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汉绣资源在当代有效传播的思考

2022-03-18

天工 2022年7期
关键词:汉绣文化遗产数字化

秦 杨 黄 俊

1.武昌首义学院 2.武昌理工学院

汉绣是湖北武汉、荆沙、洪湖一带流行的传统刺绣艺术形式。据史书记载,汉绣起源于汉,兴于唐,盛于清。汉绣在武汉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吸收文化养分,其有着大胆的构思、浓厚的色彩、丰满的构图布局,装饰性强且表现出浓浓的楚风遗韵。2008年6月14日,汉绣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绣以楚国刺绣为基础,逐渐聚集南北刺绣的优势,形成了一套特色针法,其中以“平金绣”为主要表现形式。汉绣强调“花无正果,热闹为先”,讲究分层破色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汉绣技术一般是绣花针从外周开始,逐渐向内走针来填充整个绣面。根据刺绣品的不同,质感和花纹绣制也不同。刺绣作品可以运用各种各样的缝纫方法,大胆地裁剪,分层破色,表现出层次感和立体感。汉绣在中国刺绣领域中独树一帜,大放异彩。在了解非遗汉绣的文化价值和内涵后,我们一直为汉绣在现代的持续发展与传播做着努力。以下谈谈我们的几点思考。

一、数字化活动的新呈现

汉绣作为荆楚遗产的重要部分,其数字保存、保护、传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国内相关人士的重视。非遗数字化活动是利用现代数字化存储方式、数字化技术为非遗生命力续航的一种手段。数字显示和数字传播促进无形文化的转换,利用新的时代需求来创造更多新的形式。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精神为基础,结合《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计划纲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在国家文化发展大计中发挥重大作用。在运用数字化手段促进非遗活态传承和发展的大背景下,保留传统文化的记忆和非遗数字资源的内在价值,通过“非遗数字博物馆”等网络传播渠道,积极进行非遗资源的有机整合、广泛传播以及相关数字化产品的研发等,都是顺应时代需求和发展的有效实践。在“十三五”规划中,为了继续更好地保存非遗资源,国内各地的各级非遗数据库已经进入建设高峰,政府财政资金大量投入非遗数字化建设中。各地的大量资源通过数字化实现基础记录和保存,发掘这些数据信息的内在价值、建设高效共享机制成为当务之急。各种组织不断地对汉绣的成品、工具、原料、场所、道具、服饰、文本、录像等进行数据调查和适当的数字化建设,值得注意的是,这仅是对汉绣文化艺术的存储与保存,并不是在数字媒体时代进行传承和发展的核心内容。通过电子数据平台展示汉绣的技能、制作等体验式过程,才是汉绣技艺推广和发展的适宜方式。在“十四五”规划开始之年,继续推进汉绣数字化实践之路。汉绣无形性和活态性的保存、展示和传播带来了多次元的思考和开发空间,在强调非遗数字资源保护价值的同时,建构开放的现代传播途径已经成为汉绣数字资源传播的核心问题。由于现代数字科技手段强大的辅助实现功能,数字资源具有了很高的电子记录、程序表现和技术创造能力。利用数字科技手段,通过现代数字视听和交互传播方式,在虚拟空间中实现技法讲授、制作示范与纠错、自己创作汉绣作品并输出成品等,让观众进行沉浸式的操作练习,参与材料选配等工艺流程,让大众参与到汉绣制作体验的实践活动中;也可以结合数字软件PS、AI、CDR、Pr等,在汉绣图案数据上留有特色的图形和纹样,再进行电子取色、分色、分解,重构汉绣图形设计,创造新业态、新产品,制作符合现代审美特征的汉绣艺术作品,实现资源的有效转化和革新性的延伸。这种互动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了数字时代语境中汉绣的魅力,并实现了数字化保护的持续良性发展。

