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措施试析

2022-03-18李加秀

读写算(中)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师生交流

李加秀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中心小学,山东 日照 276817)

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高质量的语文教学必须充分重视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积极引导,在讲解基础性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确保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得到充分反馈。当前许多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与交流做出了一定的尝试,但是在对话过程中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设计的对话流程过于简单,选择的对话内容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不断转变教学思路,基于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进行深刻的互动交流,确保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增强教学趣味性

在积极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对课堂教学流程进行合理优化,以课堂互动为基础,不断增强教学趣味性,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独特魅力。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主要由教师主导,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强调对理论性知识的说教,而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不足,导致学生思维发展受到较大影响。在有效开展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围绕语文知识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恰当地选择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向,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不断凸显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在接触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样一来,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听从安排,而是能够做到有效地探索,在语文课堂中实现角色的转变,经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所提高。

(二)有利于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开展有效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积极地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凸显自身的思考方式,通过与教师之间的有效对话实现思维上的碰撞。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缺乏应有重视,教师通常只是围绕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讲解,而没有考虑到学生在思维能力和思考方式上的有效创新和优化。在开展有效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和沟通,将原本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让学生能够按照特定的方向进行更加深层次地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三)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在积极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语文课程本身在小学阶段占据着重要位置,语文课的课时量较多,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能够通过对学生的积极教育和引导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此为基础语文教学活动能够始终处于良好的氛围下。此外,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围绕语文知识进行对话,同时也可以融入情感层面的相关内容,从而推动师生之间关系的合理转变,师生之间不再局限于知识传授者和知识接受者的关系。通过教师的积极互动,让学生能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并且主动配合教师完成各项教学活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存在的不足

(一)互动交流方式过于僵化

在选择互动交流方式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忽略了互动交流的创新性,教师通常只是以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一问一答的对话虽然效率较高,但是整体而言缺乏趣味,学生容易对师生之间的互动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许多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习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向学生发问,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需求,教师将精力放在问题引导上,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安排,而无法进行更加深层次地思考。此外,教师往往只是僵化地提出问题,并没有为学生预留充分的自主空间,学生思考的方向也不够明确具体,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时间相对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互动的有效性。在教师死板、单一的互动交流模式影响下,学生逐渐产生厌倦感,不仅无法发挥互动的价值,同时也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态度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互动提问缺乏深层次内涵

在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时,许多教师忽略了互动过程中的层次性,教师通常只是提出一些简单的语文问题,学生只需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阅读便能很快获取答案,这样的互动交流质量太低,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有效建构。许多教师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接触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选择采用较基础的教学材料,而没有真正考虑到问题的深层次内涵,问题始终浮于表面,没有带给学生更加震撼的体验。比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直接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纳米技术是什么,却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只需要翻阅课文便能获取答案。由于互动交流不够深入,学生只能停留在浅层次的思考状态下,导致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相对有限,学生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的培养难以落到实处。

(三)学生参与互动机会不均等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下,许多教师对语文教学活动的认知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对学习成绩优秀、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格外重视,却忽略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困生。在课堂上开展互动对话时,许多教师选择的交流对象具有一定的偏向性,教师习惯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对话,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彰显自身的教学成果,而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在课堂上则很难受到重视,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此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本身能够起到信息反馈的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真实学习状况,但是在互动对象具有一定偏向性的情况下,互动交流获取的信息无法代表班级的整体情况,这就导致教师无法基于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而转变教学思路,最终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实施效果。

(四)对学生互动表现缺乏合理评价

教学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目前许多教师忽略了教学评价的实际教育价值,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的具体表现,这就导致评价活动缺乏合理性。教师习惯以结果作为实施评价的唯一依据,以分数高低作为判断学生好坏的相关指标,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偏激的认知,错误地认为学习小学语文知识只需要考取高分即可,对自身的学习过程不够重视。对学生互动交流活动进行评价时,教师同样只是以回答问题的正确性作为实施评价的依据,而没有关注到学生的思考过程,以及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的成长状况。在功利化的评价思想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价值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学生无法依据教师给出的评价,转变学习思路,最终影响到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措施

