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粉丝群体沉迷“饭圈”现象及其治理对策

2022-03-18

关键词:饭圈偶像群体

张 楠

(安徽财经大学 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安徽 蚌埠 233000)

“饭圈”(fandom)指粉丝群体因崇拜相同偶像而形成的网络社群。[1]近年来,“饭圈”在资本裹挟下怪象频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造成了消极影响。2021 年6 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 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8 月,中央网信办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旨在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在此背景下,构建大学生粉丝群体“饭圈”沉迷的综合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群体沉迷“饭圈”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粉丝群体扩大,偶像经济蓬勃发展,催生出购买偶像周边,为偶像购买灯牌、广告位,投票打榜,以及做慈善公益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具体来说,大学生群体沉迷“饭圈”有如下原因:

(一)近场参与:参与文化生产的主动权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粉丝近距离接触偶像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粉丝通过互联网平台实时接收偶像的各种信息,大粉、站姐在网络平台直播偶像出行、工作实时信息让粉丝获得了近场参与偶像生活的虚拟体验。詹金斯指出,大众媒体的蓬勃发展,受众超越媒介使用权而获得文化生产主动权。[2]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变革了传统传播模式,偶像近距离曝光在“饭圈”中,“饭圈”成员参与偶像的制造、宣传、包装,甚至利用新媒体进行二次创作。偶像也亲自下场,参与到粉丝的工作中来,积极为粉丝的近场互动“添料加糖”。在这一过程中,“饭圈”的黏性不断增强,忠诚度不断增高,“饭圈”成员也收获了积极的情感回馈。在粉丝的主动参与下,偶像的出圈、爆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饭圈”成员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

(二)同类相吸:获得群体的归属感

大学生处在心理发展的分水岭时期,升学与就业压力逐步增大,会出现同辈关系紧张、过分依赖网络等心理问题。[3]在这种背景下,群体归属感的需要应运而生。大学生进入“饭圈”,在线上、线下为偶像一起出力,享受依附群体的快乐。“饭圈”成员在圈中可以遇到与自己兴趣爱好相投的人,感受到群体的温暖与力量,获得群体的归属感。

(三)关怀缺失:弥补养成教育的缺位

高等学校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实现社会化而设计的专门机构,是实现代际传递、社会发展的重要场所。高校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价值观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尽管近年来各高校都在倡导养成教育,但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工具理性战胜价值理性的情况,导致教育过分关注结果,人文关怀不够到位。目前,大学生学业与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社会出现了一定的浮躁风潮,加入“饭圈”成为了他们自我慰藉的手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情感表达、价值体系都处在不断消解重构的过程中,而目前高校的养成教育缺乏这方面的针对措施。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创设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不是纯粹的模仿,更是一种认知调节的过程,人们的行为是在观察—模仿—重构—确立的过程中习得的。[4]目前养成教育的缺位导致部分大学生倾向于加入“饭圈”。只有弥补养成教育的缺失,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文关怀。

二、大学生群体沉迷“饭圈”的消极影响

为了调查大学生沉迷“饭圈”的消极影响,笔者于2021 年11 月至2022 年3 月调查了安徽省蚌埠市、江苏省镇江市、黑龙江省鸡西市共1122 名大学生“饭圈”成员,三市各发放网络问卷374 份,其中蚌埠市有效问卷364 份,镇江市有效问卷362 份,鸡西市有效问卷370 份,回收率97.7%。同时,笔者实地走访蚌埠市两所高校辅导员15 名,网络采访镇江市、鸡西市高校辅导员14 名。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笔者发现大学生沉迷“饭圈”的消极影响如下:

