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玄德携民渡江
2022-03-18罗贯中
[明]罗贯中
徐庶辞回,见了曹操,言玄德并无降意。操大怒,即日进兵。
玄德问计于孔明。孔明曰:“可速弃樊城,取襄阳暂歇。”玄德曰:“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孔明曰:“可令人遍告百姓,有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先使云长往江岸准顿船只,令孙乾、简雍在城中声扬曰:“今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便同过江。”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玄德于船上望见,大恸曰:“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闻者莫不痛哭。船到南岸,回顾百姓有未渡者,望南而哭。玄德急令云长催船渡之,方才上马。
行至襄阳东门,只见城上遍插旌旗,壕边密布鹿角。玄德勒马大叫曰:“刘琮贤侄,吾但欲救百姓,并无他念,可快开门。”刘琮闻玄德至,惧而不出。蔡瑁、张允径来敌楼上,叱军士乱箭射下。城外百姓皆望敌楼而哭。城中忽有一将,引数百人,径上城楼,大喝:“蔡瑁、张允,卖国之贼。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众视其人,身长八尺,面如重枣,乃义阳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长。当下魏延轮刀砍死守门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张飞便跃马欲入。玄德急止之,曰:“休惊百姓。”魏延只管招呼玄德军马入城。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认得我大将文聘么!”魏延大怒,挺枪跃马,便来交战。两下军兵在城边混杀,喊声大震。玄德曰:“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孔明曰:“江陵乃荆州要地,不如先取江陵为家。”玄德曰:“正合吾心。”于是引着百姓,尽离襄阳大路,望江陵而走。襄阳城中百姓,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玄德而去。魏延与文聘交战,从巳至未,手下兵卒,皆已折尽。延乃拨马而逃,却寻不见玄德,自投长沙太守韩玄去了。
却说玄德同行军民共数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负者不计其数,路过刘表之墓,玄德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曰:“辱弟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言甚悲切,军民无不下泪。忽哨马报说:“曹操大军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也。”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后人有诗赞之曰:“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原文据中华书局2009年版《三国演义》)
【简析】
刘备、诸葛亮在新野大败曹军之后,移驻在樊城。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杀奔樊城而来,刘备不忍抛弃跟随多时的百姓,不顾生死危险,携民渡江,充分体现了刘备爱民如子的大仁大义。“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是刘备兼具功利性与仁义性的战略;“今人归我,奈何弃之”,是刘备的真情实意,可谓情不容已。这两句话的思想史源头,我们都可以追溯到《孟子》。孟子曾经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两句以民为本的格言,也曾经举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古时候太王居于邠地,狄人来侵犯他。太王用皮裘和丝绸去孝敬他,狄人没有停止侵犯;又用好狗名马去孝敬他,狄人也没有停止侵犯;又用珍珠宝玉去孝敬他,狄人还是没有停止侵犯。太王便召集邠地的长老,向他们宣布:‘狄人所要的是我们的土地。土地只是养人之物,我听说过,有道德之人不为了获得养人之物反而使人遭到祸害。你们何必害怕没有君主呢?狄人不也可以做你们的君主吗?我准备离开这儿,免得你们受害。’于是离开邠地,越过梁山,在岐山之下重新建筑一个城邑而定居下来。邠地的百姓说:‘这是一位有仁德的人呀,不可以抛弃他。’追随而去的人们好像赶市集一样踊跃。”这一回中刘备情急之下说的“本欲保民,反害民也”正是直接来源于孟子“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