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地区壮族绣球的艺术特征与审美内涵
2022-03-18李红霞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李红霞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一、靖西地区壮族绣球概述
绣球是壮族青年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同时也是广西最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广西绣球又称为“堆绣绣球”。堆绣是一种古老而复杂的球面刺绣工艺,其做工精细、色彩艳丽、造型美观、小巧玲珑。靖西地区壮族绣球(以下简称靖西绣球)结构独特、选料讲究,每一道工序皆由绣娘亲手制作完成,在壮族文化中其地位不可替代。靖西绣球的造型、绣瓣纹样、色彩构成等特征共同体现出壮族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内涵(如图1)。下面就靖西绣球艺术特征与审美内涵进行考究。
图1 靖西绣球
(一)靖西绣球的发展
靖西绣球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宋代以前。古文中记载有抛绣球的相亲活动,可见绣球早已是男女相识相爱的媒介。民俗文化以手工艺品为载体,手工艺品以文化为内涵,两者融为一体,才得以流传至今。靖西绣娘继承了前辈的绣球制作工艺,并不断加以改进,使绣球工艺日趋完善。相较于传统绣球单一的花鸟图案,现今的绣球图案更加丰富精美,并能根据当代人多元的喜好进行设计,绣制手法更加精细、多样。
(二)绣球的社会功能
绣球是壮族男女老少喜闻乐见的手工艺品,同时也是壮族文化的标志之一。靖西绣球由原来的青年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演变成现在的大众礼品,不同的绣球纹样与文字决定了赠予对象的不同。当然,精美的绣球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的作用——装饰和供人赏玩。
靖西地区山环水绕,山清水秀、诗情画意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情感丰富细腻的壮族儿女。在经济、文化、交通落后的过去,在交通受阻的自然条件下,壮族儿女寻求着一种不同于中原人民的情感表达方式。绣球的产生为生活在靖西的壮族儿女增添了一个诗情画意的情感生活空间。它是壮族儿女传递感情的载体,是牵动靖西青年男女爱情的一根红线。
人们总是向往美好的东西。绣球如同一只小精灵,它汇聚了壮乡质朴的精神、淳朴的生活和最美的心灵,是靖西的专属名片。一个个精美的绣球,大的、小的,五颜六色,各式各样,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精美的绣球还是靖西壮族人民的生活装饰品。壮族人一直坚信绣球能给他们带来好运,因此人们会挑选精美的小绣球随身携带,挂在脖子上或腰间。造型小巧、图案新奇、别出心裁且极具民族特色的绣球把壮族女子衬托得更加楚楚动人。绣球除了可以充当挂件以外,还可以摆放或悬挂于家中,是靖西人每家每户的必备装饰物,寓意家庭和谐、幸福。
二、靖西地区壮族绣球的审美内涵
靖西绣球的审美内涵非常丰富。首先,绣球是纯手工制品,其制作过程繁复,工艺流程严谨精细,做法极其讲究。其次,绣球的球状形体构造可摆放、可悬挂,呈现的状态由其外观尺寸决定,或浑圆大气中见精微,或轻盈灵动而不失整体和谐。一个个精美的绣球凝结着靖西绣娘的智慧和汗水。勤劳聪慧的靖西人传承着老祖宗积累的手工技艺,勇于探索,他们在设计上大胆运用现代题材,融入符合现代审美的一些元素,使当代绣球与时俱进,工艺更加成熟、完善,社会经济价值日趋多元化。
(一)绣球制作工艺
制作绣球的第一步是做mu(靖西壮话发音),绣球的布壳由3~5层布料粘贴压平而成,表层是绚丽的绸布。第二步是将布壳裁剪成大小一致的绣瓣,然后要进行绣花装饰,越小的绣球图案越简单,大型绣球图案稍复杂。第三步是将绣片缝合成三角梭形的球体,里面塞满填充物。靖西绣球里面的填充物有棉花籽、谷物、木屑等。填充物让其圆润饱满,有一定的重量,适宜抛接,同时还能让绣球增添植物的天然芬芳。绣球用种子作为填充隐喻将友情和爱情的种子抛给对方,如用绿豆作为填充物表示爱情或友情长久常青。第四步是瓣体做好后叶尖对叶尖缝合起来,使其组成圆球,并在叶尖相接的地方连上串着小珠子的丝绸带。第五步是加上流苏装饰,使绣球看起来更显灵动飘逸。
(二)绣球的造型
靖西绣球的结构属于典型的“球心对称”。直径较小的靖西绣球大多为12瓣;大型绣球为了让球体看起来更加圆润丰满,一般为30瓣。为了保证球体的圆润,每个橄榄核形的绣瓣大小必须相同,不能有丝毫差异。多个绣瓣堆组成花形,花形又组成球体,所有绣瓣围绕球心有序排列。绣球每个绣瓣上的纹样各异,色彩搭配艳而不俗,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形成一种既丰富多变又高度统一的视觉效果,对称的造型给人以自然、安定、协调、均匀、整齐、典雅、端庄、完美的朴素美感。绣球在形体方面给人的感觉是柔和、饱满、圆润、温婉、和谐,寓意团团圆圆。绣球球体每四瓣相连,任一相连点均可作顶部接上挂绳,便于悬挂,以增加视觉美感;其余衔接的地方串上金色珠子并接上6~10条同颜色的线作为流苏,使其抛起来有飘逸的美感。绣瓣之间自然形成的凹槽增加了绣球整体造型的生动性与美感,在视觉上既保持了力度均衡又避免了单调和呆板,使整体十分美观。
(三)绣球的图案和色彩
靖西绣球的图案主要有动物、植物、人物、文字等。绣球绣瓣多为12瓣,也有少数为30瓣,每瓣都绣上各式各样的吉祥物和祝福文字。文字的变形和简单的图案给人灵动华丽的感觉,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靖西绣球的图案和文字多是祈求平安健康、富裕的内容,常见的是龙凤、燕、鸳鸯、喜鹊、仙鹤、鱼、蝴蝶等吉祥图案,还有各式植物图案,如梅、兰、竹、菊、松树、水仙、牡丹、荷花等。现在也流行十二生肖的绣球,绣球12瓣上分别绣有灵动的十二生肖,十分招人喜爱。由于球瓣面积有限,所以纹样必须简洁、小巧、易于绣制。图案虽简单,但绣工精巧细腻,整个绣球看起来有一种简洁但不简单的现代美感。
