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课程中的发散思维训练探析

2022-03-18

读写算(中) 2022年8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词汇思维

徐 芳

(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中心小学,福建 武夷山 354300)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借助语言表达。在小学英语课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体现在各个方面,例如词汇量的掌握、阅读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的锻炼等等。良好的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灵活的知识迁移,从而投入深层次的英语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偏重学生单一思维能力的训练,例如机械的句型操练、语法知识的死记硬背、在阅读教学中逐字逐句地翻译课文和单词等等。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学生易养成集中思维,只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主动探寻所学内容的意义。一旦陷入思维定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幅削弱,内在潜能的发挥也受到制约。因此,教师强调在小学英语课程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运用有效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应变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迈入新的台阶。

一、在小学英语课程中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必要性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是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的一种思维方式。换而言之,它是一个信息源向多方面寻求思维结果的活动,区别于集中思维的单向运作。集中思维是从已知的信息中推导,对已知的材料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特定的答案或结论。而发散思维却常以一题多解、一事多写的方式呈现,它的思维视角要更广阔,表现形式也更加灵活,因而更能体现新意。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往往贯穿于全学段、各个学科之中,具有高度的广泛性。

而在小学英语课程中,发散思维的灵活性正契合小学生的好奇心,以及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著名语言教育家斯蒂芬·克拉申曾提出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即“语言习得受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影响。唯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习得。”小学生具备一定的发散性思维后,能够意识到英语学科的魅力和内涵,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更积极、更好胜的心态投入到课堂中,从而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发散性思维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拓宽学生思路,还有教学模式与学习方法的革新。在英语课堂中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能为他们的智力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提供有效途径,让学生眼中的英语课程变得鲜活、生动,成为好学且易学的语言。而且,发散思维训练具有很强的适用性。无论是语音、语法和词汇知识中的学习中,还是听、说、读、写等基础技能的训练中,都能引入发散思维训练。通俗地说,它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资料中阅读、理解、分析和表达,最终发展出无限可能,这也正体现了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是对小学生的认知水准估量不足。有的教师认为,低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语言能力还很薄弱,只能停留在指认词汇、复述短句的水平,无法独立进行知识建构,因此发散思维训练很难开展。事实上,发散思维的成长并不以掌握多少单词、会说多少句子为标准。低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倘若教师能加以引导,则可以令他们在理解、想象、记忆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学习内容,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实现英语水平的进步。因此,不要觉得发散思维训练无足轻重,或是只适用于高年级学生,从而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刻意忽略这一项活动。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和英语交际活动的开展同步进行。

二是发散思维训练强调灵活性,但区别于“随意”。不能把发散思维和学生的自由发挥完全画等号。以经典的一词多用造句为例,教师提出“apple”一词,让学生进行不重复的造句,学生提出如“It's an apple”“Apple are sweet”“I want to eat an apple”等想法。由于身处课堂的公开场合中,学生很快会形成趋同效应和从众效应,最后导致新意越来越少,大家只围绕几个固定的句式打转。有的学生即便有了新想法,也不敢轻易开口提出,怕被否认,只得转而沿用前面同学提过的、相对正确的答案。一旦陷入这种僵局,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发散思维的训练应当是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但不是随便说、说不说都行,这样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过程应当是轻松的、充满活力的,而不是让他们感到“任务等待完成”的压力和紧迫感。

三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适当的课堂预设,充分的信息传递以及必要的提示与启发。多数教师都习惯先抛出问题,然后询问学生“谁有好的想法”或者“谁能来试一试”,通常这时候只有几个学生跃跃欲试,剩下的学生则表现得手足无措。要想令发散思维的训练落实到每个学生,教师则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先展示给学生必要的范例,再给予思路上的提示,例如对“I meet a cat”进行句子扩写,教师可以从时间、地点和事件三要素上给予学生启发,使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扩写,如“I meet a cat today”“I meet a cat at school”“I meet a cute cat and it's white”,方能取得较好效果。

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途径

(一)词汇:加深联想,活学活用,促进学生思维发散

词汇是构成一个句子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接触英语的起点。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英语词汇量为1000 左右。词汇量的积累,会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因此在低年级段,教师会尽量让学生多看多记,通过默写等方式增加词汇储备,为日后的英语教学做铺垫,而词汇教学又往往随单元教学展开。这也就无形中带动了学生以课时为单位,以单元为参考背诵单词的习惯,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丢三落四,往往是这一单元的词汇刚学完,上一单元的词汇又忘得差不多了。其次则是学生缺乏词汇的串联和归纳能力,无法认识到各个词汇间存在的共性与联系,脑中的知识点始终处于孤立状态,无法构成知识脉络。为了克服这种情况,教师要对现有的词汇教学模式做出改动,让学生将思维活动与词汇记忆结合起来,推动语言活动的实践。譬如课堂中的Guessing Game 就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所谓Guessing Game,顾名思义就是猜谜游戏。教师可以根据需求,对游戏形式进行调整。低年级段的学生可以采用看图、听声、观察肢体动作等方式猜物品并说出名称,中高年级段的学生则适当提升思维活动的深度,比如根据线索进行推理或想象,使用排除法等等。以闽教版四年级下册的Unit7 Seasons 为例,这一课时学生要掌握的词汇大多数与季节时令有关。如summer,教师可以提供线索“In this season,we can go swimming and we have a long vacation.”让学生根据关键词go swimming 和long vacation 进行推导,最后得出答案是夏天。再如 winter,教师则可以说“In this season,we can dance on the ice”。掌握这一猜谜规则后,学生也可以根据课本中现有的词汇进行改编,自己制作谜语,如 cool 可以形容为“drink ice juice in summer”等等。猜谜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使他们主动掌握并运用更多词汇。