(一)回音壁效应中主体意识的模糊

回音壁效应指在封闭的环境中,意见相似的声音被不断重复,使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受众认为这些扭曲的信息就是事实。[5]大学时期是青少年主体意识形成的黄金时期。“饭圈”倡导与偶像同生、与偶像一同进退等观念容易对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造成一定的消解,造成大学生主体意识模糊化。本调查显示,大一至大二学生追星并加入“饭圈”的比例为34.4%,大三至大四学生追星并加入“饭圈”的比例为48.4%。追星现象的盛行,契合了大学生寻找身份认同的需要,大学生在主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倾向于寻找榜样形象,通过模仿与调节,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主体意识。从一定程度上说,偶像就是自身的理想化投射,通过“饭圈”的互动,大学生完成对主体意识的想象—投射—模仿—形成的过程。然而,“饭圈”倡导的理念带有一定的引导性,由于圈内具有分层性特征,“饭圈”的意见领袖往往是处在圈内上层的头部粉丝,俗称大粉,议题的设定、任务的设计、文本的拟定、进度的规定是由他们把控的。而普通大学生粉丝属于散粉,不具有主导权,他们需要在既有的等级制度下进行活动,接触的信息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容易进入信息茧房,产生回音壁效应。大粉掌握“饭圈”规则的制定权,若有人违反,便会受到整个粉丝群体的压制。在这种情况下,46%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为了在群体中生存,散粉们必须隐藏自己的想法,服从于大粉管理,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打榜、做数据,以此达到融入团体的目的。同时,“饭圈”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这种缺乏与外部连通的封闭状态导致回音壁效应的形成。粉丝持有相同的观点,他们相互认同、相互强化,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中会造成接触环境的单一性和同质化,造成主体意识的模糊化。

(二)拉踩引战中的话语失序

“饭圈”形成的基础是对同一偶像的崇拜,其中内蕴着单一性、排他性。粉丝们往往难以接受不利于自己偶像的言论、文本,行为,一旦出现立场分歧,往往会产生拉踩引战。如2020 年电视剧《青簪行》播出之际,男女主角的粉丝因为番位之争,在网上掀起骂战,拉踩对家演员,谩骂经济公司,甚至谩骂剧本主创人员。[6]为了维护自家偶像形象,“饭圈”自发成立反黑组、数据站,对网络不利于自家偶像的言论群起而攻之。本次调查显示,14.6%的大学生“饭圈”粉丝曾经有过针对其他偶像进行不良评价的行为。同时,为了给偶像制造流量、营造热度,“饭圈”大量发帖、引流,更严重的是,经济公司为了自身利益,联合大粉制造虚假话题,恶意炒作营销。“饭圈”文化印证了数据资本主义的种种特征, 他们自觉参与到了平台资本主义逻辑挟裹下的数据生产过程中。[7]笔者收集了安徽省2021 年至2022 年以青少年(16 岁至30 岁)为涉嫌侵权主体的网络侵害名誉权案件,这些案件集中表现为偶像名誉权侵犯案件,共计165 件,占所有名誉权纠纷的21.35%。其中,被告年龄在21 岁及以下的占比64%。侵权行为大多体现为使用诽谤、侮辱、隐私侵犯等。[8]

当偶像在网络上遭遇挑战之时,粉丝会对异己意见者施加语言暴力与人身攻击。6.4%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自己曾受到不同程度的语言暴力或人身攻击。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指出,处在群体化中的个体,智商会相对下降,为了获取群体认同,个体往往会摈弃个人想法,换取那份让人安心的群体归属感。[9]在一场场拉踩引战的网络暴力中,话语失序逐步产生。

(三)泛娱乐化下的理性思维缺失

从娱乐到泛娱乐化,是娱乐逐步破除边界并丢失其初始目的的过程。表现为娱乐内容的无限丰富化和人的内心贫乏化的泛娱乐化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一种社会思潮,以追求感官刺激为主要特征。“饭圈”具有明显的泛娱乐化色彩,粉丝浸淫其中,受到直接的、鲜明的娱乐文本刺激并产生快感。一方面,深陷“饭圈”的大学生粉丝追求沉迷式狂欢、炫富式体验、攀比式消费,逐步丧失了理性思考的能力。部分粉丝将偶像视为自身的理想投射,把对偶像的崇拜对等于购买了多少偶像代言产品。在本次调查中,有16 名辅导员表示,自己所带的班级里有学生盲目购买偶像代言产品的行为;有2 名辅导员表示,自己的学生有网贷购买高价代言产品并无力偿还的情况。在“饭圈”乱象中,泛娱乐化逐步消解粉丝的理性思维与独立精神。另一方面,资本裹挟流量大肆炒CP,制造热搜,煽动粉丝情绪,从中攫取利益。当泛娱乐化大行其道,人类将嬗变为娱乐至上的物种,[10]娱乐也有可能堕化为“愚乐”。在这个过程中,“饭圈”粉丝心甘情愿成为资本附庸。

