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2022-03-18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培育劳动意识

褚 娜

(宁夏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宁夏 固原 756000)

一、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的价值意蕴

(一)新机遇新挑战新使命与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储备人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样,在社会高度繁荣和多元发展的框架下,大学生既面临着新机遇也面对着新挑战。为此,高校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时代精神教育和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既要注重学生专业素养发展,也要兼顾学生完美品质和高尚人格的培育,以此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劳动教育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时代发展和国家进步有着相同的目标导向。一方面,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成为德智体美劳统筹进步的时代新人的目标,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于人才的内在要求。同时,劳动意识的培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认知和情感认同,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习惯。另一方面,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劳动意识培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时代精神,利于大学生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理想的时代新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为学生提供了奋斗的价值导向,推动学生不断增强本领,以实干才干积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脱贫攻坚与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

现阶段,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思想脱贫发挥着重要作用,“扶贫先扶智”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法宝,“干”字当头助力脱贫攻坚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因而把脱贫攻坚与劳动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劳动者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技能水平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取得了一定进步,显然,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与脱贫攻坚有着价值协同性、目标一致性和作用互补性。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把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进行协同,要贯穿大中小学生各个阶段,以此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无私奉献的劳动精神[1]。显然,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教育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精神面貌,也影响着脱贫攻坚成果的质量和效果。脱贫攻坚是阶段性的,而劳动教育是长期性、系统性的。将脱贫攻坚和劳动意识教育相融合,一方面,可以把脱贫攻坚中脱贫致富的故事和艰苦奋斗、创新进取等精神直观地呈现给大学生,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劳动精神和劳动成果的伟大,从而增强劳动价值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劳动教育让大学生更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让大学生意识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从而实现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性和长期性。

(三)乡村振兴与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站位和教育思维,把乡村振兴要义与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相结合,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发挥乡村振兴领域优势,重点培养大学生的时代担当精神和奉献使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进行劳动意识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对于乡村振兴的正确认知,真正实现大学生劳动意识教育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通过产教融合,增强两者之间的价值关联属性。这对于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和乡村振兴协同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一方面,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重要输出阵地,在农业农村产业发展中担负强大的人才保障,旨为乡村振兴培养多元化应用人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另一方面,由于乡村有着不同的历史传承和乡土文化,在产业布局和经济模式发展中对于人才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而乡村特色产业基地能够为大学生成长锻炼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素材,极大丰富劳动意识教育途径,有利于构建系统、完善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模式,从而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培养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通过进一步了解农村发展情况,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对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重大意义,促使其用创新思维引领乡村新发展,用新思路、新策略和真才干实现农村大发展,从而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四)高校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2]当前,我国正处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时期,乡村振兴计划也正有序实施。这意味着对于高校而言,在人才培养体系和目标定位上需要有所调整,从课程实施、教学组织管理、实践动手能力等分层次、分阶段将劳动教育纳入其中,发挥学校自身特有优势,切实培养出推动我国新发展的能用得上、靠得住、下得去的生产生活实践方面高素质人才。这也要求,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意识教育,使学生能够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走到需要自己的岗位上,发扬不怕吃苦、甘于奉献、艰苦奋斗、守正创新的精神,能够“留下来、坐得住、干得稳”,以“聚是一团火,散是漫天星”的模式助力我国新发展。

二、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化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社会对于劳动教育的特殊价值重视不够,一些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价值信念受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错误思潮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本身的价值判断,某些学生把自己简单划分为“佛系青年”等一族,对于劳动的思想意识淡薄、劳动作为缺乏。另外,由于家庭和学校过度追求成绩而忽略了劳动素质教育,导致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欠缺、劳动能力不足,出现了不愿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如今,大学生家庭经济和生活水平普遍比较优越,在家庭成长过程中收获了更多的关爱,很多几乎没有经历过生活磨难,生活便利、衣食无忧的成长环境和社会上存在的享乐主义、铺张浪费等消极思想,助长了其“懒惰无妨、满足性消费、及时行乐的”不正心态,不用劳动的“多劳动是白费力气的无用功”论调充斥在大学生耳边。同时,学生在学校期间往往更侧重于“成绩单”,加之劳动教育场所、实践平台、方法等相对匮乏,导致其很少接受劳动教育,难以体会到从劳动获得的真实的快乐和满足,也难以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主体意识的淡薄和个体容易依赖、从易弃难本性,使得大学生缺少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无法对劳动价值做出客观正确的评判,难以从思想深处重建起重视劳动、热爱劳动、劳动有用的劳动价值观。

