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时态复习的整合

2022-03-18边迎春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2年14期
关键词:剖析时态形式

边迎春

(淄博临淄区实验中学,山东 淄博 255400)

初中阶段是英语学科基础教育关键的三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相关知识,更要对知识进行回顾和复习,在拓展延伸中去触碰知识的核心,为后续复习活动的顺利展开做铺垫。时态始终贯穿于英语学习活动的始终,所以复习这部分内容、探寻知识间的关联性,将学习内容整合归一是新时期英语教学的必然要求。

一、句子呈现,启动时态感知

学习活动的顺利推进是以方法为支撑的,这在时态学习中尤为显著。时态是动词形式的一种体现形式,不同的时态表示不同的时间和方式。初中阶段接触到的英语时态相对简单,它们是语言表达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时态本身是抽象的,呈现时往往融入句子中。教师可利用这一点将句子展示出来,在句子感知、剖析中迅速触碰时态形式,逐步完成深度剖析。

复习鲁教版初中英语时,为了让学生对英语知识有更全面的感知,教师先从最基础也是最简单的一般现在时谈起。“Please look at the sentence on the blackboard.What tense does it belong to? What is your judgment based on?”这个问题迅速勾起了学生的思考兴趣。他们认真观察,很快找到了依据,完成了时态判断。“This is the general present tense.I can see it from the sentence structure.”学生积极主动举手回答,课堂学习氛围浓郁。教师抓住教学契机,进行积极指引。“Can you still recall which unit in which volume we studied the general present tense?”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他们眉头紧锁,深度思考。在回忆中,学生认知逐渐开启,对时态有了更清晰的感知。

时态学习是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复杂的学习探索过程。初中生对时态缺乏敏感度,所以教师要给出具体指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迅速定位句子,在勾画整理的过程中快速启动时态感知。教师利用时态案例做具体引导,给学生提供深度思考的机会,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环节,在广泛互动交流中建立学习共识。

二、对比剖析,捕捉时态属性

完成句子定位和感知后,就要进入对句子展开深度分解和剖析的环节。这一步是学生理解时态的关键。教师要有效把握,进行细致规划,选择契合性更强的教学方法。传统讲解知识点的形式虽然立竿见影,但教师的讲解难免会压制学生的天性,让学习变成被动吸收。要想让学生主动探研知识,可以一个时态知识点为基础来展示与之相关的知识点是不错的选择。在对比中,时态本身的特点会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复习一般将来时时,师生一起对其句型结构展开回忆。这个过程以学生表述为主,教师进行辅助,当学生遇到困难,教师进行提示。接着在讲解一般将来时具体用法时,教师完全放手,给出学习方向。第一类,表示将来某个时间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第二类,表述说话人对于将来的看法、假设和推测。同时给出Tomorrow,next day(week,month,year...),soon,in a few minutes,hope,be after 等相关词语,让学生造句。学生立马精神百倍,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型后造句。这样的学习形式非常考验学生综合能力,很快,句子展示了出来。接着教师将一般将来时与一般过去时结合起来讲解,将它们各自的时态特征分析清楚,在对比剖析中,学生对这两种时态有了更全面的认知。知识学习在分解、对比后,其特点和属性更容易呈现出来。教师从时态本身特点出发,设计对比剖析活动,让学习变得趣味无穷,学习效果得到了最大程度显现。学习成为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时态学习难度系数虽然较大,但依然要遵循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鼓励学生主动寻找相关句子,分析时态属性。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研过程中,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三、整合归一,构建时态体系

时态学习分析过程越细致,学习含金量越高,学生的收获也就越大。但这种收获是即时性的,很容易失效。这是由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时态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要想将其牢牢印入学生的脑海中,必须对知识进行整合归纳,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思路才能完全打开,才能对知识进行整合,逐渐完成吸收内化。

复习过去将来时,因为知识点难度系数较大,学生主动复习的热情不高。为了快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从九年级Unit 8 We're going to save the earth! 这一单元的知识点着手,进行对应引导。因为是九年级刚学过的内容,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比较深刻,很快完成了过去将来时的复习。除了过去将来时,学生在初中阶段还接触过过去进行时和过去完成时。复习过去将来时时,学生就想到了另外两种时态形式。教师也一起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点,将时态特点展示出来。学生积极参与时态探究,很快完成了这三种时态的融合互通。最后,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更清晰的认知,教师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将知识展示出来。将抽象的时态用具体化、形象化的思维导图呈现,让学生感受到时态独特的属性,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内化。知识归纳整合形式极其重要。初三学习本身就是紧张、枯乏的,教师要用新颖有趣的学习形式引领课堂,将学生带入积极主动探索的境地中,触摸英语的本质要素,成功解锁时态学习。

高效课堂构建需要多重因素共同参与,学生、文本、知识等因素本身的特点都会影响教学效果。时态本身是特殊知识点,它的呈现形式是丰富、繁杂的,采用单一、传统教学形式定然无法真正启动学生兴趣点,学习效果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教师要深度探索时态本身特点以及不同时态之间的相关性,在多维关联的基础上归纳知识,实现学与思、思与行的整合归一。

猜你喜欢

剖析时态形式
超高清的完成时态即将到来 探讨8K超高清系统构建难点
一元一次方程错解剖析
剖析高考数列创新题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几何图形初步”错解剖析
集合中的错解剖析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一找二看三注意”,妙解动词时态题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