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与审思:建党百年以来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历史梳理与现实启示
2022-03-18路国华鄢宇航黄泓玥甘玉琴
王 帅, 路国华, 鄢宇航, 黄泓玥, 甘玉琴
(1.长江大学 教育与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2.长江大学 人文与新媒体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0 引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这100年也是党的事业从零起步到枝繁叶茂的100年,是体育在社会发展、人民生活中作用日益凸显的100年。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齐头奋进中,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重大成就,国家繁荣昌盛,社会秩序井然,人民幸福提升,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华儿女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近一步。中国体育事业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而蓬勃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进步轨迹。进入新时代,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努力实现到2035年基本建成体育强国,成为国民新需求、新热点。新的时代面临新的挑战,通过对建党百年以来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进行研究回顾,对当下中国体育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梳理,从而更好地开创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1 历程回溯:建党百年以来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历史轨迹
1.1 研究阶段划分
本研究借鉴中国近现代以来关于体育史研究热点的阶段划分经验,同时以建党百年以来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历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依据,将建党百年以来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总体趋势划分为:奠基与初创阶段(1917—1921年)、孕育与萌芽阶段(1921—1949年)、探索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8年)、修复和改革阶段(1978—2008年)和创新与赶超阶段(2008年至今)。
1.1.1 奠基与初创阶段(1917—1921年):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中关于“体育强国强民”的远大构想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深陷列强的欺凌之中,列强戏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在当时的背景下,无数仁人志士都渴望找到一种方法改变现状以救亡图存,针对国民身体素质的问题也有很多人提出自己的观点。近代中国启蒙主义思想家严复曾多次指出一个国家的国力强弱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制约:“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慧之强”“三曰新民德”。同时指出,“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1],并强调将国民的身体素质放在首要位置。
中国当时的状况是十分令人担忧的。皮埃尔·顾拜旦指出:“一个古老的民族,年纪虽老而精力旺盛的人多,那么这个民族一定很强;年纪不大就衰老的人多,那么这个民族一定弱。”中国当时年轻人体力不足的状况对于国家是十分危险的。陈独秀在《抵抗力》中表达了对当前国力不振,国人身体素质低下以及对于体育的不重视,思想观念落后的担忧。战国时期法家思想家韩非子在《五蠹》中也曾这样说道:“上古中国盛世势必竞于精神文明智慧道德,中世逐于聪慧文明智谋,当今中国盛世势必争于弘扬精神文明气力。”一个国家的国民身体素质不论是对一个国家还是对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更何况在国家十分危机的情况下更需要国民有着强健的体质。
1917年以“二十八画生”为署名的作者在《新青年》首次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二十八画生正是青年时期毛泽东的笔名。毛泽东对当时“国力恭〈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的国民近况表示深深的忧虑和焦急。在近代救国救民的道路中,毛泽东率先看到了体育对提升国民身体素质、担负兴国强民的重要作用。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毛泽东明确阐述了国民体育的四大功效:一是强健筋骨,二是增长运动知识,三是调节情绪,四是增强意志。同时重点强调了学校教育要“三育并重”,“体育处于首要位置”的重要思想,正如毛泽东所言:“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只有不断增强体育锻炼,而后才有可能进行道德学术的研究[2]。此论点的提出为当时毛泽东新体育思想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也对他今后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理论的“新体育”精神,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在《体育之研究》中,前四个部分论述了关于体育的本质以及体育、德育、智育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后面的四个部分则是对于实践中关于体育的心得体会。同时毛泽东也从群众发展的视角进行总结,强调“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重要意义。告诉国民应该树立保家卫国的意识,将保家卫国视为己任,提高锻炼意识,用体育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针对当时中国教育所出现的问题,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儿童及年入小学之时,宜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3]这反映了当时毛泽东将学校体育摆放的重要位置。泰戈尔说:“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4]为什么中国人不爱运动呢?毛泽东对其进行了分析,原因是:缺乏自觉、陋习难改、重视程度不够,抑或是羞于运动。在他看来,中国体育衰败的根源是从古至今缺乏完整的体育理论体系,到了近代更没有良好的体育运动传统,使得体育得不到很好的重视。马克思说:“生产劳动同智育与体育相结合,才能塑造全面发展的人。”