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模精神在高校劳动教育中的价值与实现
2022-03-18李微
李微
(湖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培养“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战略任务。这样的“时代新人”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其中关于“劳”的教育,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弱化状态。为适应新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弥补高校在劳动教育上的不足,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倡导要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劳模精神体现了劳动教育的价值理念、思想内涵和精神动力,是劳动教育最核心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加强劳动教育,必须首先深化和拓展对劳模精神的研究。
1 劳模精神的内涵演变
1.1 劳模精神的历史发展
劳模精神产生于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成形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其内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劳模精神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实际上也是其时代性的彰显,无论劳模精神如何演变,其本质主线和内涵要义都是为了选树符合时代发展诉求的劳动模范,通过提取他们的共同特质,来发挥榜样育人的功效和作用。
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以及边区经济发展困难,迫切需要进行生产运动和经济建设,涌现了第一批分布在各个生产领域、积极投身革命生产的劳模群体[1],以“大生产运动”的劳动英雄吴满有和被称为中国的“斯达汉诺夫”的农具厂铁人赵占魁为典型代表。这一时期都具有为革命事业献身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和政府开展大规模的劳模竞赛评选活动并进行相应的表彰。诞生了爱厂如家、艰苦创业、致力于鞍钢生产的孟泰;有爱国奉献、求实创业的“铁人精神”的王进喜;有应对洪灾、不屈不挠,带领乡民们重建大寨村的陈永贵;还有精耕细作、坚持梦想、培育出杂交水稻的袁隆平等一批家喻户晓的典型劳模。他们在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下不怕困难、团结一心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私奉献,激励着人民努力开拓进取,表现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勤恳踏实、埋头苦干的劳模精神[2]。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劳模精神的发展出现一系列新变化,劳模群体持续扩大、劳模的选树逐渐科学化、劳模表彰制度体系也不断成熟化。劳模精神渗透到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汇聚为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改革创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新进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1.2 劳模精神的新时代特征
新时代对弘扬劳模精神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劳模精神新使命,也推动着劳模精神内涵的新发展,从而成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劳模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并将其概括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24个字[3],分别从思想价值、实践品质、精神境界层面赋予劳模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其中,“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是当代劳动模范的思想引领,体现了劳动者的职业道德品质。成功的实践需要正确的思想价值引领,只有首先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发自内心地认可接受自己的工作,将工作的热情和信仰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动力,激励自己在岗位上深入钻研、积极进取,取得新的成就。热爱工作、精益求精,这是一种职业操守,也是一种工作态度。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劳模精神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绝不是只停留在思想层面,而是要反映在不懈拼搏、艰苦奋斗的实践中。一个民族想要长期繁荣发展,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必不可少,新时代更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的创新发展。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一种精神境界,科学家钱学森在国家患难之际冲破重重阻挠毅然回国投身中国核武器科学事业的研究,不求回报,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奉献自身。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多年默默付出、潜心研究,最终发现了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可见,劳动榜样让人崇敬,不仅在于他们艰苦奋斗,更在于他们勇担国家大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浓厚的家国情怀、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2 新时代劳模精神在高校劳动教育中的价值
2.1 强化大学生劳动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体力劳动由机器去完成,人们对科技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学生也少有劳动锻炼的机会。虽然近年为贯彻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方针要求,高校重视教育中实践环节的开展,但大多流于形式,学生参与劳动实践也主要是为了课程和学分需要。短暂的社会实践等经历并未能有长期的实质性效果,甚至被动式强制型的劳动教育让部分学生在内心对劳动产生抵触情绪,难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
