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2-03-18余廷文钟妙纯
余廷文,钟妙纯
(1.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汕头 515071;2.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心理与教育教学部,广东 汕头 515078)
众所周知,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国思政教育开展的深入,“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成为新时期指导我国思政教育开展的核心理念[1]。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我国思政教育的格局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逐渐从学校思政教育向社会思政教育、家庭思政教育延伸,而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为基础的家庭思政教育也逐渐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因此,研究家庭思政教育的开展,成为当下我国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家庭思政教育的主要特征
家庭是一个以亲缘亲情为纽带、以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组织形式,是人生活的环境基础、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生中有相当长的时间生活在家庭环境中,因此,家庭生活对一个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影响深远。在人类的教育实践中,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样,家庭教育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3]。家庭思政教育是基于家庭教育范畴开展的思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教育在思政教育层面的体现。
(一)自发性与随机性
学校思政教育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与实施方案,且配备专职的思政教师,家庭思政教育不是系统实施的思政教育。一般来说,家庭思政教育是在一定的家庭场景下,以学生家长为主的家庭成员实施的思政教育,往往是“因事而起”“有感而发”的教育活动,所以,家庭思政教育可以视为是一种家庭内部自发的教育行为,具有自发性。同时,家庭思政教育由于没有明确的教育计划,因此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也没有预先的安排和硬性的规定,其教育活动往往具有随机性。
(二)个性化与多样化
众所周知,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成员结构、生活模式和文化生态,此外,不同家庭中学生家长的知识结构、关注点也有所不同,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家庭教育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与学校思政教育在内容、形式、环境上相对统一不同,家庭思政教育往往有着鲜明的家庭烙印,也就是说,家庭思政教育具有个性化的特征。正是由于思政教育的个性化特征,使得不同家庭之间的家庭思政教育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模式上都有较大的差异,从宏观上看,家庭思政教育体现多样化的特征。
(三)长期性和阶段性
通常情况下,学生自出生以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会在家庭生活中成长,即使学生在住宿性学校就读,也没有间断家庭生活。因此,家庭思政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长期性的特征,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也十分深远。同时,由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阶段性,与之相匹配的家庭思政教育也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以家庭思政教育的作用为例,在学前教育阶段,家庭思政教育主要发挥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儿童形成最初的认识;在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思政教育更多的是摆事实、讲道理,传递教育信息,通过说教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思想认识;在高等教育阶段,家庭思政教育更多的是通过具体问题的理解与实践,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思考,通过学生沉浸式的参与,提升思想素质。
(四)互动性与协同性
对于家庭思政教育来说,教育主体是学生家长,教育客体是学生,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有着亲缘关系,具有相同的生活环境,客观上交流方便,因此,家庭思政教育中的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相比较于学校思政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更容易产生有效沟通,因此,家庭思政教育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同时,相对于一名思政教师面向多名学生实施思政教育,在家庭思政教育中,可以有多名家庭成员(主要是学生家长)同时向学生实施思政教育,协同合作、产生合力,从而使得家庭思政教育也具有协同性特征。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家庭思政教育的教育优势
中华民族是重视家庭生活的民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我国家庭也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一直以来,在我国很多家庭中,思政教育一直以家教的形式,以家风的内容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随着人们对思政教育认识的深化,社会对人才思想素质要求的提升,特别是“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家庭思政教育的教育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家庭思政教育也逐渐成为我国思政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新热点。
(一)全员育人:家庭思政教育主体的多元化
一般来说,家庭思政教育的教育主体是学生家长,同时也包括其他家庭成员,这就使得家庭思政教育的教育主体往往有多个,他们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促进学生思想、行为的成长。同时,家庭生活并不是孤立的,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一些具有思政教育能力的亲戚和朋友,同样可以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成为家庭思政教育的教育主体,这样,就进一步扩大了家庭思政教育主体的范围,可见,家庭思政教育的教育主体是相对开放的,不像学校思政教育那样有指定的教育主体,这体现了家庭思政教育主体的多元化。显然,家庭思政教育主体的多元化,与“三全育人”理念中的“全员育人”理念不谋而合,让更多的教育主体参与到思政教育中来,体现了家庭思政教育在“三全育人”方面的优势。
