位职业的民间艺人来说,首先我们要知道:尽管此时伊犁的经济与社会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但是宁远城(伊犁老城)与伊犁的乡村还是有着许多的不同,因为城镇毕竟是一个人口相对集中且人员往来比较频繁的区域。其次,城镇对于广大的民间艺人来说都是拼手中的技艺而赖以生存的地方,生活的如此艰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此时,我们不禁要问初来乍到的穆海买提·毛拉到底是怎样传承木卡姆的?关于这个问题文献亦无记载,我们只能从收集到的一些口述资料,大致了解毛拉来到伊犁后的一些情况:穆海买提·毛拉经常与其他的民间艺人出没于宁远城(伊犁老城)的卡赞其街道一带的茶馆里,或者是喀尔墩与东买里的巴扎上以及绥定城(霍城县)举办的婚礼上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哪里有麦西莱甫哪里就有他们的足迹。有时候,为了一顿饭,他们都会为大家做免费的演出,只要大家需要,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会随叫随到有求必应。另外关于毛拉的性格特征与外貌,和他一起生活过的已故民间艺人赫里木·毛拉在1980年曾撰文对穆海买提·毛拉有过这样的一些描述:“穆海买提·毛拉中等个头、红脸、口大厚唇、常穿套靴。1915年在(宁远城)伊宁市四桥这个地方,在一个锡伯族人开的红漆门面的茶馆铺子里,图达洪·巴依经常和一些顾客在这里喝茶,穆海买提·毛拉也常在这里为他们演唱木卡姆等音乐,通常情况下,这些人一般也会自愿给他一些小费”。[10]依此艺人的长相甚为普通憨厚,不过我们从他的活动地点得知:穆海买提·毛拉主要生活在宁远城(伊犁老城)等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为客人表演木卡姆赚得的一点小费也成为艺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当然为客人表演木卡姆也似乎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当时间到了民国初年,穆海买提·毛拉年事已高,为了使伊犁木卡姆传承后继有人,他除了参加上述麦西莱甫等活动外,就教授许多徒弟来传承木卡姆,关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佳美拉·卡迪尔的研究中得知。“穆海买提·毛拉也叫(卡鲁香·阿洪)来到伊犁后,他们在伊犁的门生茹孜·弹布尔、玉赛因·弹布尔、哈山·弹布尔,贾米等人帮助下,本世纪30年代在伊犁曾使木卡姆热一时高涨,先后涌现了许多木卡姆专家和民间音乐大师。”[11]来到伊犁的穆海买提·毛拉所教授的得意门生在民国时期经常活跃于民间艺术的“舞台”,他们为伊犁木卡姆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穆海麦提·毛拉为人谦和,平易近人,豁达,这也让他在群众中获得了广泛赞誉,因此也在伊犁的民间留下了许多轶事,我们从在伊犁成长的木卡姆表演艺术家阿不力孜·夏克尔访谈中得知:他的一生都是在平民中度过,来到伊犁后毛拉终身未娶。由于他为伊犁木卡姆(城里风格)的发展与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赢得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爱戴,并且他还在民间还有了一个绰号:烤肉香·阿洪(穆海买提·毛拉),关于这个外号民间也有许多说法。一种说法是:由于烤肉香·阿洪在伊犁的生活是单身且居无定所,每天的三顿饭基本上都是吃了东家吃西家的,生活中他的梦想就是希望经常能够吃上烤肉,看着他这么穷于是经常有好事之徒问他为什么喜欢吃烤肉,他说:烤肉香就是烤肉很香的意思,久而久之烤肉香便成了他的别号。还有一种说法是:来到伊犁后,在民间毛拉本身作为一名出色的乐师声名远扬,因此毛拉也经常被邀请到伊犁道台府衙门里为大人们演唱木卡姆,大人们对他的演奏总是赞赏有加,一般情况下演唱结束后经常会问毛拉,我奖励你什么呢?毛拉说,我就喜欢吃烤肉,就奖励我烤肉吧,于是在民间便有了烤肉香·阿洪这个绰号。事实上由于在伊犁的民间,有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没有外号的人是很少见的,当然这也体现着伊犁维吾尔人民风淳朴,对大家来说大多数人都有个风趣的外号,也是生活中一件非常瑕意的事。