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思政课吸引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2-03-18杨德蕾

辽宁高职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吸引力思政课思政

张 伟,杨德蕾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辽宁 铁岭 112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总书记的讲话一方面强调了思政课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指明了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基本方向。如何上好思政课,充分发挥思政课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进一步做大做强新时代高职教育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本领,就显得非常紧迫和极端重要。围绕思政课吸引力展开研究和探讨,把思政课变成学生真心喜爱、受益终生的优秀课程,无疑是走好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和改革之路的核心环节。

一、高职思政课吸引力的基本释义

吸引力是心理学范畴的专业术语,通常指引导人们沿着一定方向前进的力量。与吸引力相关的定律是吸引力法则,可以解释为“当人们的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时,与这个领域关联的人、事、物都会被吸引而来。”[2]吸引力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基本考量,是塑造理想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宝,也是培养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活动实效性的一大因素。高职思政课的吸引力就是高职思政课所具有的,能把高职学生的精神、情感、意志、行动引导和聚焦到对思政课的主动学习和实践上来的力量。可见,吸引力是思政课的生命,没有了吸引力,思政课就失去了亲和力、感染力,就无法成为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涵养价值的“精神食粮”。对党和国家而言,思政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要有吸引力;对高职院校和学生来说,思政课只能办好,不可替代,必须要有吸引力。

二、影响高职思政课吸引力的主要因素

“思政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能,其能否对大学生形成足够的吸引力,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3]然而,高职院校普遍面临一个不争的事实——思政课吸引力未达到理想的程度。这种状况,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

(一)思政课教材因素

按照国家高职教育现行标准,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三门必修的核心思政课,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根据自身的培养方案开设了其他与思政相关的选修课。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设计简单平实,缺少视觉冲击,难以给学生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内容晦涩高深(形势与政策较好一点),语言精英化编制,学生很难全神贯注地捧着教材自学;章节虽然条理清晰、设计合理,但抽象性、纲领化明显,“碎片化”信息中成长的“00 后”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思政课教材上。因此,高职学生在面对思政课教材时,在思想和情感上很“尴尬”——“思政课教材很有用,但很难吸引我。”

(二)高职院校因素

高职院校的性质直接决定了“以技能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价值取向,这与国家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基本一致。但在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将全部心思和主要精力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专业课程建设上,“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全部围绕市场和职业转动,从而也就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了思政课这样的人文学科教学,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4]致使思政课受重视的程度不高,思政课建设的资金不足,思政课改革的力度不够,思政课教师的荣誉感不强,思政课教学的创新不深,思政课自然没有吸引力。

(三)思政课教师因素

高职思政课教师普遍年龄偏大(50 岁以上占半数),职业倦怠感明显,创新能力和学习劲头不足;专兼职教师比例失衡,“专职不够,兼职来凑”。这一现象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长期存在,且兼职教师数量较多,均为有一定职务的行政人员,管理难度较大;高职思政课教师入职门槛不高,部分非专业(管理类、经济类居多) 人员从事思政课教学或转岗从事思政课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高职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青年教师承担过重的教学任务,得不到关注和重视,不平衡心理滋生,工作上逐渐趋于得过且过;缺少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制度流于形式,对思政课教师的日常管理过于放松,对思政课教师的授课情况知之甚少,对兼职教师的政治要求形同虚设。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化层次不高,思政课吸引力的提升就缺乏推进剂。

(四)教学方法因素

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是思政课的基本特征,理论是思政课的构成要件。“长期以来,教师因思政课的理论性和大班教学等诸多因素,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3]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大多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日常教学,这种方式固然可以将课程内容讲透、讲明,但不一定能让学生入脑、入心。部分高职教师对探究式、讨论式、沉浸式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认识不够,接触不多,在课堂上施展不开,即使运用了,也经常性地出现“卡足蹩脚”的不一致状况,影响教学效果。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思政实践课堂,大多以演讲比赛、颂唱红歌、主题辩论、案例分析、影视欣赏等单调内容为主,既耗时费力,又收效甚微,教师很累,学生受罪。教学方法上的问题不解决,思政课吸引力就上不来。

(五)学生因素

从2018 年9 月份开始,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以“00 后”为主,他们崇尚“个性化的价值追求、自主化的学习方式、网络化的娱乐生活、理性化的处事态度、务实化的人生目标。”[5]“00 后”以“我”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与思政课权威性、系统性和严肃性的逻辑思维、因果思维、整体思维有点“格格不入”。在他们看来,思政课注重的理论传输与他们注重的实质价值相“脱节”。此外,就读高职院校的“00 后”生源较差,从小学到高中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进入高职阶段后也属于“涛声依旧”,在学习上跟不上进度,消极被动;在课堂上抬头率低,目光游离;纵使思政课教师使出十八般武艺,也收效甚微,更别提思政课吸引力了。

(六)社会环境因素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中较大一部分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父母的平均学历较低,对子女思想政治层面的教育和要求不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错过了政治素养培植的最佳时段;新时代的中国正走向信息化、智能化,让人们的思想出现了多元化,也给在高职院校就读学生学习思政课带来挑战,因为他们觉得依靠手机和电脑获取的各种讯息远比在思政教材中、思政课堂上的要更加丰富多彩、光鲜亮丽、引人入胜;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就职的非公有制单位,不太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他们在意的是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制定招聘要求和升职计划时,将思想政治素质未列入其中,这就给高职学生一个错误的引导,学生会认为思政课与他们的职业生涯关系不大,在情感上与思政课逐渐疏远,思政课吸引力难以增强。