(二)全程育人:家庭思政教育过程的持续性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家庭思政教育一直是伴随其成长的,无论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以及高等教育阶段,家庭思政教育都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教育作用,影响着学生思想以及行为的成长,这甚至比学校思政教育更加连续、更加持久[4]。由此可见,家庭思政教育几乎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这同样符合“三全育人”理念中对于“全程育人”理念落实的要求,是“三全育人”理念中“全程育人”理念的具体体现。
(三)全方位育人:家庭思政教育实施的全面性
对于学生来说,相比较于学校思政教育,家庭思政教育的实施更具全面性。其一,在内容方面,家庭思政教育的实施内容更加丰富灵活,通常来说,家庭教育大致可以分为生活常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可以看作是对于学生的家庭思政教育,由此可见,家庭思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家庭思政教育中,学生家长可以依据家庭生活情况,合理地、灵活地选择教育内容,多方面、多维度地对学生实施思政教育,摆脱了固定教学体系、固定教学内容的束缚,做到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因需而变,这是学校思政教育所不能比拟的。其二,在形式方面,家庭思政教育的实施形式更加丰富多样,除了学校思政教育常用的教育形式,家庭思政教育还可以采用日常交流讨论、组织家庭活动等多种具有实践育人效果的教育形式。在家庭娱乐活动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寓教于乐,发挥家庭思政教育的教育功能。其三,在环境方面,家庭思政教育的教育环境营造相比较于学校思政教育的教育环境营造往往更为有效,学生家长可以利用家庭文化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接受文化熏陶,促进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全面成长,这也是家庭思政教育的一大优势。可见,家庭思政教育可以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影响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符合“三全育人”中“全方位育人”的要求。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家庭思政教育的问题审视
从“三全育人”理念的角度看,家庭思政教育具有明显的教育优势,但目前在很多家庭中,家庭思政教育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实施,相反,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影响着家庭思政教育功能的释放,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剖析目前家庭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以便有的放矢,采取针对性策略,促进家庭思政教育的开展。
(一)全员育人:家庭思政教育主体缺位
从目前情况看,在家庭思政教育中,很多家庭存在着思政教育主体缺位的现象。很多家长没有有效实施家庭思政教育,没有承担起对学生实施思政教育的责任,没有诠释好家庭思政教育主体的角色,家庭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较差,部分家庭的思政教育甚至处于空白状态。
家庭思政教育中教育主体存在缺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5]:一是观念的问题。很多家长作为家庭思政教育的教育主体,缺乏家庭思政教育的观念和意识,没有认识到家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更没有意识到自身在家庭思政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承担学生家庭思政教育的责任感缺失,忽略了家庭思政教育的实施。二是能力的问题。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教育经验,虽然家庭思政教育远不如学校思政教育那样系统化、规范化,但也需要作为家庭思政教育主体的学生家长具备一定的思政教育能力,才能够对学生实施家庭思政教育,而许多学生家长在实施思政教育的时候,遇到困难,往往知难而退。此外,学生家长缺乏实施思政教育的时间和精力,很难有效实施家庭思政教育。
(二)全程育人:家庭思政教育过程停滞
从目前情况看,很多家庭的思政教育常常出现停滞的现象,影响家庭思政教育的效果。
家庭思政教育的停滞现象,通常有以下表现:其一,很多家长在家庭思政教育方面缺乏持续性,没有将家庭思政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常态,缺乏家庭思政教育意识,往往是“心血来潮”,缺乏连续性和递进性,也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使得家庭思政教育偶尔“灵光一现”,只能偶尔取得教育效果,难以持续和强化;其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很多家长往往由于升学、就业的原因,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学业教育,弱化学生的思想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重学习成绩、轻道德培养的问题就凸显出来。
家庭思政教育中教育过程停滞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受功利教育的影响,学业成绩往往更受家长重视,希望学生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业上,尽可能地节省时间和精力,专攻学业,对其道德品质的培养相对放松了,忽略了家庭思政教育的实施,甚至认为家庭思政教育是浪费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家庭思政教育缺乏完整的目标体系和丰富的内容,很多家庭思政教育的内容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都已经是“老生常谈”,因此,很多学生和家长觉得没有必要再实施家庭思政教育了,家庭思政教育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出现问题。家庭思政教育属于自发的教育活动,并没有针对家长的相关激励措施,很难调动家长实施家庭思政教育的积极性。
(三)全方位育人:家庭思政教育的实施问题
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家庭思政教育常常遇到各种问题,影响了家庭思政教育的具体实施。其一,内容重复。在家庭思政教育具体实施的时候,内容重复往往是学生感到家庭思政教育枯燥乏味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大部分家长知识储备有限,没有继续学习,在实施家庭思政教育的时候,往往从自身出发实施家庭思政教育,引起学生对家庭思政教育的厌烦情绪。显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家长知识基础和知识视野有限造成的。其二,形式单一。在家庭思政教育具体实施的时候,家长往往只采用说教的方式,教育效果较差。家长在实施家庭思政教育的时候,不注意学生是否接受,只顾长篇大论、滔滔不绝,效果自然不会好。显然,这是学生家长缺乏教育经验、不善于灵活应用教育方法、没有积极进行教育形式创新造成的。其三,环境问题。家庭环境通常是指家庭文化环境,包括家庭氛围和家庭风气。很多家庭缺乏良好的家庭氛围和风气,存在夫妻矛盾或者亲子关系紧张等诸多问题,难以为家庭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文化土壤,顺利开展家庭思政教育非常困难,家庭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也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部分家长难以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榜样模范,同样难以顺利开展家庭思政教育,甚至还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显然,和学校思政教育相比,家庭思政教育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文化环境。