(二)大学生劳动认知片面化

现阶段,有些大学生对于劳动认知存在片面化趋向。从劳动自身而言,劳动本身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换而言之,“人”的本质即劳动,人通过劳动来改造世界。在劳动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也在发生着变化。然而,现在大学生对于劳动认知不够全面,没有考虑到劳动的双重属性,片面理解劳动内涵,未能掌握劳动的本质。部分学生认为劳动是存在差别的,这种差别体现在劳动环境、劳动待遇和社会尊重度等方面。他们认为,脑力劳动价值大于体力劳动,体力劳动相比脑力劳动更为辛苦,体力劳动的收入少、地位低,其劳动价值和获得的劳动精神、物质两方面报酬也更低。有些同学则认为,劳动其本质上等同于“挣钱”,劳动目的则是为了享受。显然,以上关于劳动的认知是肤浅的,对劳动本质的理解也是片面的,劳动认知的模糊和片面直接导致了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的非主流和非正确性,有悖于劳动本质的价值回归和人们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初心使命。

(三)大学生劳动价值取向功利化

在互联网浪潮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互联网经济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冲击。“一夜暴富”、“网红”、“主播”等词汇频繁出现在大学生视野中,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3],互联网经济催生的新兴职业误导了大学生的就业去向选择。据笔者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网红”充满了羡慕,有些学生甚至直言“当网红比当科学家更有意义”。显然,低成本、低投入及高收入的行业特点,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也充分反映出大学生群体劳动价值功利化。这种功利化的倾向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择业观。同时,由于近两年经济下行社会压力较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毕业生群体中甚至出现了“啃老”、“躺平”的现象,这些学生认为“只要有钱花就不需要劳动”“能挣着大钱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值得的工作”,显然,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生缺乏端正的劳动态度,渐失吃苦耐劳、脚踏实地、一分耕耘换取一份收获的劳动精神,其劳动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

三、大学生劳动意识问题的困境制约和成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错位”

家庭教育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环节,起到了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家长教育行为理念等对于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理念正在发生变化,导致家庭教育出现了“错位”现象,这种错位的教育理念会对大学生的劳动观产生不良影响。现阶段,大多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存在着较大误区,一方面,家长对孩子成长过于溺爱,为其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不习惯引导孩子从事家庭劳动。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家长将学生的学习成绩视为“第一要务”,忽略了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和劳动习惯的养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教育理念使得学生对于劳动价值和劳动意义认识模糊,也简单地认为“只有学习才是正事,只有学习才可以改变社会地位”,在主观上没有对劳动产生认同感,甚至在心理上对不同群体不同劳动工种存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化歧视。

(二)学校教育“缺位”

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然而,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缺位”。无论是中小学阶段,还是高校阶段,现大多学校在办学模式、办学目标和人才定位培养等方面长期单一、固化,一味注重学生文化教育,以书本课程学习填充了学生校园生活全部,忽略了学生的劳动素质教育。近年,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了目标导向,但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仍然十分突出。具体而言,很多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停留在缓解学生紧张的课业负担压力、不能挤占正课时间、做一些清洁扫除即可;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劳动教育增加学生负担有违减负政策初衷”;学校劳动教育更趋于娱乐化,春游观光休闲、采摘季实践基地拥挤不堪……“大家都带着优越感去参观这些地方,而不是敬畏自然等”。在高校阶段,诸如思政课等重要通识素质教育课程对于劳动意识培育作用不明显。同时,专业课与劳动意识培养没有进行有效衔接,使得大学生劳动意识养成渠道单一,无法真正提升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这种学校劳动教育的缺位以及劳动教育实效性弱化已然是大学生劳动意识问题产生的关键所在。

(三)社会教育“未补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已然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群体日益壮大。同时,由于受到互联网信息化影响,大学生信息接收渠道更为多元,这使其难免会受到社会上不良信息的干扰,对大学生正确劳动观的培育造成不利影响。其中较为明显的是,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一夜暴富”等错误思想在媒体的渲染下对大学生心理上造成的冲击,使得大学生在劳动价值取向方面更趋功利化。同时,互联网和资本的产物、越来越多的“网红”、“大咖”“偶像”等对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也产生了错误的引导,使他们产生了“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另外,普遍共存的“社会偏见”加深了学生劳动意识的扭曲,如因为脑力劳动在社会上的地位和收入等要高于体力劳动,而产生的基层劳动、体力劳动刻板偏见,使得大学生劳动认知片面,不良社会舆论环境就此影响着学生劳动意识的培育。