[5]针对以上问题毛泽东提出德智体并重,促进体育与教育的协同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还着重强调了搞好体育运动的三个原则:自觉、有恒、有趣。首先,体育运动必须自觉,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其次,锻炼身体是强身健体之本。只有坚持长期锻炼,身体自然才能健康,体魄才能强健。于个人来说,加强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延年益寿,还可以增长知识;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而言,则同样可以做到富国强民。但是这一切必须在自觉执行的基础之上,强迫执行是毫无意义的。再次,持之以恒这才是关键,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本前提,“所谓凡事皆宜有恒,运动亦然”正是该文三原则的重要体现。毛泽东是优秀的人民体育运动实践者,在他的一生中从来没有间断过体育娱乐活动,其中游泳项目是他最喜欢的一项运动,身体的康健也为毛泽东不遗余力地投身于中国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毛泽东还把发展体育运动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提出“科学皆宜引起多方兴味,而于运动尤然”的著名科学论断,要对其他体育趣味运动项目产生浓厚兴趣,必须“内断于心,百体从令”,从而才能使“运动之观念相连而不绝,运动既久,成效大著,发生自己的价值观念,使得心中无限快乐”。毛泽东自然而然地把体育与兴趣有机结合,开创了我国近代体育思想的新篇章。
体育强则国家强。体育为发展国民运动提供了强壮的体魄,同时也是磨炼国民意志,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体育强国强民”观点作为当时早期中国体育理论思想的重要论断,也是那个时代无数先进体育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人生目标[6]。外来的侵略导致身体和精神上所受到的屈辱,唤醒了一系列有志青年、先进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追求身体素质的提高自然成为主观需求。当时的体育设想主要是为了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进而实现救国救民。同时也可以认识到,青年毛泽东关于体育意义的认知已经有了一定的雏形,关于中国体育发展有了较为深刻的积极态度和初步构想,从而为中国早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1.1.2 孕育与萌芽阶段(1921—1949年):新民主主义时期关于“红色体育”的思想演进和实践进程
中国红色体育伴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而产生,贯穿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始终。在中国,红色体育是一个专属词,它指1927—1948年间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地区体育活动和相关的体育赛事,其中主要包括中央苏区、敌后根据地和解放区。以中央苏区为例,体育运动群体以红军体育、青少年体育、少先队体育为最盛。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体育思想实践提供了可能性,体育思想开始有了雏形,并在共产党人的长期革命斗争中不断完善。1922年李大钊在《五一纪念日于现在中国劳动界的意义》一文中提出“游玩”(即有益于文娱体育活动)加强工农群众身心健康[7]。接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安源工人俱乐部在江西萍乡正式成立,以体操、国术为代表的体育项目在当地迅速开展起来。毛泽东在1926年5月到9月前往广州番禺担任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其间,他组织学员们认真学习军事理论课,在训练的同时进行格斗练习。不容否认,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的这些体育活动,相继为党培养了革命骨干力量。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并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及湘鄂、湘赣、闽浙赣等革命根据地,这些地区当时统称为苏区。苏区各地军民在制定和粉碎反对国民党四次“围剿”运动,进行四次土地革命战争计划的同时,广泛开展了各种体育活动[8]。例如苏区共青团、各级俱乐部、苏区赤色体育会等,都是在那个时期诞生的,它们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根据地体育运动的发展。1930年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邓发、邓小平和聂荣臻等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比赛,在他们的带动下,苏区军民参加体育比赛的热情高涨。从这些看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体育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早期代表性人物通过自身实践来进行诠释,并且还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根据地人民的积极性。
毛泽东在1933年的《青年实话》第2卷里面首次提出了“红色体育”这个概念,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体育的开始,与此同时,多种红色体育形态开始相继出现,如军事体育、学校体育等。1933年6月,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编写和出版了《各种赤色体育规则、田径赛训练法、柔软体操》;1934年,张爱萍和周恩来编辑出印了《少队游戏》和《少队体操》等为教材,为苏区体育教育正规化奠定了基础。1942年9月召开的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当时还被国民党统治区的主流媒体大力报道,与此同时毛泽东还在首届“体育节”上提出“锻炼身体,好打日本”的口号,成为延安时期开展各项体育工作的总方针。
就红色体育的根源来看,可能与当时中央苏区的“赤色体育”有关。如在1933年,在苏区成立了组织以及领导红色运动的专门机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赤色运动会”。诚然,红色体育也与红色根据地的名称有一定的关系。在长征时期,体育运动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把体育和军事相结合,把红军长征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断拼搏的体育精神相结合,正是由此才培育了红军坚持不懈的革命斗争精神。正如聂荣臻对于红军体育运动的评价那样:“它是紧紧地结合作战,要培养那种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压倒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