高校应发挥劳模精神引领作用,在理论层面,让学生学习了解劳模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指导学生的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实践层面,通过表彰劳动模范,宣传先进个人或团体所体现的优秀品质,倡导学生向他们看齐,为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上树立好的榜样。这样有利于在学生群体中营造争取优胜、拼搏奋进、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引导大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劳动的价值,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自觉向劳模和先进的优秀代表学习。
2.2 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
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高校教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高校要实现的教育目标,在整个教育实施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高校正是围绕这一中心去制订实施具体的培养方案。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及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劳动素养是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
新时代劳模精神具体阐述了先进模范身上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和道德品质,对高校通过劳动教育要培养具备什么素养的学生做出明确的规定,即培养有社会责任感、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这也是劳动教育标准的最典型、最直接的体现。高校通过展示劳模生动形象的先进案例,发挥劳模精神的辐射带动作用,激励学生在内心认同的基础之上,主动地将其外化于日常的生活学习行为中,从而变以往的“被动式”说教为自觉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对劳动和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素养与能力。
2.3 丰富高校劳动教育内容
劳模精神本身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承载着劳动教育的价值理念,也为劳动教育提供生动的素材。新时代的劳模精神不再是传统观念中吃苦耐劳、拼命苦干的概念,而是在各个领域争取优胜、拼搏创新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既充实了劳动教育的理论内容,又为劳动教育提供丰富的现实案例。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以自身的行为实践为人们树立榜样,将抽象的说理式教育变为活生生的典型人物事例,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劳模精神的影响力。学校通过劳模精神的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另外,以大学生身边现实可感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为其树立具体可学习效仿的对象,促使他们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实践的好习惯。劳模精神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显性和隐性教育资源,弘扬劳模精神,推动劳模精神入校园、入教材、入头脑,渗透到青少年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领会劳模精神的内涵,更加全面地理解劳动教育的内容,使劳动教育不再停留在书本理论和形式化的实践环节,真正让学生想劳动、爱劳动、会劳动,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大学生的敬业奉献精神,自觉将教育内容转化为个人的思想认同和行为实践。
2.4 增强高校劳动教育效果
精神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劳模精神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价值导向,对于调动人们的行为积极性具有激励作用。受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下不少人的价值取向难以避免地趋向利益化。青少年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劳模精神的教育和感染,发挥思想先进精神高尚者的带头作用,利用具体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形式,营造高校劳动教育的氛围,将劳模精神灌输到学生头脑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劳动教育效果。
弘扬劳模精神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在精神文化层面,利用各种隐性与显性教育资源,多种途径来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劳模光荣、劳动光荣的氛围,来发挥劳模精神的带动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领学生自觉接受劳动锻炼,提高自身的劳动素养。在实践层面,高校通过在教学、管理、服务方面选树模范的教职工,在学习、工作、校园活动方面表彰优秀的学生劳动模范。这些身边现实可感的榜样能够激励学生学习效仿,更加有效地营造奋斗创新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劳动教育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3 贯彻新时代劳模精神需要解决的薄弱环节
3.1 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认同存在偏差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在一个时间段里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具体到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上,就是在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中,更重视智力的培育,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德体美劳的发展,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被弱化和被忽视。有些高校更是把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之一,以致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认同度不高。
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传统的对劳动教育的错误认知和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我国传统主流文化儒家思想中就存在着“学而优则仕”的重文化轻劳动的理念[4],从事劳动的人似乎低人一等,社会高层人员往往是文化精英。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下,提到劳动人们联想到的形象一般都是传统社会的农民和建设时期辛苦的工人,对其情感不是崇尚而更多的是一种偏见或者怜悯。家长和大多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期望主要是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找到高薪和待遇优厚的工作。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侧重知识领域的精英培养以提高学校知名度。在重要考试之前,高校的体育课都会被视为可有可无的浪费时间的课程。相对于专科职业院校来说,大量本科院校对劳动教育的认同度更低,更容易忽视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正是这种长期存在的偏见与社会大背景,高校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
