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思维能力提升的有效性探究

2022-03-18林小云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思维能力素质教育

林小云

摘 要:思维能力是学生灵活的掌握和运用高中数学知识的关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这也意味着高中数学传统教学模式逐渐实现改革转化,向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出发,如何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然成为高中数学教学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素质教育;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2-0049-03

Effectiveness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in Senior High School

LIN Xiaoyun (The No. 3 Senior High School,Wushan County,Tianshui City,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Thinking ability is the key to students 'flexible grasp and application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knowledge. Cultivating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is one of the requirements of se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s,which also means tha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se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gradually realizes the reform and transformation,starting towards the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concept,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of se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words】Se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hinking ability;Quality education; Effective strategies

高中数学是一门兼具了数与形的理性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则无法有效的剖析数学知识点,归纳、解决数学问题,容易造成死读书的现象。所以,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重结果,轻过程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过于看重“学会”理论知识的结果,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数学学习的思路、方法和技巧,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相关的高中数学知识之后,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記住了知识点的结论,而对于数学知识点如何推论、数学问题的解法剖析等都缺乏足够的认知,致使学生无法灵活的解决数学问题。同时,忽略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教学模式,也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不到良好的训练和发展。学生在之后学习更为复杂的数学知识时,也无法做到知识迁移,学习质量低,学生的数学水平难以有所提升,受限于固有的水平。

(2)重教学,轻互动

高中数学是高考的必考学科。高中数学的教学的好坏关乎着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高低,而高中数学的知识复杂、内容繁多,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压力较大。同时对教师而言,教学任务也较重,许多教师便会走入传统教学的误区,实施高压高速的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全程指导学生,以缩短教学的时间,或是在有限的数学课堂中快速的讲解教材内容,实施灌输型教学方法,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都缺乏良性的互动,无法构建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课堂氛围。师生和学生之间缺乏思维的沟通,学习的交流,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会逐渐降低,久而久之,会影响到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

(3)重理论,轻反思

高中数学知识点涵盖了诸多的数学定理、规律、数学公式等,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这类理论知识点,会布置大量的数学题,从而让学生大量的刷题,采用题海战术来训练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情况,但是教师在运用这种模式实施教学时,也容易忽略学生的反思过程,反思是学生从归纳和分析、总结数学问题解决方法能力,反思是学生构建数学思维的重要过程,学生在大量的刷题过后,如果没有针对数学问题进行反思,则不能够准确的知道自己的薄弱点,进行针对性的攻克,导致学生在之后遇到同类型问题时,会犯同样的错误或是难以下手进行解题,学生的数学水平也难以有所提升。

2.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

(1)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训练学生的知识技能,让学生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思维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组成之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符合当下素质教育的要求,契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个人的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的指出,要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应贯穿在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做铺垫。

(2)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高效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能根据已学的数学知识,触类旁通。促使学生即使在学习新的数学内容时,也能够及时的联系已学的数学知识,比较和分析,进行知识迁移,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促使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能够针对数学问题进行相应的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牢固的掌握数学知识,具备探究数学深层次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完成数学新知的学习。

(3)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针对数学教育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时,学生可以高效率地完成问题的分析、课题的讨论,能够自主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节省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时间,让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能够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知欲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控制能力,促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也能够发挥自己的数学探究精神,进行深度学习。

3.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1)设置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

求知欲望是学生思考的开端,问题是引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方式,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完成自主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研究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知识。而在设置问题也要遵循几点原则:第一个原则是问题的提出需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基本情况,能够带动学生思考的问题。第二个原则是依据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目标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维的同时,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掌握数学的知识点;第三个原则是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需要留出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针对性的思考,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并在思考过程中不断的地提升,提高问题设置的有效性。