1936年10月,以延安为中心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正式建立,从此“红色体育”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体育思想更加成熟,有了更加严密的体育组织机关,有了更加广阔的体育活动范围,有了更多高水平的体育项目。同时,在晋察冀鲁豫根据地、东北抗联、西南新四军等其他革命根据地,都积极开展了各种“红色体育”运动。1937年,红色革命根据地积极开展“抗战动员运动会”,以此突出国共合作抗战。1942年9月1日到7日,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隆重开幕,当时共有1 388名运动员参加了此次比赛,其运动会参与人数达到了数次参加红色根据地运动会人数之最,同时也是在抗日根据地举办规模最大的一次运动会,对根据地的军民体育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9]。其历史使命之重大、革命任务之艰巨,不仅需要一个组织严密的领导队伍,还需要一支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革命军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以敌后战场为主,需要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和艰苦的条件,尤其是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都需要一个极好的身体素质。一个强健的体魄,带来的是军队整体战斗力的提升,更是整个队伍精气神的展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带来的,不仅是革除旧的封建体制,更是带来一个全新的中国,它让整个中国,整个中华民族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红色体育”的兴起,顺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它推动了一个崭新的拥有更加强健体魄和高昂精气神的中华民族的崛起。由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体育”其实是在前期思想的搭建之下形成的,其带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其进程也是围绕着革命发展需要所展开的,所以也带有着实践性。而这些革命过程中的准备,也为日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体育建设思想、政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1.1.3 探索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8年):新中国“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方针的总体贯彻
1952年,毛泽东写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来庆祝全国体育总会第二届会议的召开。其中关键词显而易见是“人民”和“体质”。“人民”二字就是体育大众化的概括,而“体质”则是体育建设的目的之一。这一举措实质上确定了中国在这一时期体育发展的大致方针,即体育的发展目的,始终是要提升全体国民的体质和全民族的健康水平。体育事业的国民化,既符合经济建设的需要,也迎合了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需要。在“百废待兴”的局面下,高昂的劳动积极性和一定的身体素质是必要的,而体育建设可以起到极大的助益,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体育建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的反映之一。
新中国的成立,使得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初步发展,社会秩序有了极大改观和有力保障,体育建设的社会环境趋于良好。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三大改造,让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了改善,国民生产建设力度加大,全国人民劳动参与度迅速提升,劳动的热情高涨,这也为体育建设搭建了极好的群众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吴传玉、陈镜开、戚烈云、郑凤荣在国际赛场上获得冠军,表明我国的竞技体育在国际竞赛上开始绽放,但相较于群众体育而言,还是稍显滞后。1954年,《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的暂行条例、暂行项目标准、预备级暂行条例颁布,测试项目包括劳卫操、60 m跑、爬绳、400 m跑、掷手榴弹等近10项测试项目,很快这些项目便在农村、工矿、机关、部队、学校等推广开来,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
1955年10月,全国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会在北京召开,很多行业参与了此次运动会,如铁路、煤矿、教育等17个行业。有足球、篮球、排球、举重、田径、自行车等6项比赛项目。此次运动会中,有北京的部分工厂、“八一”体工队、学校等来自20多个单位的九千多名运动员,表演了团体操、军事体育和足球比赛等项目,体育活动的外在形式更加丰富。1958—1965年是我国体育曲折发展的时期,其体育建设的特点是艰难中有所突破,在曲折中前进。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国内国际形势较为严峻。
以“大跃进”为例,严重的“左倾”思想肆意发展,这种思想不仅仅破坏了体育建设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也直接地波及体育建设领域,群众体育的“大跃进”也相继出现,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违背客观规律的标准,比如当时要求一个乡五年内要建设两个体育场,同时还要建成一个体育馆、一个游泳池,这些都不切实际。很多地方举行“停产突击”“万人誓师”“千人表演”等“轰轰烈烈”的突击体育锻炼,造成了工厂停工、农民停产,农民群众中出现了“五怕”现象,即害怕比赛、害怕到现场开会、害怕去修体育运动场、害怕劳卫制、害怕去跑马拉松。这些都直接挫伤了农民对体育的积极性,给群众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损失,但是这一时期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从1958年到1965年,我国共新建各类体育场地49 900个,通过各种训练班,培育了59万余名体育干部[10]。这种局面维持了一段时期后,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家体委全面系统地改正体育工作中的失误,提出了“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的群众体育运动方针,以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体育运动原则。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群众体育运动得到了恢复并取得了新的发展。
随后,我国运动员在1963年“新型力量运动会”上获得了66个第一名,在1965年第28届世乒赛上获得5金4银的好成绩。1966年到1976年, “文化大革命”让中国的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陷入僵局,发展缓慢甚至按下暂停键,体育事业也不例外,随着社会整体状况进入了十年挫折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受挫,大量体育设施被损坏,许多群众自发的体育活动被迫停止,使得群众体育运动严重变质,呈现出“做样子”“搞表面”的状态,看似是一种轰轰烈烈的“全民参与”,但实质上体育建设受到了严重创伤。
