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与高职教育融合背景下课程思政探索
2022-07-29张金东
张金东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盘锦 124000
一、背景及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必须持续做好职业教育,加强建设学习型社会。开放大学目前已成为全日制和非学历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拓展目前网络远程教育实践教学的主要渠道,要充分发挥网络大学自身特点,把网络创新成果与高职教学进一步深层次融合和共享,全面开发和整合网络及课下两种资源,探索和实践这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网络大学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象与目标定位上,与全日制高等教育存在较大不同,因此网络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与全日制高职、本科学校教学也会不相同。网络开放教育大多采用的是网络、课上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以网络教学为主、课下为辅进行面授。因此网络开放大学网络开放模式与学校线下教学缺少进一步高效融合,致使网络课程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当前“互联网+”新时代信息化背景下,进一步深化网络开放教学平台建设改革,提升高职专业课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和专业文化素养,提升网络开放大学平台教学的主动性和高效性,全方位提升网络大学教育人才质量,更加突出网络课程教学的特点和优势,是值得每一位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不断去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016 年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国家及各级政府、社会各部门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成为社会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8 年5月中旬,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职业院校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相关文件精神:“从2019年开始,高职院校招生人数增加一百万,成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临门一脚’,直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表示,截至2018 年,各类高校招生790.99万人,入学率已超过48.1%。2020 年后入学率将达到50%以上,真正实现职业教育普及化。
进入21 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产生了,这便是开放大学教育。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扩招100 万”。扩招学生主要来源是下岗失业人员、转业军人、三校生、农民工。他们的学习特点是: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约束力不强;遇到困难容易退缩,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动手能力较强,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针对扩招后的生源,高职院校扩招至今,当前网络开放大学教学以学生为本,将自主学习、网络、课堂结合在一起作为学习模式。在开放大学模式背景下,这些理论如何在开放大学教育和高职教育课程教学中得到高效率应用,同时使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与网络教育充分融合,此课题是每一个职业教育者需要重视的。在网络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把扩招企业社会学生的学习需要作为主要目标和课上教学的重心。现代化企业背景下,如何把开放大学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在一起,构建以专业教师为引导的网络平台学习环境,把培养扩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意识融合一起,这是当前网络开放多媒体网络平台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查询了开放大学模式网络平台与高职教育融合、课程思政等方面的资料发现,论文和文献相关资料较少,没有可以参照的案例。论文仅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希望可以给职业教育同仁提供一些参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网络平台课程思政建设
一直以来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是坚持立德树人。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提出,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作为重点,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全方位实施,培养德智体美劳发展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力办好国家、人民满意的教育[1]。
2019 年3 月中旬,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办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最根本的任务。高等院校应把解决好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人才、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这个重要问题作为最终目的。在这个为中国社会未来培养人才根本问题上,必须鲜明旗帜、决不能含糊[2]。
下面以钻井作业课程中一个单元思政要素为例进行说明。严格按照行业标准操作配制钻井液,测定钻井液密度,培育严谨细致、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操守,从而进行严格的岗位职业素养培训。钻井现场的条件比较严格,例如:压力从真空、高压甚至到超高压;配制钻井液材料和化学品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毒性大直至剧毒。基于此,对现场钻井岗位员工提出了比较高的素养要求。通过对钻井作业现场中较经常发生的事故进行讲解,进而说明测定和使用钻井液密度计的常规操作,要求学生必须按操作规程来做。如配制钻井液应按照标准规程进行操作;同时做好安全防护,即穿戴好工作服、安全帽等;加入碱液时,要佩戴好护目镜,防止碱液溅出,做好对眼睛的保护,为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单元教学内容设计如表1 所示。
表1 单元教学内容设计
三、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路径
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式教学把学校课程教学与网上教学结合在一起,这种教学方法出现在20 世纪90年代末,它以高职学生为核心,以课程专业教师为辅助,在课程专业教师的引领、启发和引导下,努力调动专业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自主性[3]。特别是对于实践性较强的理工科专业,网上资源与课上进一步结合的专业课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升与课程实践操作任务有关的知识层次,从而有效调动专业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进一步有力、高效地促进“以高职专业学生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模式实现[4]。
课下任务内容与网络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应有协调一致性,又要有区别。学校网络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尽管比较全面,但将其应用到工科课程教学过程中,就需要专业课程教师的挑选与筛选,筛选出更适合的教学素材来辅助专业教学内容。例如(慕课)MOOC 是一种相对较好的网上教学模式,可以把慕课的课程内容与高职专业教学结合,做好课程专业内容的增加、拓展和补全。专业任课教师因此可依据自己详细讲授的专业教学内容,本人自制微课录像或影像内容。为了更好地控制专业课程内容与难度,需通过学生作业、任务等获得有效的反馈性。同时依据网络教学资源内容的实践任务完成效果,也可以调整课下专业课程内容,进而高效地提升课程专业内容,提升课程专业内容延伸方面,从而提升专业学生积极自主思考的能力,使有“挑战层次”的课程内容真正让学生掌握[5]。
课下专业教学是目前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的扩展和提升,是高职专业教学课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高职专业课程课上之外的非正规自学、扩招学生自学逐渐成为扩招学习者提高专业教学内容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高效途径[5]。超星学习通、微信群、QQ 直播等网上资源和钉钉通讯工具解除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距离感,作业、任务评价等教学活动内容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高职专业教师布置与课程有关的专业资料议题,相关资料让专业学生自己在网上查询,在微信等聊天群展开讨论;或者发布挑战内容,让专业学生把任务关联材料上传到网上,通过此措施既可让专业学生参考、学习,也可评价检查出课上专业课程教学的效率。高职专业教学实践操作内容要通过重复练习才能达到熟练操作的目的,扩招专业学生在课下自主查询专业资料,组建任务,熟练运用课堂所学专业知识相互表达观点,以便用来增加提升所学课程专业内容,达到灵活运用。