(一)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提高互动效率

为了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有效互动交流的效率,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成果为基础,提高互动交流的实效性,让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能够得到反馈,确保互动交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不断转变教学思路,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时对教学流程进行有效的优化,既要关注课堂上形式的有效创新,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活动的效率提升。这时可以尝试基于学案导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以导学案为基础,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让学生能够基于自身对导学案的理解,不断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教师应当调整教学方向,以对话交流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此为基础,不断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小英雄雨来》一课为例,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需要以学案导学的形式对学生提出课前预习的相关要求,让学生能够联系自身的阅读体验,完成教师布置的导学案。课文详细描述了雨来从一个熊孩子转变为小英雄的故事,教师应当在导学案中要求学生梳理故事的基本结构并且思考小英雄雨来发生转变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在学生自主学习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再次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提高互动的有效性。

(二)基于真实教学情境增强互动趣味性

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能够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为此教师应当在情境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对话与沟通,确保互动的价值能够得到充分体现。这时应当做好两部分准备,一方面合理地选择创设情境的手段,另一方面也要思考基于情境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且进行有效互动。信息技术是创设情境的重要辅助工具,教师能够以多媒体设备为载体,呈现多元化的教育资料,通过图片和视频带来的感官体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思考。此外,教师还应设计难易度较合理的问题,基于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解读课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火烧云》一课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火烧云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对照课文中的文字描述,在脑海中生成具体的画面。基于真实的教学情境,教师还应向学生提问自己眼中的火烧云有哪些特点,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深刻思考,联系生活经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下一问一答的互动形式,基于情境的互动交流效率更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得到充分提升。

(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有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才能精准地抒发情感表述观点,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做好合理的教学设计,以有趣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以积极尝试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对学生划分小组的基础上,布置主题清晰的合作探究任务,确保学生能够在与小组成员的有效协作下解决语文学习问题,并且主动表达自身的观点和看法。相较于与教师直接的对话,沟通学生之间的相互对话,气氛更加融洽,学生的学习压力能够变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面对教师开展的课堂互动活动,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地表达思想观点,为此教师必须做好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两小儿辩日》一课为例,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分别阐述两个孩子的不同观点,并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对太阳远近这一问题作出判断。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将教材内容完整地呈现到课堂,在不同思想观点的碰撞中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达。

(四)基于课外阅读搭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应当以课外阅读为基础为学生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基于阅读学习成果进行深入的沟通。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在充分考虑到学生语文学习基础的情况下,为学生推荐适合的课外读物,一方面尊重教材的编写模式,另一方面也要体现学生的性格特点,确保课外阅读活动本身具有较强的指引作用。此外,教师还应与学生共同制定阅读计划,明确阅读的主要内容,以及在规定时间内取得的阅读成果,确保学生能够按照计划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知识储备后,教师还可以组织读书交流会等形式的互动平台,要求学生在读书交流会中表达对近期阅读取得成果的总结,并由教师结合学生的表达作出系统性的归纳。这样一来,课外阅读的教育价值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主体价值才能得到有效凸显,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再局限于教材内,而是能够实现全方位地拓展,为学生知识体系的有效建构奠定良好基础。以部编版小学语文《猴王出世》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课文主要内容之后,可以为学生推荐《西游记》这一经典的文学著作,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规划阅读进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阅读,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组织“我讲西游故事”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故事进行交流和分享,通过这样的形式实现阅读活动的创新发展,并以此为基础,凸显出教师点评互动的作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动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满足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必然需求。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思路,根据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合理地选择互动交流的内容和主题,确保学生能够在互动交流中强化思维能力。教师应当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经历,合理地选择创设情境的相关资源,并且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学习,为有效互动交流奠定基础,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互动交流的价值,凭借高质量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师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培养思维能力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