例如在高中数学有关《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的教学中,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函数的概念,能够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能够简单的求解一些函数中的定义域。由于函数的概念则表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高一的学生初步接触函数的抽象性概念,学生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更好的理解函数的概念,教师便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理解函数,对抽象性的概念进行概括和分析。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多个数学情景案例“①一天时间内气温的变化图片②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式是路程=速度×时间”,并在情景展示之后,这是针对性的问题“①案例中涉及到几个变化的量?②两个变化的两种,当其中一个决定数值之后,另一个变化的量会有什么变化?③这种变化关系在数学中被称为什么呢?”之后留出学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针对案例问题进行思考,之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之后再讲解函数的构成要素及定语知识,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2)设置互动交流学习环节,推动学生的多向思维发展

在启发学生的思维之后,教师要善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保持学生思维的活跃。让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当中,设施互动交流学习环节,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自由的、靈活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与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能够针对高中数学知识进行推问和质疑,在交流中不断的解决疑惑,分享观点,找到数学问题的多样解决方法,推动学生的多向思维发展。而设置互动交流学习环节,可以以教师提出的数学课题为出发点展开讨论,也可以是针对数学练习题解题方法的讨论,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达成思维的释放,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研究数学知识的内涵和规律,促使学生能够进入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例如,在高中数学有关《复数的四则运算》教学中,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掌握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进行简单的计算。而整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学生也具备一定的熟悉度。所以,学生在学习复数则运算时,具备知识运算的基础,能够完成自主的学习,要是要善于引导学生 发现复数四则运算的规律,进行深度的剖析。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互动学习环节,引导学生组成4人小组,以“复数的加减法和向量运算之间的转换”为课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尝试计算复数的代数式,找出与向量运算之间的内在逻辑,能够总结出复数的运算同样可以应用定性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进行计算,促使学生深度研究数学知识点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技巧,而在小组的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大脑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3)组织学生对数学练习题反思评价,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不仅需要投入时间扩大练习题的实践,还需要学生做好数学练习题的反思学习。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在进行数学专题的练习之后,由教师带领着学生梳理知识点,以教师为主导评改学生的数学练习的结果,学生缺乏主动性,没有自我的思考,不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练习题中出现的错误,做到查漏补缺,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不到提升。所以,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或者专题练习题时,可以在学生完成之后,组织学生对课后作业和练习题进行反思评价,引导学生在反思中总结不同的解题方法,分析自己的薄弱项,找出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的部分,进行加强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高中数学《复数的四则运算》的教学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复数的四则运算方法。因此,教师为了训练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力,布置了课后作业练习题,加强学生对复数计算的能力。而在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教师一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搜集自己的错题,进行记录,反思自己的解题失败的原因。当学生在反思评价中找到自己错题的原因,可以警醒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要更加的严谨,当学生在反思评价中无法找到自己错题的原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周围人进行询问和提问,同样也可以向教师进行质疑,寻求帮助,完成数学题的反思评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反思中加强学习。

(4)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可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数学家的作品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和观点,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可根据不同的内容和需要,设计出符合教材的练习题,如:“球的表面积公式”,“函数的图像”,这样就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还能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指数与指数函数”等等,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第二,注重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一个人的性格、品行是由他的意志决定的,坚强的个性、乐观的人生态度,是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多给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其大胆创新,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三,提高课堂教学氛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要有耐心,要有亲和力,这样才能吸引住每一位同学的注意力和兴趣。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个轻松的氛围,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比如在上课前,先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然后由全体成员一起进行总结,最后再由组内的其他组员对自己的结论作自我评价。这种方法既能提高效率,又能促进交流,使整个班级气氛活跃起来,还能够调动起所有的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数学的思维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可结合组织学生对数学练习题反思评价,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设置互动交流学习环节,推动学生的多向思维发展等策略,从学生角度入手,组织开展各类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尤文娟. 关于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J]. 读书文摘,2019(03).

[2] 林木清.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对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J]. 读天下(综合),2019(28).

[3] 张清华.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9(06).

[4] 胡鹏飞.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 科技资讯,2020(10).

3117501186571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思维能力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