1.1.4 修复和改革阶段(1978—2008年):改革开放30年来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改革开放的序幕也就此拉开。在“拨乱反正”的进程中,体育工作逐步进入健康发展轨道。1978年,国家体委就当前体育工作提出了20世纪的奋斗目标:“城乡群众体育大普及,全国人民体质大增强,拥有世界第一流的体育队伍、世界第一流的运动技术水平、现代化的体育设施,成为世界上体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同时,著名论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伴随而生,对教条主义和社会上旧的习惯势力,包括较为主观的偏见而言,产生了极大冲击。这一论断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现实新情况,极好地解决了产生的新问题。新的思想潮流也逐渐涌入体育领域,新的体育发展计划、方案、改革措施等相继出台,新形式的体育发展模式也不断涌现。
例如,1979年国际奥委会通过决议恢复了我国在奥委会的合法席位,1980年对于中国体育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中国体育阔步走向世界,全面开放的大门也随之逐步打开。1980年2月,中国代表团参加在美国举办的第13届冬季奥运会,这一次尝试参与是我们国家体育健儿第一次踏入冬奥会的赛场,从此中国力量也开始在奥运赛场上成长壮大。1981年,中国乒乓球队囊括所有单项项目的金牌,而中国女排也第一次获得了世界冠军。1982年,全国800名运动员和代表参加了我国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84年,中国代表团在第23届奥运会上一举跃居金牌榜单第四名,成功夺得了15金8银9铜的喜人成绩。1986年4月,国家体委颁布了《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对群众体育的改革有了新的认识,总的概括为“要积极推动各部门、各单位的群众团体努力做好系统的体育工作,使群众体育社会化更为明显”。其实,这一要求的目的在于将体育管理体制进行一系列改革,清除计划经济带来的不足之处,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由此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之后,体育事业的进步不再受旧有体制的限制,发展环境得到了极大的修复,体育活动的氛围也更为活跃。1988年,国务院批复了各级地区和部门参与国际体育援助计划的批示,《1988国际体育援助计划》主要以体育募捐活动为主要表现载体,募捐所收集到的款项用于帮助贫苦国家、地区的儿童,通过这种方式为儿童保健事业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对于中国体育事业来说,1989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一年开始,中国体育事业迈入高潮,体育不再是阳春白雪般地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意识广泛传播,人们开始真正认知、了解体育,体育也以一种温和的姿态,真正走进了大众的生活,润物无声般地影响着大众的生活。同时,以奥运会为中心,中国体育迎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1990年1月6日,国家体委颁布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1990年的第11届亚运会上,我国的运动健儿们一共拿下了183枚金牌、107枚银牌、51枚铜牌,位列金牌榜首。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1997年1月22日,国家体委颁布了《关于加强体育法制建设的决定》,表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已经呈现体育法制建设的大趋势,标志着我国体育法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如雨后春笋般兴起。1990年,我国举办的北京亚运会成为当时对外开放与加强国际合作的标志性盛会。同时,北京亚运会作为充分展示中国形象和中国力量的有效窗口,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奋勇拼搏的斗志,对于重拾中国体育的信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92年,“红山口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变革正式确立,中国足球开始走上职业化发展的道路。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运动健儿们在奥运会赛场上一次次创造奇迹,不仅实现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而且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们战胜美国运动员,以优异的成绩一举夺冠,位列金牌榜第一名。据国家体育总局统计,1978—2008年,我国运动员为祖国赢得奥运金牌237枚。筚路蓝缕、自强不息,几十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历经风雨,取得了无数喜人的成绩,中国承办了一系列重大的国际体育赛事,中国的众多竞技体育成绩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在竞技体育的引导下,群众体育也出现了很好的发展状态。从参与者的角度来看,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单位体育变成了全国人民共同参与的公共体育活动,其中以健美操、广场舞、马拉松、自行车巡回赛为主导。运动健身已经成为大众普遍推崇的健康生活方式,公共体育活动的场地建设迅速扩展。1978年年底,我国共有体育场地21 675个,但到2008年底,我国修建完成的体育场地已接近200万个。与此同时,许多经济较为发达、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的省份,已经具备了举办大型综合性国际赛事的能力。进入21世纪,我国体育事业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成效显著,直接或间接提高了国民整体身体素质。
1.1.5 创新与赶超阶段(2008年至今):“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伟大跨越
2008年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成为那一时期我国体育盛事之一,展现出体育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高水平和快速度。同时,北京奥运会的承办也充分向世界各国展现出中国魅力,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有了崭新的精神面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当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了详尽、全面的部署,对人民体育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是新时代体育改革的主题,而全面协调的重点则应放在竞技体育和全民体育这两个大模块的协调发展上面。其实,我国对于竞技体育一直很重视,在1981年,中国女排夺得世界冠军,全国上下人心沸腾,2008年中国申奥,举国瞩目;2014年青年体育奥运会在南京举办;2015年中国取得第二十四届冬奥会承办权;2016年,国务院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除了一系列全国性大项目,还有个人获奖,例如2011年7月10日,亚洲田径锦标赛上刘翔在日本神户摘金。同年6月4日,中国金花李娜获得法网女单冠军,成为亚洲单打大满贯第一人。
