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在儿科药学知识科普实践中的应用
2022-03-17毛佳敏
毛佳敏
众所周知,互联网已经融入各行各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医疗行业。互联网为诊疗工作提供了更快、更便捷的途径,患者也更容易获取更多的医学知识。依据相关调查发现,在现如今的医疗机构中,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比较常见,在儿科药学知识科普实践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在医院收治的不同类型病患当中,儿童是比较特殊的人群,其免疫系统不是非常成熟,身体系统器官组织都还未发育完全,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尤其需要多加注意。“是药三分毒”,药物在对患儿起到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会对其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此时,科学合理用药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患儿父母在药理知识、用药素养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需要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儿科药学知识的科普宣传。此时,微信公众平台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宣传途径,有利于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水平。
微信公众平台在儿科药学知识科普实践中的优势分析
事实上,传统儿科药学知识科普实践工作就已经得到了重视,但是受于环境、工作定位等方面的影响,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在微信公众平台得到科学应用后,可以促使这项工作焕发出全新的活力,具体优势如下所示。
不必受到诸多因素限制
传统的儿科药学知识科普实践工作难取得理想效果,主要原因在于形势比较老套,主要以门诊科普、座谈会、交流会等方式进行。然而,儿科药学知识体系复杂多样化,单纯依靠这些形式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同时,传统形式的科普活动主要以线下参与为主,无论是患儿还是家长参与活动的时间相对有限。
微信公众平台在儿科药学知识科普实践中的应用,使得科普工作能够脱离传统线下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对于医院儿科药学知识科普工作者,能够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高质量的药学知识科普实践。对于患儿家长,能够依据自身的需求,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学习到对应的儿科药学知识。
咨询的支持
不同于传统的儿科药学知识科普服务工作,患儿家属在不明确药理知识的情況下,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在线咨询功能,获得针对性的儿科药学知识指导。同时,提升儿科药学科普工作的有效性。
分享用药经验
由于每位患儿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对象,在用药方面存在着很强的差异性。简单来说,就是对于同一种疾病使用同一种药物,一部分患儿可能有效,而另一部分患儿效果比较一般。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在儿科药学知识科普实践应用过程中,可以借助微信群、文章讨论区等载体,积极主动地促进医护工作者、患儿父母分享用药经验,从而给予其他患儿在用药方面一定的建议,从而取得良好的用药效果。
微信公众平台在儿科药学知识科普实践中的应用策略
随着大众医学素养不断加强,对儿科药学知识科普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更加重视微信公众平台在儿科药学知识科普实践中的应用,提升科普质量和效率,具体策略如下
所示。
临床药师建立微信公众账号
在儿科药学知识科普实践工作过程中运用微信公众平台,临床药师需要发挥主体作用,作为微信公众号的负责人,儿科主任可以作为顾问。患儿入院接受治疗后,可以邀请患儿家属进入微信群,指导其在微信公众号当中进行药理学知识的学习。在查房等过程中,还可以对患儿家属进行提问,从而知晓具体的科普效果,并且依据于此对后续的药理学知识科普进行优化和完善。
提供在线咨询服务
依据相关研究,广大患儿家属对于儿科用药方面的咨询需求比较明显。为此,在儿科药学知识科普实践的应用过程中,患儿家长可以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在线咨询功能,以满足咨询需求,同时起到针对性科普的作用。目前来看,诸多医院已在儿科药学知识科普实践过程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动态更新公众号内容
微信公众账号归根结底是一个运营平台,内容是基础。并且,随着微信公众号运营行业快速发展,读者对其中的内容要求也随之提升。因此,微信公众平台账号负责人一方面需要重视高质量儿科药学知识科普文章的创作,吸引受众关注;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创作内容的严格审核,如存在疑点,绝不允许发布,而已经发布的错误内容应及时做撤回处理。
内容创作保持多样化
儿科药学不同于成人药学,依据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体重、性别等,其用药有很大的区别,而单纯的文字、图片难以具备很好的科普效果,受众也是一头雾水。因此,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普及儿科药学知识过程中,创作内容的多样化也是一个重点。一方面,多样化的内容能够更吸引读者,在同类型账号中“取胜”;另一方面,有利于儿科药学知识内容的精细化传播。例如针对中药汤剂煎煮,可以制作视频内容,保证煎煮的时间控制、量的使用等要点可以被读者充分掌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处于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医疗也必须跟上步伐,实现网络化。由于儿童是相对特殊的人群,在具体的用药方面不可一概而论。医学需要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为大众普及儿科药学知识,达到科学合理用药的目的。