对穆海买提·毛拉而言,一方面绰号表达了人们对这位民间艺术家的一种尊敬,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他的木卡姆演奏的认可:“味道”也像烤肉一样正宗。之所以大家认为他的演奏比较正宗,完全得益于他从南疆的木卡姆世家吐尔地·阿洪家族那里得到了真传,再加上来到伊犁后他的活动区域大多是在城镇,因此后来的人们把他从南疆带来的并逐渐具有了伊犁风格的木卡姆习惯性地称之为城里风格。事实上,无论是他演奏的伊犁木卡姆结构还是音乐风格,的确与乡村的木卡姆演奏有着较大的不同。结合他的学习成长经历,在笔者看来,穆海买提·毛拉演奏的伊犁木卡姆基本上是继承了以南疆吐尔地·阿洪家族为代表的演唱传统,这一点不应该等同于传承在伊犁广大乡村的伊犁木卡姆结构样式,关于这个问题它文中已做研究,故不在此赘述。
五、穆海买提·毛拉去世的时间
关于穆海买提·毛拉的去世时间,虽然学界亦无达成共识,但维吾尔著名学者买买提明·吾守尔的《伊犁民歌的源流》一书中曾有这样的一段鲜为人知的记述“穆海买提·毛拉曾经参加了阿肯伯克儿子帕夏·霍加的婚礼,玉三·巴依的儿子是坐陪,结婚地点就在巴吾东果园里的茶会。帕夏·霍加说:“烤肉香·阿洪的确参加了我父亲的婚礼,我父亲结婚的日期记录是在1916年。”[12]很显然,从上述研究来看,作者至少认为穆海买提·毛拉1916年还在世。另外,毛拉在世的时候,在伊犁的民间也曾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烤肉香·阿洪自己对大家说,他是四十岁时来到了伊犁,并为伊犁人弹奏了四十年的木卡姆。”依据民间的这种说法我们基本可以推断,既然穆海买提·毛拉是1883年来到伊犁的,那么推后四十年毛拉去世的时间应该是在1923年。除此之外,关于毛拉去世的时间,我们还可以从已故三区革命领导人艾合买提江·哈斯木(1914—1949)的遗孀玛依努尔所著的《回忆艾合买提江》一书中的一张照片中得到一些信息。有关这张照片的情况她是这样说的:“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骤雨平息下来之后,音乐家则克力·艾勒派塔(1912-1986)把阿合买提江的父亲纳德尔·马合木提和很多民间艺人手拿各种乐器合影的照片送到了我们家。这张照片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苏联驻伊宁领事馆旁边照相馆的俄罗斯族摄影师所拍摄的。”[13]通过对照片上人物的仔细考证,确定第二排左二是阿合买提江的父亲纳德尔·马合木提(纳德尔·艾捷克),而第二排的左一就是穆海买提·毛拉(烤肉香·阿洪),这张照片虽然没有显示具体的年代,至少作者也认为毛拉上世纪20年代还在世。另外,有关这张照片的一些其它情况,2014年8月笔者也有幸在阿布都外力·贾如拉(1910——1998)的女儿热依拉·阿布都外力女士家里亲眼看到了这张珍贵的照片,并结合热依拉女士对父亲的回忆,她说父亲在世时曾回忆谈到过穆海买提·毛拉于1923年去世。结合上述,我们基本可以确认穆海买提·毛拉去世的时间应该是1923年。毛拉死后被葬在了伊犁郊外的白杨树麻扎,当年他曾经用过的乐器均留在了伊犁阿奇木伯克的宫廷里。上世纪三十年代盛世才时期,为了发展新疆各民族的文化艺术,伊犁各民族相继成立了文化促进会,与之相对应的也成立了艺术团,1934年伊犁的阿奇木(戈亚斯汀)伯克为塞纳依乃非斯(艺术团)赠送了家居毯子等物品,遗憾的是穆海买提·毛拉曾经使用过的乐器已经不幸遗失了。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穆海买提·毛拉1843年出生于喀什噶尔,青年时代的穆海买提·毛拉通过家传与师传熟练地掌握了喀什十二木卡姆,他于1883年把喀什木卡姆带到了伊犁,并使其在那里开花结果,1923年去世。在他来到伊犁后的四十年间,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木卡姆艺术,从而赢得了伊犁维吾尔人民对他的怀念。他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在那个极其动荡让人困苦的年代依然传承着维吾尔人古老的木卡姆艺术,他与他的一大批得意门生为创造出具有浓郁的伊犁地方特色的木卡姆艺术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