新时代的体育建设不仅体现在竞技体育方面,还表现在全民健身、体育核心素养和体教融合等相关政策性文件的出台与实施。当前,经济建设高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们对身体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民体育已然成为趋势,尤其是学校体育建设,自小学起,每周开设体育课程,体育成绩算入中高考成绩分数,开设各体育院校等,一系列举措无不体现着党和政府对全民体育锻炼的重视。同时,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对居民的身体素质同样重视,各个乡村纷纷建立健身广场,安装体育器材,尤其是当下广场舞的流行,这些举措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日常娱乐生活,同时对于提高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具有巨大的帮助,这是全民体育的一项重大举措。
2016年5月国办发(2016)27号文件的颁布,重点提及要“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并出台相关措施保证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2019年9月国办发(2019)40号文件,提出将推动青少年身体素养的有效提升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逐步养成上升为政策高度,使其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考核指标。由此可以看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对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高度重视,通过政策法规的出台进行高标准的要求与规定。各专家学者也按照不同年龄等因素,对于我国青少年体育核心素养进行探索研究,并给出相应解决办法。随即而来的便是体育课程的系列改革,以体育素养为核心目标,分别从教师、学生、社会等多方面进行创新。
2020年8月,《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得到审议并通过。体教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是对当前我国体育事业的一次恰逢其时的更新,是“德智体美劳”教育中“体育”的生动写照,也是我国教育与体育工作的深入理解和高屋建瓴的部署,对于我国学校体育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体教融合是一个大工程,它包含多方面的复杂因素。良好的教体融合能有效地促进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效推进“三全育人”举措的落实。同时,对于我国来说,实现体育与教育的优势资源整合,教体融合意义重大,它在改革创新学校体育和完善青少年体育管理体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谋幸福,坚持将人民利益放在优先地位,经济发展起来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也必须重视起来,全民体育是为全国人民谋幸福,竞技体育推动我国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同时,一系列体育政策也紧跟其步伐,参与到协调发展当中,共同为我国体育强国事业建设添砖加瓦。
2 理性审思:建党百年以来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现实启示
2.1 加强新时代体育文化自信,助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
加强新时代体育文化自信,就要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把加强体育文化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广泛地开展体育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体育精神,培育正确的体育意识,营造重视体育、全民体育的浓厚氛围,夯实体育文化基础。要积极推进体育文化的创新转换,从而达到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不断创新体育文化,增强体育文化的活力,要全面深化体育文化改革,为大众体育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大力弘扬传统优秀的体育文化,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引导作用,整合资源优势促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建设。坚持体育文化的创新性转换和发展,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其与时代相结合,弘扬具有时代价值的体育文化精神,做到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促进体育文化的交流,用开放包容的心态推动体育文化的发展,铸就体育文化的新辉煌,助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建设。体育文化自信是中国实现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以及建设健康中国这一历史飞跃的重要因素。只有树立坚定的体育文化自信,才能为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提供正确的向心力,才能为其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才能助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早日建成。
2.2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体育文化
互联网之所以能如此受到大家的喜爱,是因为它展现的素材、内容包罗万象,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互联网+”的灵活性、多元性以及即时性对于新时代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很重要的。同时新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动态、多元、形象的方式能够更利于在人们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借助多媒体技术发展体育文化,不仅是传承文化的过程,也是接收民众反馈信息的过程,形成双向互动的局面,互相沟通,创新文化,更加贴合大众,从而形成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2.3 以协调发展为导向,形成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三者统筹推进