汉绣数字化保护要从传习、记录保存、平台管理和服务社会四个方面出发。通过为汉绣提供全面的数字化保护措施、构建多维宣传展示空间,促进汉绣技术与艺术的共享与利用。目前汉绣数字化推广进程相较四大绣种来说并不突出,缺乏创新,在图片、声音、文字、影像等数字化存储中依然缺乏高保真采集的手段和有效的信息管理方式。同时,汉绣数字化发展与传播需要融入现代科技生活,并能以新技术为媒介进行革新性的汉绣图形的设计和规模化汉绣作品的生产。汉绣艺术作为非遗文化的载体,非遗传承者和参与者也必须成为数字化保护的主体,深入参与数字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和开发,将传统手工刺绣转变为适应经济市场需求的新科技产品,找到适合的创新路径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通过“虚实”和“体验互动”的交互特征,运用符合现代审美语言和技术化展示的手法更有效地传播汉绣技艺,让观众体验交互式新汉绣的开放式风格,这对现代汉绣艺术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综上所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科学技术手段的介入需要利用其强大的辅助实现功能,使无形遗产资源具有较高的记录、展示和创造能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记录和传播传承者的传习状态,在虚拟空间实现汉绣技术的传授和演习才是正解,让观赏者参加针法的步法演练和材料的组合等实践活动才是大众乐于看到的,这种有效的传播可以让观众了解汉绣的可塑造性,更能加深对传统艺术文化的认同感。

目前国内的非遗纸质文献、静止图像、声音、动画等都有数字化的指南和标准,为文化遗产的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了实质性、前驱性的参考。非遗数据库和共享平台现阶段的科学合理性、投入产出比及运行效率等存在很多问题,非遗数据资源的标准化研究和记忆、传播等软件和硬件的研究开发滞后。但是考虑到数字化的发展目标,作为文化遗产的一大分支,首先必须从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出发,明确数字化保存非遗的价值。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数字化生产被列为“信息性保存”的一类,这些保护除了基础“记录”的生产之外,还提示观看记录资料的人可以进行虚拟体验,让他们体验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方面。这一需求不仅是当前可用的基本信息的普及,还希望能有更多的具有学术研究水平的数据共享。国内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成果缺乏信息传播和资源的共享机制,导致同一内容的重复化、重复的数据分析等问题。在汉绣资源数字化的普及中,我们将使用视听语言、多感官语言、交互语言等,为大众更简单地描述和再现基础理论。配合理论的研究,我们需要更多地推进移动交互、社交媒体和网络App应用程序的普遍化,也可以尝试更多可行的传播途径,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双向验证,完成非遗汉绣在当代的真正活态化传承。

二、非遗、文创的相互融合与助力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给非遗传承带来了新的天地。新的时代带来更多文化推广与发展的机遇,对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多元创新,不仅使非遗传承具有历史感和共鸣感,还使人们更愿意再次接受传统技艺形式,只有靠这种革新驱动的市场才能保持活力和发展。用创意让非遗汉绣艺术文化如涓涓细流般渗透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设计出汉绣文化创意产品,打造汉绣艺术品牌,真正打开汉绣艺术在新时代创新性保护的大门。

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IP资源,是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取能够引起社会共鸣的视觉要素,将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趣味融入其中。非遗项目本身需要创新的内部动力,针对非遗项目深层的文化要素进行开发,创造出现代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衍生品。文化创意产业兴起至今,全球化浪潮影响着许多国家、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汉绣以独特的形式和方式与相关产业发生广泛的联系是十分必要的。文化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石和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可探索的文化要素和创造力。文化创意产业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现代机遇,提供了创新机制,融入了现代主流社会意识的平台,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位。我们将非遗汉绣具有的深厚底蕴进行充分的挖掘,并将其转化为创意产业的动力,提高现代商业市场的竞争力,是非遗与文创设计相结合的要义。

