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冬奥 同样精彩

2022-03-18

今日中国 2022年3期

文|中国报道社记者 张 岩 本刊记者 张 霄

3月 4-13日,冬残奥会在“双奥之城”北京再次亮相。来自 91 个国家、地区的736 名运动员将参加多项比赛角逐,接续冬奥精彩。

3月4-13日,冬残奥会在“双奥之城”再次亮相。

2022年2月25日,河北,2022北京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为残奥会做准备

来自91个国家、地区的736名运动员将参加轮椅冰壶、残奥冰球、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冬季两项、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等共计6个大项78个小项的比赛角逐。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为217人,将参加冰壶、冰球、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全部6个大项、73个小项的角逐。本届冬残奥会是中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

“我国冬残奥运动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奋起直追,逐步发展壮大,参加的冬残奥会大项由2个拓展到6个,实现了我国冬残奥会大项参赛全覆盖。”在2月20日北京新闻中心举行的残疾人冰雪运动与北京冬残奥会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体育部副主任勇志军如是介绍。

从不足50人到近千人

2015年之前,在冬残奥会六大项目中,中国仅开展了残奥越野滑雪和轮椅冰壶2个大项。2002年,中国首次派出4名运动员参加美国盐湖城冬残奥会。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残奥会开幕,中国派出10名运动员参加残奥越野滑雪和轮椅冰壶等2个大项、6个小项的比赛。其中,轮椅冰壶队获得了第4名,是当时中国参加冬残奥会的最好成绩。2015年7月,北京携手张家口赢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中国冬残奥运动随即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冬残奥运动取得巨大进步。

“中国残联先后出台了《冬季残奥项目振兴计划》《冬残奥争光行动方案》《残疾人大众冰雪行动方案》,在全国大力推动发展冬残奥运动。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初选运动员,通过组织训练营,再选拔出更为优秀的运动员。同时,聘请国内外高水平的教练员,培养冬残奥会技术官员,全项目组建国家集训队。”据勇志军介绍,近年来中国残联加大了对冬残奥项目的发展规划和运动员系统训练,与北京、河北、黑龙江等省市合作开展残疾人冬季运动会,与芬兰、俄罗斯等冰雪体育大国签订残疾人体育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经过努力,全国冬残奥运动员由原来不足50人发展到近千人,参与冬残奥会大项也由2个拓展到6个。”

同时,为提高中国残疾人运动水平,运动员也积极参加国际赛事。2016年以来,中国参加了多项冬残奥国际赛事,获得多枚奖牌,多个项目实现“零”的突破。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上,中国的轮椅冰壶队获得冠军,实现了中国冬残奥会历史上金牌和奖牌零的突破。2021年,中国组队参加了北京冬残奥会的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越野滑雪、轮椅冰壶、残奥冰球等项目测试活动,同时配合组委会完成了各项无障碍设施及相关流程的测试,指导志愿者进行赛事服务等。

为推动“3亿人上冰雪”做出贡献

“近年来,我们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帮助鼓励更多的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特别是成功申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以来,越来越多的残疾人积极参与并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提高生活质量,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冰雪季运动的残疾人参与人次达到30万。”勇志军表示。

自2016年起,中国连续6年举办“残疾人冰雪运动季”。首届只有14个省(区、市)的残疾人参加,发展到现在有31个省(区、市)参加,已基本覆盖全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期间,同步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冰雪活动,包括创编和推广残疾人喜闻乐见的大众冰雪运动项目。这个活动激发了广大残疾人参与冬季运动的热情,对残疾人冬季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影响深远,为实现“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做出了积极努力。

据河北省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杨奇峰介绍,为积极响应“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河北残联借助冬残奥会契机在残疾人群众中普及开展冰雪运动,连续6年精心组织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活动。冰雪季活动中,以扩大群众参与为核心,开展残疾人冬季体育示范展示、冰雪趣味体验、冰雪训练营等活动,广泛带动残疾人群众参与冰雪运动。

