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

2022-03-18拜伊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天工 2022年21期
关键词:文创文化遗产物质

拜伊春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在我国五千年发展的过程中,历史和文化有着厚重的积淀,其中的内涵较多,对我国现代化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将其运用在文创产品设计中,需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点提取出来,并融合在产品设计中,以此提升产品的创新性。此种方式不仅能有效地提升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还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用价值进行最大限度的提升,使传统文化的精华源远流长,促进我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文化对于国家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人员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在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和内容的同时,提升二者融合的有效性,以此为我国文化产品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一)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时间推移过程中不断优化的一种文化表现形态,能充分展现民族历史以及文化历史,是当时人们生活状态、文化状态的一种体现[1]。虽然历史时期不同,文化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仍旧能良好地体现当时的历史环境特点、文化特征、文化内容、生活习性等,因此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例如,农民画的制作。农民画作为运用画作记载农民生活和劳作的一种艺术形式,能直接体现出人们的生活场景,其运用大量艳丽明亮、对比鲜明的色彩,在冲击人们视觉感官的过程中还能有效地体现出当地的文化,具有较强的文化价值。

(二)艺术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匠人具有精湛的工艺技术和较高的审美能力[2]。精巧的工艺技术不仅是人们为了生活而研究出来的,更是人们审美价值提升的体现,具有良好的艺术观赏价值和美学特点,饱含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传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生活的热爱[3]。在一般情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一种艺术形态为载体呈现在人们眼前,吸引人们关注,由此可见,其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例如,北京的工艺品景泰蓝产品。景泰蓝又叫作铜胎掐丝珐琅彩,由于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富丽华贵的蓝色而得名,产品创作时需要采用雕刻、镶嵌、美工、掐丝、上釉等多个工艺,制作完成的产品体现出明朝和清初宫廷贵族的文化偏向和喜好。由于此种工艺品自身需要运用浓厚的色彩以及繁杂的纹样,从而使工艺品有着雍容华贵的气质,并且景泰蓝产品结实圆润,胎质细腻,每个工艺面都能给予人美的感受,明确地体现出宫廷文化的大气和繁华。而珐琅彩作为景泰蓝工艺品之后的衍生产品,虽然名字相似,其中也运用了珐琅的做法,但是实际生产却大有不同,是清朝康熙年间非常盛行的一种瓷器生产方式,更能凸显出清朝宫廷贵族的喜好。二者的创作与流行有效地体现了其艺术价值,对于相关人员研究不同时代的审美特点、审美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三)创意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不断发展的产物,可以充分体现出各个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情况,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人类的水平和创造力[4]。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的独特工艺、思想意蕴和人文精神等,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成为当代的精神艺术产物,而将其运用在产品的研发与创造中能有效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额外的品牌价值[5]。

例如,泥人张彩塑工艺,是中国京津地区十分出名的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创作人和购买人的喜好进行现场制作,一直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意义上提升了我国手工非物质文化的创新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

(一)文创产品的形态层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与现代文创产品直接关联,通过契合性的研究提升文创产品研发的广度[6]。但是,无论是哪种产品,其在实际研发的过程中,外形皆为主要着手点,相关人员进行外形创作时为保障其具有的观赏性和审美性,通常会运用简洁明了的方式直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衔接,使人们能通过外形直接了解产品[7]。因此,在文创产品研发过程中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先对文创产品的外在造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进行研究和考量。

例如,部分地区在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的文创产品中,就整理和概括出了一些地方文创产品的创意特点。其一,在地方文创产品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并借助具体的物品形式加以体现,此种能够融入的要素中既涵盖了陶器杯子、泥塑玩具等具体物件,也涵盖了室内装饰画、家居的壁纸设计等。其二,将非遗艺术元素作为文创设计中的重要非物质形态,比如戏曲艺术、东北秧歌等,此种元素既是影像创意的一种,也是文创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将文创设计过程中的非遗艺术发扬光大,也可以将它们运用到城市标识中,从而使文创设计形态和时代保持更加密切的关系。由此可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文创产品中,不仅要保障运用的适合性,还应进行相应的创新,在多样化地确定文创产品类型的过程中,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发展特点也能得以全面展现。