3.2 高校劳动教育内容资源相对有限
高校现有的劳动教育多体现为课程之外开展社会实习、社会实践以及勤工助学等活动,而对于这些活动的成效即实施这些环节所要达到的教育效果,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标准,大部分活动都是蜻蜓点水般流于形式,仅为获得相应的实践证明或者选修学分而开展,未能真正落地。
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由于高校未能全面深入地理解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及对劳动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党和国家强调教育要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高校对劳动教育的性质、地位以及育人功能都未能形成明确的理解和认知,仅在教育过程中形式化地涉及一些浅层的劳动教育,高校自身对什么是劳动教育,怎样进行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为了什么缺乏深入的研究,以至于教育目标不明确,整个劳动教育的开展缺乏明确的目标、导向和要求。
3.3 高校劳动教育的途径方式较为单一
在大部分高校,无论是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场所设施还是各种宣传活动都很少涉及劳动教育。对于国家、省市评选表彰的先进劳模以及校内优秀的党员干部师生代表,学生的了解认知程度都十分欠缺,劳动教育的宣传途径方式仍较为传统单一。
这主要是社会及高校自身对这一领域的重视和投入力度不够,缺乏专门的场所设施和创新多样的宣传途径。一方面,尽管高校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但实验室、实习场所基地以及实操设施不够完备齐全,缺乏一定的资金支持,也直接影响劳动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学校和社会就劳动教育方面的合作程度不够,劳动教育资源未能充分地被挖掘利用,仅依靠校内先进学习工作者的带头示范,教育效果和影响力十分有限。
3.4 高校劳动教育制度体系有待健全
高校的教育体系是由教育各个环节有机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如果缺少一个环节,对其他教学环节和教育效果就会有明显的影响。由于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不明确,对开展教育的内容和课程设置就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在具体考核评价现有劳动教育的效果时就缺少一定的参照和标准。劳动教育的教材和资源陈旧,诸如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先进劳动个人和劳动事例的教育,其本身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很难让学生切实去体会和领悟劳动教育的新时代含义和价值。反馈评价机制不健全,劳动教育的实施情况也无法得到及时反馈。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保障,高校的劳动教育就始终停留在表面,产生短期的、暂时的影响,达不到长期的教育效果。
3.5 劳动教育师资团队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承担着“引路人”的角色,劳动教育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对教师也有特殊的要求,但在目前的高校劳动教育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存在较大的不足,相关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高校的劳动教育主要依托专职教师带领,部分学校开设专门的劳动实践周,但劳动教育大多被视为专业的附属科目,未能得到充分重视。而在大学内劳动教育集中表现在思政教师开展的理论教育以及系列思政教育活动上,对劳动课程的开发建设能力有待提高,劳动教育未能完全融入整个课程体系。要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必须优化师资结构,打造专兼结合、校企合作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无论是专职教师还是思政课教师,单一的师资队伍结构都无法满足劳动教育的专业化要求。教师在思想认知上存在偏差,不够重视,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研究也不够深入。高校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践层面由于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难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和素养。
4 新时代劳模精神在高校劳动教育中的培育路径
1)深化劳模精神研究,提升对劳动教育的价值认同。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应加强对劳模精神的全面认识,明确新时代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素养的重要性,发挥劳模精神的辐射带动作用,来提升学生对劳动教育的价值认同。高校应该明确劳动教育不是职业技术院校和培训机构的专门职责,抛弃传统的对劳动教育的狭隘理解,将劳动教育的理念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正确认识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价值,坚决摒弃重知识轻劳动的观念,做好教学设计和总体安排。
高校不仅要从思想层面重视劳模精神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还要从实践层面深入地研究新时代劳模精神在教育中的应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广大医务人员主动请缨,奔赴武汉,涌现了诸如钟南山、张继先等先进的劳模典型,他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传递新时代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的劳模精神,被国人所尊敬和崇仰。高校要系统地考察劳模精神的演变,借鉴学习各时期弘扬劳模精神的经验启示,同时结合劳模精神在新时代的表现,利用新技术和方法,推动劳动教育的具体落实和创新。