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并在体育产业当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要推动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让三者共同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群众体育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兴起,“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致力于发展群众体育,增强群众的体育意识,为群众体育注入新的力量。尽管竞技体育的体制方式发生着改变,但是它仍然是中国体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解决面临的资金短缺和其他各种问题,努力让更多的资金投入其中,为其提供强大的资金后盾,从而创造更多有利的社会环境。另外,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学校体育的发展,要强化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发挥学校体育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学校体育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和拼搏进取的精神。最后需要做的是,传承竞技体育的同时不断发展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让三者协调发展,从而推动体育事业的不断强盛。
2.4 实施人才强体战略,培养多元化体育人才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随着体育的不断发展,对于体育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对于体育方面实施人才强体战略,就是要培育好青年一代,发挥青年的作为,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而培养多元化人才,促进体育的发展。实施人才强体战略最重要的是发展体育教育,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人才的形成离不开优秀的教育,所以需要把教育摆放在优先的位置,要打破传统教育的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教育体系,为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学校要重视体育教育,培育更多优秀多元的体育人才。不仅要发展教育更要提高教育质量,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促进学校体育与时俱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有一批专业指导人员,加强对人才的指导,首先需要培养一批学术底蕴深厚且教育严谨、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术人才;其次需要培养一批优秀的教练人员,要求他们熟练地掌握发展规律,能够作为国家队教练再次需要培育一批优秀的运动员,让他们可以为国争光,获得国际竞赛大奖;最后,需要培养一批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让他们在群众中普及体育知识,为群众的体育运动进行服务,引导全民健身,从而为体育强国战略提供保障。
2.5 深化体育体制改革,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改革是提升现代治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深化体育改革,可以更好地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对于体育机制的改革也一样,深化体育体制的改革不仅是顺应社会发展需要,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国体育不断地发展,取得了无数傲人的成绩,但是在新时代体育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改革向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于改革中会出现的矛盾,我们要做到未雨绸缪,从而增强改革的决心和定力,不因一些困难而放弃,找到合适的改革点,坚持到底直到胜利。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进行宏观上的把握,追求长远的利益,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改革体制。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着现代化进程当中十分重大的变革,深化体育体制改革,提高现代化治理水平的需求十分紧迫。在这一关键时期,改革体育体制要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平衡各方利益,调节社会关系,同时也应该不断促进治理能力的整体提升,让其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在新的时期,不断发展体育事业,不断地推进体育体制的改革,提升治理水平的现代化。“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在推进体育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法制的推动作用从而保证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
3 结语
回望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回首百年历程,体育强国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总体而言,我国体育强国事业在原有体育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结合当今社会发展条件,不断融入新的历史责任与使命。在新的政治历史条件下,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体育建设承载着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希望,关乎人民幸福,关乎国家未来。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是把体育强国建设和伟大复兴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其融入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中,立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多方位多体系联合发展,为体育强国建设的推进提供良好的基础。在新的历史节点,加强体育强国的建设,加快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加力量,不断将体育强国建设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