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及实施探究
2022-03-18田莉萍
田莉萍
【摘要】目前,全国在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在此背景下提出的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对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提出了新的要求。2020年起,初中地理作为广州市中考录取参考科目(成绩D级以上可以报考普通高中,C级以上可以报考示范性高中等),给初中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基于此,本文以《黄土高原》为例,对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及实施作系列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
笔者通过《问卷星》,在区地理教师中做过问卷调查:大部分老师认为上课安排课堂作业比较有效;结合地理课的特点和时间,课堂作业以选择题为主,填图题、综合题、填空题为辅;课堂作业安排在10分钟左右比较合适;课堂作业的批改和订正以“老师给答案,学生自己订正”比较方便高效等。一节课花部分时间完成课堂作业是有许多好处的:下面就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的第一课时《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的课堂作业设计,来谈谈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课堂作业如何设计及实施。
一、加强区域认知,确定地理位置和范圍
读课本24页图6.25,完成下列题目。
在图中找出并用红笔圈出太行山、乌鞘岭、内蒙古高原、长城、秦岭,确定黄土高原的范围:黄土高原东起 山脉,西至 岭,北连 高原(大致以 为界),南抵 。
解析:在图上找到圈出太行山、乌鞘岭、内蒙古高原、长城、秦岭,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加强区域认知,提高学生对黄土高原区域的理解和记忆。
二、通过区域认知,加强综合思维,探知秦岭的经纬度位置和地理意义
3.在P24图6.25中找到秦岭,由右图可知,秦岭在 带,经度在 和 之间,是 毫米等降水量线和 ℃等温线,A地区是 (年降水量是 以上),B地区是 (冬季河流 结冰)。
解析:秦岭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在亚热带,103°E和113°E之间,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0℃等温线,A属于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B属于北方地区,冬季河流不结冰。在八年级上册我们就探究了它的地理意义,这里探究它的经纬度范围,复习它的地理意义,对比秦岭南北的区别,通过区域认知,加强学生综合思维和读图能力的训练。
三、通过实验和图片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培养地理实践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
读P29活动: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1)读图6.34探究不同植被降水量相同的水土流失的情况 ( )
A植被越多,水土流失严重 B植被越少,水土流失少
C植被越少,水土流失严重 D植被越多,水中含沙量越多
解析:通过实验图片,探究不同植被降水量相同的水土流失的情况,得出植被越多,水土流失越少,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要多种树植草。
(2)读P28图6.32,了解黄土特点:土质 ,多 ,许多物质易 水。
解析:通过图文分析黄土特点,即土质疏松、多孔隙、易溶于水,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要多种根系发达的树草来把土留住。
(3)读P10图6.5《延安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黄土高原的气候主要是 ,降水集中在 季且多 雨。
解析:图文分析黄土高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土质疏松、无植被保护的黄土高原遇暴雨,水土流失更加严重。
本题通过实验和图文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加强学生读图综合分析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地理实践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建立人地协调观。
四、读p30图6.36和图6.37,探究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
(1)生物措施:
(2)工程措施:
(3)合理生产:
解析:通过图文探究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生物措施是多植树种草等;工程措施是修建梯田和挡土坝等;合理生产就是陡坡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要减少放牧的数量。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平衡,注意人地协调,要保护好黄土高原的环境,
五、学以致用
假如你是黄土高原的一个村长,你打算如何带领你的村民治理本村的水土流失?
解析:学以致用环节,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整理并运用于生活中,真正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加强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六、注意事项
第一,掌控好课堂作业的时间,安排好课堂作业的数量。课堂作业的时间安排10-15分钟合适:填图题3-5分钟;选择题9题,30秒左右1道题,共计3-5分钟,第10题绘图题或综合题3—5分钟。第二,把握好课堂作业的质量。认真解读课标和教材来安排题目,题目不在多,而在精,贪多嚼不烂;时间关系,课堂作业多选择基础性的题目,过难的题目不宜过多;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第三,认真批改作业,强化面批讲解,及时做好反馈。学生课堂作业的反馈要详细而连贯,及时发现问题,查缺补漏。第四,课堂作业设计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关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关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人文精神。要从“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理念的角度去设计;注意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情况,注重地理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与核心价值的考查,体现地理学科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
总的来说,课堂作业就是在课堂中完成,并得以反馈的作业,它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依据课标,正确理解课堂作业的功能,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注重学生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体现核心素养理念,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从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出发,让地理知识与地理核心素养碰撞出炽热的火花。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2] 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147.
313750190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