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中小学研究性教学路径探析
2022-03-18澳门科技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丁雨皓
■ 澳门科技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 丁雨皓
我国中小学应试教育模式广为诟病,国家层面的教育改革措施亦层出不穷,却收效甚微。为回应现实之需,改变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现状,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核心内容在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故称“双减”。为促进“双减”的有效落实,文章围绕“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研究性教学路径这个主题展开探讨。
1 “双减”政策提出的时代背景
“双减”着力从校内作业和校外培训两个方面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负担,既是中小学教育深度改革与转型时期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更是体现了社会层面的共同期待。长期以来,受短视功利观念的导向,我国中小学生学习普遍受分数压力过大,这不仅抑制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还使得精神上不堪重负,导致出现心理上不健康的学生比例明显偏高,让过多的家庭蒙上孩子成长的阴影,使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难以真正实现。
现阶段,我国已经迈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央视财经报道发布的《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2020—2021)》中发现,中国家庭面临最困难的问题中子女教育占据第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降低教育成本,“双减”是降低家庭教育成本、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实施的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举措,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布局,是对教育领域面对的重要矛盾的现实回应。
2 “双减”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研究性教学的要求
“双减”是教育观大变革的投射,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导向。其并非单向地减少学生的校内作业和校外辅导负担,而是减中有增,即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质量的提增。这就要求转变升学率高低即为教学质量高下的错误观念,不应为升学率高低评价教师,以成绩好坏评价学生,而应关注学生在知识之外的能力发展需求。政策落地后能否达到实效,对学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应当充分认识到,“双减”需要通过高质量的教学来助力其实效生成,而高质量教育的关键则在课堂。因此,教师应当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寻求突破与创新,以确保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高效学习。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能较为娴熟地运用传统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不仅无益于改变学生身心俱疲的现状,在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与跨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面前,亦日渐显得捉襟见肘。
我国高等学校研究型教学的普遍推进,要求高校要树立人才培养的理念,开展以全面加强学生能力与素养的研究性教学,这就对向高校输送生源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可能在高等教育短短几年间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从娃娃开始培养与塑造。其实,为全面贯彻党的养育方针和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2001年6月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明确指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但囿于传统的应试教育之需,研究型教学在基础教育活动中并未得到切实的关注与落实。“双减”政策的出台,使得中小学教育不得不重新审视研究性教学这一话题。
3 中小学教育中研究性教学的实践路径
3.1 自主选择适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核心在于“以生为本”。教师应以知识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注重对学生思维与学习方法的培养,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的激发,促成学生对知识本质的探究与认识,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所处的环境等因素,自主选择适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将研究的问题与学科知识点、社会热点等问题结合起来,与学生共同参与发现知识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使其在问题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造能力。如教师可以探索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以一个问题的情境设计为起点,把学习放在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来探究问题背后所隐含的原理概念等知识,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此外,研究性教学能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了解学生,有助于融洽师生关系的形成。一位尝试探索研究性教学的老师曾不无感叹地说,我们寻求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互相尊重和互相理解的友好师生关系,而研究性教学活动为培养这种健康积极的师生关系提供了可能。在与学生一起收集资料、讨论分析各项信息与数据、相互交流意见的过程中发现,我们期待的平等、民主与友好的师生关系产生了。
3.2 分层设计差异性课后作业任务
“双减”政策能否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导向能否最终实现,作业设计显得至关重要。《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及个性化作业,加强作业完成的指导工作。作业不仅折射出教师的教育理念,体现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是导致学生学业差距的重要核心因素。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理应体现在作业的设计上。长期以来,国内中小学教学多侧重于作业巩固课堂知识的功能,多做作业,反复练习方能取得好成绩的观念根深蒂固,殊不知学生在这种教育思维下的课业负担不堪重负。而在国外则多强调作业的实践功能。如夸美纽斯认为,要给学生提供作业练习,让他们从实践中去学习。杜威倡导主动作业,有用的作业。
在“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作业应从“育分”转向育人的功能。教师要创设作业场景,让学生从单纯的“写”变成实践的“做”。真正做到在作业活动中培养学生基本素养、解决问题与创新实践的能力。作业布置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分配差异性的学习任务,以促进学生获得最佳发展。差异性作业要求教师在作业布置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做到分层设计。在作业的内容上,应注重联系社会热点等实践性较强的话题。在提交形式上,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抑或是能够证明自己学习结果的表达方式,如通过微视频、课堂演讲与展示作品等方式。通过开放性与实践性分层作业的布置与辅导,教师能够发现与辨识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与兴趣所在,推动因材施教的实施与展开。学生亦可各尽其才,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收获颇丰的学习效果,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3.3 适时引入多元主体参与教师评价机制
教师的教学质量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双减”背景下的研究性教学过程,需要打破以往机械单一的“唯分数论”教师评价机制,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和全面发展的程度,这就需要学校适时引入多元主体参与教师评价机制。
在评价主体的参与方面,应涉及学生、家长、校内同行、校外专家等。缺乏学生参与的教师评价机制是不健全的,学生作为研究性教学活动的主体,对教学活动的效果有着最直接的发言权,不仅能从参与评价活动中反映出其现实需求,亦是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主体精神与民主意识的应有之义与内在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点滴改变与成长,如学习的状态、深度、广度及其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家长最能体味与感受到,在教学质量评价中亦当拥有发言发声的机会。校内同行、校外专家的评价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养亦为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