四、思政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路径

(一)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不断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正确的价值指引,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作用更加凸显。为此,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应建立在思政教育的基础上,与其进行融合,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的思想引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高校要注重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设置、内容设置和教学模式上进行优化,突出劳动教育板块及其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学校在思政教育教学方面将劳动教育内容有效切入,加强思想教育和劳动教育的融合,让学生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模式下潜移默化形成尊重劳动和热爱劳动的意识[4]。具体而言,一方面可以借助影视传媒渠道为学生展示不同年代或不同阶层的劳模,展示劳模身上的劳动精神,让学生在观看影片、纪录片、短视频等的同时感受到劳动力量和劳动价值;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学术沙龙”、“主题讲座”、各类比赛等方式来进行劳动教育,邀请地方优秀的劳动代表主持或参与,拉近学生与劳动楷模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劳动的魅力。尤为重要的是,高校要把“中国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意识到身上的责任和担当,以思政教育引领劳动教育,以劳动精神促动大学生劳动观的转变,鼓励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劳动者,以劳动为荣,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扬帆起航。

(二)构建大学生劳动意识教育体系,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劳动教育相比较其它学科教育更具有特殊性,其不仅注重理论教育,也要进行实践教育。学校在劳动教育组织和劳动教育体系方面不断完善,使劳动教育有着良好组织保障和评价体系[5]。这就要求高校要不断加强大学生劳动意识教育的组织实施,为劳动教育提供可靠保障,以大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引领大学生劳动意识教育阵地建设,构建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体系。一方面,高校应加强组织领导,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学校党组和学院党委以及各支部要组织好劳动教育具体工作实施,把劳动教育作为广大师生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拓宽劳动教育范围,强化实效性,推动其落地校园,深入校园,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另一方面,高校应完善、优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切实保证劳动教育提质增效。第一,对于学生劳动教育理论性知识水平考评和实践性技能提升考核要常态化,统筹考虑理论考评和实践考核,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劳动态度、出勤情况、理论创新、劳动任务参与、完成情况、劳动实践过程、劳动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考核,更加注重综合性和过程性评价。第二,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习基础设立分层评价和动态评级制度,以学生的实际劳动能力为准布置不同的劳动任务,分类评价,分层定级,实现过程动态调控,考评跳级方案灵活,确保劳动教育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在良性的评价激励机制下,尽可能增强学生参与竞争的热情,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要注意的是,要强化对劳动实践的评价,避免把理论学习成绩作为主要衡量标准,组织多样化的劳动形式,囊括校内劳动、家庭劳动、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等等。

(三)创新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手段,多措并举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要做好理论性教育和实践性教育的有效结合,在理论教育上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在实践教育上要注重渠道的多元性,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意识教育实践活动,务求培育动真格;创新大学生劳动意识培育手段,务求培育见实效。理论性劳动意识培育要从思政教育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行为观念上下功夫,把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贯彻到理论教育中,辐射到劳动意识培育方方面面;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工匠精神”融入到劳动教育中来,发掘时代人物、模范人物和优秀代表的精神影响力,丰富课程教育内容,突出劳动教育的目标,切实增强理论教育现实意义。在实践方面,要充分发掘学校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例如,开展挂职锻炼、非遗文化学习与宣传、社会调研、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大学生的劳动认同感,激发大学生创造性劳动热情[6]。同时,高校应与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等搭建合作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劳动实践机会,促使其在劳动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在实践锻炼中形成良好的劳动作风,弘扬劳动精神,强化劳动意识。如2011年长安大学分别与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自动化”“资源勘查工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道路与桥梁”3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达到11个。这些不仅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而且显著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另外,要更加注重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能力,高校要将“以劳创新”落实到位,如加大产学研合作科研经费投入和奖励力度,设立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基金、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等;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建设、技术攻关、工艺优化等实践创新活动中去;鼓励大学生申报、参加国家、省、市各类课题、创新项目和专业实训比赛,通过各类创新性实践活动参与,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其敢于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勤于钻研的劳动精神,使其具备胜任专业工作的劳动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在劳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培育劳动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热爱劳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