三、提升新时代高职思政课吸引力的具体路径

“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6]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灵魂课程和核心课程,思政课吸引力是高职院校铸魂育人的精神脉搏和强力推剂。高职院校必须立足实际,放眼长远,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高度,找准提升思政课吸引力,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一)依托思政教材,制定思政课建设方案

思政教材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权威和指南,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思政课教材展开。“作为公共必修课,思政课不仅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且还应该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应重视对高职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出实效性和实践性。”[7]因此,高职院校要依托思政课教材,立足教学实际,在研读弄透思政课教材的基础上,制定思政课建设方案,方案中要把思政课的政治性和专业课的实用性结合起来,必须明确界定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思政课为专业课保驾护航,专业课要体现思政元素,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条腿走路,把专业课讲出思政味,把思政课讲出专业性,推动专业课和思政课融合育人,让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满浓郁的思政气息,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生涯中感受扑面而来的思政味道。

(二)强化政治担当,巩固思政课地位

思政课政治性很强,上好思政课是高职院校的政治任务。高职院校从领导到一线教师一定要强化政治担当,要时刻紧绷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这根弦,要将思想政治工作无小事,思想政治工作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记心间;领导干部要带头作为,要时刻关心思政课的教学现状和发展状况,要把思政课程建设、思政部门建设纳入高职院校长远规划核心目录,在思政课教师准入上严格要求,建立思政教师淘汰制,加强对兼职思政课教师的管理,既要少而精,又要专而强;高职院校主要领导要深入课堂听取思政课教学情况和课程思政进展情况,要经常性地参与思政课教师的集体备课、政治学习、业务培训,了解思政课教师心声,共商思政课发展大计;要坚决贯彻和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为教师和学生讲思政课、讲党课,树立良好的政治形象;领导班子要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设备购置、职称晋升等方面向思政课有所倾斜,让思政课教学有希望,让思政课教师有盼头,让思政课吸引力有内生动力。

(三)提升综合素质,增强思政课教学水平

列宁说过:“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作为所有学校最为重要的核心要素,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8]这充分说明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思政课的吸引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摆正位置,不要认为自己面对的是高职学生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始终是所有思政课教师的“金科玉律”。思政课教师要吃透教材,脑补理论,把教材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烂熟于心,用满腹经纶向学生精准传递党的正确主张;要增强个人魅力,展现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健全人格和浩然正气,用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感染和激励学生;要善于运用幽默风趣、平实易懂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心声,建立师生间和谐的“心理契约”——教师认真上课,学生认真听课;年纪较大的教师要做好表率和“传帮带”,积极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提升操作能力和运用水平,让思政课与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近,越来越有吸引力。

(四)坚持知行合一,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关系着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教学方法对了,事半功倍,教学方法不对,事倍功半。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思政课的理论性很强,传统的讲授法不能丢,要分专业、班级、学生进行教学方法的“量身定做”,即不同的专业、班级、学生对哪一种方法接受度高,就用哪一种方法。要将讲授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把讲授法的“知”与现代教学方法的“行”统一起来,为讲授法增光添彩,让思政课理论通过知行合一,当堂消化,当堂学懂弄通。在现代教学方法的引进上,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几个原则:一是要对引进的教学方法熟练运用,让其与理论讲授完美结合;二是要对班级、专业、学生了如指掌,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把握好度;三是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对思政理论活学活用。这样,老师和学生就都成为高职思政课堂的主体,学生的成就感有了,自然就主动靠近思政课了。

(五)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新时代的好青年

“00 后”高职学生生长在新时代,是青年的中坚力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9]在高职学习阶段,学生的理想担当基本从思政课中汲取,用思政理论进一步固化。高职学生要对思政课有正确的认识,及时纠正错误认知,要知晓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用心记住每一个思政理论是高职学生的政治本分;要把主要精力和时间从游戏、短视频中转移到思政课学习上来,从思政理论中获取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精华;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事政治的习惯,用思政理论分析解读所掌握的时政信息,探寻走好人生路的精神指引;要从思政课中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三个时代课题,把个人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承担新时代新青年的历史使命。

(六)塑造核心价值,营造崇德明理的良好环境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0]核心价值观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思政课息息相关,是思政课最主要的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绝不能是由高职院校单独完成的,需要全社会积极弘扬,努力践行。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打好思想品德基础,把良好的家风和家国情怀从小灌输给孩子,走好走稳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步;非公有制企业在选贤用人上,应把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作为硬性指标,提升高职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与关注;社会舆论尤其是自媒体,要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让思想道德修养上头条,让思想道德观念进主页。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崇德明礼、崇德向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风尚,营造高职院校提升思政课吸引力的良好社会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同一般。办好思政课是新时代高职院校的政治使命,上好思政课是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担当。提升思政课吸引力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和思政课教师要具备战略眼光,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考量,科学谋划,让思政课焕发勃勃生机,成为备受追捧的,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优质“金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吸引力思政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吸引力1
吸引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