绣球上的图案都是从生活当中提炼出来的,设计者注重对事物本身的再现,以周围事物为题材,造型独特、主题突出。例如,在图2的蝴蝶纹样中,只是简单地描绘蝴蝶的轮廓,而不是注重图案细部的绣制,这样的手法给予人以无限遐想。绣工在绣制中采用大量的吉祥图案,这些图案寓意幸福顺利、多子多福、婚姻美满、长寿、富裕、健康等。
图2 靖西绣球绣瓣纹饰
龙凤是中国传说中的神兽,也是传统靖西绣球中最常见的图案(如图3)。龙凤寓意着吉祥与美好,龙凤图案反映了靖西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浓厚的自然气息和较强的艺术生命力。
图3 靖西绣球绣瓣纹饰
靖西绣球常用红黄、蓝绿、黄紫等对比强烈的鲜艳颜色,表面的绣线多用金色。每一种颜色都有它自身的语言,如红色热烈、绿色青春、黄色明朗、紫色华丽、蓝色安宁,可以说绣娘对绣球之美的把握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
三、靖西地区壮族绣球的传承与探究
(一)靖西绣球的传承与发展
如今科技迅猛发展,机器代替了很多的手工劳动,传统手工艺正日渐衰微,许多传统手工艺品正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退出人们的生活,传承的人也越来越少。靖西绣球也正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为了使宝贵的传统艺术(绣球)得以保护和发展,需要我们齐心协力来保护。
1.加强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
靖西绣球的保护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参与和扶持。文化的传播尤其重要,要从教育入手,养成爱护传统艺术的习惯,鼓励人们更多地了解民间艺术资源,积极宣传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绣球的认识,增强全民保护民间艺术的自觉性;充分调动人们参与绣球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堂的积极性,从教育、经济、旅游等多维度打造靖西绣球之乡,弘扬壮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2.加深人们对靖西绣球之美的认知
民间工艺美术的长远发展,首先离不开人们对其美的认知和挖掘。靖西绣球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大都带有醇厚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朴实无华、乐观向上的感情色彩。靖西绣球将几何对称的外形、传统的图形符号、和谐明艳的色彩组合起来表达壮族人的喜好和情感,它传承着靖西地区壮族人的传统思想。因此,提升人们对靖西绣球之美的认知才是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民族工艺的先决要素。具体措施:首先,在壮族地区的中小学开设适量的绣球鉴赏和手工制作课程。其次,要在传承中创新,与时俱进,创造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契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绣球衍生工艺品。绣球造型浑圆饱满,结构对称,其色彩和图案尺寸、材质、功能等因素有较大创新空间。例如,绣球钥匙扣挂件、绣球耳环、绣球形解压抱枕、绣球灯罩、绣球元素的建筑物装饰等,民间工艺衍生品在较好地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挖掘和创造出新的价值。价值是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动力,靖西绣球的价值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正逐步被外界所认知和认可。
(二)对靖西绣球的探究
靖西绣球作为广西最富有特色的壮族传统民间手工艺品,给人的视觉感受强烈,美感丰富,整体结构浑圆统一,加上精美的绣工,让人爱不释手。
靖西绣球造型精美,绣瓣与绣瓣之间留出的间隙形成一种强对比关系,避免了球状形体单调呆板的感觉,增加了绣球的灵动性和美感。靖西绣球色彩丰富,结构和色彩对比使球体层次分明,富有张力且艳而不俗。靖西绣球以红、黄、蓝、绿等较纯净的颜色为主,冷暖色搭配,明暗对比强烈,能够体现出靖西人民热爱生活、尊重大自然的淳朴世界观。绣球中的色块相互映衬,尤显光彩夺目、绚丽华美。绣球图案栩栩如生,极富立体感,表现了靖西人本能的艺术创造欲望,同时体现了壮族人民的习俗、喜好和审美意识。
靖西绣球制作工序繁杂、选材讲究,从绣球纹样可以看出制作绣球的靖西艺人在创作的过程中非常注重作品的完美表现,纹样题材的选取和表现手法达到了完美和谐。题材的选取既要表现出艺人的想法,又要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并且将艺术性与寓意性相结合,使靖西绣球不仅有刚健奔放的阳刚之美,也有飘逸细腻的婉约之美。
壮族文化源远流长,而绣球正是壮族文化的代表之一。靖西绣球图案和材料的选取离不开壮族人民的生活特性和民族习俗,与壮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且还承载着壮族人民的精神向往和壮族丰富的文化遗产。
绣球是靖西地区壮族人民的定情物和吉祥物,靖西绣球被赋予了丰富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内涵,其悠久的历史、精美的造型彰显了壮族的文化特色。靖西绣球凭借精湛的手工技艺、独特的审美内涵,成为世界工艺美术中一颗闪耀的星。昨天是今天的延续,传承和发扬绣球手工艺任重而道远,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