2)劳模走进课堂,言传身教丰富教育资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的目标即要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体会和培养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5]。高校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应有意识地将劳模精神融入相关劳动课程,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开发劳动教育相关特色课程,让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劳模走进课堂,言传身教地展示劳模精神的内涵,增强劳动教育的感召力和影响力。通过展示劳模生动形象的先进案例,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主动地将内心认同外化于日常的生活学习行为中,从而变以往的被动式说教为自觉主动地学习,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素养与能力。学校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劳动必修课,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社会实习等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表彰优秀志愿者、积极分子等方式强化劳动专业课程的价值导向。此外,教材是沟通教育的主要中介,可将新时代劳模精神作为劳动教育一项重要内容汇编入教材,不仅体现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而且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了解劳模精神的内涵。高校还应完善学校的教学设施,提供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通过教材和课程资源中生动鲜活的案例和劳模诠释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劳模精神的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应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因素,使两者相互促进。
3) 创新劳模精神宣传方式,营造崇尚劳模的文化氛围。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接触的媒介日益丰富多样,高校在劳模精神的培育过程中也应创新宣传方式,利用新媒体技术广泛宣传劳模精神,将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可通过校信通短信,在如“五一”劳动节或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等重要的相关节日或纪念日,免费发送劳模介绍的短信或宣传标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接触并了解劳模精神,树立劳动意识,培养奋斗进取的精神。“微”时代要做好“微”宣传,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以及校园思政教育官方网站、校级组织、勤工助学网站系统等,这些都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但很多学校忽视了它们的宣传功能,这些网站形同虚设。当前高校可通过微博、微信等进行劳模信息的推送,在官网主页设置如疫情防控劳模精神事例学校专栏等来使劳动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高校还可举办相关短视频大赛,寻找学生身边的劳模榜样,拍摄劳动研究或获奖短片发表在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宣传,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的特点,有利于将劳模精神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劳模信息[6]。
4)完善劳模考评机制,健全劳动教育制度体系。反馈评价是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失的、是根据教育目标来检测教育成效的重要环节,在反馈中检视问题、激励前进。高校要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以劳模为榜样,劳模精神的精髓是劳动教育所要培养学生的目标,将劳动教育成效纳入评价检测标准,积极对学生第二课堂、社会实习成效进行考评,与评奖评优机制挂钩,从而引起学生重视,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和贯彻劳模精神。首先,在优秀学生考评过程中还要注重考评机制的完善,程序要公开民主。劳模应由群众选举,切不能内部指定。从下发通知文件、评选标准制定考核到确定候选人名单,每一个环节都要保证公开民主透明,如此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选拔出的学生优秀劳模代表才更具说服力,更具辐射带动作用。其次,可在综合素质测评中加入劳动志愿、义务活动、社会实践、学术科研等方面的考核,实行劳动教育学分制,以此引起学生对劳模精神养成的重视。通过对优秀学生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以使其获得自我成就感,并将外在的表彰转化为内在动力,激励自身不断追求更高的理想目标,正面引导学生学习效仿。对反映劳模精神的优秀对象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以激励学生向劳模看齐,规范自身行为。
5)打造专业师资队伍,建立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临时的、短期的劳动教育,其影响效果只能是暂时的,只有通过加强各部门各领域的合作,通过协同育人,才能建立劳动育人长效机制,使劳动教育日常化、制度化。这是一个各层面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高校不仅要加强课堂内外的协同育人,还要加强与校外企业和岗位的合作。在加强学校与社会合作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应努力挖掘社会中劳模精神教育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教育载体,实现校企教育资源共享。比如可与专业劳模讲师建立长期合作制度,聘请劳模兼任大学辅导员,设置专门部门考查审核劳模,成立相关校级组织、社团协会,鼓励支持学生举办系列宣传活动。在教育场所设施方面,通过校企合作,以专业对口岗位的劳模代表为标准去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同时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实习基地和场所,通过定期实习、长期合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对于实习中的优秀学生代表和学生劳动模范,在毕业后可直接签订岗位就业协议。这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还为企业提供了熟悉岗位职责能快速进入工作流程的优秀人才储备。使劳模精神教育促进高校劳动教育,在学生中产生广泛、深远、持久的影响,有效利用劳模精神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5 结语
劳模精神体现了劳动教育的价值理念和思想内涵,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了目标指引和载体的保证。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探寻劳模精神与高校劳动教育的契合点,主动将劳模精神有效地融入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管理,不仅弥补了高校教育理论系统中劳动教育体系的不足,还有助于推动高校劳动教育方法的实践创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助力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