如果将文化创意应用于非遗汉绣艺术,通过展示性的文化创意产品提供体验性的文化空间,就会有很大的改造机会。文化创意和艺术设计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作用于非遗汉绣资源,以现代的设计思维和观念、科技工具和技术、文创载体等推动汉绣艺术的全面创新研发。汉绣的造型、色彩等传统元素的气息,也为现代流行时尚注入文化灵魂和精神。挖掘非遗汉绣创意的价值,将其转化为创意资本,不仅可以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非遗和文创设计的相互融合,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从非遗汉绣中提取的无形或有形的视觉元素,对非遗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载体进行革新或再设计,开发出具有汉绣特色的艺术藏品、生活用品及文化娱乐用品,这些还可以积累出新的文化创造性资源。将汉绣技术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艺术设计的主流领域中,开发出迎合大众消费观念的新文创产品。第二,通过文化创造性的设计,融合现代审美特性和传统的汉绣技术,推进现代数字化汉绣独特风格和样式的形成。文化资源的创意转化也有助于大众的记忆点、普及点等文化功能的整体提高。第三,目前我国很多非遗项目多是在广大受众与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设计师们之间开展的生产性实践活动。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两者的良性互动推动传统专项技艺的成长与发展。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也对非遗的活态传承中传承人与文创设计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出的非遗文创产品要能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受众群体、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而不是曲高和寡的孤芳自赏式的设计,以及所谓“商业化”的设计,毕竟文创设计强调的是文化性内涵与外延的多元输出。在商业环境中的非遗文创,既要具有创新创意的审美愉悦性体验,也要能根据非遗的文化性与艺术性特征展开深入的探索,找到非遗在现代设计与展示中的更多呈现方式,立足文化的产品才能长久被需要。

三、全面推进非遗美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代表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激发着人类的持续创造力。创造力来自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和力量。2019年,为了迎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到来,武汉江汉区借助汉口文体中心的提档升级契机,打造了中国唯一的汉绣集合体“中国汉绣圈”,汇集了汉绣的代表性传承者,建设了汉绣传承者工作室和汉绣展示区。“中国汉绣圈”融合了汉口文化中心的非遗保护中心、全民阅读中心、艺术培训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四中心”的功能,集中发展汉绣艺术,使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08年,江汉区的一所高中引进汉绣,至今有很多传承者被大学录用为客座教授和讲师。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他们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非遗传承办走进了江汉区的两所小学,让老师和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将非遗汉绣艺术文化根植在孩子们心中,使他们对荆楚本土的传统艺术形式有更多的认识。将非遗文化融入各个年龄层的美育中,不仅能更好地发展学校的美育,也能提高学生广泛了解美育的热情。非遗文化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形式需要多样的尝试与探索,可以通过教学云平台、非遗技能大会、非遗博物馆的参观、非遗线上App以及各种公益活动等,展示年轻学生的传承意识和新青年的智慧与力量。

2013年,湖北省文化厅和湖北省教育厅在部分高校成立了首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心从事非遗的保护与研究,并共同完成一些重要的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春萍先后在20多所学校授课。汉绣是武汉纺织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从最初的兴趣班到公选课,本来只能招募40多人,现在扩大到了120人以上;由武汉工艺美术协会主办的非遗汉绣技艺学习班,广招在校学生及热爱汉绣技艺的社会人士参与,通过汉绣基础技能练习、基本工具运用等专题展开汉绣技能培训,极大地丰富了学生文创设计的表现方式,也丰富了市民的生活,提升了人们对非遗的全面认识。结合目前正如火如荼开展的课程思政教育,我们自觉融入对非遗汉绣技术与艺术的全面讲授,比如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中融入对本土非遗艺术文化的理解和感知内容,这就是很好的思政点,建立有文化身份和工匠精神的大学,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活化传承传统艺术,是时代进步的必然。如何更好地将非遗汉绣技术和现代设计进行良性融合,营造良好的汉绣发展新生态是我们要去解决的问题。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挖掘出更深层的数字汉绣;如何结合各学龄层的美育工作,提高全民对汉绣的认识,增强全民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这些都是我们对有效推广非遗汉绣艺术途径的思考。

猜你喜欢

汉绣文化遗产数字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浅析汉绣的现状与发展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汉绣艺术在当下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