四、“三全育人”视域下家庭思政教育的实施建议
随着我国思政教育开展的逐步深入,家庭思政教育作为学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补充,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也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2021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重点强调了对青少年实施家庭思政教育。同时,在高等教育领域,许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也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家庭思政教育情况[6],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以家风为着眼点,对家庭思政教育开展研究。目前来看,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各级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优势,帮助家长进一步开展家庭思政教育,逐步提升家庭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一)全员育人:提升家庭思政教育主体的素质
加强家庭思政教育,提升家庭思政教育主体的素质是关键,要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思政教育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帮助家长加强家庭思政教育意识,树立家庭思政教育的观念,厘清在家庭思政教育中的角色和责任,充分认识到家庭思政教育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家庭思政教育活动中来。另一方面,努力提升学生家长实施家庭思政教育的能力:其一,拓展家长的知识视野,让家长“充电”,在家庭思政教育的实施中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其二,帮助家长积累教育经验、创新教育形式、灵活使用教育方法,根据学生需要选择内容和方法,使家庭思政教育生动活泼,不枯燥乏味;其三,引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建设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文化土壤,加强家庭文化建设,通过文化育人的方式,对学生实施家庭思政教育。
在提升家庭思政教育主体素质的过程中,学校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一方面,学校要强调家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家庭思政教育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接受家庭教育,同时,学校对家长开展家庭思政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通过家校交流,进一步明确家庭思政教育的价值,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家庭思政教育中来;另一方面,学校要承担培养家庭思政教育主体的责任,针对家庭思政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引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树立良好的家风,为全面提升家庭思政教育的质量服务[7]。由于家长情况有所不同,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与家长分享教育资源,帮助家长提升思政教育能力。
(二)全程育人:体现家庭思政教育的阶段性特点
家庭思政教育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而学生的成长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因此,家庭思政教育的实施,要注意各个阶段学生成长的需要,以学生成长的需要为依据,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与学校思政教育相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政素质[8]。学校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成长的需要,确定思政教育的目标、整合思政教育的内容、选择思政教育的方法,将目标、内容、方法等资源“打包”,通过网络分享给学生家长,让学生家长依据相应阶段的目标、内容、方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家庭的具体情况,把学校思政教育的内容融入家庭思政教育中,实现“嫁接”,从而进一步实施家庭思政教育[9]。
(三)全方位育人:体现家庭思政教育的灵活性
家庭思政教育是基于家庭生活的思政教育,因此,不必像学校思政教育那样系统化、规范化,可以充分发挥家庭思政教育灵活的特色,更好地发挥其立德树人的作用。其一,灵活选择内容。家庭思政教育可以灵活地选择内容,但灵活不代表没有方向,要突出思政教育的特色,与学校思政教育相协同,以培育学生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方面下功夫,让学生成长为理想信念坚定、乐于奉献社会、个人品质优良的时代新人。其二,灵活选择形式。家庭思政教育应该灵活选择教育形式,借助沉淀于书海中的整个人类的智慧[10],从这个道德智慧的宝库中汲取能量[11]179,或者借助中小学生都喜欢的各种各样的感性形式[12]来开展家庭思政教育。2021年,抗美援朝题材影片《长津湖》上映,很多家长带孩子去影院观影,孩子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由此可见,家庭思政教育的形式可以充分创新,可以采用更多样、更灵活的形式。其三,灵活营造环境。家长在营造和谐氛围和树立良好家风的基础上,也可以拓展思路,利用社会资源,进一步营造适合家庭思政教育的文化环境[13]。家长可以带领学生,将家庭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的文化氛围融为一体,将家风建设与社风建设相结合,创造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
由于德育进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中,多重主体在系统内部发生着复杂的相互作用[14]44,所以在“三全育人”理念的引领下,作为和学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补充,家庭思政教育应该与学校思政教育、社会思政教育同频共振,通过多方合力来实现思政教育的“多重熏陶”[15]5,以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