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正确服用药品吗
2022-03-17王艳
王艳
“是药三分毒”,用药不当不仅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可能还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因此,正确服用药品尤为重要。
给药方式
临床治疗疾病有多种给药方式,如口服、口腔给药、直肠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等。其中,口服是最常见的一种给药方式。直接口服药物一般较为安全,但是对患者的消化道功能有较高要求,因为消化功能较低会直接影响药物吸收。尤其是消化道疾病患者,通过口服给药可能会对消化道产生刺激,影响到药物代谢,甚至有加重病情的风险。口腔给药即将药物进行含服,主要依靠口腔黏膜中的毛细血管吸收药物,是一种起效较快的给药方式,而且不会受到消化道功能的影响。直肠给药一般是将药物置入直肠中,通过直肠黏膜完成对药物吸收,可以避免刺激胃肠道,充分保留药物的有效成分。注射给药是将药物直接注入人体肌肉或血管,药物可以完全被吸收,起效迅速,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可能会快速损伤身体,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必须严密监测身体状况。合适的给药方式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条件,需严格根据药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途径给药。口服给药应用温开水冲服,干吃或用饮料、牛奶冲服都会影响药效,患者需要严格注意。
用药剂量
药品的剂量与疗效、安全性有直接关系,药物要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才能发挥作用。用药剂量过小,会导致体内达不到有效浓度,药物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剂量超过限度,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毒性,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此,用药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剂量。每种药物的成分不同,患者的病情不同,用药的剂量标准会有一定差异。用药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体表面积等数据进行计算,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需要严格控制,才能减轻副作用,提高安全性。许多病情严重的患者为了能够尽快治愈疾病,容易出现擅自加大剂量的情况,简单认为增加一倍剂量,药效翻倍,吃得越多,治疗效果越好。这种情况一般只会出现一种结果,治疗效果没有提升,反而是副作用大大增加,发生药物中毒的机会加倍。實际上,患者不需要掌握太多的药理知识,只要能够做到严格遵医嘱按照正确的剂量服用,不多服、少服或漏服即可。
服药时间
不同药物对服药时间会有所不同,应严格按照要求选择餐前或餐后用药。有些药物要求绝对空腹服用,患者应在清晨饮食前服。有的药物对肠胃道有较大刺激,为了减轻肠胃道不适症状,往往需要在餐后服药。对于饮食会影响治疗效果的药物,一般需要在餐前服用,且要与饮食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避免发生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关于药物一日几次,是将24 h平均分为相同时间的服药间隔。而许多患者会想当然将服药时间与进餐时间混为一谈,导致服药间隔时间出现较大偏差,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导致治疗效果明显下降。具体在应用药物治疗疾病时,患者需要详细咨询用药方法,认真听取医生的建议。
药品完整性
药物的包装设计都是为了治疗服务,胶囊、包衣设计主要是减轻药物对消化道黏膜刺激或是避免药物在胃液中发生变性。许多药物受到胃液影响会变得不稳定。如果需要在肠道中消化吸收的药物提前在胃中被分解后会快速失效,到达肠道时已经无法发挥正常的治疗作用,但药物的副作用却没有减轻。去掉胶囊外壳或将有包衣的药物掰开、溶解后服用,容易导致药物提前被胃液溶解、破坏,根本没有机会发挥治疗效果。因此,对于有特殊包装的药物一定要认清楚服用方法,避免随意将药物掰开、嚼碎或研成粉末服用,服药时务必保证药物的完整性。
饮食忌口
患病期间,身体各项功能都会有所下降。此时应加强对身体的保护,尤其是要注意保护消化道功能,忌食生冷、油腻或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大多数药物都需要经过胃肠道进行吸收,而进食刺激性食物会影响药物的吸收,降低治疗效果,且食物中的某些化学物质还会对药物产生不良影响。如果用药期间不注意忌口,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引起病情加重。大多数西药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应根据药物的主要成分、吸收特点、体内分布、代谢途径等对饮食加以控制,从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主要是在肝脏代谢,肝脏中的各种药酶是代谢药物的关键。而食物中的某些成分会影响药酶的合成和活性,引起药物代谢减慢,发生药物积蓄而导致中毒、肝损伤。所以,加强饮食管理有利于药物发挥最佳疗效,一定程度减轻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
慢性病用药
许多慢性病尚无有效的根治措施,患者需要坚持长期用药控制病情,减轻对身体的危害。药物一般都有副作用,治疗慢性病需要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之间进行平衡,才能提高疾病控制效果,有效减少不良反应、耐药性、抗药性等问题。慢性病患者要长期用药,尽量选择单一药物进行治疗,避免用药过多过杂。大部分药物要经过肝脏解毒,用药种类过多会增加肝脏负担,甚至造成肝功能损伤。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会出现肝药酶不足的问题,而药物代谢、解毒异常会出现多种副作用,危害身体健康。治疗期间病情稳定或好转后,千万不能随意停药或减少剂量,即使需要调整,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随意改变用药情况导致病情反复。
用药误区
随着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保健品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受中老年人青睐。但很多人由于缺乏专业的医疗知识,往往对一些错误的观点深信不疑。保健品泛滥、缺少监管已经成为较大的社会问题,导致很多人因为过分相信保健品而忽视药物治疗,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保健品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但不具备药品的治疗作用。保健品的主要作用是补充人体所需的某些物质,起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作用。而药物设计、基础研究、临床试验、产品要求、成功上市都有严格的程序,目的是专门治疗某些疾病。因此,保健品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代替药物。
由此可见,药物治疗疾病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患者在任何时候都应该重视药物服用的方式方法、剂量频次、注意事项等,认真执行医嘱,切不可出现随意用药、胡乱用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