随着冰雪运动在国内的日益“火热”,冰雪运动在残疾青少年中也开始普及,冬残奥体育教育也走进了特教学校,激发残疾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培养了冰雪运动的有生力量。

尤其是作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区,张家口建立了全市优秀残疾人运动员数据库,改变传统选拔方式,将过去4年一次的选拔频率变为每年开展多频次不同规模、不同形式、不同类别的选拔活动,几年来共有近千人次青少年残疾人运动员参加选拔,最终有15 名运动员入选国家、省残疾人高山滑雪队、单板滑雪队、越野滑雪队、冬季两项队、残疾人冰壶队、残疾人冰球队6个冬季项目队,100多名残疾人纳入市残疾人冰雪人才库。本次冬残奥会,张家口市有5名运动员代表中国队参加4个大项8个小项的比赛。

全方位赛时无障碍保障

“按照两个冬奥同样精彩的要求,我们对标国际一流,同步抓好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环境建设。北京的无障碍环境服务保障水平,已经符合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一方面,对108个涉奥场所及周边区域进行多轮体检。”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董连民介绍冬奥会无障碍设施保障情况时表示,目前8个竞赛场馆、2个冬奥村(冬残奥村)实现全流线无障碍,25家冬奥定点医院、60家冬奥会签约饭店、7家冬残奥会签约饭店全部完成无障碍改造,涉奥场所周边1公里范围内9858个点位完成改造提升。

“我们非常注重细节设计,场馆看台最好的位置留给轮椅使用者,更衣室、卫生间、无障碍客房全坡化、全圆角、全低位。”董连民说,“另一方面,科技助力冬奥,智能化手段多点开花,手机提供无障碍线路导航,冬奥手语播报数字人系统已投入使用。八达岭高铁站斜拉箱式无障碍电梯落差达80余米,成为国内首创。冬残奥村的灯具、空调、窗帘使用实现自主控制;感应传感系统、语音提示系统等满足残疾人运动员使用需求,彰显北京人性化服务的温度。”

2019年11月起,在北京市残联的推动下,北京市抓住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契机,启动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专项行动。董连民介绍,三年来,北京围绕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场所、信息交流等4个重点领域的17项重点任务问题进行整改。“截至2021年底,北京累计整治整改点位33.6万个,精心打造100个无障碍精品示范街区、100个‘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首都城市功能核心区、冬奥会冬残奥会赛事和服务保障相关区域基本实现无障碍化,群众好评率达到88.35%。”

为“后冬奥”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积蓄力量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北京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150多名残障人士朋友或坐在轮椅上,或趴在床上,用一针一线勾出了500束花束,以满腔热情勾下了6380000针,而这些花束,最终都出现在北京冬奥会的大舞台上。今年58岁的刘晓云年轻时因为一场意外而导致残障,但是她凭借对于编织的热爱,在2008年北京奥运和2022年冬奥会上,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是名副其实的“双奥手艺人”。“真的只是想着为奥运做贡献”,刘晓云说。

在张家口崇礼区残疾人温馨家园,创办人陈素琴和员工们正热火朝天地工作,他们所生产的印有崇礼特色标识的雪花手工皂、崇礼城市吉祥物“金花鼠”毛绒公仔等文创产品一直受市场的青睐。陈素琴自幼患有眼疾,但她不仅自己创业找出路,更为30多名当地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如今,崇礼区残疾人温馨家园不仅被命名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对外接待展示窗口单位,更是集残疾人就业、学习、培训、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机构。它以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参与社会活动能力为目的,立足社会,立足家庭,全面发展残疾人事业。

在冬残奥会的竞技赛场上,运动员用顽强毅力拼搏逐梦;在竞技场外,残障人士也同样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精彩人生。

因此,抢抓冬奥筹办契机,立足工作实际,发挥职能优势,聚焦协调推动政策落实,深入了解和反映残疾人脱贫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不断提升广大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成为“后冬奥”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