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022-03-18盛东方陈振杰胡玲玲陈贻华
盛东方,陈振杰,胡玲玲,于 妍,陈贻华
(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情感障碍科,广东 中山 528451)
双相情感障碍(BD)是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精神疾病。作为重型精神疾病之一,BD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致残率高等特点。此病患者的终生患病率为5%~8%。BP患者躁狂发作时可出现思维奔逸、心境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等表现,其抑郁发作时可出现情绪低落、言语活动减少、思维迟缓、睡眠增加等表现。相关的研究显示,BP躁狂发作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1]。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对BD躁狂发作患者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发现其前额叶皮层、双侧杏仁核、丘脑等脑部结构均存在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导致其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经神经内分泌学研究显示,BD患者在发病期间会出现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障碍。相关的研究指出,BD躁狂发作患者可出现血清尿酸水平异常升高的情况,血清尿酸可作为评估其认知功能损害的标志物[2]。为了进一步分析BD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本文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0例BD躁狂发作患者及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BD躁狂发作患者及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60例BD躁狂发作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其中40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3]:知晓本研究内容,明确入组的风险,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病历资料完整;年龄≥18岁;意识清晰、沟通能力正常;观察组患者的病情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中关于BD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合并有恶性肿瘤、其他类型的精神疾病或严重的内科疾病;有酒精依赖史或药物滥用史;近期服用过可能影响血清尿酸水平的药物;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期参与其他临床试验。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35例,女性25例;其年龄为20~65岁,平均年龄为(38.6±4.6)岁;其中,躁狂的严重程度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的患者分别有10例、33例、11例、6例。在对照组健康人中,有男性24例,女性16例;其年龄为22~59岁,平均年龄为(37.3±4.2)岁。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BD躁狂发作患者躁狂严重程度的评估标准
本研究中由1名经过专门培训的精神科医生采用Yong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估观察组患者躁狂的严重程度。该量表包括心境高涨、活动——精力增加、性兴趣、睡眠、易激惹等评分指标。患者的YMRS评分为0~5分,表示其无躁狂表现;其YMRS评分为6~12分、13~19分、20~29分、≥30分,分别表示其存在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的躁狂表现。
1.3 方法
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所有临床资料,建立详细的档案。由2名具有主治医师或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精神科医生与研究对象进行面谈,评估其认知功能,并检测其血清尿酸的水平。采用精神疾病认知损害筛查量表(SCIP)中文修改版评估两组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该量表包括学习测试(VLT-I)、辅音重复测试(WMT)、词语流畅性测试(VFT)、延迟回忆记忆测试(VLT-D)、视觉运动能力测试(PST)5个子因子。患者的SCIP评分越高,表示其认知功能越好。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清尿酸检测的方法是:采集其清晨空腹状态下的肘静脉血4 mL,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分离出血清。采用全自动分析仪和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中尿酸的水平。在检测前告知受检者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SCIP评分及血清尿酸的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中高尿酸血症患者与血清尿酸水平正常患者的SCIP评分。男性血清尿酸的水平>420 μmol/L,表示其罹患高尿酸血症。女性血清尿酸的水平>360 μmol/L,表示其罹患高尿酸血症。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3.0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SCIP评分及血清尿酸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平均的SCIP评分分别为(71.2±8.6)分与(88.6±9.8)分,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血清尿酸的平均水平分别为(368.5±80.2)μmol/L 与(320.0±75.2)μmol/L,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SCIP评分及血清尿酸水平的比较(±s)
表1 两组研究对象SCIP评分及血清尿酸水平的比较(±s)
组别 SCIP评分(分) 血清尿酸(μmol/L)观察组(n=60) 71.2±8.6 368.5±80.2对照组(n=40) 88.6±9.8 320.0±75.2 t值 8.041 3.417 P值 <0.001 0.001
2.2 观察组患者中高尿酸血症患者与血清尿酸水平正常患者SCIP评分的比较
在观察组60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患者有48例,血清尿酸水平正常的患者有12例。在观察组患者中,高尿酸血症患者SCIP中的VLT-I评分、WMT评分、VFT评分、VLT-D评分和PST评分均低于血清尿酸水平正常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观察组患者中高尿酸血症患者与血清尿酸水平正常患者SCIP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观察组患者中高尿酸血症患者与血清尿酸水平正常患者SCIP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SCIP VLT-I评分 WMT评分 VFT评分 VLT-D评分 PST评分高尿酸血症(n=48) 21.1±2.8 16.0±3.2 16.8±3.4 5.3±2.1 13.0±2.0血清尿酸水平正常(n=12) 24.3±2.4 18.3±3.6 19.7±2.8 7.5±2.3 15.6±2.5 t值 3.442 6.447 4.369 4.255 4.774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B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精神疾病。此病患者会出现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表现,可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其认知功能,导致其出现认知功能障碍[4]。相关的研究表明,BD躁狂发作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可对其执行力、记忆力和注意力等产生负面影响[5]。近年来随着临床上对B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标志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很多专家学者开始尝试从生化指标方面寻找反映B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客观指标。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SCIP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人,其血清尿酸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高尿酸血症患者SCIP中的VLT-I评分、WMT评分、VFT评分、VLT-D评分和PST评分均低于血清尿酸水平正常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BD躁狂发作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血清尿酸的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常有将别嘌呤醇作为BD辅助治疗药物的研究。这从侧面证实了血清尿酸水平异常与BD躁狂发作患者的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6]。一些专家学者认为血清尿酸水平的异常升高参与了BD躁狂发作的发病过程[7]。姜海军等[8]研究发现,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与患者存在神经炎症反应及大脑海马区胶质细胞密度异常有关。血清尿酸水平的异常升高可导致炎症反应穿透血脑屏障,抑制TRL4信号通路,激活炎性细胞因子,促进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导致海马胶质细胞发生病变,进而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9]。林小容等[10]研究指出,BD躁狂发作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异常升高可对其大脑的海马区造成刺激,加重其脑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海马胶质细胞发生病变,引发神经元损伤,进而可使患者出现较严重的认知功能损害。
综上所述,BD躁狂发作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血清尿酸的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血清尿酸的水平越高,认知功能损害越严重。通过检测BD躁狂发作患者血清尿酸的水平可评估其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