在Guessing game 之后,教师还可以通过给出关键性词语、设置开放性话题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以Unit5 Shopping 为例,教师先挑选几个新词汇如kitchen,fruit,tea,supermarket,Teddy Bear,让学生任选其中三到四个,即兴发挥编一个小故事。学生先在脑中根据选取词汇构思相应情节,再组织语言。如果选择kitchen,fruit,tea,故事可以朝下午茶、制作美食等方向进行构思,如果选择supermarket,Teddy bear,fruit,则可联想到超市购物等情节,答案不一而足,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学生在这类不设限的开放性话题中,能够感到思维的流动与提升,从而更牢固地掌握所学词汇,提升语言运用水平。

(二)阅读:结合情境,引入知识,激活学生学习热情

阅读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在小学期间,儿童思维呈现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态势。而阅读文本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平面的,这也就决定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需要依托具体情境展开,给予学生更加丰富和立体的阅读体验,使他们有信心和兴趣深入理解文本,汲取语法知识,并养成一定的阅读技巧。而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融入课堂情境之中,通过具象化的情境构筑激发学生的无穷想象力,从而拓展思路,实现提升阅读素养的目的。而教师需要提前准备教学材料,为学生尽量展现细腻、生动的课堂情景,以唤起他们的心理共鸣,从而更好地融入阅读氛围中。

以五年级下册Unit1 Winter Vacation 中的一篇小短文阅读为例。这篇短文描述的是来自台湾的同学Wang Tao 在寒假期间回家探亲、过春节并同家人前往日月潭旅行的故事。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归纳短文中的重要节点,然后依照想象将各个场景制成贴画,最后画成卡通版的思维导图。如“In winter vacation he went there with his parents.”在学生的想象中,可以演化为小男孩Wang Tao 和他的父母拉着行李箱,登上飞机去往台湾的场景,而教师就按照学生的描述将信息要素提取出来,化为简易版贴画,在多媒体设备上放映。大家还可以一同思考:winter vacation,Spring Festival 这类抽象词语应该怎么表达出来呢?有学生提议,可以在贴画中使用日历标注,而春节则可以用鞭炮、烟花和压岁钱等具象因素代替,使人一看就会产生过年的直观感受。这样一来,抽象的阅读文本在学生眼中化为一幕幕生动的生活情景,理解起来自然更加简单。而tick or cross 环节的练习中,“They visited Sun Moon Lake by bus”很容易就判定是错误的。在情境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思路能够跟随教师不断深入,思维不断发散,最后将表层的文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阅读经验,留下深刻印象。较之逐字逐句翻译文本,这样做的效果要好上许多。

(三)口语:降低门槛,丰富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实践

口语交际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英语技能之一。刚开始接触英语课程时,许多小学生都存在信心不足、羞于开口的情况,故而很少参与到口语练习中。假如这种习惯持续到中高年级,则很容易出现“想开口,说不出”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学生当下的思维活动无法跟上自身的表达速度,有时一个长句拖拖拉拉,表述半天才讲完整,有时丢三落四,忽略了句子的某个成分,如“What did you see at the zoo yesterday?”很容易说成“What did you see at zoo yesterday?”考虑到这种情况,教师应适当放低口语练习的门槛,其次则要丰富练习形式,让学生有机会在表达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散能力。例如六年级Unit1 Winter Activities 中Part B 的listen and follow 环节,有这样一段对话:“Did you go to see the Ice and Snow Festival?”“Yes,I did…”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练习对话的基础上,再继续挖掘内容,对文本进行扩充。其角度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譬如根据Ice and Snow Festival 主题延伸,就可以增加“I heard that the Ice and Snow festival in Harbin is famous.”如果回归到天气的讨论中,则可以询问“Were you cold when you went?”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拓展不同的情境对话,而学生思维发散的角度不同,又能带来不同的对话创意。大家能在相对轻松的语境中完成口语交际练习,表达的内容也更完整、更契合他们目前的学习水平。

(四)写作:强化引导,灵活运用,有效优化写作思维

写作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训练,本意是帮助学生在下笔时打开思路,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词汇、语法组织语言,养成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因此教师要设法采取引导措施,令学生对所学单词进行联想和记忆,并掌握相应技巧,再学会对英语句式进行分析、归纳和应用,真正掌握英语学习的规律。举个简单的例子,“My sister and I like dancing”句式虽然没有错误,但是缺乏一定表现力,此时不如稍加改动,书写为“Both my sister and I enjoy dancing”。Both 和enjoy 两词的使用能够增加句子亮点,提升其表现力。而在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多积累写作知识,多开动脑筋进行联想和迁移,一样能起到优化写作思维的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课程中的发散思维训练应从课堂教学出发,扎根于日常的词汇、阅读、口语和写作教学,同时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当中。教师应当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他们的发散思维展开有效训练,让英语素养之花绽放在课堂的每个角落,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爱上英语。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词汇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