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圈”的预制菜
2022-03-18谢云凤
谢云凤
对于预制菜行业而言,只有创新技术、强化安全生产、完善冷链物流体系、丰富消费场景等,做到标准化、安全性、个性化相结合,才能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
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为了保障赛事顺利进行,志愿者和服务人员在幕后辛苦付出。时值春节,虽然无法与家人团聚,志愿者和服务人员却在冬奥村吃上了热气腾腾的春节美食,水饺、馅饼、烤肠等应有尽有。这些专属美食来自“中国预制菜之都”山东省诸城市,只需简单加热、加入调料等处理就能食用,非常适合忙碌的工作人员。
何為预制菜?简单来说,就是经过简单加工或者加热便可以食用的半成品菜,省去了买菜洗菜和大部分烹制流程。预制菜不仅成为冬奥会的专属供应,更是在春节摆上了大众的饭桌,成为备受欢迎的餐桌“新宠”。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提倡就地过年的背景下,预制菜为消费者提供了年夜饭新选择。相关数据显示,2022网上年货节启动后,半成品菜肴受到追捧,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增长45.9%。
南京95后女生小李春节前下单了一款包括9道预制菜的年夜饭礼盒。除夕当天,小李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把9道菜加工完成、端上饭桌,再加上几盘现炒的蔬菜,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饭就做好了,得到了家人的一致好评。
“以前的年夜饭都由爸妈一手操办,今年我想为家人下厨做饭,但厨艺水平有限,就网购了年夜饭礼盒,出乎意料的好吃,和饭店的口感相差无几。”小李说,第一次尝试预制菜体验非常好,除夕当晚就给在外地的亲戚网购了预制菜礼盒,“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跨地探亲拜年受到限制,但是孝心和关爱不能被阻断,预制菜礼盒成了我的送人礼品首选。”
像小李一样钟爱预制菜的年轻人有很多。豆瓣网有一个叫“半成品食物交流中心”的兴趣小组,已吸引近4万名对预制菜感兴趣的组员在此分享各自的美食体验。小组创建者叶述是家住湖南的95后女生,她是一个资深美食品鉴者,对于预制菜,她更关注的是预制菜的口味差异:“预制菜有很多品牌,选择很多。为确保吃到喜欢的口味,年夜饭准备的两道预制菜,我都提前试过味。”
其实,预制菜历史悠久,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于2000年在我国正式起步,至2020年开始爆火出圈。一开始,预制菜在国内的接受度很低,人们普遍认为它口感不新鲜,厨师则认为它是对技术的侮辱。近几年,线下餐饮受疫情影响严重,一批餐饮企业开始推出预制菜产品努力自救,冷链物流保鲜等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懒人经济”和“宅经济”兴起,消费结构的升级,纷纷促使预制菜市场需求激增。至此,预制菜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并推崇,成了行业热门风口,大量资本涌入,还吸引了跨国企业前来布局。
预制菜的升温走红,为企业带来了新商机。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预制菜相关企业6.8万家,2019年、2020年注册量均超过1.2万家。麦子妈、味知香、珍味小梅园、信良记等预制菜品牌在近几年迅速崛起,强势占领餐饮新赛道;知味观、新雅粤菜馆、杏花楼、广州酒家、陶陶居等餐饮老字号也“闻风而动”,将各自的招牌菜做出了预制菜;不甘示弱的生鲜电商也纷纷进击预制菜赛道,盒马鲜生、叮咚买菜推出了多款特色预制菜,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美团的数据更是印证了相关市场的高速发展:2021年,平台预制菜销售规模较2020年增长4倍,进入年货节周期以来,相关订单增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尽管预制菜发展态势如火如荼,但新事物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争议,对于预制菜,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行业标准有待规范、保鲜技术有待提升、食品安全如何保障、品牌效应如何扩大等都是预制菜在未来发展中要解决的行业痛点。对于预制菜行业而言,只有创新技术、强化安全生产、完善冷链物流体系、丰富消费场景等,做到标准化、安全性、个性化相结合,才能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
3227500218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