(二)文创产品的颜色层面

色彩在人们的世界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眼球底部的视网膜中具有形成视觉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使人们认识到世界的缤纷多彩。基于此,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合理的色彩搭配能更好地激发人们的视觉感官。由于各朝各代的文化具有差异性,所以在文化配比和色彩搭配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文化彰显和色彩运用不尽相同,各个时期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色彩、基调也不同,例如,康熙喜欢的瓷瓶端庄大气,虽有创新,但是颜色多以青花为主,瓷器也多用兰笔勾勒;雍正喜欢的瓷器较为简洁,清淡秀雅,多用大片颜色晕染;乾隆喜欢的瓷器则是集雍容华丽于一身,多用粉彩进行繁复图样的勾勒。将不同的色彩搭配运用在文创产品中能有效强化产品的特性,使产品的色彩更加鲜明,具有传统文化意义[8]。文创产品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性,属于艺术制品的一种,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在实际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应站在产品的实际运用角度和艺术观赏角度进行考量,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在此过程中,产品在运用色彩的过程中,创作人员要抓住产品的色调调配特性,注重色彩结构搭配的艺术性,了解产品的表现形式。而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带有较强的色彩对比,其自身存在独特性,若将其引入文创产品的制作中,能有效突出文创作品的特色,不断提升文创产品的价值。

例如,在某些区域设计文创产品的流程中,就必须定位人文及建筑艺术商品的色彩搭配。首先,在设计文创产品时,可以在扇面、服饰等领域大量运用黄、粉红等颜料,并同时加入镂空、祥云以及旗袍盘扣等设计特点,如此方能装饰文创产品内容。其次,在设计杯子、客厅摆件等器物时,为提升摆件的观赏性,可以运用传统水墨人物画进行修饰。最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运用在文化用品中,以此提升装饰的创新。在设计文创产品的过程中,必须全面掌握我国传统色彩的运用和非物质文化中的色彩搭配,在现有文创产品的基础上进行色彩的融合,以此提升文创产品的可塑性和特色性,提升其文化价值。此外,创作文创产品期间还必须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含有的色彩元素,以全面掌握文创产品中应用色彩的深刻内涵。

(三)文创产品的实用层面

文创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因此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从生活与工作的层面寻找创作的灵感,在提升文创产品文化内涵和艺术性的同时,强化其自身的实用性,既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又为文创产品拓展了市场[9]。因此,在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就应注意文创产品的应用性设计。首先,对经常看到的物品进行艺术化设计,将非遗元素应用到人们平时用到的物品上,此种方式是一种文化转变的有效手段。其次,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人们生产劳作的过程中,因此具有极高的生活性特征,将其融合在文创作品的设计中,能有效提升产品的实用性和生活气息,使其更贴合大众需求。此时有关人员应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进行考量,抓住二者的共性,增加彼此之间的连接点,从而使文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例如,彩妆行业产品研发中运用专属定制的方式,制作了故宫版唇膏、粉底等,直接将文创产业与非遗内涵相结合,将非遗文化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商品中。此外,我国的历史中包含龙文化,借助龙文化创作书签、筷子、服装等。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层面

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古老文化的一种体现,通常可以通过天然材料加工做出产品。尽管在手工产品生产过程很难得到统一的规范,但是手工艺人却可以拥有自己的理解,以此提升工艺方法的精湛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相对统一[10]。因此,无论为提高生产质量,还是为提高生产效率,流水线的生产方式皆为有效规范生产操作的方法。在中国的传统手工业里很早就出现了分配协作、流水生产的观念,虽然手工艺术家自身的产品具有一定特点,但是在分配协作共同完成艺术品的过程中能有效地完善工艺品,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保障技艺运用的规范性。而在文创产品中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障产品的质量,也应运用流水线的做法,提升产品生产质量和效能,使非遗元素能够在产品中更好地体现。与此同时,此种分工合作的流水线生产,能够将中国非遗文化真正渗透到文创产品设计中,从而推动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品制作朝着创新的方向发展。

例如,在浙江省温州市的蓝夹缬生产中,部分手工艺术者善于绘画文字,部分手工艺术者善于雕塑,多人合力协同生产产品。北京的传统灯彩都是由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厂里的部分手工艺者善于木工、雕塑,另一些手工艺者则善于传统美术,各司其职,运用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制作宫灯、花灯及各种其他相关制品。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文创企业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融合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价值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设计的融合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华,在历史中又融合了各个时期的新元素,在文创中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任重道远,需要不断进行设计和创新,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为落脚点,提升文创产品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从小众走向大众,从僵化走向活化,进而达到二者相互促进的共赢局面。

猜你喜欢

文创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陶溪川文创街区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