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情景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实践分析

2022-03-18陈志远

读写算(中) 2022年8期
关键词:情景高中物理物理

陈志远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甘肃 天水 741000)

高考改革不断深入,也在不断加大考核学生的难度,学生不仅需要学会使用某个物理概念和公式,还要理解和掌握他们在现实中的应用,所以为了适应现今高中教育,教师有必要创设生活情景将书本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自主探索科学本质的潜能,培养学生研究素养和科学思维,为以后深造学习自然科学打下基础。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物理定律几乎都是从自然现象和现实经验总结归纳而来,生活情景教学中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和学习物理规律,再将物理规律运用到生活中。而且对于现代的人才要求而言,学生不仅要对高中物理的理论知识进行掌握,更要学会将物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物理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出新的作用。社会的不断变迁使得学生的学习要求不断被提高,所以教师有必要利用生活情景加强学生对于物理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一、高中物理课堂生活情景教学的意义

(一)将生活情景带入高中物理课堂,简化物理教学内容

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背负着学习多门课程的重任,学习压力大,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成了众多教师关注的内容。高中物理课堂中,利用生活情景教学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同时简化物理教学过程。很多学生在对物理进行学习时,由于物理理论知识抽象性导致了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全方位地感受和理解物理理论知识的存在以及运行规则。所以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考虑提取物理教学中的主要部分,让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简单记忆,这也就是简化物理教学。但就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不能够完全有效地简化物理教学内容。但是随着教学实践内容的不断增多,许多教师发现将生活情景带入到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能让学生将物理理论知识同自己实际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联系,使学生在脑海中想象某一物理理论运行的画面或者表现。这起到了简化物理教学的内容,同样也使原本抽象难懂的物理理论知识变得更容易理解。

例如,教师在讲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时,众所周知地球的引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地球上所有物体在自然状态下都是立在地面上的,这是由于地球引力的存在。课堂中教师将一只乒乓球拿到空中,松手后乒乓球自由落体降落到地面弹起然后再降落直至停在地面上,随后给学生们展示万有引力公式,常量不影响值的大小,但产生力的两个对象质量和对象之间距离决定了引力值的大小。地球上的物体大小相对于地球半径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地球对乒乓球的引力是一个定值,但由于地球不是个标准的球形,地球的椭圆形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也是不同的。因此书本上给出了地球上不同纬度的重力加速度值,学生仅仅看着数据必然是枯燥无味的,这时教师合理地将生活情景带入课堂中,能够使课堂教学变得形象和生动,便于学生理解书本内容,简化了原本艰涩难懂的教学内容,提升了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从生活情景教学中接近物理,将物理运用到生活中

现实生活存在着大量与物理有关的事例。教师将生活情景带入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与理论相结合的生活实践和生活经历,提升了对物理概念和公式的理解能力,真正掌握物理思维,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物理思维解决问题。教师通过生活情景化教学能够降低学生对知识的陌生和排斥。心理学研究显示,教师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越接近,学生学习课程内容速度越快,表现在接纳物理知识比较迅速,也易于消化和理解,这给生活情景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教师根据日常实际生活创设与生活相近的物理教学场景,让学生提起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高中物理课堂注入活力。不仅如此,物理是科技发展的基础性学科,学好物理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将物理知识运用到建设社会上是物理学习的应用和延伸。现在的教育讲究的是知行合一,学生仅是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物理本来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多将物理理论运用进实际生活中,以此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光是通过教师课堂上讲解或者延伸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实际学习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应当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不断地利用现实中的现象同物理理论知识相联系。

如在学习“热力学三大定律”时,讲到能量单向传输时,现实存在新能源汽车电池能量转化效率低的问题,教师可以将问题抛给学生们,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学习与科技发展紧密联系,现在同样存在传统能源不足和新能源难以转化的问题等环境问题,学生通过思考类似问题拓宽学习视野,通过亲身经历探究问题,充分利用物理思维解决现实问题,提升思考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二、高中物理课堂中开展生活情景教学的具体方法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高中物理知识抽象、知识体系完备,缺乏空间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学生很容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比如难以想象物体运动的景象、物体之间力的相互作用、电磁场的作用力等等,尤其遇到无法用实验解释的抽象知识更是无法理解,如果学生学习时没有把基础打牢,久而久之就会成为难点,学生越是不理解越对自己不自信,最后失去学习物理的热情。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通过对课堂情境的有效创设,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和画面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和联系,学生会发现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自己学到的东西与自己将要做的东西是吻合的。并且,对于学生而言,如果能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发现课本上或者教师口中讲述的一些画面,那么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欲望的刺激是巨大的。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过于强调课本上的内容,或者用一些官方的语句或者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学生会认为这些东西只存在于一些事物的承载上,但当自己能够实际地感受到课本中或者别人讲述的某个场景和画面,这种体验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神奇的。所以,高中物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将物理的美妙之处展现给学生,而创设生活情景教学能够有效地实现目标。