三、大学生群体“饭圈”沉迷现象的综合治理

面对大学生群体“饭圈”沉迷现象,如何发挥偶像崇拜的正向引导作用、消解“饭圈”沉迷的不利影响至关重要,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开展政府、媒体、高校、偶像四个层面的综合治理,减少失范现象发生。

(一)政府层面:完善监管体系,加大整治力度

网络的无中心化特征决定了把关人在一定程度上较之于传统媒体有缺失的现象。从规则需求的过程控制看,制度的生成有一定的延迟性。“饭圈”是一种新兴的社会连结方式,政府层面应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协同配合,完善监管体系。首先,进行顶层设计。政府应及时出台相关制度,为“饭圈”文本输出与线下活动提供制度支撑。其次,完善实名认证。政府应建立违法违规黑名单并定期更新,对违法违规的发言人实行信用惩戒,约束相关行为。最后,定期开展媒体平台整顿。政府应对平台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处理并对公众通报,加大治理力度,产生警戒效应。

(二)媒体层面:提高职业素质,履行社会责任

无论生活路径如何多元化发展,社会的存续仍仰仗着最基本的共同体信仰,这个共同体信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建构—确认—修补—再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媒介承担了巨大的社会责任。[11]首先,媒体平台应坚守主流价值取向。媒体应严格执行内容审核制度,杜绝迎合低级趣味。其次,对“饭圈”的行为方式和传播内容进行明确规制。媒体可以通过用户协议、行业公约、行业准则等形式,规范“饭圈”的行为和传播内容,杜绝违法违规现象的产生。最后,提供正面供给。媒体应该主动邀请主流媒体、专家学者提供积极正向的内容供给,科学设计算法推荐权重,加大推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权重。[12]

(三)高校层面:完善培养引导机制,开展协同教育

高校是进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首先,发挥思政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坚持高校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引领作用,进行思政课系统化建设,推动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会贯通。[13]思政课教师要把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与学生相互切磋;课堂外要积极了解学生的近况,包括学习、生活、情感和思想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其次,尊重选择,积极引导。对于大多数粉丝而言,追星只是舒解日常学习、生活压力的一种渠道。对待这种大学生的追星行为,要做到尊重、理解并积极引导,发挥偶像崇拜的正向引导作用,引导他们在追逐偶像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素质、完善个体人格。最后,进行家庭与学校的协同教育。家庭教育的任务同样是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家庭教育在“饭圈”治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部分粉丝追星的重要原因是受家庭环境影响,如缺乏管教、家庭暴力、父母溺爱等。学校与家庭的联手互动,有利于消解“饭圈”种种乱象,逐步在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四个自信方面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四)偶像层面:提高业务水平,承担社会责任

偶像作为公众人物,要时刻牢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约束粉丝的言行,维护清朗网络环境。首先,偶像要加强对“饭圈”的引导。偶像要鼓励“饭圈”成员学习其优秀业务技能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要积极发声,在“饭圈”倡导积极价值观,不能在资本的裹挟下患上失语症。其次,面对“饭圈”的非理智行为,偶像要勇于表态。出现群体非理智行为后,偶像不能保持沉默,应该勇于发声,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最后,偶像要提高个人业务素质与道德水平。偶像要杜绝媚粉和非理智宠粉,用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回馈“饭圈”,为“饭圈”成员提供正能量的精神食粮。

“饭圈”是有组织的社会联结体,它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治理大学生粉丝群体沉迷“饭圈”现象,政府要完善监管体系,加大整治力度;媒体要提高职业素质,履行社会责任;高校要完善培养引导机制,开展协同教育;偶像要提高业务水平,承担社会责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价值观。

猜你喜欢

饭圈偶像群体
古代也有“饭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饭圈”到底是个什么圈
整治“饭圈”乱象
偶像报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在“饭圈”一路“打怪升级”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我的偶像
出卖偶像
偶像们都恋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