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稳定分析的某水库边坡动态跟踪设计及必要性
2022-03-18连振宏
连振宏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72)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水利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山区开挖不可避免会出现开挖高边坡的情况,削坡改变了山体自然边坡的平衡条件,开挖后的高边坡在外荷载(地震、填土等)、重力和水的渗流、岩土的膨胀等作用下易失去平衡状态,发生边坡失稳现象,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1-3]。
目前,对于边坡稳定性分析最常用的极限平衡方法有:瑞典条分法、简化Bishop法、Janbu普通条分法等[1,4-5],计算分析理论成熟,能够满足工程建设需要。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普及,出现多种边坡稳定分析软件,如理正边坡稳定分析软件[6]、AutoBank软件[7]及Geo-Studio软件[3]等,各分析软件计算得到的边坡安全稳定系数相差不大[8],计算成果对边坡开挖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工程实践表明,在山体边坡开挖过程中,尽管边坡稳定分析计算结果满足稳定要求,但在实际施工中局部仍出现边坡坍塌或滑落等现象,因此,必须在对开挖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动态跟踪设计,及时调整采取合理对策和措施,确保边坡开挖过程的稳定安全。
1 工程概况
某水库为西南一座以灌溉、防洪、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由拦河大坝、左岸泄洪隧洞(兼导流洞)、右岸溢洪道和右岸引水隧洞等水工建筑物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650m,最大坝高104.8m,水库总库容1.68亿m3,属大(2)型水利工程。该工程大坝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所需坝体填筑料和混凝土骨料由料场开采供应。
通过现场钻孔取得试样,进行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得出边坡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如表1。
表1 力学参数取值
2 边坡稳定分析及支护设计
本文利用理正边坡稳定分析软件、AutoBank软件及Geo-Studio软件建立山体开挖边坡的计算模型,进行开挖高边坡安全稳定性分析,求解边坡最小安全系数的滑动面,指导设计边坡支护方案,确保边坡安全稳定。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 386-2007)中对边坡级别划分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属Ⅱ等工程,泄洪洞为主要建筑物按2级建筑物设计,料场位于泄洪洞及大坝基坑以上,相距高差较大,开挖边坡破坏后对水工建筑物的危险程度不严重,确定料场开挖边坡的级别为4级,相应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见表2。
表2 开挖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标准
2.1 模型的建立
料场开采利用自上而下分梯段方式,沿河开采最大长度434.80m,开采最大宽度336.15m,开采面积8.41万m2。边坡最大高度210m,每隔15m设一道宽2m的马道,弱风化及以下开挖坡比为1∶0.5,强分化岩体开挖坡比为1∶0.75。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提供的边坡剖面图,选取某剖面为典型剖面进行边坡稳定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料场开挖边坡剖面
根据工程经验及模型对边界条件的敏感性,为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更准确,坡脚到水平边界的距离大于边坡高度的1.5倍距离,坡顶到水平边界距离大于边坡高度的2.5倍距离,并且上下边界总高度大于2倍边坡高度。因此,建立开挖高边坡的二维计算模型[9],如图2,岩石的力学性质参数由表1确定,模型的边界条件为:底边为X、Y方向约束,左右为X方向约束。对于开挖后高边坡为天然边坡,外荷载仅为重力,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图2 开挖边坡计算模型
2.2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
2.2.1 理正软件
采用简化Bishop法,自动搜索最危险滑动面得到最小安全系数1.35,滑动半径110m,计算结果如图3。
图3 理正软件边坡稳定性计算
2.2.2 AutoBank软件
采用简化Bishop法,自动搜索最危险滑动面得到最小安全系数1.37,计算结果如图4。
图4 AutoBank软件边坡稳定性计算
2.2.3 Geo-Studio软件
采用Slope/W模块自动搜索最危险滑动面得到最小安全系数1.30,计算结果如图5。
图5 Geo-Studio软件边坡稳定性计算
2.3 边坡稳定性分析
通过不同分析软件对料场开挖高边坡进行稳定分析,得到同一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如表3。
表3 同一工况下开挖边坡稳定分析结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边坡开挖后各软件计算的最小安全系数相差不大,且均大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 386-2007)规定的在正常运用条件下边坡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标准,说明开挖后边坡整体是稳定的。
2.4 边坡支护设计方案
通过对料场开挖边坡稳定分析计算,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要求。结合工程经验,对开挖边坡主要采取挂网喷锚支护,并在顶部设置排水沟,边坡面设置排水孔,解决开挖边坡浅层脱层掉块问题,确保边坡安全稳定,具体支护设计参数见表4。
表4 开挖边坡支护设计参数
3 边坡开挖动态跟踪设计
在料场开挖过程中,整体地质情况基本一致,但在947.0m~960.0m高程,桩号0-123.29~0-48.97局部范围内岩层由缓变陡,沿岩层层面存在充填有次生夹泥现象,边坡开挖后在高程960.0m、957.5m和956.0m出现三条长约17m~23m不等的裂缝,其中960.0m高程处的裂缝发育最长,为23m,其现场裂缝发育照片见图6。
通过现场及时勘测及变形观测,基本确定该裂隙形成机制为开挖施工局部切脚开挖,造成前缘抗体厚度不够引起的边坡岩体的牵引式变形。为确保开挖边坡安全稳定,现场设计根据现场实际揭示的地质情况及施工情况,对开挖边坡进行稳定分析,及时调整边坡支护参数。
本次计算剖面见图7,采用AutoBank软件和刚体极限平衡计算方法[10-11]对比分析,具体支护设计方案为:100t锚索+锚索横梁,锚索间距6m,L=40m,952m和957m靠陡崖侧各1根锚索,钻孔方向为N10°E,其余钻孔方向均为N5°E,俯角23°;锚筋束332,L=12m,间距3m,钻孔方向为N5°E,俯角23°;部分高程布置32mm锚杆,L=12m,间距3m,钻孔方向为N5°E,俯角23°。支护边坡安全稳定分析见表5。
图7 实际开挖边坡计算剖面
表5 开挖边坡支护稳定安全系数
由表5可知,开挖边坡在天然状态下稳定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在增加支护措施后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且支护设施实施后至今边坡运行稳定,变形裂缝不再增加,料场边坡目前已开挖结束约2年时间,开挖边坡整体稳定,未出现坍塌或滑落现象。
4 结语
(1)边坡稳定分析理论成熟[12],计算方法满足工程需要,且采用不同分析软件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能够为边坡支护设计提供依据,合理有效地指导工程建设。
(2)在边坡稳定分析的基础上,对边坡开挖施工进行现场动态跟踪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边坡开挖施工过程中,根据开挖揭示的实际地质情况,及时调整边坡支护设计方案,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确保边坡开挖稳定安全,更有力地推动工程建设和发展。
(3)通过工程实践,应用锚筋束能快速施工迅速形成支护作用的特点,解决变形边坡应急稳定问题,再利用锚索支护,实现变形边坡深层稳定,相应支护措施实施后效果明显,开挖施工期和运行约2年多时间边坡未出现坍塌或滑落,整体运行安全稳定,说明边坡支护设计方案相对合理,对其他工程边坡支护具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