如在《摩擦力》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展现了一个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场景:冬天下雪之后,路面结冰,一名学生骑自行车上学,到了结冰路段,不管这名学生用多大的力气,轮胎始终在地面打滑,丝毫没有任何前进。学生看完后积极思考结冰的地面上无法骑行的原因,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和响应,此时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了,对新的知识充满兴趣,怀着期待等待教师揭开神秘面纱。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知道了在平滑的地面上摩擦力相对较小,所以自行车轮胎才会在冬季的结冰路段不断打滑,影响学生前进的道路。但是对于高中的学生而言,掌握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要思考在这个事件中两个物体之间是如何运动且联系的,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身边的一些器材对场景进行再次模拟。通过生活情景模拟的方式,能够让整个班级的学生共同将目光集中到一个问题上,而学生在课堂上对一个问题也能够倾注足够的思考能力。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能够将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情景进行再利用,让学生透过现象看透其中包含的一些层次更复杂的物理理论。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做到良好掌握,还能够让学生对相关现象的运作过程做到简单地理解。

(二)布置生活情景化作业,提高学生物理知识运用能力

为了让学生在课后自主思考和深入理解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布置生活情景化作业,给学生设计一些物理知识藏在生活事例中的题目,这些题目不仅需要课堂上的物理知识而且需要生活常识解题,这种学习方式便于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既可持续也高效。例如在《圆周运动》一节中,教师设计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们找出生活中与圆周运动有关的圆盘,并测量他们的周长、转速等,真实感受向心力公式在物体运动中的体现。只要条件允许,这项作业学生是可以动手操作的,比如饭店餐桌转动的餐盘、公园锻炼手臂的转盘等,使学生亲身感受角速度和线速度等抽象物理知识,更好地理解物理书本中的知识,提升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布置生活情景化作业的学习模式下,不仅作业形式得到了丰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完成物理作业和学习物理知识,这样的物理作业显得比较有价值。而且在生活情景化作业的布置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某一物理现象的发生过程加深理解。在理解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两个物体在接触或者关联过程中存在的关系。这同样也能够产生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效果。而且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情景进行举例,让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在这个情景中发生的一些问题。比如在某节物理课上,教师让学生思考:在某个工地工人如何将30 包水泥运到12 层楼的高度上,工人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利用物理知识更加省力地运送水泥?这时候学生就会联想到机械运动中的齿轮,因为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工人会利用一些托举的机器,将水泥运送到较高的楼层上,而在托举的机器中,则对齿轮有相关的运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此为延伸对齿轮机器进行简单复刻,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某个物体的机械运动过程。

(三)注重实验课程与生活情景结合

物理作为自然基础学科之一,强调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物体运动最一般的规律和世界的基本物质结构等,实验研究自然规律、验证已有规律对于高中物理来说非常重要,教师在生活情景教学中也应该把实验课程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引入到实验课中,并让学生利用个人经历和生活经验解释、解答实验的过程与结果。比如在“自由落体”实验教学中,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做完实验并计算出结果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思考生活中的自由落体运动,比如雨滴滴落、雪花飘落、树叶脱落等,引导学生将自由落体运动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由落体的时间计算物体与地面的距离,例如测量井的深度等,抑或跳伞运动员和宇航员在利用降落伞下落时运用到了物理知识。而且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物理实验时,可以将实验的课程放到大自然中或者一片操场以及空地上,让学生对在该区域内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观察。用现成的器材以及器具,不仅能够让学生将物理理论知识同物理现象进行联系,还能够直接省去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而且大多数学生是比较喜欢在课堂外进行教学的,所以这样的方式同样也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先教学理论知识,再带领学生在实验课程中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操作中,最后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该物理知识运用的实例,如此,促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实验操作和结合现实生活全面地深入学习物理,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物理知识现实运用的技能。

三、高中物理课堂生活情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高中物理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创设生活化情景容易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没有立足于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开展生活情景教学,那么该教学不会被学生接受,也不利于教学推进。教师容易在某一章节或者在某一阶段保持着生活情景教学的状态,不过到了某个不容易找到生活事例的章节,教师便放弃了该教学方式,回到了传统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讲授知识点。

(二)学生方面

应试教育中,学生往往通过题海战术获得高分,做题能力虽然提升了,但是知识运用能力不一定提升了。如果做题时只是不停地套公式,机械地解题,那么学生非常容易陷入固定思维模式,不利于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

(三)学校方面

学校不重视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有的甚至取消了实验课,或者让学生自主学习实验课的内容,导致学生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应试教育的弊端在于只看分数,所以学生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在意实验课程,实验操作马虎、实验结果不计算。

四、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生活情景教学可以简化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更好地理解书本中的知识。在生活情景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持久性的教学方式,在讲解物理知识时能够做到信手拈来现实生活事例,摆脱传统教学方式一味地给学生灌输艰涩难懂的知识,注重与生活贴近的物理实验课程,让学生真正地在实验课中提升知识运用能力和操作能力。与此同时,教师有责任关注课堂中每一位学生,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物理思维和物理学习中受益终生的技能。

猜你喜欢

情景高中物理物理
只因是物理
情景交际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处处留心皆物理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楼梯间 要小心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