四、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一)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方面,要求能够涵盖课程标准(或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规定内容,覆盖该课程所有知识点和技能点,包含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适合网络传播和在线自主学习,支持面向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推进专业技能与职业岗位相衔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涵养品行。
(二)课程资源
在课程资源方面,要求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扩招学生自主学习和课程教学改革为建设依据,以课程教学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网络资源完全放开、共享为目标,作好网络教学资源、开发资料和完善资源库建设,把网络平台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放在首位。并从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两个方面组织课程资源建设。
实践教学资源按照技能模块和技能点分类管理。技能模块服务于相对完整的单项技能培养,如钻采机械中抽油机使用与维护。技能模块要求有明确的技能目标、模块导学、技能测验和参考资料目录。技能模块由若干技能点构成,技能点服务于单一的技能学习任务。例如抽油机巡检工序,要求包括教案、全程教学录像、操作指南、交互动画、参考资料目录等。
顶岗实习企业培训资源是由企业提供或校企共建的教学资源。以培训专题为单位进行组织,培训专题由专题概要及其培训单元构成。专题概要包括培训目标、专题导学和参考资料目录;实践教学培训单元包括教案、教学录像和参考资料目录。
五、开发构建基于“工匠精神”的岗位技术技能课程体系
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2025 质量强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真正使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让学生在熟练掌握技能、不断锤炼技能、丰富人生阅历的基础之上,将工匠精神深植于心,把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职业教育要培育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美德,让学生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自我风采、感受劳动所带来的快乐。要教育学生诚信、爱岗敬业,让学生学习之前,先学会做人、做事,从而实现自己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教育学生对技能精益求精,掌握中高端技术技能,成长为撑起“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中国创造”的生力军。要鼓励教育学生大胆创新,开拓创新思维和提升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等,将自己的创新成果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职业院校要充分重视职业院校学生的个体差异化、实践个性化培养,着重培养他们未来大国工匠具备的知识储备、技术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与文化素养,从而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从社会不受重视的“低层次人才培养”向社会期待的“工匠精神育人”的根本性转变。
学徒制是以校企两方一起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依据,以岗位过程和提升就业质量为目标,以拓宽校企合作融合为网络平台,把校外、校内实训基地与岗位场地顶岗实训为情境,以课程项目化为重要切入点,在完善专业委员会、有效规章制度与足够资金的保障下,通过高职教师和实习企业人员的言传身教,从各方面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与品德素养的人才培养方式[6]。而德国职业教育的“学徒制”为职业院校实现“立德树人”“创业立人”的培养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新的广阔平台。
推动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是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也是高职教育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精品网络共享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重要内容,是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是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的重要落脚点,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示舞台。
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同时借鉴德国、新加坡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讲授不再是以前理论知识加技能、简单强化技能训练。以上两项的组合并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课程的观点已在高职院校群体达成共识;同时,高职院校明确提出工科职业教育课程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
基于以上因素,为了促进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的综合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选择了项目化课程改革,即以就业为导向,在行业能工巧匠、一线专家的指导下,以工作岗位和行业技能资格证书所需的职业能力规范要求为依据,形成职业工种(岗位) 课程体系标准,把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和规范融入课程体系,通过工作任务引入相关专业知识和理论,通过提升和强化技能训练引出相关专业概念、理论与实践技能内容,进一步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思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学生获得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核心职业素质能力。让工匠精神扎扎实实地融入在高职院校日常教育教学中,为高职学生提高职业技能、职业文化素养提供了高质量的广阔学习平台,促进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和教学特色的形成[7]。
六、开展专业教师思想素质及能力提升培训
进入21 世纪,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科学技术与教育技术、管理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也在不断提升。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化的最新的最前沿的教育技术及信息技术,及时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反复有效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丰富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8]。第一,高职院校要对所有教师进行入职培训,让教师了解与掌握开放教学的发展规律、教学特点及扩招的社会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制定适合扩招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更多开放教育应用型人才。除经过上述培训,专业教师要通过考核才能上岗。第二,高职学校要定期举办教育教学理论、信息化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及最新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培训,从而提高高职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提高专业课教师对新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三,因为高职专业教师还肩负着对扩招成人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任务,基于以上因素,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政治觉悟、思想水平等方面的培训,积极引导教师以身作则、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9]。
通过网络平台课程思政建设,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构建基于工匠精神的岗位技术技能课程体系建设,加强专业教师思想素质及能力提升培训。从高职学生网络在线教学任务单提出的问题、网络平台讨论问题的内容深度广度,以及最终教学任务单中体现的对新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体现了这种开发大学模式网络平台建设教学的优越性。但在讲授专业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也表现出学生对关键步骤理解不如现场教学的效果好的问题。开放大学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实践操作,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教学信息的获得者,进而也就真正获得了学习的自主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